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屏背光板激光喷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9417发布日期:2019-08-31 02:20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屏背光板激光喷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喷码装置,尤其是一种显示屏背光板激光喷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产品品质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重要手段之一,为每一件产品标注其品名、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批号等不同的信息内容,已成为各类产品质量标准中的重要内容,实际应用中,由于显示屏背光板的材质多数为亚克力板,亚克力板为透明有机玻璃,所以显示屏背光板通常在背面使用激光喷码设备进行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等内容进行激光喷码,现有的显示屏背光板喷码设备存在以下不足,(1)多数采用单工位进行人工上下料,工作效率低;(2)激光喷码机在对工件进行喷码加工时,工件表面受到高温蚀刻影响,会产生大量烟尘,影响工件加工的精度,且烟尘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3)由于喷码时可能会出现漏喷或者喷码偏移等情况,需及时发现,否则容易出现大量的次品,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工位进行上下料,且带有消除烟尘功能的显示屏背光板激光喷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显示屏背光板激光喷码装置,它包括:底架、工作台、丝杆滑台、滑块A、滑块B、夹具A、夹具B和激光喷码器,所述底架的顶部横向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通过螺栓安装有丝杆滑台,所述丝杆滑台的丝杆上设置有滑块A和滑块B,所述滑块A和滑块B之间的距离为丝杆滑台行程的1/2,所述滑块A和滑块B的顶面分别通过螺栓安装有夹具A和夹具B,所述丝杆滑台一侧的工作台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喷码器支架,所述喷码器支架上安装有激光喷码器。

进一步的,所述夹具A和夹具B上均设置有凹槽,用于放置背光板,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一块蓝色荧光板,所述蓝色荧光板的顶面使用黑色记号笔画有矩形框或圆形框,所述矩形框和圆形框的大小与喷码图案的大小相适应,蓝色荧光板与透明的背光板形成色差,通过人工观察图案是否喷码在矩形框或圆形框内,从而观察是否出现漏喷和喷码偏移等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蓝色荧光板的厚度为1mm,所述凹槽的高度为2mm。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上通过玻璃胶粘贴有防烟罩,所述防烟罩的材质为透明有机玻璃,所述防烟罩左右两侧的底部开设有通槽,仅能使丝杆滑台和夹具A和夹具B通过,所述防烟罩的左侧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设置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位于防烟罩内的一端与吸嘴连接,所述抽气管的另一端与烟尘净化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烟罩的后端面开设有长方形通孔,所述长方形通孔上通过合页铰接有维修门,所述维修门上设置有插销,所述维修门的四周设置有密封条,维修门用于装置的调试和维修。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A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位移光电开关A,所述位移光电开关A为对射式光电开关,所述位移光电开关A包括发射器A和接收器A,所述发射器A安装在滑块A的左侧壁上,所述接收器A安装在丝杆滑台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B的侧壁上安装有位移光电开关B,所述位移光电开关B为对射式光电开关,所述位移光电开关B包括发射器B和接收器B,所述发射器B安装在滑块B的右侧壁上,所述接收器B安装接收器A右侧。

进一步的,所述位移光电开关A和位移光电开关B均通过数据线与激光喷码器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设置丝杆滑台的行程距离为全行程距离的1/2,人工在夹具A上放置背光板,开启丝杆滑台,丝杆滑台将滑台A和滑台B向前推送,当滑台B到达最末端位置时,滑台A刚到达激光喷码器的下方的喷码位置,发射器A发出的射线被接收器A接收,位移光电开关控制喷码器A进行喷码,同时人工对夹具B进行上料;

2、喷码完成后丝杆滑台回退,夹具B到达喷码位置,发射器B发出的射线被接收器B接收,位移光电开关控制B激光喷码器进行喷码,同时,夹具A回退至原位,夹具A上的背光板人工观察图案是否喷码在矩形框或圆形框内,从而观察是否出现漏喷和喷码偏移等现象,若出现漏喷和喷码偏移等现象,继续观察,进行下料再上料操作,对激光喷码器进行停机处理,若没有出现漏喷和喷码偏移等现象,直接进行下料再上料操作;

