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床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8366发布日期:2019-07-19 23:49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铣床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铣床控制系统,尤指一种可以一次性快速加工且精度高的铣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铣床控制系统,就是根据加工人员的经验进行手动操作,先将待加工件放置于工作台上,并进行固定,然后手动操作,使得刀具对准待加工件的上表面进行车铣,待加工件的一个表面加工完成后,从工作台上取下待加工件,换一个方位,再进行加工,如此反复从工作台上装入待加工件,车铣待加工件,最后再从工作台上取出待加工件这一系列动作,不仅操作方式繁琐,而且耗时长,更重要的是,由于不停的人工变换加工位置进行加工,使得精度无法保证,良率大大降低。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好的铣床控制系统,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设置激光控制单元和旋转装置,从而实现一次性快速加工且精度高的铣床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铣床控制系统,用以对至少一待加工件进行加工,其包括一底座,于该底座上设有一第一升降单元,一工作台设于该第一升降单元上,由该第一升降单元带动工作台于上下方向位移,一床身固设于底座的一侧且向上超出底座,该床身远离底座连接一悬梁,于该悬梁上对应工作台设有一加工单元,该加工单元具有一固定轴和一第二升降单元,于该固定轴上设有一第一刀具和一第二刀具,第二升降单元与固定轴相互连接,由该第二升降单元带动固定轴于上下方向位移,一激光控制单元,其具有相互配合的一速度控制模块、一焦距控制模块和一气压控制模块,该速度控制模块对第二升降单元进行速度控制,该焦距控制模块对第二升降单元进行距离控制,该气压控制模块与第二升降单元协同配合,一固定单元设于工作台,该固定单元设有一旋转装置和一固定装置,由该旋转装置带动固定装置旋转,固定装置用以固定待加工件。

进一步地,一滑座单元设于工作台的下方,且由该滑座单元带动工作台于水平方向位移。

进一步地,旋转装置带动固定装置360度旋转。

进一步地,第一刀具和第二刀具并排设置,且第一刀具的第一刀锋为竖直设置,第二刀具的第二刀锋为水平横向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刀锋和第二刀锋于竖直方向的高度相同。

进一步地,固定装置具有多个,多个固定装置并排设置,且于竖直方向的高度相同,每一固定装置对每一待加工件进行固定,多个固定装置对多个待加工件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铣床控制系统是用以对待加工件进行加工,铣床控制系统包括于该底座上设有第一升降单元,由该第一升降单元带动工作台于上下方向位移,加工单元具有固定轴和第二升降单元,于固定轴上设有第一刀具和第二刀具均对待加工件进行加工,第二升降单元与固定轴相互连接,由该第二升降单元带动固定轴于上下方向位移,第一升降单元和第二升降单元,使得第一刀具和第二刀具对待加工件加工时,可以实现上下方向的位移,方便调整。

激光控制单元具有相互配合的速度控制模块、焦距控制模块和气压控制模块,该速度控制模块对第二升降单元进行速度控制,该焦距控制模块对第二升降单元进行距离控制,该气压控制模块与第二升降单元协同配合,如此在加工的时候,由于速度、距离和加工力度都得以保证,从而加工精度准确,而固定单元设于工作台,该固定单元设有旋转装置和固定装置,由该旋转装置带动固定装置旋转,固定装置用以固定待加工件,当待加工件的上表面和侧面分别利用第一刀具和第二刀具加工完成后,由于旋转装置的作用,使得待加工件旋转一定角度,第一刀具和第二刀具可以再对剩余需要加工的待加工件的位置进行加工,从而实现一次性快速加工的目的,并且加工的速度、距离和加工力度都是依靠铣床控制系统进行,也就可以实现加工精度高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铣床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铣床控制系统100 底座1 第一升降单元2

