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预热的柔性自动焊接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8583发布日期:2019-11-06 00:02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应预热的柔性自动焊接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应预热的柔性自动焊接生产线。



背景技术:

铸钢件的优点之一是设计的灵活性,设计人员对铸件的形状和尺寸有最大的设计选择自由,特别是形状复杂和中空断面的零件,铸钢件可采用组芯这一独特的工艺来制造,其成形和形状改变却十分容易,从图样到成品的转化速度很快,有利于快速报价响应和交货期的缩短,因此铸钢件在很多机械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般铸钢件与其他钢铁件焊接在一起,既需要铸钢件的工艺优势,其他部分又需要普通钢铁件的可加工性,因此需要将铸钢件与其他零件焊接到一起,而铸钢件的特性又决定了焊接预热的必要性,目前对铸钢件的焊接预热大部分采用人工气体火焰吹烤的方式,在加热过程中容易对人体产生烘烤影响,对工件的预热过程也不够均匀,同时人工预热存在很大的随机性,预热温度无法把控,且预热时间长,预热后人工焊接的过程也无法做到焊接速度的均匀一致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感应预热的柔性自动焊接生产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感应预热的柔性自动焊接生产线,包括普通钢铁件点焊焊接工位、焊接冷却工位、校直工位、铸钢件点焊工位、钢铸件焊接工位、铸钢件保温区和感应加热装置,所述一种感应预热的柔性自动焊接生产线的前端由焊接工位、焊接冷却工位、校直工位、铸钢件点焊工位、钢铸件焊接工位、铸钢件保温区组成,所述感应加热装置位于普通钢铁件点焊焊接工位和焊接冷却工位之间。

所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感应加热装置采用电磁感应电流非接触式加热方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感应加热装置的感应线圈为两段式平行螺旋结构,且两段感应加热装置的感应线圈的感应区间大小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感应加热装置中的相邻两个感应线圈之间相互平行,且相邻两个感应线圈的倾斜角度均为30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自动传送装置或搬运机器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焊接工位、焊接冷却工位、校直工位、铸钢件点焊工位、钢铸件焊接工位、铸钢件保温区围绕在搬运机器人的周围布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普通钢铁件点焊焊接工位上设置有普通钢铁件焊接机器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铸钢件点焊工位上固定有焊件,且焊件由普通钢铁件和两个铸钢件焊接而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钢铸件焊接工位上设置有铸钢件焊接机器人A和铸钢件焊接机器人B。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感应预热的柔性自动焊接生产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自动焊接生产线采用电磁感应的加热方式,实现了对铸钢件非接触的加热效果,并且配合电磁感应的加热原理,一方面避免了人工加热操作的预热的不均匀和预热时间不够长的问题,另一方面配合两段螺旋结构的感应线圈,实现了对两个铸钢件对称的预热效果,利用较少的感应线圈实现了全面的预热效果,提高了感应热量的利用率,保证了铸钢件焊接时对温度及保温的要求,进而增强了焊件焊接的质量。

(2):该自动焊接生产线采用两种方式对焊件进行转运操作,能够提高焊件转运过程的稳定性,避免了单一转动方式在转运过程可能发生的故障现象,从而能够确保自动焊接生产线可以持续稳定的进行焊件的转运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感应预热的柔性自动焊接生产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焊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搬运机器人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感应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普通钢铁件点焊焊接工位;11、普通钢铁件焊接机器人;12、搬运机器人;2、焊接冷却工位;3、校直工位;4、铸钢件点焊工位;5、铸钢件焊接工位;51、铸钢件焊接机器人A;52、铸钢件焊接机器人B;6、铸钢件保温区;7、焊件;71、铸钢件;72、普通钢铁件;8、感应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感应预热的柔性自动焊接生产线,包括普通钢铁件点焊焊接工位1、焊接冷却工位2、校直工位3、铸钢件点焊工位4、钢铸件焊接工位5、铸钢件保温区6和感应加热装置8,一种感应预热的柔性自动焊接生产线的前端由焊接工位1、焊接冷却工位2、校直工位3、铸钢件点焊工位4、钢铸件焊接工位5、铸钢件保温区6组成,感应加热装置8位于普通钢铁件点焊焊接工位1和焊接冷却工位2之间,铸钢件点焊工位4上固定有焊件7,且焊件7由普通钢铁件72和两个铸钢件71焊接而成,两个铸钢件71分别以对称的结构焊接在普通钢铁件72的两端,并且两个铸钢件71的焊接朝向相反,以确保焊件7的焊接全面稳定效果。

感应加热装置8采用电磁感应电流非接触式加热方式,感应加热装置8的感应线圈为两段式平行螺旋结构,且两段感应加热装置8的感应线圈的感应区间大小相等,感应加热装置8中的相邻两个感应线圈之间相互平行,且相邻两个感应线圈的倾斜角度均为30度,在搬运机器人12将焊件夹取后,将焊件放置在感应加热装置8内,此时焊件两端的铸钢件分别位于两段平行结构的感应线圈内侧,同时感应线圈通电产生高速流动的电流,对铸钢件71和普通钢铁件72的连接处进行预热处理,使得焊件7能够被全面均匀的加热处理,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焊件7后续的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

焊接工位1、焊接冷却工位2、校直工位3、铸钢件点焊工位4、钢铸件焊接工位5、铸钢件保温区6围绕在搬运机器人12的周围布置,普通钢铁件点焊焊接工位1上设置有普通钢铁件焊接机器人11,还包括自动传送装置或搬运机器人12,钢铸件焊接工位5上设置有铸钢件焊接机器人A51和铸钢件焊接机器人B52,一方面配合搬运机器人12和自动传送装置能够对各个工位上的焊件7的焊接位置进行移动调节处理,增加焊件7搬运的操作方式,同时,各个操作工位均安装在搬运机器人12的周围,能够减小自动焊接生产线的整体占地面积,同时也方便搬运机器人12夹取焊件7并对其进行搬运处理,加快了焊件7搬运的工作效率。

工作原理:使用时,普通钢铁件点焊焊接工位1,可以通过人工点焊所需焊件7,亦可以通过不同工装组件的配合点焊其他组合件,点焊完成后自动输送至铸钢件焊接工位5上,人工参与点焊后,通过搬运机器人12将焊件7自动搬运至感应加热装置8内,将感应线圈通电后产生电流,以非接触式的方式进行设定温度的预热处理,在高效极短的预热时间里,铸钢件71被均匀加热至设定温度,然后通过自动输送装置准确将焊件7运送至焊接区,在变位机上面准确装夹后,铸钢件焊接机器人A51和铸钢件焊接机器人B52对其进行快速焊接,并且可在预热后的温度下降容许时间内,将铸钢件71与普通钢铁件72稳定可靠焊接完成,不会因为焊接过慢导致前面焊接的焊缝收缩引起裂缝,当焊接完成后,自动输送装置将焊件运送至钢铸件保温区6内部,对焊件7进行保温冷却处理。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过着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