适用于压力钢管瓦片焊缝的压码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8353发布日期:2019-01-04 23:15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压力钢管瓦片焊缝的压码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力钢管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压力钢管瓦片焊缝的压码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水电水利工程的发展,压力钢管的规格趋于大型、超大型化,新的结构型式得到广泛应用。压力钢管的制造与安装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重点环节,它对水电工程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大型压力钢管的管节瓦片焊缝焊须进行预拼装工作,瓦片拼装的精度、焊接质量、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通过制作楔形板和码板,以此简单结构来实现焊缝组拼(详见附图6)。现场实际瓦片拼缝过程中,无法精确调整瓦片母材焊接的预留间隙(1~2mm);无法有效控制焊缝焊接过程中收缩变形和应力适当释放,导致焊后进行焊缝矫正,从而造成生产成本增加,降低生产效率。

因此,提供适用于压力钢管瓦片的焊缝的压码夹具,既能有效控制瓦片拼装精度、控制焊接变形保障焊接质量;且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适用于压力钢管瓦片焊缝的压码夹具,解决现有技术在压力钢管焊接时每一个调整位置都需配置随时监控人员,从而增加人力成本,以及焊缝对拼许多人协同增加对拼难度和降低拼焊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适用于压力钢管瓦片焊缝的压码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水平状态且一侧设有坡口的第一母材,呈水平状态、一侧设有坡口、并且与第一母材对称分布的第二母材,竖直段端部固定于第一母材顶面的第一L形压板,竖直段端部固定于第二母材顶面的第二L形压板,中央开设有长方形条孔并水平叠置于第一母材和第二母材顶面的框架板,固定于框架板一端的挡块,第一楔形板,第二楔形板,以及第三楔形板;

第一母材的坡口和第二母材的坡口相对分布,第一L形压板和第二L形压板均穿过框架板的长方形条孔并位于框架板上方,并且第一L形压板水平段的自由端与第二L形压板水平段的自由端相对分布,第一楔形板位于第一L形压板水平段的底面与框架板的顶面之间,第二楔形板位于第二L形压板水平段的底面与框架板的顶面之间,第三楔形板位于第二L形压板的竖直段外侧面与挡块的内侧面之间,第一L形压板水平段的自由端与第二L形压板水平段的自由端之间预留有间隙。

进一步地,第一L形压板水平段的自由端与第二L形压板水平段的自由端之间的间隙为5-10mm。

进一步地,第一楔形板的大端高度大于第一L形压板水平段内侧工作面与框架板的面板之间的间距,第二楔形板的大端高度大于第二L形压板水平段内侧工作面与框架板的面板之间的间距,第三楔形板的大端宽度大于第二L形压板的竖直段外侧面与挡块的内侧面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地,第一L形压板、第二L形压板、框架、挡块、第一楔形板、第二楔形板和第三楔形板均由均由中厚板材下料且机械加工制成。

进一步地,挡块和框架板之间、第一L形压板的竖直段端部与第一母材的顶面之间、以及第二L形压板的竖直段端部与第二母材的顶面之间均为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第一L形压板与第二L形压板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楔形板与第二楔形板的形状大小相同。

进一步地,第一楔形板与第二楔形板的大端高度均为50mm;第三楔形板的大端高度为60mm;第二L形压板的竖直段外侧面与挡块的内侧面之间的间距为3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操作简便,既安全又能提高拼装精度、保障焊接质量、提高工效、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能将压力钢管瓦片拼装时遇到的问题有效解决,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压力钢管瓦片压码拼装时,如第一母材的拼装面处高于第二母材,只需要敲击第一楔形板的大端,使第一L形压板与框架板相之间相互作用,从而使两个母材达到平整;如第二母材的拼装面处高于母材第一母材,只需要敲击第二楔形板的大端,使第二L形压板与框架板相之间相互作用,从而使两个母材达到平整。当拼装焊缝的间隙过大时,仅需敲击第三楔形板的大端,使第二L形压板的竖直段外侧面与挡块的内侧面相互作用,可以使第一母材和第二母材的间隙控制到规范要求位置;当拼装焊缝的间隙过小或者焊缝咬合在预留缝的位置时,敲击第三楔形板的尖端,使其大端远离第二L形压板的竖直段外侧面与挡块的内侧面之间的位置,从而可调整焊缝的间隙至合格值。

