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分离固体废料与生活污水的分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2493发布日期:2019-11-19 19:5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分离固体废料与生活污水的分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废料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分离固体废料与生活污水的分拣装置。



背景技术:

固体废料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弃物质。

现有的固体废料一般采用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预先挖好一个大坑,将固体废料堆放进去,之后进行掩埋,但是固体废料中常常会混入生活污水,将固体废料堆放掩埋的过程中,生活污水也会掩埋到地下。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生活污水与固体废料混合在一起,没有进行分离就将固体废料与生活污水一起掩埋,生活污水容易从固体废料中倒出,渗入地下,对地下水产生污染,影响当地的地下水水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分离固体废料与生活污水的分拣装置,其具有能够将生活污水与固体垃圾分离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能够分离固体废料与生活污水的分拣装置,包括:挤压筒、螺旋轴、电机、传动装置、污水收集盒、支撑架与污水过滤组件,所述挤压筒竖直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螺旋轴设置在所述挤压筒中,所述螺旋轴上端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挤压筒包括装填部与收缩部,所述收缩部设置在所述挤压筒下端,所述螺旋轴包括推压部与挤压部,所述推压部外径与所述装填部直径相等,所述收缩部呈锥形,所述收缩部锥形收缩处一端开口,所述挤压部与所述收缩部相适配,所述收缩部侧壁设置有若干出水孔,所述污水收集盒包裹柱所述收缩部侧壁,所述污水过滤组件与所述污水收集盒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体废料投入竖直放置的挤压筒中,首先进入挤压筒的装填部,被螺旋轴的推压部向挤压筒下端的收缩部中推压,之后在挤压筒中收缩部被螺旋轴的挤压部挤压,将固体废料中的生活污水挤压出来,生活污水再从挤压筒收缩部侧壁的出水孔中流出,进入污水收集盒被收集,此种方式,因螺旋轴挤压部与挤压筒收缩部的存在,使得混入固体废料中的生活污水可以被有效的挤压出来,达到生活污水与固体废料分离目的,避免生活污水在固体废料被掩埋时从固体废料中流出,流入到地下与地下水混合污染地下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污水过滤组件包括: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污水沉淀箱、过滤网与收集箱,所述污水沉淀箱中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管一端与所述污水收集盒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另一端与所述污水沉淀箱中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出水口中,所述第二出水管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另一端与所述收集箱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被污水收集盒收集的生活污水从污水收集盒中出来,经过第一出水管进入污水沉淀箱中沉淀,在污水沉淀箱中沉淀之后,再经过过滤网从第二出水管中流入收集箱中被收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挤压筒上端封闭,所述挤压筒上端中间设置有供所述螺旋轴穿出的通孔,所述挤压筒上端侧边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与所述挤压筒上端侧边连通,所述进料管远离所述挤压筒一端设置有进料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料管的设置使得固体废料可以从进料管中进入挤压筒,不需要从挤压筒的上端进入,避免了螺旋轴对加入固体废料的动作产生影响,方便添加固体废料,进料斗的设置方便同时收纳更多的固体废弃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可以控制所述进料管的通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控制阀的设置使得进料管中固体废弃物的流量可以被控制,避免进料管中同时进入过多的固体废弃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可以控制所述第一出水管的通断,所述第二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可以控制所述第二出水管的通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控制阀的设置,方便控制第一出水管的流量与通断,第三控制阀的设置方便控制第二出水管的流量与通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与皮带,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电机主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螺旋轴固定连接,所述皮带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齿轮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齿轮与电机主轴固定连接,第二齿轮与螺旋轴固定连接,且第一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的直径,使得电机输出的速度可以被降低,螺旋轴转动的速度就不会太快,降低了螺旋轴的损耗,提升了螺旋轴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管截面呈方形,所述第一控制阀包括:推拉板、滑槽、插孔与拉环,所述推拉板从所述插孔中进入所述进料管且将所述进料管堵住,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进料管两侧壁,所述滑槽与所述推拉板两侧边相适配,所述拉环设置在所述推拉板靠近所述插孔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进料管的截面呈方形,拉动拉环,推拉板可以沿着滑槽被拉动从插孔中进出进料管,达到控制进料管通断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与地面接触处设置有若干个移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在支撑架上,方便其随者支撑架一起被移动,移动件的设置使得支撑架移动时比较省力,同时移动支撑架会更加的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固体废料投入竖直放置的挤压筒中,首先进入挤压筒的装填部,被螺旋轴的推压部向挤压筒下端的收缩部中推压,之后在挤压筒中收缩部被螺旋轴的挤压部挤压,将固体废料中的生活污水挤压出来,生活污水再从挤压筒收缩部侧壁的出水孔中流出,进入污水收集盒被收集,此种方式,因螺旋轴挤压部与挤压筒收缩部的存在,使得混入固体废料中的生活污水可以被有效的挤压出来,达到生活污水与固体废料分离目的,避免生活污水在固体废料被掩埋时从固体废料中流出,流入到地下与地下水混合污染地下水;

