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型桥梁钢模压制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7974发布日期:2019-05-03 20:27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T型桥梁钢模压制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压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T型桥梁钢模压制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但是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桥梁钢模压制成型装置,尤其是T型桥梁钢模压制成型装置,在使用时大多数压制装置都需要人工进行送料,并且在压制模具对钢材压制成桥梁后还是需要人工将成型后的桥梁拖拽出来,这样的工作方式不仅生产效率低,并且还需要耗费大量人力,随之而来的就是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我们提出一种T型桥梁钢模压制成型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且新颖,节省劳动力,财力的T型桥梁钢模压制成型装置。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T型桥梁钢膜压制成型装置,包括箱体以及位于箱体左右两侧的出料口与入料口,所述箱体的下方设有传动机构,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固定机构和推动机构。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电机、转轮、传动杆、拉环、拉动杆。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固定底座、安装槽、螺栓、连接杆、托盘。

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固定块、伸缩杆、弹簧、副压模、限位杆、主压模和推杆。

所述箱体的底部通过转轮的下表面与传动杆活动连接,且箱体底部通过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轮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的一端通过拉环的内侧与拉动杆固定连接,且拉动杆的上端通过连接件与副压模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底壁通过固定底座的顶部与连接杆固定连接,且固定底座顶部的一侧通过固定底座顶部一侧开设的安装槽与螺栓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通过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托盘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壁的一侧通过固定块的顶部与伸缩杆固定连接,且固定块的顶部通过伸缩杆的外表面与弹簧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块的顶部通过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副压模固定连接,所述副压模的一侧通过限位杆与主压模活动连接,所述主压模顶部的一侧通过推杆与箱体的顶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轮为椭圆形转轮,且椭圆形转轮为金属转轮,所述箱体的底部包括有第一支撑腿,且第一支撑腿的顶端与箱体的底部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右侧开设有入料口,且箱体为金属箱体,所述箱体的左侧包括有第三支撑腿、第三转辊、第二传输带和第四转辊,且箱体的左内壁与通过第四转辊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第四转辊的外表面通过第二传输带与第三转辊转动连接,且第三转辊的一侧与第三支撑腿的上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输带的一端套接有第一转辊,且箱体的右侧包括有第二支撑腿、第一转辊、第一传输带和第二转辊,所述箱体右内壁与第二转辊的内侧固定连接,且第二转辊的外表面通过第一传输带与第一转辊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辊的内侧与第二支撑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输带的一端与第三转辊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传输带的一端与入料口的一侧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副压模的底部与托盘固定连接,且连接杆的外表面通过护套与副压模活动连接。

1、该T型桥梁钢模压制成型装置,通过设置的箱体,以及第一传输带、入料口、主压模和副压模的配合设置,使钢材料抬在第一传输带的上方时第一传输带可以将钢材料向箱体内部推送,从而使钢材料通过第一传输带传输至入料口中,从而使钢材料通过入料口推入箱体中,从而使钢材料推送至副压模的上方,从而使主压模通过推杆和限位杆下压时,能够将钢材料挤压进入副压模内部,托盘的上方,压制成型,从而有效避免了需要人工喂料进行压制成型,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钢模压制成型装置在加工过程中生产效率低还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的问题。

2、该T型桥梁钢模压制成型装置,通过设置的电机,以及转轮、传动杆、拉环、拉动杆、连接件、副压模和第二传输带的配合设置,使电机开启时能够将转轮转动,从而使转轮转动时能够将传动杆向下推,从而使传动杆向下推后能够将拉环向下拉动,从而使拉环将拉动杆向下拉动,从而使拉动杆能够通过连接件将副压模向下拉动,从而时后续通过第一传输带进入箱体的钢材能够将托盘中成型的T型桥梁钢推至第二传输,从而使第二传输带能够将加工好的T型桥梁钢从箱体的出料口推出,从而有效避免了压制成型后需要人力搬动T型桥梁,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钢模压制成型装置在加工过程中生产效率低还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的B处结构放大图。

