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5859发布日期:2019-07-13 09:36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弯机。



背景技术:

在电梯生产领域中,电梯的轿厢壁、轿门、厅门等部件通常是由一些高档、豪华的板材支撑,加工工艺主要是剪、冲、弯、焊接、粘贴、组装等,其中80%的不良品或废品是从折弯工艺流出,损失金额占总损失的51.43%。

据统计发现,某企业2008年6~12月折弯引起报废的相关数据如下:

总计次数:58起,损失成本金额:27614.00元,平均月损失:27614÷6=4602.33,(注:此处的损失金额和以下所出现的损失金额都是只计材料成本的损失)

相关原因统计表如下:

由上可知,“工件没推到后定位挡块”是造成报废的主要原因,该原因具体可分为:(1)两人操作,配合步伐不一致;(2)员工的疲劳操作;(3)员工经验不足及粗心。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进,消除上述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操作简单的折弯机,可准确地检测工件是否推到后定位挡块,提升工作效率及工作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弯机,包括折弯上模具、折弯下模具、折弯基座、后定位挡板、感应器组及脚踏开关线路;所述折弯下模具及后定位挡板分别固定于折弯基座上,所述感应器组设于后定位挡板上;所述折弯上模具设于折弯下模具的加工面的上方,且所述折弯上模具的滑块可沿竖直方向上下滑动;所述脚踏开关线路与感应器组及滑块分别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感应器组的感应面与折弯下模具的加工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感应器组包括多个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的感应面处于同一直线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感应器组包括分别设置于后定位挡板两侧的第一感应器及第二感应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后定位挡板两侧设有第一伸缩杆及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感应器设于第一伸缩杆上,所述第二感应器设于第二伸缩杆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滑块上设有用于检测滑块下滑距离的位移传感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感应器组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折弯机上设置感应器组,并通过感应器组检测工件与后定位挡块的关系,当工件完全推到后定位挡块时,感应器组获得感应信号,并接通脚踏开关线路,使得用户可踩下脚踏开关,驱动滑块下滑,检测精确,避免因“工件没推到后定位挡板”而造成报废。

同时,本实用新型在滑块上设置位移传感器,并将滑块的滑动区域划分为感应无效区及感应有效区,实现感应器组的按需启动,可有效避免感应器组对滑块运动的干扰;

另外,本实用新型不受人的行为动作、疲劳程度、心态、经验及工作环境等影响;不受工件形状尺寸影响(既可板材截面与感应器接触,也可板材平面与感应器接触,工件既可为“L”形工件,也可为“U”形工件),灵活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折弯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脚踏开关线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脚踏开关线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感应器组的感应区域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滑块未与工件接触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滑块压到工件表面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工件角度变化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工件达到所需角度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参见图1,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折弯机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折弯上模具、折弯下模具1、折弯基座2、后定位挡板3、感应器组(4a,4b)及脚踏开关线路;所述折弯下模具1及后定位挡板3分别固定于折弯基座2上,所述感应器组(4a,4b)设于后定位挡板3上;所述折弯上模具设于折弯下模具1的加工面的上方,且所述折弯上模具的滑块5可沿竖直方向上下滑动;所述脚踏开关线路与感应器组(4a,4b)及滑块5分别连接。

当滑块下降到工件6上表面附近时,停止下滑;只有当工件6的左右两端与感应器组(4a,4b)接触(即工件6左右两端完全推到后定位挡块3),感应器组(4a,4b)得到感应信号后,脚踏开关线路才能接通;此时,用户可踩下与脚踏开关线路连接的脚踏开关,滑块5向下滑动,直到滑块5压到工件6上表面(工件6折弯尺寸不会再发生改变)时,感应器组(4a,4b)作用已完成;但由于工件6角度朝90°方向变化,工件6与感应器组(4a,4b)分开(感应器组无信号),滑块5仍需继续向下滑动,此时脚踏开关继续接通,直到工件6达到所要求的角度,滑块5向上回升。

需要说明的是,只有当感应器组(4a,4b)得到感应信号后,脚踏开关线路才能接通,用户才可踩下脚踏开关;若感应器组(4a,4b)一直无法得到感应信号,脚踏开关线路则无法接通,用户无法踩下脚踏开关。