工作台3 滑座单元4 床身5

悬梁6 加工单元7 固定轴8

第二升降单元9 第一刀具10 第二刀具11

激光控制单元12 速度控制模块121 焦距控制模块122

气压控制模块123 固定单元13 旋转装置14

固定装置15 待加工件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图1,一种铣床控制系统100,用以对一待加工件200进行加工,铣床控制系统100包括一底座1,于该底座1上设有一第一升降单元2,一工作台3设于该第一升降单元2上,由该第一升降单元2带动工作台3于上下方向位移,一滑座单元4设于工作台3的下方,且由该滑座单元4带动工作台3于水平方向位移,如此方便活动位移,利于加工。

请参见图1,一床身5固设于底座1的一侧且向上超出底座1,该床身5远离底座1连接一悬梁6,于该悬梁6上对应工作台3设有一加工单元7,该加工单元7具有一固定轴8和一第二升降单元9,于该固定轴8上设有一第一刀具10和一第二刀具11,第二升降单元9与固定轴8相互连接,由该第二升降单元9带动固定轴8于上下方向位移,第一刀具10和第二刀具11并排设置,且第一刀具10的第一刀锋(未标号,下同)为竖直设置,第二刀具11的第二刀锋(未标号,下同)为水平横向设置,如此竖直和水平横向设置,可以不用调整待加工件200的位置,就可以对待加工件200进行加工,第一刀锋和第二刀锋于竖直方向的高度相同,同理,高度相同也是为了方便不用再次调整位置就直接进行加工。

请参见图1,一激光控制单元12,其具有相互配合的一速度控制模块121、一焦距控制模块122和一气压控制模块123,该速度控制模块121对第二升降单元9进行速度控制,该焦距控制模块122对第二升降单元9进行距离控制,该气压控制模块123与第二升降单元9协同配合,一固定单元13设于工作台3,该固定单元13设有一旋转装置14和一固定装置15,由该旋转装置14带动固定装置15360度旋转,旋转的角度全面,固定装置15用以固定待加工件200。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为(未图示),铣床控制系统100可以依次对多个待加工件200进行加工,固定装置15具有多个,多个固定装置15并排设置,且于竖直方向的高度相同,加工人员只需要提前将多个待加工件200对应固定在多个固定装置15上即可,每一固定装置15对每一待加工件200进行固定,这样只要启动铣床控制系统100,该铣床控制系统100就可以自动的对已经安装好的多个待加工件200进行加工,快速简单且方便。

请参见图1,上述铣床控制系统100是用以对待加工件200进行加工,铣床控制系统100包括于该底座1上设有第一升降单元2,由该第一升降单元2带动工作台3于上下方向位移,加工单元7具有固定轴8和第二升降单元9,于固定轴8上设有第一刀具10和第二刀具11均对待加工件200进行加工,第二升降单元9与固定轴8相互连接,由该第二升降单元9带动固定轴8于上下方向位移,第一升降单元2和第二升降单元9,使得第一刀具10和第二刀具11对待加工件200加工时,可以实现上下方向的位移,方便调整。

激光控制单元12具有相互配合的速度控制模块121、焦距控制模块122和气压控制模块123,该速度控制模块121对第二升降单元9进行速度控制,该焦距控制模块122对第二升降单元9进行距离控制,该气压控制模块123与第二升降单元9协同配合,如此在加工的时候,由于速度、距离和加工力度都得以保证,从而加工精度准确,而固定单元13设于工作台3,该固定单元13设有旋转装置14和固定装置15,由该旋转装置14带动固定装置15旋转,固定装置15用以固定待加工件200,当待加工件200的上表面和侧面分别利用第一刀具10和第二刀具11加工完成后,由于旋转装置14的作用,使得待加工件200旋转一定角度,第一刀具10和第二刀具11可以再对剩余需要加工的待加工件200的位置进行加工,从而实现一次性快速加工的目的,并且加工的速度、距离和加工力度都是依靠铣床控制系统100进行,也就可以实现加工精度高的作用。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