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残留物的齿轮机用磁性自动排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97188发布日期:2019-06-22 01:21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残留物的齿轮机用磁性自动排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无残留物的齿轮机用磁性自动排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产节奏的加快和机床加工效率的提高,企业迫切需要一套整个车间的切屑输送和处理解决方案。于是集中排屑系统应运而生。这种排屑方式指的是在一个车间里,设置一套或两套主排屑装置。它们被布置在主排屑通道的地沟里,上带钢盖板,便于随时打开进行检修。同时在柔性生产线和机床下另设次排屑装置。排屑时,切屑先由机床自带的排屑器送至次排屑装置,然后经由次排屑装置运至主排屑沟内,最后由主排屑装置将其运至切屑打包室内,进行断屑、离心甩干、打包压块后,运至铸造车间,回炉再利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整个过程是自动化的,在节省工人每天清理切屑时间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保证了车间内部的美观、干净和整洁,但是现有的排屑装置不易排净,容易出现残留,导致碎屑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残留物的齿轮机用磁性自动排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屑装置本体、集屑槽、挡板、接屑层、传送带、磁力块、定位辊、电机支架、电机、支撑架,所述装置本体前侧设有集屑槽,所述集屑槽上方左右两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下侧设有接屑层,所述接屑层下侧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外表面等间距设有磁力块,所述磁力块粘接在传送带表面,所述传送带上设有定位辊,所述定位辊的数量为N个,N≥2,所述排屑装置本体尾端顶部设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焊接在排屑装置本体上,所述电机支架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皮带轮带动传送带转动,所述排屑装置本体背侧设有支撑架。

所述接屑层材质为无纺布。

所述挡板宽度为2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无残留物的齿轮机用磁性自动排屑装置,使用时,将排屑装置本体的集屑槽一端插入到齿轮机下侧落屑区,通过支撑架将排屑装置本体固定好,齿轮加工时落下的碎屑直接落到接屑层,挡板的设置避免了碎屑透过接屑层两侧的缝隙漏至传送带上,启动电机后,电机带动传送带转动,磁力块产生的磁力透过无纺布对其上表面的碎屑进行吸引,随着传送带的运动,磁力块吸引碎屑在接屑层上移动,直至移动到排屑装置本体尾端处,由于传送带到此截止,失去磁力吸引的碎屑由于重力从排屑装置本体尾端掉落至收集区,收集后进行回炉再利用,其中,磁力块等间距均匀设置,刚好可以吸引碎屑移动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定位辊设置在传送带弯折处,保证了传送带的圆滑过度,使其能够正常运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传送带设置在无纺布下侧,通过磁力块产生的磁力带动碎屑在无纺布上移动,避免了出现碎屑残留的现象,保证了排屑质量,避免了碎屑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如图,排屑装置本体-1、集屑槽-2、挡板-3、接屑层-4、传送带-5、磁力块-6、定位辊-7、电机支架-8、电机-9、支撑架-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无残留物的齿轮机用磁性自动排屑装置,包括排屑装置本体1、集屑槽2、挡板3、接屑层4、传送带5、磁力块6、定位辊7、电机支架8、电机9、支撑架10,所述装置本体1前侧设有集屑槽2,所述集屑槽2上方左右两侧设有挡板3,所述挡板3宽度为2cm,所述挡板3下侧设有接屑层4,所述接屑层4材质为无纺布,所述接屑层4下侧设有传送带5,所述传送带5外表面等间距设有磁力块6,所述磁力块6粘接在传送带5表面,所述传送带5上设有定位辊7,所述定位辊7的数量为N个,N≥2,所述排屑装置本体1尾端顶部设有电机支架8,所述电机支架8焊接在排屑装置本体1上,所述电机支架8上安装有电机9,所述电机9通过皮带轮带动传送带5转动,所述排屑装置本体1背侧设有支撑架10。

使用时,将排屑装置本体1的集屑槽2一端插入到齿轮机下侧落屑区,通过支撑架10将排屑装置本体1固定好,齿轮加工时落下的碎屑直接落到接屑层4,挡板3的设置避免了碎屑透过接屑层4两侧的缝隙漏至传送带5上,启动电机9后,电机9带动传送带5转动,磁力块6产生的磁力透过无纺布对其上表面的碎屑进行吸引,随着传送带5的运动,磁力块6吸引碎屑在接屑层4上移动,直至移动到排屑装置本体1尾端处,由于传送带5到此截止,失去磁力吸引的碎屑由于重力从排屑装置本体1尾端掉落至收集区,收集后进行回炉再利用,其中,磁力块6等间距均匀设置,刚好可以吸引碎屑移动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定位辊7设置在传送带5弯折处,保证了传送带5的圆滑过度,使其能够正常运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传送带5设置在无纺布下侧,通过磁力块产生的磁力带动碎屑在无纺布上移动,避免了出现碎屑残留的现象,保证了排屑质量,避免了碎屑的浪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