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多功能倒角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8838发布日期:2019-04-23 23:27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型多功能倒角辅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工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各类软金属、合金、木材及塑料的轻型多功能倒角辅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电机式倒角机或角磨机式倒角机对种类材料进行倒角处理。

电机式倒角机采用立铣切削方式,加上其较低的转速,切削时的反作用力极大,让刀、弹刀几乎是加工常态,倒角的深度稍大一点,就需要反复多次对同一部位加工才能勉强符合加工要求。而且电机式倒角机体积硕大,重量可观,通常为10-13公斤,再加上较大的反弹力,操作者极易疲劳。10粒刀片的配置更是推高了加工成本。

角磨机式倒角机一般分为两种,端铣式和立铣式。其中:

端铣式装配4刀片,主要以直边倒角为主。将此类倒角机用于钢材倒角时可达到较好的倒角质量,其不足之处在于:一、体积仍然偏大,重量不低,约5公斤左右,人机工学设计不佳,受力位置与出力位置不够合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较大;二、刀具成本偏高,且更换刀片繁琐,使用成本高;三、调整进刀量需要依赖工具,不便于操作;四、由于齿轮箱的存在,以及安装了大型刀轴的关系,旋转惯量大,噪音极大。

立铣式装配2刀片,刀轴中心配有轴承,主要以圆弧或孔口倒角为主。此类机型存在以下不足:一、为了仿形需求,刀轴只能设计为立铣方式,并且为适应更多曲线边缘的工件,刀轴还要严格控制直径,因此通常只能安装2粒刀片,如此一来只有20000左右的切削频次加上立铣的反作用力特性,注定无法完成深度较大的倒角作业;二、虽然刀具成本和整机重量进一步下降,但角磨机特有的巨大噪音依然存在,调整进刀同样需要工具,另外还多了易损耗的仿形轴承部件,并且轴承存在工作时掉落的风险,虽不具备对人体的杀伤力,但轴承充当了重要的辅助靠山作用,一旦掉落,刀轴将失去倚靠,发生切削过量,进而导致工件报废;三、人机工学方面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出力角度依然不够合理,且底板与工件接触面较小,并多为圆形,把持不够稳定也是其问题之一。因此,该机型只适用于边缘不规则,且倒角深度较浅的钢件作业。如果用于加工材质非钢件,两种角磨机式倒角机型则都不够理想,另外,两者与工件接触的底面都为钢质,虽然经过精磨或装有滚轮,但都会在工件表面留下印记。精磨过的钢材与铝材摩擦时会产生亲和作用,导致推行发涩甚至卡死,无论如何都会留下划痕、擦伤,而滚轮在软金属表面易留下压痕。

气动倒角机目前来看是比较理想的产品,体积和重量相比于角磨机小了一个量级,并且噪音较低,不过使用的刀具与角磨机一样,如此一来,上面提到的成本问题以及操作繁琐的问题并未得以解决,另外,气动倒角机须配备气源,空压机的购置费用和占地面积且不论,单就工业领域而言,每增加一个环节就会增加一些不便,因此它只适合一些较大的设有单一工位的企业,这也正是气动倒角机市面上看到较少的原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的轻型多功能倒角辅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轻型多功能倒角辅具,包括接驳底板、倒角座,倒角座加工有“V”形限位槽,接驳底板固定在倒角座上与所述“V”形限位槽的顶角相靠近的一面,并与“V”形限位槽顶角的对称中心线相垂直,接驳底板上开有修边机座固定孔及底板出刀孔,倒角座上“V”形限位槽顶角位置开有倒角座出刀孔,底板出刀孔与倒角座出刀孔同轴设计。

为了使装配更为简单精准,接驳底板可嵌入式固定在倒角座上。

为了适应刀具直径,底板出刀孔和倒角座出刀孔的直径不小于17mm,优选为18-20mm。

“V”形限位槽的顶角的夹角优选为85°-90°,以适应板材边角的不同加工角度。

为了避免倒角座在加工件表面留下划痕,上述倒角辅具还可以包括衬板,两块衬板分别固定在倒角座上所述“V”形限位槽的两侧壁上,两衬板与倒角座出刀孔对应的位置分别开有出刀槽,两出刀槽相对设置,形成衬板出刀孔。

衬板出刀孔优选为矩形孔,且矩形孔的宽度大于倒角座出刀孔的宽度。

位于“V”形限位槽顶角位置,两衬板之间留有排屑槽。

同上,两衬板之间的夹角优选为85°-90°。

两衬板之间的夹角为89°,对于边角不太精准的工件提供了更好的兼容性。

为了便于操作,上述倒角铺具还可以包括操作手柄,操作手柄固定在倒角座一侧。

作为优选,操作手柄中心轴线方向与“V”形限位槽靠近操作手柄的侧壁相垂直,以更好的适应人机工学。例如,当“V”形限位槽顶角或两衬板之间的夹角为开口向下的90°夹角时,操作手柄可设计为斜向上45°。

作为优选,可以在接驳底板靠近倒角座的一面开有避空槽,避空槽位于底板出刀孔与接驳底板一侧边沿之间。在制作榫卯结构的实木器具时,常会伴随修平凸出榫头的工序,传统的工艺通常为锯掉或凿子修掉后打磨。利用接驳底板上的避空槽,则可以使凸出物体直接进入切削区域,平底刀铣平。

本实用新型的轻型多功能倒角辅具与修边机配合使用,可充分利用修边机的轻巧、低功耗、高转速、更换刀具简单、刀具廉价、调整倒角深度方便等优势,实现倒角、铣平等作业。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一)改变了修边机的切削方式,以端铣代替立铣,遂获得大切削量,低反弹,高光洁度,条状切屑变为细颗粒或粉末状,杜绝了切屑粘刀,切屑飞溅,或烫伤人及衣服的发生概率;

