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长槽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6131发布日期:2019-11-19 22:01阅读:8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铣长槽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铣长槽工装。



背景技术:

铣床主要是指用铣刀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的机床。通常铣刀旋转运动为主运动,工件和铣刀的移动为进给运动。它可以加工平面、沟槽,也可以加工各种曲面、齿轮等。铣床除能铣削平面、沟槽、轮齿、螺纹和花键轴外,还能加工比较复杂的型面,效率较刨床高,在机械制造和修理部门得到广泛应用。铣床需要刀具限位夹紧装置对铣刀进行夹紧固定来对工件进行加工,现有铣刀夹具对铣刀的夹取和更换较为复杂,且操作复杂。因此,我们需要对铣刀夹紧机构进行一定的改进来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专利号为cn201720367136.5公开了一种铣床刀具的限位夹紧机构,包括铣床工作台,铣床工作台的上表面安装有机架,在机架中间镶嵌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的右侧安装有封盖,在封盖的右侧面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柱,液压缸的内部设置有活塞,在活塞的右侧端安装有密封圈,且活塞的内部安插有活塞杆,活塞杆的最右端通过卡条连接有活动座,在活动座的上下两端分别卡合有上夹紧臂和下夹紧臂,上夹紧臂与下夹紧臂均为l型结构,在上夹紧臂的右侧下端和下夹紧臂的右侧上端均安装有一层橡胶垫,该橡胶垫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小孔,通过设置液压缸和活动座,配合活动座和固定块,能将刀具紧紧地固定在上夹紧臂与下夹紧臂之间,操作简单。

现生产中,有的工件较长,加工的槽为工件的全长,无法通过工件的顶面下压工件,夹紧效果不好,有不明物靠近铣槽时,不能及时中断工作,且一旦出现机械故障,由于故障类型多样,不便及时分派专门人员检修,拖慢检修进程,浪费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较长工件夹紧效果不佳、出现故障处理不及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铣长槽工装。

一种铣长槽工装,包括工装座、夹紧油缸、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第一拉伸弹簧、第二拉伸弹簧、固定板、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监测装置;所述夹紧油缸固定设置于工装座内部,所述夹紧油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所述工装座内侧设有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中部分别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与工装座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上端延伸至工装座上侧,所述工装座内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第一压板的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拉伸弹簧,所述固定板与第二压板的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二拉伸弹簧,所述工装座上端固定连接有燕尾面中间座,位于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中间,所述工装座上侧放置有工件,且工件位于燕尾面中间座和压板之间,所述监测装置设置于工装座上,所述监测装置与主控制器连接,所述夹紧油缸与主控制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监测装置包括红外线发生器和红外线接收器,所述工装座侧端连接有一对侧板,所述红外线发生器和红外线接收器分别连接于一对侧板上,所述红外线发生器和红外线接收器均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监测装置电性连接有副控制器,所述副控制器上电性连接有无线通信芯片和eeprom,且eeprom通过无线通信芯片与云存储平台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相关技术人员的手持终端上安装有相应的app,所述云存储平台可将在线监测数据信息实时展现在相关技术人员的手持终端上的app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尺寸规格相同,且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相对的一端面均设置成楔形块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燕尾面中间座在工件长方向的厚度至少达到工件的十分之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夹紧油缸分别向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提供动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燕尾面中间座、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表面均经过抛光处理,且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远离燕尾面中间座的表面均涂覆有防腐涂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燕尾面中间座靠近工件的一侧都设有胶木缓冲层,所述胶木缓冲层通过粘胶涂层与工装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胶木缓冲层远离工装的一侧靠近工件的一侧开凿有斜向防滑纹,所述斜向防滑纹在胶木缓冲层上紧密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可以不从工件的顶面下压工件,将工件一侧紧贴工装座的燕尾面中间座,另一侧通过压板将工件压紧,极大的提高了夹紧效果;

(2)通过设置两个压板、两个活塞杆、两个拉伸弹簧,实现了两件工件同时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

(3)红外发生器和红外接收器相互配合,一旦监测到有物体挡住红外线的接收,监测系统发出信号传输到主控制器,主控制器立即控制夹紧油缸不驱动对应的活塞杆收缩,以免造成意外故障或者人身伤害;

(4)监测装置电性连接有副控制器,副控制器上电性连接有无线通信芯片和eeprom,且eeprom通过无线通信芯片与云存储平台相连接,将该工装的故障信息实时传送至云存储平台,以便于相关技术人员及时知晓故障并及时处理;

(5)相关技术人员的手持终端上安装有相应的app,云存储平台可将在线监测数据信息实时展现在相关技术人员的手持终端上的app上,便于相关技术人员远程控制;

(6)相关技术人员将自身的技术信息填入app中并上传至云存储平台,app可根据云存储平台中的信息自动对来自无线通信芯片不同的系统故障信息进行最佳技术人员的指定,并将指定人员信息自动上传至云存储平台,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可根据不同的故障类型及时分派专门人员检修,加快检修进程,节约人力和物力;

