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桁架焊接用挡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63944发布日期:2019-03-08 18:41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桁架焊接用挡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钢桁架焊接用挡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钢结构建筑越来越多,钢桁架焊接时对焊接环境的风速有一定的要求,这就要求在焊接钢结构时需要设置挡风装置,以满足现场焊接环境的要求。

以 CO2 作保护气体,依靠焊丝与焊件之间的电弧来熔化金属的气体保护焊的方法称 CO2 保护焊,这种焊接法采用焊丝自动送丝,敷化金属量大、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因此,在国内外建筑工程中获得广泛应用,特别是在船舶焊接中得到了推广应用。但是该焊接方式对环境要求较高,风速、风向均会影响其焊接质量。当该焊接方法在室外无风的环境下焊接时,焊接效果较好 ;当在有风的环境下作业时,CO2 气体被风吹散,失去保护作用,直接影响焊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桁架焊接用挡风装置,解决了在有风天气下高处焊接的技术问题,同时,架体能够移动到钢桁梁的任意位置,以便工人师傅施工。

一种钢桁架焊接用挡风装置,包括通过连接杆连接设置在所述钢桁梁两侧的架体,所述架体呈中空状且侧部的四面开口,两个所述架体的底面、两侧面和远离所述钢桁梁的端面设置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通过钻尾螺丝固定设置在所述架体上;

所述架体上设置有用于减小摩擦力的减摩组件,所述减摩组件与所述钢桁梁接触。

架体为角钢焊接而成的骨架,是该挡风装置的主体结构,挡风板为薄钢板结构,固定在架体上,是该挡风装置的重要结构;两个所述架体通过连接杆搭设在所述钢桁梁上,钢桁梁的两端可以固定设置在两个柱体顶端,原则上,要确保架体的平衡,此外,为了使得架体在钢桁梁上更易于移动,设置有减摩组件,使得架体在钢桁梁上移动时减少了摩擦力的作用。

此外,架体材料也可以用方钢代替角钢。

所述架体包括四个分别竖直设置在四边形四角位置的立杆、水平设置在四个所述立杆下端部的下横杆、水平设置在四个所述立杆上端部的上横杆,所述下横杆具有四个且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立杆连接,所述上横杆具有四个且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立杆连接;

所述钢桁梁两侧的所述立杆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下端还设置有所述减摩组件。

连接杆水平设置,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钢桁梁两侧的架体固定连接,原则上,为了保证装置的强度,连接杆可以设置有若干个。

所述减摩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杆底面的刹车脚轮、设置在所述架体靠近所述钢桁梁一侧的导向轮,所述刹车脚轮与所述钢桁梁的上端面接触,所述导向轮与所述钢桁梁的侧面接触。

刹车脚轮与所述钢桁梁的上端面接触,导向轮与所述钢桁梁的侧面接触,保证了装置整体在沿着钢桁梁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偏转或者晃动,确保了装置使用的稳定性。当架体移动到相应的焊接位置后,施工人员操作刹车脚轮,使其固定住,架体不再移动,当需要移动架体时,施工人员再次操作刹车脚轮,使其处于可移动状态。由于刹车脚轮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

所述导向轮包括两端与所述立杆侧面连接的第一U型板、一端插入所述第一U型板开口槽且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U型板下端的第二U型板、设置在所述第二U型板下端的铰接轴以及设置在所述铰接轴下端的转轮,所述转轮与所述钢桁梁的侧面接触。

两个所述架体的顶端面分别设置有吊环,吊环为中间打眼的厚钢板结构,焊接在架体上。

本实用新型达成以下显著效果:

(1)、该挡风装置能够在钢桁梁上使用,工人在架体中施工,保证钢桁梁焊接时有满足要求的焊接环境,避免了有风天气对焊接的不利影响,且能够重复利用。

(2)、该挡风装置通过刹车脚轮和导向轮,能够在钢桁梁上移动,使工人能够在钢桁梁在不同的位置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挡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钢桁梁;2、柱体;3、挡风板;4、吊环;5、架体;5-1、立杆;5-2、下横杆;5-3、上横杆;5-4、连接杆;6、减摩组件;6-1、刹车脚轮;6-2、导向轮;6-21、第一U型板;6-22、第二U型板;6-23、铰接轴;6-24、转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加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见图1,一种钢桁架焊接用挡风装置,包括通过连接杆5-4连接设置在钢桁梁1两侧的架体5,架体5呈中空状且侧部的四面开口,两个架体5的底面、两侧面和远离钢桁梁1的端面设置有挡风板3,挡风板3通过钻尾螺丝固定设置在架体5上;

架体5上设置有用于减小摩擦力的减摩组件6,减摩组件6与钢桁梁1接触。

参见图2,架体5为角钢焊接而成的骨架,是该挡风装置的主体结构,挡风板3为薄钢板结构,固定在架体5上,是该挡风装置的重要结构;两个架体5通过连接杆5-4搭设在钢桁梁1上,钢桁梁1的两端可以固定设置在两个柱体2顶端,原则上,要确保架体5的平衡,此外,为了使得架体5在钢桁梁1上更易于移动,设置有减摩组件6,使得架体5在钢桁梁1上移动时减少了摩擦力的作用。

此外,架体5材料也可以用方钢代替角钢。

架体5包括四个分别竖直设置在四边形四角位置的立杆5-1、水平设置在四个立杆5-1下端部的下横杆5-2、水平设置在四个立杆5-1上端部的上横杆5-3,下横杆5-2具有四个且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立杆5-1连接,上横杆5-3具有四个且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立杆5-1连接;

钢桁梁1两侧的立杆5-1通过连接杆5-4连接,连接杆5-4下端还设置有减摩组件6。

连接杆5-4水平设置,连接杆5-4的两端分别与钢桁梁1两侧的架体5固定连接,原则上,为了保证装置的强度,连接杆5-4可以设置有若干个。

参见图3,减摩组件6包括设置在连接杆5-4底面的刹车脚轮6-1、设置在架体5靠近钢桁梁1一侧的导向轮6-2,刹车脚轮6-1与钢桁梁1的上端面接触,导向轮6-2与钢桁梁1的侧面接触。

刹车脚轮6-1与钢桁梁1的上端面接触,导向轮6-2与钢桁梁1的侧面接触,保证了装置整体在沿着钢桁梁1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偏转或者晃动,确保了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参见图4,导向轮6-2包括两端与立杆5-1侧面连接的第一U型板6-21、一端插入第一U型板6-21开口槽且另一端设置在第一U型板6-21下端的第二U型板6-22、设置在第二U型板6-22下端的铰接轴6-23以及设置在铰接轴6-23下端的转轮6-24,转轮6-24与钢桁梁1的侧面接触。

两个架体5的顶端面分别设置有吊环4,吊环4为中间打眼的厚钢板结构,焊接在架体5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架体5为角钢焊接而成的骨架,中间连接部分采用槽钢以提高架体5整体的强度,是该挡风装置的主体结构,挡风板3为薄钢板结构,利用钻尾螺丝固定在架体5上,是该挡风装置的重要结构,吊环4为中间打眼的厚钢板结构,焊接在架体5上,吊装时将钢丝绳固定在吊环1上。

将吊环1焊接在该结构的架体2上。根据架体2的尺寸将挡风板3裁剪好,利用钻尾螺丝固定在架体2上,整个挡风装置就制作好了。使用时需要配合吊车等起吊工具,将其吊装到钢桁架需要焊接的位置。

此外,根据钢桁架的尺寸,将刹车脚轮6-1焊接在架体5的中间连接部分,同时制作导向轮6-2的临时固定装置,导向轮6-2可在行走时再安装。使用时需要配合吊车等起吊工具,将其吊装到钢桁架需要焊接的位置,移动时将导向轮6-2安装到架体5上,然后在使用的过程中,将架体5移动到下一焊点。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