(二)由单手垂直握持改为双手倾斜握持,发力角度合理,更安全,更不易疲劳;

(三)由于修边机没有齿轮箱,噪音水平也明显好于角磨机,另外,安装附件后的修边机并未破坏其原有功能,所以可以一机两用,相互转换极为方便;

(四)倒角辅具本身结构简单,不存在故障发生几率,免保养,免维修,即插即用;

(五)连接附件与修边机的接驳底板可长期安装在修边机底座上,改善了修边机作为单体使用时的工况,因其放大了修边机底座,进而使得修边机在从事木工作业时更容易操控,与工件接触更稳定,不仅如此,接驳底板还为修边机拓展了铣平作业面的功能。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对工人水平的考验;

(六)以700W功率的修边机与倒角辅具连接后,整机重量仅为3.5公斤上下,而实际上远不需要如此大功率的主机,因为端铣的方式切削阻力小,线速度高,对主轴扭力及刚性需求低,所以功率在200W以上的修边机都可以安装使用,加工效率和质量并无区别。而且,通常低功率的修边机转速更高,因此,理论上加工质量会更好。换装小功率修边机后,整机可以轻松控制在3公斤以内,可进一步改善工作疲劳度;

(七)倒角辅具配备有衬板,如胶木衬板等,可确保于任何材料接触都能平顺推行,不会粘连或卡顿,所以极少留下擦痕及压痕,最大程度保护了被加工材料的表面。而且,胶木衬板比钢制底板具备更高的柔性,不易损坏,不易出现硬伤,不会生锈氧化,耐磨性好,可修整,可复制性强,造价低,重量轻,甚至可根据个人需求轻易自行改造等特点;

(八)修边机装配倒角辅具后可根据被加工材料,适配不同材质的铣刀,刀具选择范围极其广泛,如需加工钢件可安装合金铣刀、钨钢铣刀、砂磨头及钨钢磨头等。值得一提的是,安装磨头后机器由铣削加工变为磨削加工,所以不仅可以完成钢件作业,更具备了可以处理超硬钢件的能力,普通刀具难以企及的高速钢,淬火钢在磨削加工下都变得轻而易举。这也正是可更换刀具的优势。

除钢件之外的加工,普通铣刀或木工铣刀都可以胜任,甚至可以使用废旧铣刀,因此最大程度的降低了企业或个人的加工成本,时间成本,减少浪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实施例一轻型多功能倒角辅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所示轻型多功能倒角辅具的A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图1所示轻型多功能倒角辅具的B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图1所示轻型多功能倒角辅具的使用状态图(一);

附图5是图1所示轻型多功能倒角辅具的使用状态图(二);

附图6是实施例二轻型多功能倒角辅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实施例一:

如附图1-3所示,轻型多功能倒角辅具主要由接驳底板1、倒角座2、衬板3及操作手柄4构成。

倒角座2为倒角辅助主体结构,其顶面用于固定接驳底板1;底面长度方向上加工有“V”形限位槽,用于限位及固定衬板3。

倒角座2顶面中部加工有安装槽5,接驳底板1通过安装槽5嵌入式安装在倒角座顶部,并通过固定螺栓6相固定。接驳底板1上开有修边机座固定孔7及底板出刀孔8。所述底板出刀孔8位于接驳底板1中心位置。与底板出刀孔8对应的倒角底2上开有倒角座出刀孔9,且底板出刀孔8与倒角座出刀孔9同轴。接驳底板1底面开有避空槽13。避空槽13位于底板出刀孔8与接驳底板一侧边沿之间。

所述衬板3为胶木衬板。两块衬板3分别通过螺栓10固定在倒角座2 “V”形限位槽的两个侧壁上。两衬板3之间的夹角a=89度,既可以适应精度较低的工件,提高辅助的兼容性,又可以提高把持的稳定性。两衬板3与倒角座出刀孔9对应的位置分别开有出刀槽11。两出刀槽11相对设置,形成衬板出刀孔。所述衬板出刀孔为矩形孔,且矩形孔的宽度大于倒角座出刀孔9的宽度。两衬板3之间留有排屑槽12。

操作手柄4固定在倒角座2的一侧,且其中心轴线方向与“V”形限位槽靠近操作手柄4的侧壁相垂直(基本为斜向上45°,约为a/2)。

上述倒角辅具配合修边机(安装普通木工铣刀)可加工材料包括:纯铜,铜合金,铝合金,铝铜合金,铝镁合金,锌合金,镁合金,尼龙,各类塑料,PVC,PP,PE,胶木,电木,橡胶,有机玻璃,亚克力,各类木材,人造板材等。

如附图4所示,利用上述倒角辅具对工件14进行倒角处理时,修边机15通过底座16与接驳底板1相固定,调节铣刀出刀量后即可开始倒角处理操作了。具体操作方法与修边机正常使用方法一致。另外,由于修边机工作时会伴有强风向下吹出,切屑可经出刀口与铣刀之间构成的出风口及排屑槽12排出。修边机常规转速可达每分钟30000-35000转,配合两刃铣刀,分每分钟切削60000-70000次,所以切屑体积非常小,不会堵塞排屑槽,且飘落过程不会烫伤人或衣物。

如附图5所示,修边机15与接驳底板1相固定后,可利用平底刀对凸出榫头进行修平处理。凸出物体通过避空槽13直接进入切削区域,平底刀铣平。

实施例二:

如附图5所示,轻型多功能倒角辅具主要由接驳底板1、倒角座2构成。

接驳底板1、倒角座2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

不同点在于,在倒角底2的“V”形限位槽5顶角处加工有排屑槽12。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