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作压缩机副消音器的连续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3857发布日期:2019-02-22 21:25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作压缩机副消音器的连续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作压缩机副消音器的连续模。



背景技术:

通常五金零配件加工采用单工序作业,如冲压工序的单台冲压机对应单个模具,若涉及复杂的零配件,如压缩机副消音器,需要加工的工序较多,如果采用单工序作业,则需要多台冲压机对应多副模具,或单台冲压机对应多副模具,造成生产设备过多,占地面积过大或单台冲压机时,需频繁更换模具,不利于低成本及高效快捷的生产,另外,多个单工序组合的作业方式,使得每次上料不可避免的存在定位误差,因此误差累积也降低了加工精度,成品质量不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压缩机副消音器的连续模,将需要多道冲压工序完成的压缩机副消音器加工整合成一道工序一套模具进行加工,实现降低加工成本,提升加工精度与生产效率,此外模具制作成本低,布局控制合理。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作压缩机副消音器的连续模,包括上模组及其对应的下模组,所述上模组包括自上而下的上垫板、上模座、退料板,所述下模组包括自下而上的下托板、垫脚、下模座、下模板,所述上模组与下模组对应的模具内依次设有第一切形结构、第二切形结构、拉伸结构、整形结构、冲五孔结构、上半减结构、翻边落料结构、切废料结构,其中,所述翻边落料结构包括翻边落料凸模和氮气弹簧,所述翻边落料凸模安装于上模座并穿过退料板,所述氮气弹簧安装于下托板,并穿过下模座和下模板。

其中,所述第一切形结构包括第一切形凸模,所述第一切形凸模安装于上模座并穿过退料板。

其中,所述第二切形结构包括第二切形凸模,所述第二切形凸模安装于上模座并穿过退料板。

其中,所述拉伸结构包括拉伸凸模,所述拉伸凸模安装于上模座并穿过退料板。

其中,所述整形结构包括整形凸模,所述整形凸模安装于上模座并穿过退料板。

其中,所述冲五孔结构包括冲五孔凸模,所述冲五孔凸模安装于上模座并穿过退料板。

其中,所述上半减结构包括上半减凸模,所述上半减凸模安装于上模座并穿过退料板。

其中,所述切废料结构包括切废料凸模,所述切废料凸模安装于退料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作压缩机副消音器的连续模,其在连续模上设置有多个加工结构,实现一组模具完成产品结构冲压成型,减少模具、人工投入,无需多次定位上料,减少多工序加工的累计误差,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加工的精度,同时,该连续模结构简单,省略通常的夹板,止挡板和下垫板,减少制作模具成本,材料和费用相对降低,带翻边工序采用氮气弹簧,压边更稳,避免了普通弹簧压边带来的压边力不够造成的冲孔变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模组平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应用示意图。

图中标号所示为1-上垫板、2-上模座、21-第一切形凸模、22-第二切形凸模、23-拉伸凸模、24-整形凸模、25-冲五孔凸模、26-上半减凸模、27-翻边落料凸模、28-切废料凸模、3-退料板、4-下模板、5-下模座、6-垫脚、7-下托板、8-氮气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加深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案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如下方式实施:

一种制作压缩机副消音器的连续模,包括上模组及其对应的下模组,所述上模组包括自上而下的上垫板1、上模座2、退料板3,所述下模组包括自下而上的下托板7、垫脚6、下模座5、下模板4,所述上模组与下模组对应的连续模内首道工序设有包括第一切形凸模21的第一切形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切形凸模21安装于上模座2并穿过退料板3。

本案连续模其次工序还包括设有第二切形凸模22的第二切形结构,所述第二切形凸模22安装于上模座2并穿过退料板3。

本案连续模第三工序还包括设有拉伸凸模23的拉伸结构,所述拉伸凸模23安装于上模座2并穿过退料板3。

本案连续模第四工序还包括设有整形凸模24的整形结构,所述整形凸模24安装于上模座2并穿过退料板3。

本案连续模第五工序还包括设有冲五孔凸模25的冲五孔结构,所述冲五孔凸模25安装于上模座2并穿过退料板3。

本案连续模第六工序还包括设有上半减凸模26的上半减结构,所述上半减凸模26安装于上模座2并穿过退料板3。

本案连续模第七工序还包括设有翻边落料凸模27和氮气弹簧8的翻边落料结构,所述翻边落料凸模27安装于上模座2并穿过退料板3,所述氮气弹簧8安装于下托板7,并穿过下模座5和下模板4。

此外,本案连续模最后工序还包括设有切废料凸模28的切废料结构,所述切废料凸模28安装于退料板3。

具体实施时,待加工料板在加工工位线上,通过上模组与下模组的合模,依次进行第一切形工序a、第二切形工序b、拉伸工序c、整形工序d、冲五孔工序e、上半减工序f、翻边落料工序g、切废料工序h,实现一套模具上完成多工序冲压,加工连贯,无需多次定位上料,减少人工操作和定位误差,同时整套模具省略通常的夹板,止挡板和下垫板,减少制作模具成本,材料和费用相对降低,带翻边工序采用氮气弹簧8,压边更稳,避免了普通弹簧压边带来的压边力不够造成的冲孔变型,提高生产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