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式钻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0101发布日期:2019-05-11 00:0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台式钻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台式钻床。



背景技术:

台式钻床简称台钻,是指可安放在作业台上,主轴竖直布置的小型钻床。台式钻床钻孔直径一般在13毫米以下,一般不超过25毫米。台式钻床主要作中小型零件钻孔、扩孔、铰孔、攻螺纹、刮平面等工作,在加工车间和模具修配车间使用,与国内外同类型机床比较,具有马力小、刚度高、精度高,刚性好,操作方便,易于维护的特点。

授权公告号为CN20741439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台式钻床,包括底座,在底座上连接立柱,在立柱上连接水平布置的工作台;在立柱的上端连接机壳,机壳包括机壳主体和凸出部分,在机壳上支撑横向布置的转轴,转轴伸出机壳的一端连接手柄;在机壳内设置竖向的钻柄,钻柄的下端伸出机壳后连接钻杆,钻杆的下端连接钻头,钻头位于工作台的上方;其不足之处在于,当对工件进行钻孔等操作时,工件于工作台上会产生振动,导致工件受力移动,影响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台式钻床,具有对工件进行固定且能提高加工质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台式钻床,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且位于工作台的中心开设有钻孔,所述机体上方朝向钻孔所在的位置设置有钻头,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相对设置在工作台上且位于钻孔两侧的固定板和移动板,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移动板朝向固定板移动的驱动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工件进行固定时,将工件置于工作台上,通过驱动件带动移动板朝向固定板移动,使得移动板将工件抵接至固定板上且位于钻头下方,对工件进行钻孔或其他加工操作,防止工件在加工时于工作台上移动,间接提高了加工质量;当需要调整工件位置时,将工件于移动板上沿移动板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对工件上不同位置进行加工,提高了固定机构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转动座,所述移动板位于转动座和固定板之间,所述驱动件包括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转动座和固定板上的螺纹丝杠,所述螺纹丝杠与固定板垂直设置,所述移动板螺纹连接于螺纹丝杠上。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移动板朝向固定板移动时,通过带动螺纹丝杠转动,因工作台的阻止,当转动螺纹丝杠时移动板不会随着螺纹丝杠的转动而转动,使得移动板于螺纹丝杠上产生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板将工件抵紧至固定板上;采用螺纹丝杠固定的方式,当移动板移动至靠近固定板的位置将工件抵紧至固定板上时,移动板可于螺纹丝杠上产生自锁,从而防止移动板移动,提高了对工件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所述螺纹丝杠位于固定板的一侧,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螺纹丝杠平行设置,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的第一滑块。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滑槽和第一滑块的设置可对移动板于工作台上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移动板可更好的朝向固定板产生移动,防止移动板与固定板之间的位置产生偏离,并且滑槽和第一滑块的设置可进一步防止移动板随着螺纹丝杠的转动而转动,使得移动板可进一步于螺纹丝杠上产生移动,提高了移动板于工作台上的移动效果。

进一步,所述固定板朝向移动板的面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固定板的端部设置有板体。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板体和弹簧的设置可使得移动板将工件挤压至板体上,使得板体压缩弹簧,从而使得板体将工件固定至移动板上,当需要调整工件于工作台上垂直于移动板长度方向的位置时,通过带动移动板移动使得板体不断抵抗弹簧的弹力将工件挤压至移动板上,从而对工件进行固定,使得移动板不仅可以调整工件于工作台上沿着移动板长度方向的位置,又可以调整工件垂直于移动板长度方向的位置,使得钻头可对较大工件上任意位置进行加工,并且可将工件固定,防止工件在加工时移动,提高了固定机构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所述弹簧设置有多个,所述板体连接至多个弹簧远离固定板的端部。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弹簧的设置提高了弹力,进一步提高板体将工件抵紧至移动板上的抵紧效果,从而进一步防止工件于板体上在加工时产生移动。

进一步,所述固定板和板体之间设置有筒体,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连接至固定板和板体上,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筒体内,所述筒体设置为可伸缩结构。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筒体的设置可防止弹簧带动板体朝向移动板移动时产生倾斜,使得板体可始终保持与移动板的平行状态,提高了板体对工件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可伸缩结构包括与板体固定连接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插接设置有伸缩筒,所述伸缩筒远离固定筒的端部连接至固定板上。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可伸缩结构的筒体可使得板体在移动时,带动伸缩筒于固定筒内移动,使得板体于工作台上移动,采用固定筒和伸缩筒的设置其结构简单,对弹簧伸缩时的导向效果较好。

进一步,所述板体上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的第二滑块。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将工件置于工作台上,使得移动板带动工件挤压板体,使得板体带动第二滑块于滑槽内移动,滑槽和第二滑块的设置可进一步对板体于工作台上的移动起到导向的效果,提高了板体于工作台上的移动效果。

