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作滤芯碳棒的螺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4917发布日期:2020-01-21 22:15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作滤芯碳棒的螺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制作滤芯碳棒的螺杆。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碳棒各部分的密实程度相同,碳棒内外层精度相同。对于碳棒的应用,当追求碳棒流量寿命时,通过降低碳棒的精度以满足要求,但牺牲了碳棒整体的物理拦截能力。当对碳棒物理拦截有所需求时,则需以牺牲其流量为代价,通过增加其过滤精度,以提升碳棒的拦截能力。流量、精度在一定程度上为相悖指标,此增彼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作滤芯碳棒的螺杆。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制作滤芯碳棒的螺杆,包括螺杆本体,所述螺杆本体沿出料方向设置两段螺棱,其中第一段螺棱靠近螺杆本体的出料端,该第一段螺棱外端到螺杆本体中轴线的距离沿出料方向逐渐降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段螺棱间的距离向出料方向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其中第二段螺棱靠近螺杆本体的进料端,该第二段螺棱的高度相等,该第二段螺棱间的距离相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第一段螺棱外端到螺杆本体中轴线的距离减小幅度为碳棒厚度的30%~7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螺棱的螺间的距离相比第二段螺棱间的距离逐渐增加0%~30%。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制作滤芯碳棒的螺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对本实用新型中螺杆特征的改变,能将其制造用于过滤的碳棒提升流量以及纳污防堵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制造碳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说明书附图,一种用于制作滤芯碳棒的螺杆,包括螺杆本体10,所述螺杆本体沿出料方向设置两段螺棱,其中第一段螺棱20靠近螺杆本体的出料端,该第一段螺棱外端到螺杆本体中轴线的距离h沿出料方向逐渐降低。进一步的,上述第一段螺棱间的距离l向出料方向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二段螺棱30靠近螺杆本体的进料端,该第二段螺棱的高度相等,该第二段螺棱间的距离相等。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中方可为:该第一段螺棱外端到螺杆本体中轴线的距离h减小幅度为碳棒厚度d的30%~70%,参考说明书附图,该减小的幅度可以为碳棒厚度d的30%、40%、50%、58%、65%、70%。同时,所述第一段螺棱的螺间的距离相比第二段螺棱间的距离逐渐增加0%~30%,该增加的可以为第二段螺棱间的距离的1%、5%、14%、16%、24%、28%、30%,假设第一段螺棱的螺间的距离相比第二段螺棱间的距离逐渐增加的幅度为f,第二段螺棱间的距离为s,那么第一段螺棱的螺距依次为(1+f)s、(1+f)(1+f)s、(1+f)(1+f)(1+f)s…..以此类推。

本实用新型更具体的说:通过更改与螺杆本体相连接部分的螺棱高度、螺距等,打破原有物料输送比例及物料的挤压力度,以实现内外层精度不同的碳棒的制成。在一实施例中,将与螺杆本体连接部分的1~4圈螺棱(为上述第一段螺棱)的高度减小,减小幅度为碳棒厚度的30%~70%,以改变螺杆螺棱前端在不同纵面上对物料向前的挤压力度;将削减了高度的第一段螺棱的螺间距改变0%~30%,以改变螺棱前端物料的输送比例,打破物料原有形态,使物料重新堆积,达到改变碳棒精度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中的螺杆适用于碳棒挤出,该碳棒可适用于过滤中。其碳棒原材料可以为椰壳活性炭、果核活性炭、煤质活性炭等活性炭及pe、pvdf等粘接剂。

下面对该螺杆制成的碳棒进行阐述,参考说明书图4为外松内紧碳棒截面,下面对螺杆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将螺杆中与螺杆本体连接的第一段螺棱外端到螺杆本体中轴线的距离减少2~4mm,螺距增加3~5mm。改进后,进行碳棒挤出试验,实验的原料为80*200目的椰壳活性炭,胶粉为ldpe。并于30psi的条件下,通自来水测试其流量及流量寿命,以评估改进后的螺杆是否能对碳棒的精度、纳污性能有所改善。其中,空白对照为在相同配方、相同的成型工艺的条件下,使用常规螺杆所制的同尺寸碳棒(该碳棒的尺寸可以均为43.5mm*19mm*263mm)。

下面的表格为测试的数据:

1、流量测试

由上表可知,在配方、成型工艺以及测试环境等相同的条件下,经改进后的螺杆所制的碳棒初始流量可达到5.11l/min,且通自来水10t后,其流量仍有4.72l/min,流量衰减为7.55%;而螺杆改进前所制的碳棒流量为4.92l/min,初始流量与改进后碳棒相差不多,但通水10t后,螺杆改进前所制碳棒流量衰减为3.76l/min,与其初始流量相比较,下降了28.76%,较螺杆改进后所制的碳棒的流量相比,其流量衰减量多了0.961l/min,衰减率高了21.21%。

2、下面对其碳棒精度进行测试

上表可知,螺杆改进后所制的碳棒精度与常规螺杆所制的碳棒精度相近。

综上两个数据可知:在不改变碳棒精度的同时,通过螺杆的改进,能够有效提升碳棒的流量以及其纳污防堵能力。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