(7)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尺寸规格相同,且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相对的一端面均设置成楔形块状,可较好的固定工件,使得工件不易滚落;

(8)压板和燕尾面中间座的厚度至少设置成工件的十分之一,保证两个工件之间平行,利于两个工件的同时加工;

(9)燕尾面中间座、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表面均经过抛光处理,不易刮伤工件,且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远离燕尾面中间座的表面均涂覆有防腐涂层,不易锈蚀,延长使用寿命;

(10)在压板、燕尾面中间座靠近工件的一侧设有胶木缓冲层,便于减轻压板对工件固定过程中的磨损,增强对工件的固定效果,防滑纹的设置,对工件的固定效果又有了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部分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在线监测系统连接框图;

图中:1-工装座、2-工件、3-夹紧油缸、4-第一活塞杆、44-第二活塞杆、5-第一拉伸弹簧、55-第二拉伸弹簧、6-固定板、7-第一压板、8-第二压板、9-燕尾面中间座、10-红外线发生器、11-红外线接收器、12-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看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铣长槽工装的一优选实施例,包括工装座1、夹紧油缸3、第一活塞杆4、第二活塞杆44、第一拉伸弹簧5、第二拉伸弹簧55、固定板6、第一压板7、第二压板8、监测装置;夹紧油缸3固定设置于工装座1内部,夹紧油缸3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活塞杆4和第二活塞杆44,夹紧油缸3分别向第一活塞杆4和第二活塞杆44提供动力,工装座1内侧设有第一压板7和第二压板8,第一压板7和第二压板8的中部分别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两端与工装座1的内壁连接,第一压板7和第二压板8上端延伸至工装座1上侧,工装座1内端连接有固定板6,固定板6与第一压板7的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拉伸弹簧5,所述固定板6与第二压板8的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二拉伸弹簧55,工装座1上端固定连接有燕尾面中间座9,位于第一压板7和第二压板8中间,工装座1上侧放置有工件2,且工件2位于燕尾面中间座9和压板之间,通过压板将工件2的一侧面压紧,工件2的另一侧紧贴工装座1的燕尾面中间座9,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夹紧效果,而且通过两个压板、两个活塞杆、两个拉伸弹簧的设置,实现了两个工件的同时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

请参看图3,在本实施例中,监测装置设置于工装座1上,监测装置与主控制器连接,用于在线监测,夹紧油缸3与主控制器连接,受主控制器控制。

进一步的,请参看图2,监测装置包括红外线发生器10和红外线接收器11。工装座1侧端连接有一对侧板12,所述红外线发生器10和红外线接收器11分别连接于一对侧板12上,所述红外线发生器10和红外线接收器11均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红外发生器10和红外接收器11相互配合,一旦监测到有物体挡住红外线的接收,监测系统发出信号传输到主控制器,主控制器立即控制夹紧油缸3不驱动对应的活塞杆收缩,以免造成意外故障或者人身伤害。

请参看图3,在本实施例中,监测装置电性连接有副控制器,所述副控制器上电性连接有无线通信芯片和eeprom,且eeprom通过无线通信芯片与云存储平台相连接,将该工装的故障信息实时传送至云存储平台,以便于相关技术人员及时知晓故障并及时处理。

进一步的,相关技术人员的手持终端上安装有相应的app,所述云存储平台可将在线监测数据信息实时展现在相关技术人员的手持终端上的app上,便于相关技术人员远程控制。

更进一步的,相关技术人员将自身的技术信息填入app中并上传至云存储平台,app可根据云存储平台中的信息自动对来自无线通信芯片不同的系统故障信息进行最佳技术人员的指定,并将指定人员信息自动上传至云存储平台,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可根据不同的故障类型及时分派专门人员检修,加快检修进程,节约人力和物力。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板7和第二压板8的尺寸规格相同,且第一压板7和第二压板8相对的一端面均设置成楔形块状,可较好的固定工件,使得工件不易滚落。

进一步的,第一压板7、第二压板8、燕尾面中间座9在工件2长方向的厚度至少达到工件的十分之一,保证两个工件之间平行,利于两个工件的同时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燕尾面中间座9、第一压板7和第二压板8表面均经过抛光处理,不易刮伤工件,且第一压板7和第二压板8远离燕尾面中间座9的表面均涂覆有防腐涂层,不易锈蚀,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第一压板7、第二压板8、燕尾面中间座9靠近工件2的一侧都设有胶木缓冲层,所述胶木缓冲层通过粘胶涂层与工装连接,便于减轻压板对工件固定过程中的磨损,增强对工件的固定效果。

更进一步的,胶木缓冲层远离工装的一侧靠近工件的一侧开凿有斜向防滑纹,斜向防滑纹在胶木缓冲层上紧密排列,便于增强对工件的固定效果。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