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件沟槽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9056发布日期:2019-11-27 18:53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件沟槽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件沟槽成型机。



背景技术:

沟槽管件连接技术也称卡箍连接技术,已成为当前液体、气体管道连接的首推技术。沟槽管件连接技术的应用,使复杂的管道连接工序变得简单、快捷、方便。管道沟槽是管道连接的关键工艺,也决定沟槽件连接质量的重要环节,沟槽的宽度和深度尺寸必须符合要求。在滚槽时,管口端部应平整,无毛刺,端口应垂直于管子轴线,这样轧出来的沟槽与管子中心轴才能垂直,同时要保证沟槽至管端的长度要均等。

现有的管件的沟槽成型大多采用两种形式,铸造成型和热轧成型。铸造成型适用于管接头的沟槽成型,例如,管道阀门、三通或四通接头等,热轧成型适用于长度较大的管道端部,但其缺点在于,加热过程容易损伤管体的内部组织结构以及管体的外观,容易造成管体耐腐蚀性能差等缺陷。另外,冷轧工艺也适用部分管路端部,但大多采用冲压或挤压成型,其成型质量大多存在缺陷,需要后期的机加工继续补充,因而生产成本大大增高,现在还没有一种成型质量好且成本低的沟槽冷轧成型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动将管道端部形成沟槽且成型质量好的管件沟槽成型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管件沟槽成型机包括机架,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机架的下部装有由动力装置驱动转动的下部成型轴,下部成型轴的端部连接有成型下模,成型下模上设有环形的沟槽,所述机架上装有由下压驱动装置驱动上下滑移的下压块,下压块的下端连接有与成型下模对应设置的成型上模,成型上模具有能自由转动且与所述沟槽位置上下对应的下压辊,所述机架上连接有能承托待加工管件的支撑装置。

所述成型下模包括支撑套轴,支撑套轴具有间隔设置的两段支撑段,两段支撑段之间为直径小于支撑段的缩小段,缩小段的外表面与两段支撑段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的沟槽。

所述支撑段和缩小段的外表面均设有驱动凸纹。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连接在机架上的支撑座,支撑座上连接有高度可调的支撑架,支撑架上连接有能承托待加工管件的支撑托轮。

所述支撑架上连接有穿过支撑座上的螺杆,所述螺杆上螺接有能与支撑座配合将螺杆高度锁定的锁紧螺母。

所述下压块通过导轨滑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下压驱动装置为电动推杆,下压块与电动推杆的动力驱动杆动力连接。

所述动力装置为连接在机架上的伺服电机,所述下部成型轴与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动力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以及电动推杆皆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将待加工管件放置在支撑装置上且使待加工管件的端部套装在成型下模上,通过下压驱动装置驱动下压块下滑,使成型下模压靠在待加工管件的端部外表面上,启动动力装置,在成型下模的转动驱动下,并且逐渐增加下压驱动装置的压力,使成型下模逐渐下移,在成型下模和成型上模的挤压下,使待加工管件的端部形成沟槽。采用这种结构进行挤压成型,成型质量好,并且该机结构简单,大大节省了劳动生产成本,也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采用驱动凸纹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待加工管件在挤压成型的过程中产生更加平稳的转动,从而保证沟槽的成型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以管件端部的沟槽的自动成型,具有沟槽成型质量好、劳动效率高、节省生产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成型下模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件沟槽成型机的优选实施例,其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下部装有由动力装置驱动转动的下部成型轴2,下部成型轴2的端部连接有成型下模3,成型下模3上设有环形的沟槽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成型下模3包括支撑套轴,支撑套轴具有间隔设置的两段支撑段31,两段支撑段31之间为直径小于支撑段的缩小段32,缩小段的外表面与两段支撑段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的沟槽4,所述支撑段31和缩小段32的外表面均设有驱动凸纹,驱动凸纹可以采用图3中所示的斜十字块凸纹,也可以采用例如呈滚齿状的凸纹等结构,其目的是增加支撑段31、缩小段32与待加工管件内壁的摩擦,从而更好的带动待加工管件转动。可采用机加工方式加工上述支撑套轴实现上述沟槽4的结构,也可以采用铸造成型实现该沟槽的结构。

参考图1和图2,所述机架1上装有由下压驱动装置驱动上下滑移的下压块5,下压块5的下端连接有与成型下模3对应设置的成型上模6,成型上模6具有能自由转动且与所述沟槽4位置上下对应的下压辊7,所述机架1上连接有能承托待加工管件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连接在机架上的支撑座8,支撑座8上连接有高度可调的支撑架9,支撑架9上连接有能承托待加工管件的支撑托轮10,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托轮10,可以共同承托待加工管件,并且待加工管件转动时可有效起到承托作用。所述支撑架9上连接有穿过支撑座上的螺杆11,所述螺杆上螺接有能与支撑座配合将螺杆高度锁定的锁紧螺母12,在本实施例中,螺杆穿过支撑座8,锁紧螺母位于支撑座的上表面上方,锁紧螺母的下表面与支撑座的上表面相抵从而保证了螺杆的高度。

参考图1和图2,所述下压块5通过导轨滑动连接在机架1上,所述下压驱动装置为电动推杆13,下压块5与电动推杆的动力驱动杆动力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串联的电动推杆,采用滚珠丝杆式电动推杆,可以精确控制下压行程以及下压压力,从而保证沟槽的成型质量,当然也可以采用气缸或油缸等动力机构代替上述电动推杆。所述动力装置为连接在机架上的伺服电机14,所述下部成型轴2与伺服电机14的动力输出轴动力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4以及电动推杆13皆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参考图1至图3所示,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动作过程如下:将待加工管件放置在支撑装置上且使待加工管件的端部套装在成型下模3上,通过电动推杆13驱动下压块5下滑,使成型上模6压靠在待加工管件的端部外表面上,即下压辊7与成型下模的沟槽相对设置在在待加工管件的外壁和内壁之间,启动伺服电机14,在成型下模3的转动驱动下以及成型下模和成型上模的挤压作用下,待加工管件随之转动,并且逐渐增加下压驱动装置的压力,使成型下模逐渐下移,在成型下模和成型上模的挤压下,使待加工管件的端部形成沟槽。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中所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不再进行一一赘述,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等同变化以及部件替换皆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