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由调节导尺的浮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8473发布日期:2019-05-28 17:50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由调节导尺的浮料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自由调节导尺的浮料板。



背景技术:

连续模(级进模)在冲压生产行业应用非常广泛,这类型的模具都少不了导尺,作用是用于对条料进行导向和定位,传统导尺结构是一个固定死的镶块,其锁符的螺丝孔做成腰形孔;在五金冲压生产工作中,我们连续模生产占了很大的比重,通常这类型的模具是通过卷料连续生产,卷料是通过一种叫开卷机的设备开料,其精度不好保证,一般工厂容许的公差为±1.0mm,每个批次开出的条料的宽度都有差别,因此每次需要根据每批次的料宽调整导尺,在调节传统的导尺时,需要逐个将螺栓拧松,然后确定移动的宽度,然后将镶块连同螺栓一起向相近或相离的方向沿腰形孔移动,直到移动到合适的宽度对应的位置,将螺栓旋紧,对镶块进行固定,调节起来十分麻烦,且在调节导尺时会花费大量时间,费时费力,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由调节导尺的浮料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浮料板本体,所述浮料板本体上设有两个导尺,两个所述导尺相对设置于浮料板本体的上表面的两相对侧,所述导尺包括压板、导板、螺栓、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弹簧,所述导板活动设置于浮料板本体上,所述导板靠近浮料板中本体中部的一侧的两端均设有斜面,两个所述斜面朝远离浮料板本体的那一端向外张开形成“八”字形,所述压板叠放在导板上,两块所述压板的相对侧的边缘均超出导板的边缘,所述压板的两端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导板的两端均设有腰形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套筒位于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套筒的上端设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的下侧面压在压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套筒的下端面压在腰形孔的边缘,所述螺栓的下端依次穿过套筒和腰形孔后连接在位于浮料板本体上的螺孔内,所述螺栓的螺栓头的下端压在第一套筒的上端上,所述第二套筒横截面与第二通孔的横截面相适配,所述第二套筒的上端位于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二套筒的下端穿过第三通孔后设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套筒的外表面和第三通孔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浮料板本体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与第二凸缘的横截面相适配,所述第二凸缘位于凹槽内,所述第二套筒的上端封闭,所述弹簧的上端位于第二套筒内,所述弹簧的下端位于凹槽内,所述弹簧用于将第二套筒向上顶,以使第二凸缘的上表面压在导板的下侧面。

进一步,所述压板在靠近浮料板本体中部那一侧上的两端均设有切口,所述压板上位于切口的靠近浮料板本体中部那一侧的部分向上翘起。

进一步,所述斜面与导板靠近浮料板本体中部的一侧的夹角为30度。

进一步,所述导板的远离浮料板本体中部那一侧的边缘超出压板的远离浮料板本体中部的那一侧的边缘。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意效果是:

导板依靠弹簧的推力被夹在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之间,螺栓位于腰形孔内,第二套筒的外表面和第三通孔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在施加一定的外力的情况下,能够将两块导板向相近的方向或相离的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自由调节导尺的浮料板时,两块导板的初始状态为:两块导料板之间的间距与标准的条料的尺寸一致。在安装一批条料时,假如条料的宽度的公差为正的,条料的宽度比标准尺寸略宽,即条料的宽度比两块导板之间的间距宽,在将条料平行于浮料板本体从压板之下推入两块导板之间时,条料会首先进入两块导板的斜面之间,在条料继续推进过程中,条料会对导板上向两侧挤压,将导板向相离的方向挤动,进而使两块压板适应条料的宽度。然后在安装另一批条料时,假如条料的宽度的公差为负的,条料的宽度比标准尺寸略窄,即条料的宽度比两块导板之间的间距窄,在将条料平行于浮料板本体从压板之间推入两块导板之间后,在两块导板的相离侧时间外力向相近的方向推动或抵动导板,直到两块导板的相近侧的侧面抵在条料的两侧,即使两块导板之间的间距适应条料的宽度。调节导板之间的间距时十分方便,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由于压板在靠近浮料板本体中部那一侧上的两端均设有切口,压板上位于切口的靠近浮料板本体中部那一侧的部分向上翘起。压板上位于切口的靠近浮料板本体中部那一侧的部分的下侧面向上倾斜,使条料在倾斜面的引导下更容易进入两块导板之间,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其防止了压板靠近浮料板侧的角对条料造成刮伤。

