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辊卷板机及其卷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2237发布日期:2019-04-09 23:15阅读:3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辊卷板机及其卷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板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三辊卷板机及其卷锥装置。



背景技术:

卷板机是一种将金属板材卷成所需要的圆形、弧形或锥形的加工设备,卷板机是利用三点成圆的原理进行工作的,通过调整卷板机的侧辊和上辊之间的相对位置来获得预定的形状。三辊卷板机分为机械式和液压式,机械式三辊卷板机又分为对称型和非对称型。其中机械式三辊对称式卷板机的性能特点是该机结构型式为三辊对称式,上辊在两下辊中央对称位置作垂直升降运动,通过丝杆丝母蜗杆传动而获得,两下辊作旋转运动,通过减速机的输出齿轮与下辊齿轮啮合,为卷制板材提供扭矩。将规格平整的塑性金属板通过卷板机的三根卷辊之间,借助上辊的下压及下辊的旋转运动,使金属板经过多道次连续弯曲,产生永久性的塑性变形,卷制成所需要的圆筒、锥筒或它们的一部分。

现有技术中,三辊卷板机包括两侧支架,支架下部之间转动安装有一对相互平行的下辊;支架上部转动安装有与下辊配合的上辊。当需要卷制锥形时,通常需要在卷板机上安装卷锥装置。现有卷板机的卷锥装置可设在上辊、下辊、机架床身等处,其中上辊上的卷锥装置适应工件范围广,但承载力量较小;机架床身上的卷锥装置承载力量大,工位可变化,但不易靠拢上辊,不适合小直径工件,而且有时会对卷板机的结构尺寸有影响,使卷制筒体时精度较差,对大锥度锥体的卷制也难以实现。同时,现有下辊上的卷锥装置对于较大锥度的锥体也难以进行卷制。

