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1505发布日期:2019-03-22 20:56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行业带钢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直头机。



背景技术:

带钢连续生产时,为了使开卷后的带钢顺利穿带,直头机通过油缸推动矫直辊系,提供一定的反弯量来消除带钢头部的上翘,以助带钢后续的穿带顺利进行。带钢直头前,直头机的夹送辊和矫直辊需要用油缸快速打开。实际生产中,直头机使用频率很高,夹送辊轴承座和矫直辊轴承座容易磨损,冲击震动明显,并且直头机结构不紧凑,性价比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头机,以使上机架可以整体快速打开。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机和传动装置;

所述主机的上机架与下机架前端用油缸和销轴一连接,后端经翻转轴铰接,下机架和底座通过螺栓固定;上机架由操作侧牌坊、传动侧牌坊和横梁组成,上机架内装有上夹送辊和上矫直辊,上矫直辊的轴承座一两侧设有卡板一,上机架和上夹送辊之间用螺杆和弹簧固定,上矫直辊的轴承座二两侧设有卡板二,上机架和上矫直辊之间用升降机和销轴二连接,电机安装在上机架的传动侧,电机通过联轴器一与升降机连接,两侧升降机通过联轴器保证上矫直辊轴承座二的同步运动;下机架内装有下夹送辊和下矫直辊,下夹送辊的轴承座三两侧设有卡板三,下矫直辊的轴承座四两侧设有卡板四;一组上夹送辊与下夹送辊置于另一组上矫直辊、下矫直辊的前部;

所述传动装置固定在底座上,主电机依次经联轴器、齿轮分配箱、多组万向联轴器一与各上矫直辊、下矫直辊连接,减速电机经万向联轴器二与上夹送辊连接,主电机与齿轮分配箱之间安装有防护罩。

所述上机架与下机架接触处装有缓冲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最明显的特点是铰接的上机架可以通过油缸快速打开,缓冲块能消除上机架闭合时的冲击震动和噪音,调整螺杆可以实现上夹送辊的夹送力可调,直头机结构紧凑,性价比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主机的部分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主机38和传动装置39。

所述主机38的上机架3与下机架14前端用油缸1和销轴一2连接,后端经翻转轴12铰接,下机架14和底座16通过螺栓17固定;上机架3由操作侧牌坊40、传动侧牌坊41和横梁27组成,上机架3内装有上夹送辊23和上矫直辊19,上矫直辊19的轴承座一4两侧设有卡板一7,上机架3和上夹送辊23之间用螺杆6和弹簧5固定,调整螺杆6可以实现上夹送辊23夹送力可调,上矫直辊19的轴承座二10两侧设有卡板二11,上机架3和上矫直辊19之间用升降机8和销轴二9连接,电机29安装在上机架3的传动侧,电机29通过联轴器一28与升降机8连接,两侧升降机8通过联轴器26保证上矫直辊轴承座二10的同步运动;下机架14内装有下夹送辊22和下矫直辊18,下夹送辊22的轴承座三21两侧设有卡板三20,下矫直辊18的轴承座四15两侧设有卡板四13;一组上夹送辊23与下夹送辊22置于另一组上矫直辊19、下矫直辊18的前部;上机架3与下机架14接触处装有缓冲块24,能有效消除上机架3闭合时的冲击震动和噪音。

所述传动装置39固定在底座35上,主电机34依次经联轴器33、齿轮分配箱31、多组万向联轴器一30与各上矫直辊19、下矫直辊18连接,减速电机37经万向联轴器二36与上夹送辊23连接,主电机34与齿轮分配箱31之间安装有防护罩3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工作时,油缸1推动上机架3快速打开,带钢25的头部进入下机架14,油缸1拉动上机架3复位的同时,提供一定的反弯量来消除带钢25头部的上翘,以助带钢25后续的穿带顺利进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