其中,1箱体、11入料口、12出料口、13第一支撑腿、2第二支撑腿、21第一转辊、22第一传输带、23第二转辊、24第三支撑腿、25第三转辊、26第二传输带、27第四转辊、3电机、31转轮、32传动杆、33拉环、34拉动杆、35连接件、4固定底座、41安装槽、42螺栓、43连接杆、44托盘、5固定块、51伸缩杆、52弹簧、53副压模、54限位杆、55主压模、56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T型桥梁钢膜压制成型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底部包括有第一支撑腿13,且第一支撑腿13的顶端与箱体1的底部焊接,箱体1的左侧包括有第三支撑腿24、第三转辊25、第二传输带26和第四转辊27,且箱体1的左内壁与通过第四转辊27的内侧活动连接,第四转辊27的外表面通过第二传输带26与第三转辊25转动连接,使第二传输带26通过第三转辊25和第四转辊27转动,第二传输带26的一端与第三转辊25的外表面活动连接,第二传输带26的一端与入料口11的一侧活动连接,且第三转辊25的一侧与第三支撑腿24的上端固定连接,从而使第二传输带26通过第三支撑腿24支撑,箱体1的右侧包括有第二支撑腿2、第一转辊21、第一传输带22和第二转辊23,箱体1右内壁与第二转辊23的内侧固定连接,且第二转辊23的外表面通过第一传输带22与第一转辊21转动连接,使第一传输22带能够通过第一转辊21和第二转辊23转动,第一转辊21的内侧与第二支撑腿2固定连接,从而使第一传输带22能够通过第二支撑腿2支撑且位于箱体1左右两侧的出料口12与入料口11,入料口11位于箱体1的右侧开设,出料口12位于箱体1的左侧开设,箱体1的下方包括有电机3、转轮31、传动杆32、拉环33、拉动杆34,箱体1的内部包括有固定底座4、安装槽41、螺栓42、连接杆43、托盘44固定块5、伸缩杆51、弹簧52、副压模53、限位杆54、主压模55和推杆56,:箱体1的底部通过转轮31的下表面与传动杆32活动连接,且箱体1底部通过电机3的输出轴与转轮31的内侧固定连接,传动杆32的一端通过拉环33的内侧与拉动杆34固定连接,使转轮31动的时候能够带动传动杆32上下运动,且拉动杆34的上端通过连接件35与副压模53的底部固定连接,连接杆43的一端通过副压模53的底部与托盘44固定连接,且连接杆43的外表面通过护套与副压模53活动连接,箱体1的底壁通过固定底座4的顶部与连接杆43固定连接,且固定底座4顶部的一侧通过固定底座4顶部一侧开设的安装槽41与螺栓42螺纹连接,固定底座4的顶部通过连接杆43的另一端与托盘44固定连接,箱体1内壁的一侧通过固定块5的顶部与伸缩杆51固定连接,且固定块5的顶部通过伸缩杆51的外表面与弹簧52活动连接,固定块5的顶部通过伸缩杆51的另一端与副压模53固定连接,使弹簧52能够弹动空的副压模53,副压模53的一侧通过限位杆54与主压模55活动连接,主压模55顶部的一侧通过推杆56与箱体1的顶壁固定连接。

当钢材料需要加工成T型桥梁时将钢材料抬在第一传输带22的上方,从而使第一传输22带开启时将钢材料向箱体1内部推送,从而使钢材料通过第一传输带22传输至入料口11中,从而使钢材料通过入料口11推入箱体1中,从而使钢材料推送至副压模53的上方,从而使主压模55通过推杆56和限位杆54下压时,能够将钢材料挤压进入副压模53内部,托盘44的上方,压制成型,从而使电机3开启时能够将转轮31转动,从而使转轮31转动时能够将传动杆32向下推,从而使传动杆32向下推后能够将拉环33向下拉动,从而使拉环33将拉动杆34向下拉动,从而使拉动杆34能够通过连接件35将副压模53向下拉动,从而时后续通过第一传输带22进入箱体1的钢材能够将托盘44中成型的T型桥梁钢推至第二传输26,从而使第二传输26带能够将加工好的T型桥梁钢从箱体1的出料口推出,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钢模压制成型装置在加工过程中生产效率低还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