感应器组(4a,4b)的感应面与折弯下模具的加工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可保障工件6在加工面上移动时,工件6的端面处于感应器组(4a,4b)的感应范围内。

所述感应器组(4a,4b)包括多个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的感应面处于同一直线上。优选地,所述感应器组(4a,4b)包括分别设置于后定位挡板3两侧的第一感应器4a及第二感应器4b。通过多个感应器同时对工件6检测时,需要保证所有感应器均得到感应信号时,脚踏开关线路才能接通,从而可有效保证工件的进料方向标准,未出现倾斜进料的情况。因此,折弯机增加感应器组(4a,4b)后,因工件6没推到后定位挡块3而造成的不良已经消除,后定位改进目的达成。所述感应器可以为红外感应器、超声感应器等,但不以此为限制。

进一步,所述后定位挡板3两侧设有第一伸缩杆7a及第二伸缩杆7b;所述第一感应器4a设于第一伸缩杆7a上;所述第二感应器4b设于第二伸缩杆7b上。

通过第一伸缩杆7a及第二伸缩杆7b可调节后定位挡板3与工件6之间的距离,灵活性强。

如图2及图3所示,为了降低费用、操作简单,本实用新型不改变机床原PLC的程序,只对原折弯机的脚踏开关线路(滑块下滑信号输入线)进行断开控制,这样既达到改进目标,又不影响原机床的效率。

另外,所述滑块上设有用于检测滑块下滑距离的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感应器组(4a,4b)连接。当位移传感器检测到滑块5下滑到设定距离前,感应器组(4a,4b)关闭;当位移传感器检测到滑块5下滑到设定距离时,感应器组(4a,4b)启动;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感应器组(4a,4b)对滑块5运动的干扰。

如图4所示,滑块5在压到工件6上表面之前(即折弯上模具的刀尖8压到工件6上表面之前),滑块5不应该受到感应器组(4a,4b)干扰影响其快速下行;滑块5压到工件6后(即折弯上模具的刀尖8压到工件6后),工件6角度将发生变化,工件6迅速离开感应器组(4a,4b),感应器组(4a,4b)失效,但滑块5仍需继续下行。

因此,可将滑块5的滑动区域划分为感应无效区A及感应有效区B。其中,感应无效区A是指,感应器组(4a,4b)在此区域内不启动,从而避免对滑块5运动的干扰;而感应有效区B是指,感应器组(4a,4b)在此区域内启动,实时监测工件6是否与感应器组(4a,4b)接触,从而快速、准确地检测工件6是否推到后定位挡块3。

相应地,感应有效区A的位置设置,应该考虑滑块5急停后的惯性量(惯性量一般为7~8mm);因此,滑块(折弯上模具的刀尖7)快速下行开始点C(上顶点)至下行到最低点D(下死点),需分区设置感应器组(4a,4b)的感应无效区B及感应有效区A,才能最小或者不影响操作效率。优选地,感应有效区A设置为工件自由放置时的上表面的“-2mm至+10mm”范围。

下面结合图5~8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5所示,工件6端顶到感应器组(4a,4b),踩下脚踏开关,滑块下行;

如图6所示,滑块5压到工件6表面,工件6不再会发生移动,且工件6开始发生折弯变形;

如图7所示,工件6角度已变化,顶不到感应器组(4a,4b),此时滑块5仍须继续下行,直至下死点;

如图8所示,滑块5将工件6折成所需角度后,滑块5向上回升。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折弯机上设置感应器组(4a,4b),并通过感应器组(4a,4b)检测工件6与后定位挡块3的关系,当工件6完全推到后定位挡块3时,感应器组(4a,4b)获得感应信号,并接通脚踏开关线路,使得用户可踩下脚踏开关,驱动滑块下滑,检测精确,避免因“工件没推到后定位挡板”而造成报废。

同时,本实用新型在滑块5上设置位移传感器,并将滑块5的滑动区域划分为感应无效区B及感应有效区A,实现感应器组(4a,4b)的按需启动,可有效避免感应器(4a,4b)组对滑块5运动的干扰;

另外,本实用新型不受人的行为动作、疲劳程度、心态、经验及工作环境等影响;不受工件形状尺寸影响(既可板材截面与感应器接触,也可板材平面与感应器接触,工件既可为“L”形工件,也可为“U”形工件),灵活性强。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