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车床全自动车削加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1880发布日期:2019-04-20 04:13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控机车床全自动车削加工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数控机车床全自动车削加工机构。



背景技术:

很多需要精细车削加工的工业工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都要经过多个工序多台车削机械进行加工,由于是在不同机械上加工,所以在这加工过程中要经常的工件搬运、工件固定安装、工件拆卸等。

申请号为201510660885.2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数控双刀车削立车,包括底座、底模装置、刀架、车削刀组和数控系统,所述底模装置设置在底座上用于工件的固定放置,所述刀架垂直连接在底座上并设置在底模装置的一侧,所述车削刀组相对刀架可滑动,进行对工件的车削加工,所述数控系统控制整机的运行工作,所述刀架并排间隔开设置有两个,所述车削刀组设有两组并分别设置在两刀架上,所述两组车削刀组均可相对底模装置上下左右方向的活动,还包括机械手总成、输送机、链板排屑机和挡板、防护罩。通过该机械能够实现对工件的一次固定完成多道车削加工工序,从而提高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且还包括有机械手总成可提高机械自动化作业效果。

上述现有技术中提供的数控双刀车削立车,其底模装置包括了用于工件定位夹持住的工件固定机构和带动工件转动的工件旋转机构。使用时,将工件固定于工件固定机构上,然后通过工件旋转机构控制工件旋转,工件一边旋转一边进行车削。上述车削机构对于车轮等需要在圆周面上的多处进行车削加工的工件来说,使用比较方便,加工的效率也比较高。但是上述设备结构比较复杂,设备的成本也比较高,尤其是对于那些只需要在两个端部进行车削的工件来说,上述设备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两头需要车削的工件,能够实现在工件一次固定安装的基础上进行多道工序的车削加工,且是机械自动化的进行加工工作,能够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和加工精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控机车床全自动车削加工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移动气缸和进料气缸,所述移动气缸和进料气缸之间设有产品装夹,所述产品装夹的下方设有气动手指和摆动手指,所述气动手指与所述进料气缸气动相连,所述摆动手指与所述移动气缸气动相连;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直线导轨,所述进料气缸、移动气缸及产品装夹均可在直线导轨上移动;所述机架中部设有气动卡盘,所述气动卡盘用于固定待车削的工件;所述机架靠近进料气缸的一侧设有自动进料机构,所述自动进料机构与所述进料气缸配合完成进料;所述全自动车削加工机构由数控机床动力箱提供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进料机构包括备料箱、自动进料链轮和输送带,所述自动进料链轮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送料盘。

更进一步地,所述自动进料链轮为直立设置,所述自动进料链轮的上端与所述输送带相连。当送料盘随着自动进料链轮的转动,运行至底部时,备料箱内的工料落入送料盘内;工件随着送料盘一起沿着自动进料链轮上行,到达链轮的顶部时,送料盘随着链轮逆时针转动,工件自动落在输送带上,通过输送带运送至气动手指的工作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全自动车削加工机构还包括自动出料机构,所述自动出料机构包括数控机床拖板和数控机床轨道,所述数控机床拖板可沿数控机床轨道往返移动;所述数控机床拖板设有出料托盘。当工件车削完成后,气动卡盘松开工件的同时,移动气缸控制摆动手指取出工件,将工件放至下方的数控机床拖板上的出料托盘内,随后数控机床拖板在数控机床轨道上移动,将车削好的工件运走。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气缸可上下、左右移动;所述摆动手指可180度旋转。气动卡盘上已经经历过一次车削的工件,通过摆动手指抓住工件,旋转180度,将工件“掉头”,再进行第二次车削加工,非常适用于两端需要车削加工的工件。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卡盘为卡爪能够径向伸缩夹住工件的三爪卡盘,所述三爪卡盘的后端通过活塞杆与推动缸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气缸为双节气缸,所述产品装夹为无杆气缸。

具体工作过程为:气动自动进料机构启动,自动进料链轮转动,送料盘随着自动进料链轮的转动,运行至底部时,备料箱内的工料落入送料盘内;工件随着送料盘一起沿着自动进料链轮上行,到达链轮的顶部时,送料盘随着链轮逆时针转动,工件自动落在输送带上,通过输送带运送至气动手指的工作区域。进料气缸启动,气动手指抓取输送带上的工件,将工件运送至气动卡盘,气动卡盘夹住工件,对工件的一头进行车削加工(第一次车削);在第一次车削的同时,进料气缸控制气动手指退回原处,准备第二次取料。第一次车削完成后,移动气缸启动,摆动手指抓取启动卡盘内的工件,气动卡盘松开工件,摆动手指抓着工件旋转180度,完成工件“掉头”,再将工件放回气动卡盘,启动卡盘夹住工件,对工件的另一头进行车削加工(第二次车削)。第二次车削完成后,气动卡盘松开工件的同时,移动气缸控制摆动手指取出工件,将工件放至下方的数控机床拖板上的出料托盘内,随后数控机床拖板在数控机床轨道上移动,将车削好的工件运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全自动车削加工机构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移动气缸配合摆动手指的设置,快速使工件“掉头”,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件两头的车削加工,无需再有额外的工序,能够避免现有的分多台车削机械加工,工件要进行多次的拆装的方式带来的影响车削加工工件精度的问题;