3、夹具B上的背光板喷码完成后,丝杆滑台控制夹具A和夹具B向前推送,滑台B到达末端位置进行人工检测和下料,从而实现双工位人工上料,若连续3次出现漏喷和喷码偏移等现象,将喷码器进行停机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块A和滑块B,通过丝杆滑台的往复运动带动滑块A和滑块B同时运动,从而实现双工位上料,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设置凹槽底部设置有蓝色荧光板,蓝色荧光板与透明的背光板形成色差,通过人工观察图案是否喷码在矩形框或圆形框内,能够及时的发现漏喷和喷码偏移等现象,减少次品的产生,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设置防烟罩和烟尘净化器,能够对喷码产生的烟尘进行吸附处理,避免操作人员大量吸附对身体造成影响,且防烟罩能避免操作人员由于操作不慎接触到激光,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防烟罩的后视图;

图4为防烟罩的右视图。

图中,1、底架;2、工作台;3、丝杆滑台;4、滑块A;5、滑块B;6、夹具A;7、夹具B;8、激光喷码器;9、喷码器支架;10、凹槽;11、蓝色荧光板;12、防烟罩;13、通槽;14、抽气管;15、吸嘴;16、烟尘净化器;17、合页;18、维修门;19、插销;20、位移光电开关A;21、位移光电开关B;201、发射器A;202、接收器A;211、发射器B;212、接收器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显示屏背光板激光喷码装置,它包括:底架1、工作台2、丝杆滑台3、滑块A4、滑块B5、夹具A6、夹具B7和激光喷码器8,所述底架1的顶部横向设置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上通过螺栓安装有丝杆滑台3,所述丝杆滑台3的丝杆上设置有滑块A4和滑块B5,所述滑块A4和滑块B5之间的距离为丝杆滑台3行程距离的1/2,所述滑块A4和滑块B5的顶面分别通过螺栓安装有夹具A6和夹具B7,所述丝杆滑台3一侧的工作台2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喷码器支架9,所述喷码器支架9上安装有激光喷码器8。

所述夹具A6和夹具B7上均设置有凹槽10,用于放置背光板,所述凹槽10的底部设置有一块蓝色荧光板11,所述蓝色荧光板11的顶面使用黑色记号笔画有矩形框和圆形框,所述矩形框和圆形框的大小与喷码图案的大小相适应,蓝色荧光板11与透明的背光板形成色差,通过人工观察图案是否喷码在矩形框或圆形框内,从而观察是否出现漏喷和喷码偏移等现象。

所述蓝色荧光板11的厚度为1mm,所述凹槽10的高度为2mm。

所述工作台2上通过玻璃胶粘贴有防烟罩12,所述防烟罩12的材质为透明有机玻璃,所述防烟罩12左右两侧的底部开设有通槽13,所述通槽13仅能使丝杆滑台3和夹具A6和夹具B7通过,所述防烟罩12的左侧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设置有抽气管14,所述抽气管14位于防烟罩12内的一端与吸嘴15连接,所述抽气管14的另一端与烟尘净化器16连接。

所述防烟罩12的后端面开设有长方形通孔,所述长方形通孔上通过合页17铰接有维修门18,所述维修门18上设置有插销19,所述维修门18的四周设置有密封条,维修门用于装置的调试和维修。

所述滑块A4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位移光电开关A20,所述位移光电开关A20为对射式光电开关,所述位移光电开关A20包括发射器A201和接收器A202,所述发射器A201安装在滑块A4的左侧壁上,所述接收器A202安装在丝杆滑台3的一侧。

所述滑块B5的侧壁上安装有位移光电开关B21,所述位移光电开关B21为对射式光电开关,所述位移光电开关B21包括发射器B211和接收器B212,所述发射器B211安装在滑块B5的右侧壁上,所述接收器B212安装接收器A202右侧的丝杆滑台3上。

所述位移光电开关A20和位移光电开关B21均通过数据线与激光喷码器8信号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丝杆滑台采用的是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双滑块直线导轨,申请号:201721050699.8。

本实施例中的烟尘净化器采用的深圳市柯尼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C100激光烟雾净化器。

本实施例中的蓝色荧光板采用的是鹤山市威诗柏胶粘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浇铸型亚克力荧光板。

本实施例中的位移光电开关采用的是上海成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ensopart”品牌,型号为:FS25-R-K4的对射式光电开关。

本实施例中的激光喷码器采用的是深圳市泰尔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TRL-10的激光喷码机。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