如,中国申请专利号:201120217565.7,申请日:2007年7月25日,发明创造名称为:锥形圆柱筒体卷制装置,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锥形圆柱筒体卷制装置,包括卷板机上工作辊、卷锥筒体、转动轴承组件、摩擦键和定位键,所述卷板机上工作辊左端支承在卷板机倒头体内;所述卷锥筒体通过转动轴承组件安装在卷板机上工作辊的左端,在卷锥筒体的外壁上开设有平行于其轴向的键槽,定位键和摩擦键安装在卷锥筒体的键槽内;所述定位键左端设有突出部;所述卷板机倒头体上设有与该突出部对应配合的定位槽,突出部插入定位槽内;所述摩擦键右端设有外露部。该申请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卷制锥形圆柱筒体的精度,但对于大锥度筒体的卷制仍存在不足。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10051340.7,申请日:2007年7月25日,发明创造名称为:卷板机的卷锥装置,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卷板机的卷锥装置,其卷锥装置包括倒头架,挡轮装置,下辊轴承座,立柱,立柱所述的挡轮装置装在倒头架的内面、位于上辊的两侧,倒头架两侧设有凸台或键,立柱对应设有凹槽;或者倒头架与立柱对应设有止口。该申请案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卷板机卷锥装置对工件不同直径的适应范围,但在卷制过程中工件轴向力过大会导致辊轮的轴向窜动,使卷制精度降低,卷制锥度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采用现有三辊卷板机难以实现较大锥度筒体卷制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三辊卷板机及其卷锥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卷制大锥度(大于30°)的筒体,有效扩大了锥形筒体的卷制范围。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辊卷板机的卷锥装置,该卷锥装置对称设置于上辊靠近固定侧机架一端的下方两侧,该卷锥装置包括芯轴和滚轮,其中滚轮转动套装于芯轴的外部,且滚轮及芯轴的轴线方向与上辊的轴线方向垂直。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滚轮与芯轴之间安装有第一轴承,滚轮通过第一轴承转动套装于芯轴的外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辊靠近固定侧机架的一端下方设有固定座,所述的卷锥装置安装于固定座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耳板,卷锥装置的芯轴底端固定在耳板上,芯轴上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压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卷板机,包括两侧机架、上辊和下辊,所述的上辊和下辊安装支撑于两侧机架内,还包括上述的卷锥装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辊靠近固定侧机架的一端设有上辊轴颈,所述下辊靠近固定侧机架的一端设有下辊轴颈。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辊上加工有第一安装轴颈和第二安装轴颈,上辊分别通过第一安装轴颈和第二安装轴颈安装支撑于翻倒侧机架和固定侧机架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辊靠近固定侧机架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固定段,且固定段的端部设有尾部定位装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尾部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机架和轴套,轴套固定于定位机架上,固定段的端部通过第二轴承安装于轴套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翻倒侧机架侧面设有翻倒机构,通过翻倒机构控制翻倒侧机架的翻转;上述翻倒机构采用液压缸进行驱动。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辊卷板机的卷锥装置,该卷锥装置对称设置于上辊靠近固定侧机架一端的下方两侧,该卷锥装置包括芯轴和滚轮,其中滚轮转动套装于芯轴的外部,通过对卷锥装置的安装位置及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一方面可以抵消卷制锥体时的轴向力;另一方面可以对板材的卷锥过程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适用于大锥度筒体的卷制,扩大了卷锥范围(30-150°)。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辊卷板机的卷锥装置,所述的滚轮与芯轴之间安装有第一轴承,通过第一轴承的设置可以提高滚轮转动的灵活性,有利于更好地对待卷板材进行卷锥导向。同时,芯轴上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压板,通过压板的设置可以提高芯轴安装的牢固性,从而保证卷锥装置的正常工作。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卷板机,包括两侧机架、上辊和下辊,所述的上辊和下辊安装支撑于两侧机架内,其中上辊和下辊靠近固定侧机架的一端分别设有轴颈,通过设置的工艺轴颈,使得上述卷锥装置的安装接近于中心位置,在工艺轴颈和卷锥装置的相互配合下实现了对小直径、大锥度筒体的卷制。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卷板机,所述上辊靠近固定侧机架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固定段,且固定段的端部设有尾部定位装置,该尾部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机架和轴套,轴套固定于定位机架上,固定段的端部通过第二轴承安装于轴套内,通过尾部定位装置的设置,并对尾部定位装置的结构进行优化,可以有效地防止卷锥时上辊的轴向窜动,从而使卷制过程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辊卷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卷锥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卷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尾部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尾部定位装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上辊;101、上辊轴颈;102、第一安装轴颈;103、固定段;104、上辊辊筒;105、第二安装轴颈;2、下辊;201、下辊轴颈;202、下辊辊筒;3、卷锥装置;301、螺钉;302、滚轮;303、第一轴承;304、压板;305、芯轴;306、耳板4、尾部定位装置;401、轴套;402、第二轴承;403、定位机架;5、翻倒机构;6、翻倒侧机架;7、固定侧机架;8、固定座;9、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结合图1、图4和图5,本实施例的一种三辊卷板机的卷锥装置,该卷锥装置3对称设置于上辊1靠近固定侧机架7一端的下方两侧,该卷锥装置3包括芯轴305和滚轮302,其中滚轮302转动套装于芯轴305的外部,且滚轮302及芯轴305的轴线方向与上辊1的轴线方向垂直。通过对卷锥装置的安装位置及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一方面可以抵消卷制锥体时的轴向力;另一方面可以对板材的卷锥过程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适用于大锥度筒体的卷制,扩大了卷锥范围(30-15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三辊卷板机的卷锥装置,其结构基本同实施例1,其区别主要在于:所述的滚轮302与芯轴305之间安装有第一轴承303,滚轮302通过第一轴承303转动套装于芯轴305的外部。通过第一轴承的设置可以提高滚轮转动的灵活性,有利于更好地对待卷板材进行卷锥导向。同时,芯轴上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压板,通过压板的设置可以提高芯轴安装的牢固性,从而保证卷锥装置的正常工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卷板机,包括两侧机架、上辊1和下辊2,所述的上辊1和下辊2安装支撑于两侧机架内,还包括实施例2所述的卷锥装置3,如图2、图3所示,所述上辊1靠近固定侧机架7的一端设有上辊轴颈101,所述下辊2靠近固定侧机架7的一端设有下辊轴颈201。通过工艺轴颈的设置,使得上述卷锥装置的安装接近于中心位置,在工艺轴颈和卷锥装置的相互配合下实现了对小直径、大锥度筒体的卷制。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卷板机,其结构基本同实施例3,其区别主要在于:结合图6,所述上辊1靠近固定侧机架7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固定段103,且固定段103的端部设有尾部定位装置4,所述的尾部定位装置4包括定位机架403和轴套401,轴套401固定于定位机架403上,固定段103的端部通过第二轴承402安装于轴套401内。通过采用对尾部定位装置的安装,可以有效地防止了卷锥时上辊的轴向窜动,从而使卷制过程顺利进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一种卷板机,其结构基本同实施例4,其区别主要在于:该卷板机还包括翻倒侧机架6,所述翻倒侧机架6侧面设有翻倒机构5,上述翻倒机构5采用液压缸9进行驱动。液压缸通过铰接的方式控制翻倒机构来实现翻倒侧机架的翻转。本实施例中翻倒侧机架6及其翻倒机构5的具体结构直接采用现有卷板机的翻倒侧机架及翻倒机构,本实施例中对其结构本身并不做要求。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未知地区] 2020年04月26日 07:10
    幼儿作品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