2)通过自动进料机构、气动手指、摆动手指、气动卡盘、自动出料机构的配合,可实现全自动进料、一次车削、二次车削、出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且能够保证工件质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车削加工机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车削加工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移动气缸;2-产品装夹;3-进料气缸;4-直线导轨;5-气动手指;6-输送带;7-工件;8-送料盘;9-自动进料链轮;10-备料箱;11-机架;12-气动卡盘;13-摆动手指;14-数控机床动力箱;15-出料托盘;16-数控机床拖板;17-数控机床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这些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数控机车床全自动车削加工机构,包括机架11,所述机架11上设有移动气缸1和进料气缸3,所述移动气缸1和进料气缸3之间设有产品装夹2,所述产品装夹2的下方设有气动手指5和摆动手指13,所述气动手指5与所述进料气缸3气动相连,所述摆动手指13与所述移动气缸1气动相连;所述机架11上还设有直线导轨4,所述进料气缸3、移动气缸1及产品装夹2均可在直线导轨4上移动;所述机架11中部设有气动卡盘12,所述气动卡盘12用于固定待车削的工件7;所述机架11靠近进料气缸3的一侧设有自动进料机构,所述自动进料机构与所述进料气缸3配合完成进料;所述全自动车削加工机构由数控机床动力箱14提供动力。

所述自动进料机构包括备料箱10、自动进料链轮9和输送带6,所述自动进料链轮9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送料盘8。所述自动进料链轮9为直立设置,所述自动进料链轮9的上端与所述输送带6相连。当送料盘8随着自动进料链轮9的转动,运行至底部时,备料箱10内的工料落入送料盘8内;工件7随着送料盘8一起沿着自动进料链轮9上行,到达链轮的顶部时,送料盘8随着链轮逆时针转动,工件7自动落在输送带6上,通过输送带6运送至气动手指5的工作区域。

所述全自动车削加工机构还包括自动出料机构,所述自动出料机构包括数控机床拖板16和数控机床轨道17,所述数控机床拖板16可沿数控机床轨道17往返移动;所述数控机床拖板16设有出料托盘15。当工件7车削完成后,气动卡盘12松开工件7的同时,移动气缸1控制摆动手指13取出工件7,将工件7放至下方的数控机床拖板16上的出料托盘15内,随后数控机床拖板16在数控机床轨道17上移动,将车削好的工件7运走。

所述移动气缸1可上下、左右移动;所述摆动手指13可180度旋转。气动卡盘12上已经经历过一次车削的工件7,通过摆动手指13抓住工件7,旋转180度,将工件7“掉头”,再进行第二次车削加工,非常适用于两端需要车削加工的工件7。所述气动卡盘12为卡爪能够径向伸缩夹住工件7的三爪卡盘,所述三爪卡盘的后端通过活塞杆与推动缸相连。所述进料气缸3为双节气缸,所述产品装夹2为无杆气缸。

具体工作过程为:气动自动进料机构启动,自动进料链轮9转动,送料盘8随着自动进料链轮9的转动,运行至底部时,备料箱10内的工料落入送料盘8内;工件7随着送料盘8一起沿着自动进料链轮9上行,到达链轮的顶部时,送料盘8随着链轮逆时针转动,工件7自动落在输送带6上,通过输送带6运送至气动手指5的工作区域。进料气缸3启动,气动手指5抓取输送带6上的工件7,将工件7运送至气动卡盘12,气动卡盘12夹住工件7,对工件7的一头进行车削加工(第一次车削);在第一次车削的同时,进料气缸3控制气动手指5退回原处,准备第二次取料。第一次车削完成后,移动气缸1启动,摆动手指13抓取启动卡盘内的工件7,气动卡盘12松开工件7,摆动手指13抓着工件7旋转180度,完成工件7“掉头”,再将工件7放回气动卡盘12,启动卡盘夹住工件7,对工件7的另一头进行车削加工(第二次车削)。第二次车削完成后,气动卡盘12松开工件7的同时,移动气缸1控制摆动手指13取出工件7,将工件7放至下方的数控机床拖板16上的出料托盘15内,随后数控机床拖板16在数控机床轨道17上移动,将车削好的工件7运走。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