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1958发布日期:2019-01-29 17:46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机驱动箱的加工,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工装。



背景技术:

驱动箱为盾构机的零部件,驱动箱的直径较大,例如本公司所加工的一种型号的驱动箱的内径就大于4m,所以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大型的数控龙门铣床来实现驱动箱的铣、钻加工,例如铣驱动箱的端面和在驱动箱内侧壁钻深螺孔,利用数控龙门铣床来加工驱动箱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而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利用数控龙门铣床来加工驱动箱存在以下缺点:数控龙门铣床运行过程中耗电量大,且操作数控龙门铣床工人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导致操作数控龙门铣床工人的薪水比普通车工的薪水更高,导致盾构机的驱动箱的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旋转工装,用来提升盾构机的驱动箱的生产效率和降低盾构机的驱动箱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旋转工装,包括水平设置的工作平台、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平台上的底座、呈条形的铰接板、呈条形的支撑板以及铰接轴线垂直于所述工作平台的铰接结构,所述铰接板和所述支撑板均平行于所述工作平台,所述铰接结构设置在所述底座和所述铰接板之间,所述铰接板的根部通过所述铰接结构铰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铰接板能够绕所述铰接轴线旋转,所述支撑板的根部叠置并搭接在所述铰接板的端部上,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工作平台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底部与所述工作平台接触且所述支撑结构支撑在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支撑板和所述铰接板之间的夹角不小于120度且不大于170度。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的端部的下表面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和所述工作平台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轨道,所述轨道自所述支撑板的端部向所述支撑板的根部延伸。

进一步,所述铰接结构包括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铰接轴、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套装在所述铰接轴上的轴承和固定连接在所述铰接板上的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轴承的外圈过盈配合。

进一步,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两块连接板和一块底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边缘均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连接板的下边缘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两块所述连接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工作平台接触。

进一步,所述工作平台为T型槽工作平台。

本实用新型与小型的机加工设备配合使用,能够用来提升盾构机的驱动箱的生产效率和降低盾构机的驱动箱的生产成本,能够实现龙门铣床和机加工设备同时对盾构机的驱动箱进行加工,提升了驱动箱的生产效率,节省了生产成本;并且操作机加工设备和旋转工装的要求低,操作机加工设备和旋转工装的工人易于掌握操作、对操作人员的选择范围更广,同时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铰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铰接板和支撑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底板和工作平台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工作平台;2—铰接板;3—支撑板;4—铰接结构;5—连接板;6—底板;7—压梁;8—万向轮;9—垫板;10—轨道;11—T型槽;12—沉头螺钉;13—压块;14—第一螺栓;15—底座;16—第二螺栓;17—铰接轴;18—套筒;19—轴承;22—机加工设备;23—待加工驱动箱;24—龙门铣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旋转工装,包括水平设置的工作平台1、固定安装在工作平台1上的底座15、呈条形的铰接板2、呈条形的支撑板3以及铰接轴线垂直于工作平台1的铰接结构4,铰接板2和支撑板3均平行于工作平台1,工作平台1为T型槽工作平台,工作平台1上均匀分布有T型槽11,铰接结构4设置在底座15和铰接板2之间,铰接板2的根部通过铰接结构4铰接在底座15上,铰接板2能够绕铰接轴线旋转,支撑板3的根部叠置并搭接在铰接板2的端部上,支撑板3的根部和铰接板2的端部可以通过沉头螺钉12紧固连接在一起,支撑板3和工作平台1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在支撑板3上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的底部与工作平台1接触且支撑结构支撑在工作平台1上,支撑板3和铰接板2之间的夹角不小于120度且不大于170度。作为一种优选,铰接结构4包括下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底座15上的铰接轴17、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套装在铰接轴17上的轴承19和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铰接板2上的套筒18,套筒18与轴承19的外圈过盈配合,底座15上设有通孔,底座15上装配有与通孔配合的第二螺栓16,第二螺栓16的头部位于T型槽11内,第二螺栓16的尾部向上穿过通孔,通过第二螺栓16以及与第二螺栓16尾部配合的螺母将底座15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上。作为一种优选,支撑结构包括两块连接板5和一块底板6,连接板5的上边缘均通过沉头螺钉固定连接在支撑板3上,连接板5的下边缘均通过沉头螺钉固定连接在底板6上,两块连接板5之间具有间隙,底板6的下表面与工作平台1接触,以实现对支撑板3的支撑。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撑板3的端部的下表面设置有万向轮8,万向轮8和工作平台1之间具有间隙,以方便旋转旋转工装。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撑板3的上表面设有轨道10,轨道10自支撑板3的端部向支撑板3的根部延伸,可将小型的机加工设备安装在轨道10上,以方便调整小型的机加工设备的工作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如图4所示,可通过一根穿过两块连接板5之间的间隔的压梁7压在底板6上,压梁7的两端均设置有压块13,压块13上设有供第一螺栓14穿过的腰型孔,压块13通过第一螺栓14、与第一螺栓14配合的螺母与T型槽工作平台固定连接在一起,以在周向上固定旋转工装的位置,在需要旋转旋转工装时,松开第一螺栓14上的螺母即可;压块13可以是与压梁7连为一体的结构。为了不和支撑结构之间产生干涉,在支撑结构支撑在工作平台1上时,万向轮8和工作平台1之间具有间隙,在松开第一螺栓14上的螺母后,可以在万向轮8和工作平台1之间插入垫板9,便可很方便的转动旋转工装了。

如图5所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加工驱动箱23定位安装在工作平台1上,在龙门铣床24对待加工驱动箱23进行加工时,在支撑板3上安装小型的机加工设备22即可对待加工驱动箱23的内壁进行机加工,例如在支撑板3上安装摇臂钻床即可对待加工驱动箱23的内壁进行钻孔,龙门铣床24和机加工设备22同时对待加工驱动箱23进行加工,具有加工效率高的优点,节省了电费,节省了生产成本。并且支撑板3和铰接板2之间的夹角不小于120度且不大于170度,工人可站在支撑板3和铰接板2之间的夹角处进行操作,具有充分的操作空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