本实用新型利用废旧中厚钢钢板加工制作而成,生产成本低,实现了资源的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L形压板和第二L形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楔形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压力钢管焊缝拼装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第一母材,2-第二母材,3-第一L形压板,4-第二L形压板,5-框架板,6-挡块,7-第一楔形板,8-第二楔形板,9-第三楔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适用于压力钢管瓦片焊缝的压码夹具,结构简单,设计科学,既安全又能提高安装精度、保障焊接质量、提高工效、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包括呈水平状态且一侧设有坡口的第一母材1,呈水平状态、一侧设有坡口、并且与所述第一母材1对称分布的第二母材2,竖直段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母材1顶面的第一L形压板3,竖直段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二母材2顶面的第二L形压板4,中央开设有长方形条孔并水平叠置于所述第一母材1和所述第二母材2顶面的框架板5,固定于所述框架板5一端的挡块6,第一楔形板7,第二楔形板8,以及第三楔形板9;

所述第一母材1的坡口和所述第二母材2的坡口相对分布,所述第一L形压板3和所述第二L形压板4均穿过所述框架板5的长方形条孔并位于所述框架板5上方,并且所述第一L形压板3水平段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L形压板4水平段的自由端相对分布,所述第一楔形板7位于所述第一L形压板3水平段的底面与所述框架板5的顶面之间,所述第二楔形板8位于所述第二L形压板4水平段的底面与所述框架板5的顶面之间,所述第三楔形板9位于所述第二L形压板4的竖直段外侧面与所述挡块6的内侧面之间,所述第一L形压板3水平段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L形压板4水平段的自由端之间预留有间隙,以于母材焊接收缩和应力适当释放。

为了便于调整焊缝错位,所述第一L形压板3水平段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L形压板4水平段的自由端之间的间隙为5-10mm。

为了保证能将第一母材1和第二母材2调整至同一个水平面,所述第一楔形板7的大端高度大于所述所述第一L形压板3水平段内侧工作面与所述框架板5的面板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二楔形板8的大端高度大于所述第二L形压板4水平段内侧工作面与所述框架板5的面板之间的间距。为了保证能将拼装焊缝的间隙调整至合格,所述第三楔形板9的大端宽度大于所述第二L形压板4的竖直段外侧面与所述挡块6的内侧面之间的间距。

所述第一L形压板3与第二L形压板4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第一楔形板7与第二楔形板8的形状大小相同。

所述第一楔形板7与第二楔形板8的大端高度均为50mm;所述第三楔形板9的大端高度为60mm;所述第二L形压板4的竖直段外侧面与所述挡块6的内侧面之间的间距为30mm。

为了实现资源回收利用,所述第一L形压板3、所述第二L形压板4、所述框架5、所述挡块6、所述第一楔形板7、所述第二楔形板8和所述第三楔形板9均由均由中厚板材下料且机械加工制成。

为了满足拼装要求,所述挡块6和所述框架板5之间、所述第一L形压板3的竖直段端部与所述第一母材1的顶面之间、以及所述第二L形压板4的竖直段端部与所述第二母材2的顶面之间均为焊接固定。

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压力钢管瓦片压码拼装时,如第一母材1的拼装面处高于第二母材2,只需要敲击第一楔形板7的大端,使第一L形压板3与框架板5相之间相互作用,从而使两个母材达到平整;如第二母材2的拼装面处高于母材第一母材1,只需要敲击第二楔形板8的大端,使第二L形压板4与框架板5之间相互作用,从而使两个母材达到平整。当拼装焊缝的间隙过大时,仅需敲击第三楔形板9的大端,使第二L形压板4的竖直段外侧面与挡块6的内侧面相互作用,可以使第一母材1和第二母材2的间隙控制到规范要求位置;当拼装焊缝的间隙过小或者焊缝咬合在预留缝的位置时,敲击第三楔形板8的尖端,使其大端远离第二L形压板4的竖直段外侧面与挡块6的内侧面之间的位置,从而可调整焊缝的间隙至合格值。

钢管瓦片焊缝焊接完毕后,分别将第一L形压板3、第二L形压板4从第一母材1和第二母材2上割除即可。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