导板的远离浮料板本体中部那一侧的边缘超出压板的远离浮料板本体中部的那一侧的边缘。在向浮料板的中部方向推动或抵动导板时不会受到压板的边缘的阻挡,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导尺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导尺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导尺的左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浮料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浮料板本体;2、导尺;3、压板;4、导板;5、螺栓;6、第一套筒;7、第二套筒;8、弹簧;9、斜面;10、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腰形孔;13、第三通孔;14、第一凸缘;15、螺孔;16、第二凸缘;17、凹槽;18、切口;19、条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浮料板本体1,浮料板本体1上设有两个导尺2,两个导尺2相对设置于浮料板本体1的上表面的两相对侧,每个导尺2包括压板3、导板4、螺栓5、第一套筒6、第二套筒7和弹簧8,导板4活动设置于浮料板本体1上,导板4靠近浮料板中本体中部的一侧的两端均设有斜面9,两个斜面9朝远离浮料板本体1的那一端向外张开形成“八”字形,斜面9与导板4靠近浮料板本体1中部的一侧的夹角为30度,压板3叠放在导板4上,两块压板3的相对侧的边缘均超出导板4的边缘,以此在条料19进入两块导料板之间时,两块压板3超出导板4边缘的部分会对条料19的上侧造成限制,防止条料19向上脱出。

压板3的两端设有第一通孔10和第二通孔11,导板4的两端均设有腰形孔12和第三通孔13,腰形孔1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导板4的长度方向,腰形孔12位于第一通孔10的正下方,第三通孔13位于第二通孔11的正下方,第一套筒6位于第一通孔10内,第一套筒6的上端设有第一凸缘14,第一凸缘14的下侧面压在压板3的上表面,第一套筒6的下端面压在腰形孔12的边缘,螺栓5的下端依次穿过套筒和腰形孔12后连接在位于浮料板本体1上的螺孔15内,螺栓5的螺栓5头的下端压在第一套筒6的上端上,第二套筒7横截面与第二通孔11的横截面相适配,第二套筒7的上端位于第二通孔11内,第二套筒7的下端穿过第三通孔13后设有第二凸缘16,第二套筒7的外表面和第三通孔13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浮料板本体1上设有凹槽17,凹槽17的横截面与第二凸缘16的横截面相适配,第二凸缘16位于凹槽17内,第二套筒7的上端封闭,弹簧8的上端位于第二套筒7内,弹簧8的下端位于凹槽17内,弹簧8的上端顶在第二套筒7的内腔的上侧壁上,弹簧8的下端抵在凹槽17的底壁上,弹簧8用于将第二套筒7向上顶,以使第二凸缘16的上表面压在导板4的下侧面。压板3的下端面与浮料板的上表面之间的间距略大于导板4的厚度,使导板4不会被压死在压板3和浮料板之间。

导板4依靠弹簧8的推力被夹在第一凸缘14和第二凸缘16之间,螺栓5位于腰形孔12内,第二套筒7的外表面和第三通孔13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在施加一定的外力的情况下,能够将两块导板4向相近的方向或相离的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自由调节导尺2的浮料板时,两块导板4的初始状态为:两块导料板之间的间距与标准的条料19的尺寸一致。在安装一批条料19时,假如条料19的宽度的公差为正的,条料19的宽度比标准尺寸略宽,即条料19的宽度比两块导板4之间的间距宽,在将条料19平行于浮料板本体1从压板3之下推入两块导板4之间时,条料19会首先进入两块导板4的斜面9之间,在条料19继续推进过程中,条料19会对导板4上向两侧挤压,将导板4向相离的方向挤动,进而使两块压板3适应条料19的宽度。然后在安装另一批条料19时,假如条料19的宽度的公差为负的,条料19的宽度比标准尺寸略窄,即条料19的宽度比两块导板4之间的间距窄,在将条料19平行于浮料板本体1从压板3之间推入两块导板4之间后,在两块导板4的相离侧时间外力向相近的方向推动或抵动导板4,直到两块导板4的相近侧的侧面抵在条料19的两侧,即使两块导板4之间的间距适应条料19的宽度。调节导板4之间的间距时十分方便,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压板3在靠近浮料板本体1中部那一侧上的两端均设有切口18,压板3上位于切口18的靠近浮料板本体1中部那一侧的部分向上翘起。压板3上位于切口18的靠近浮料板本体1中部那一侧的部分的下侧面向上倾斜,使条料19在倾斜面9的引导下更容易进入两块导板4之间,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其防止了压板3靠近浮料板侧的角对条料19造成刮伤。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导板4的远离浮料板本体1中部那一侧的边缘超出压板3的远离浮料板本体1中部的那一侧的边缘。在向浮料板的中部方向推动或抵动导板4时不会受到压板3的边缘的阻挡,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