2.被污水收集盒收集的生活污水从污水收集盒中出来,经过第一出水管进入污水沉淀箱中沉淀,在污水沉淀箱中沉淀之后,再经过过滤网从第二出水管中流入收集箱中被收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污水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挤压筒;11、装填部;12、收缩部;121、出水孔;13、通孔;14、进料管;141、进料斗;142、第一控制阀;1421、推拉板;1422、滑槽;1423、插孔;1424、拉环;2、螺旋轴;21、推压部;22、挤压部;3、电机;4、传动装置;41、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43、皮带;5、污水收集盒;6、支撑架;61、支撑板;611、穿孔;62、支撑柱;621、移动件;7、污水过滤组件;71、第一出水管;711、第二控制阀;72、第二出水管;721、第三控制阀;73、污水沉淀箱;731、进水口;732、出水口;733、直杆;74、过滤网;75、收集箱;7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与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能够分离固体废料与生活污水的分拣装置,包括:挤压筒1、螺旋轴2、电机3、传动装置4、污水收集盒5、支撑架6与污水过滤组件7,挤压筒1竖直焊接在支撑架6上,挤压筒1为不锈钢材质,螺旋轴2设置在挤压筒1中,螺旋轴2上端设置有传动装置4,传动装置4与电机3连接,电机3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架6上,挤压筒1包括装填部11与收缩部12,装填部11与收缩部12一体成型,装填部11呈圆柱形,收缩部12设置在挤压筒1下端,螺旋轴2呈螺旋状,螺旋轴2包括推压部21与挤压部22,推压部21与挤压部22一体成型,推压部21外径与装填部11直径相等,收缩部12呈锥形,收缩部12锥形收缩处一端开口,挤压部22与收缩部12相适配,收缩部12侧壁均匀开设有三十个出水孔121,污水收集盒5呈长方体形且为不锈钢材质,污水收集盒5包裹柱收缩部12侧壁,污水过滤组件7与污水收集盒5连接。

挤压筒1上端封闭,挤压筒1上端中间开设供螺旋轴2穿出的通孔13,进料管14截面呈方形且为不锈钢材质,进料管14焊接在挤压筒1上端侧边,进料管14与挤压筒1内部上端连通,进料管14远离挤压筒1一端焊接进料斗141,进料斗141截面呈等腰梯形且为不锈钢材质,进料管14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142,第一控制阀142可以控制进料管14的通断。

传动装置4包括: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与皮带43,第一齿轮41套在电机3主轴上并且焊接,螺旋轴2伸出挤压筒1部分呈直杆状,第二齿轮42套住螺旋轴2伸出挤压筒1部分且焊接住,皮带43套住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第一齿轮41直径小于第二齿轮42直径。

支撑架6为不锈钢材质,支撑架6包括支撑板61与支撑柱62,支撑柱62有四根,支撑板61呈长方体板形,支撑柱62焊接在支撑板61下表面的四个角上,支撑板61上开设有穿孔611供电机3主轴穿过,四根支撑柱62与地面接触处通过螺栓分别固定有一个移动件621,移动件621为带脚刹的万向轮。

参照图3,第一控制阀142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第一控制阀142包括:推拉板1421、滑槽1422、插孔1423与拉环1424,推拉板1421呈正方体板形,推拉板1421从插孔1423中进入进料管14且将进料管14堵住,插孔1423截面呈长方形且开设在进料管14侧板上,滑槽1422开设在进料管14两侧壁,滑槽1422与推拉板1421两侧边相适配,拉环1424呈正方形,拉环1424焊接在推拉板1421靠近插孔1423一端。

参照图1与图4,污水过滤组件7包括:第一出水管71、第二出水管72、污水沉淀箱73、过滤网74与收集箱75,污水沉淀箱73呈正方形且为不锈钢材质,污水沉淀箱73中两侧板开设有进水口731与出水口732,进水口731开设在污水沉淀箱73一侧板的上端,出水口732开设在污水沉淀箱73另一侧板的下端,污水沉淀箱73下表面焊接有四根长方体直杆733,将污水沉淀箱73架高,使得污水沉淀箱73高于收集箱75且低于污水收集盒5,方便生活污水导流,第一出水管71为橡胶管,第一出水管71两端端部粘连有密封圈76,第一出水管71一端与污水收集盒5通过密封圈76插接,第一出水管71另一端与污水沉淀箱73中进水口731通过密封圈76插接,过滤网74通过螺栓固定在出水口732靠近污水沉淀箱73内腔一端,第二出水管72为橡胶管,第二出水管72两端端部粘连有密封圈76,第二出水管72一端与出水口732通过密封圈76插接,第二出水管72另一端与收集箱75侧板通过密封圈76插接,收集箱75为正方体形状,第一出水管71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711,第二控制阀711可以控制第一出水管71的通断,第二出水管72上安装有第三控制阀721,第三控制阀721可以控制第二出水管72的通断。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固体废料从进料管14进入挤压筒1中,启动电机3,经过传动装置4的减速,传动装置4再带动螺旋轴2转动,在螺旋轴2的挤压下,向挤压筒1的下端运动,因挤压筒1的下端收缩部12呈锥形,使得固体废料被挤压,固体废料中的生活污水被挤出,从出水孔121中流出,被污水收集盒5收集,之后经过第一出水管71中进入污水沉淀箱73进行沉淀,沉淀后从污水沉淀箱73出水口732经过第二出水管72进入收集箱75被收集,固体废弃物从收缩部12的开口处被挤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