进一步,所述移动板和板体相对的面上分别设置有橡胶垫。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的设置增大了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移动板和板体对工件的固定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当转动螺纹丝杠时,移动板可朝向固定板移动,使得工件被抵接至移动板和固定板之间,从而将工件固定至工作台上,防止在加工时带动工件于工作台上移动;

二、板体和弹簧的设置可使得移动板调整工件于工作台上垂直于移动板长度方向的位置,使得钻头可对工件上不同位置进行加工,提高了固定机构的使用效果;

三、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滑槽的设置可对移动板和板体于工作台上的移动起到导向的效果,使得板体和移动板始终保持平行的状态,间接提高了移动板和板体对工件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展示滑槽、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筒、弹簧和伸缩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体;11、工作台;12、钻孔;13、钻头;14、固定板;141、弹簧;142、板体;143、筒体;144、固定筒;145、伸缩筒;146、第二滑块;15、移动板;151、第一滑块;16、转动座;17、螺纹丝杠;171、转动把手;18、滑槽;19、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台式钻床,包括机体1,机体1上设置有工作台11,工作台11上且位于工作台11的中心开设有钻孔12,机体1上方朝向钻孔12所在的位置设置有钻头13。

结合图1和图2,工作台11上且位于钻孔12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板14和移动板15,固定板14和移动板15相互平行且均与工作台11的边缘平行设置,工作台11上开设有滑槽18,滑槽18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工作台11上于钻孔12的两侧,滑槽18与固定板14和移动板15垂直设置,移动板15上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滑槽18内的第一滑块151;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第一滑块151与滑槽18之间于竖直方向脱离,将滑槽18的横截面设置为“T”形,将第一滑块151与“T”形的滑槽18配合设置。

结合图1和图2,工作台11上设置有转动座16,移动板15位于转动座16和固定板14之间,转动座16和固定板14上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杠17,螺纹丝杠17与固定板14垂直设置,螺纹丝杠17位于固定板14上远离钻孔12所在的位置,移动板15上螺纹连接于螺纹丝杠17上,螺纹丝杠17的端部设置有转动把手171。

当通过转动把手171转动螺纹丝杠17时,因第一滑块151于滑槽18内滑动,当转动螺纹丝杠17时,移动板15不会随着螺纹丝杠17的转动而转动,使得螺纹丝杠17带动移动板15朝向固定板14移动,将工件抵紧至固定板14上,从而防止在对工件加工时,工件于工作台11上移动,间接提高了工件的加工质量;但需要调整工件位置时,通过带动工件沿着移动板15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使得钻头13可对工件上沿移动板15长度方向的任意位置进行加工,提高了固定机构的使用效果。

结合图2和图3,固定板14朝向移动板15的面上设置有弹簧141,弹簧141设置有三个且于水平方向均匀分布在固定板14上,三个弹簧141远离固定板14的端部设置有板体142,板体142与固定板14平行设置,板体142上设置有滑动连接于两侧滑槽18内的第二滑块146,第二滑块146与“T”形的滑槽18配合设置。

当将工件置于板体142和移动板15之间时,通过螺纹丝杠17带动移动板15抵接工件朝向板体142移动,使得工件带动板体142挤压弹簧141,板体142抵抗弹簧141的弹力将工件抵接至移动板15上,当工件上的待加工部位移动至钻头13下方时,停止驱动移动板15,弹簧141和板体142的设置可调整工件于工作台11上沿着滑槽18长度方向的位置,使得钻头13可对工件上沿滑槽18长度方向的任意位置进行加工,进一步提高了固定机构的使用效果。

结合图2和图3,为了防止板体142挤压弹簧141导致弹簧141倾斜,使得板体142与固定板14保持平行关系,在固定板14和板体142之间设置有筒体143,弹簧141位于筒体143内,筒体143包括与板体142固定连接的固定筒144,固定筒144内插接设置有伸缩筒145,伸缩筒145远离固定筒144的端部连接至固定板14上,弹簧141的两端分别连接至固定筒144和伸缩筒145的底部;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筒体143设置为风琴管,同样可使得板体142挤压弹簧141时带动风琴管伸缩。

结合图2和图3,为了增大工件于板体142和移动板15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板体142和移动板15对工件的固定效果,在移动板15和板体142相对的面上分别设置有橡胶垫19。

具体工作过程:当需要使用时,将工件置于工作台11上且位于移动板15和板体142之间,通过转动螺纹丝杠17使得移动板15带动工件朝向板体142移动,使得板体142挤压弹簧141带动伸缩筒145于固定筒144内伸缩,当工件上的代加工位置移动至钻头13下方时,停止转动螺纹丝杠17,此时板体142抵抗弹簧141的弹力将工件抵紧至移动板15上,防止工件在加工时于板体142和移动板15之间移动,间接提高了对工件的加工效果;当需要对工件上沿着移动板15长度方向的某一位置进行加工时,将工件沿着移动板15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调整钻头13对工件的加工位置,使得钻头13可对工件上任意位置进行加工,提高了对工件加工时的加工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