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车轮圆度校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0913发布日期:2019-08-21 00:5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合金车轮圆度校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校正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铝合金车轮圆度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铝合金车轮是按照铝锭熔炼—低压铸造—热处理—机械加工—喷涂包装等工序流程进行制造的。目前,常规的铝合金车轮热处理工艺,就是一种将铝合金车轮毛坯以一定的加热速度升到某一温度下,然后保温一定时间,接着以一定的速度冷却,使合金组织和性能达到要求的的加工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力学性能,增强耐腐性能,改善加工性能,获得产品尺寸的稳定性。

在热处理过程中,由于内部微观组织的变化,导致内部和外部应力释放,势必形成铝合金车轮毛坯变形,具体表现在热处理及随后的机械加工中,铸件出现的形状和尺寸变化,这将给所有工序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毛坯的圆度变形是热处理变形的一种。为了保证后面的机械加工流程有足够的机加工余量,减少机械加工废品,需要对铝合金车轮的毛坯进行圆度校正,使其圆度达到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合金车轮圆度校正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合金车轮圆度校正装置,由机架、平台、减速电机、电机座、支撑座、顶紧座、顶紧螺栓、压力传感器、顶杆、辊轮支架、调节辊轮、销轴、主动辊轮、被动辊轮、气缸、压盖、定位环、球轴承、推力轴承、轴承底板组成。平台焊接在机架上,电机座固定在平台上,减速电机安装在电机座上,支撑座和顶紧座安装在平台上,顶紧螺栓安装在顶紧座上,顶杆安装在支撑座上,顶杆左侧联结压力传感器,右侧联结辊轮支架,调节辊轮通过销轴安装在辊轮支架上,主动辊轮与电机座联结,被动辊轮安装在平台上,轴承底板安装在平台上,球轴承、推力轴承安装在轴承底板上,定位环安装在推力轴承上,气缸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上,压盖与气缸联结。

使用之前,先将铝合金车轮放在定位环上,实现粗定位;接着气缸驱动压盖压住车轮,实现安全保护性的端面定位,避免车轮在校正过程中弹起,发生安全事故。

校正时,首先启动减速电机,减速电机会带动主动辊轮旋转;然后转动顶紧螺栓,顶紧螺栓逐渐抵住压力传感器,并通过顶杆、辊轮支架驱动调节辊轮抵近车轮,直至调节辊轮与车轮接触;此时,主动辊轮会带动车轮旋转;在调节辊轮与车轮接触、车轮旋转的过程中,主动辊轮、被动辊轮、调节辊轮会与车轮形成三个压力点,通过顶紧螺栓持续加力,配合车轮的不停旋转,达到圆度校正的目的。

在整个校正过程中,压力传感器会检测顶紧螺栓输出的力量的大小,避免因压力过大导致车轮出现内部组织缺陷。

本实用新型能满足铝合金车轮圆度校正的需要,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圆度可控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车轮圆度校正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车轮圆度校正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机架、2-减速电机、3-电机座、4-支撑座、5-顶紧座、6-平台、

7-顶紧螺栓、8-压力传感器、9-顶杆、10-辊轮支架、11-调节辊轮、12-销轴、

13-主动辊轮、14-螺栓、15-气缸、16-压盖、17-车轮、18-定位环、19-推力轴承、

20-球轴承、21-轴承底板、22-被动辊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和工作情况。

一种铝合金车轮圆度校正装置,由机架1、平台6、减速电机2、电机座3、支撑座4、顶紧座5、顶紧螺栓7、压力传感器8、顶杆9、辊轮支架10、调节辊轮11、销轴12、主动辊轮13、被动辊轮22、气缸15、压盖16、定位环18、球轴承20、推力轴承19、轴承底板21组成。平台6焊接在机架1上,电机座3固定在平台6上,减速电机2安装在电机座3上,支撑座4和顶紧座5安装在平台6上,顶紧螺栓7安装在顶紧座5上,顶杆9安装在支撑座4上,顶杆9左侧联结压力传感器8,右侧联结辊轮支架10,调节辊轮11通过销轴12安装在辊轮支架10上,主动辊轮13与电机座3联结,被动辊轮22安装在平台6上,轴承底板21安装在平台6上,球轴承20、推力轴承19安装在轴承底板21上,定位环18安装在推力轴承19上,气缸15通过螺栓14安装在机架1上,压盖16与气缸15联结。

使用之前,先将铝合金车轮17放在定位环18上,实现粗定位;接着气缸15驱动压盖16压住车轮17,实现安全保护性的端面定位,避免车轮在校正过程中弹起,发生安全事故。

校正时,首先启动减速电机2,减速电机2会带动主动辊轮13旋转;然后转动顶紧螺栓7,顶紧螺栓7逐渐抵住压力传感器8,并通过顶杆9、辊轮支架10驱动调节辊轮11抵近车轮17,直至调节辊轮11与车轮17接触;此时,主动辊轮13会带动车轮17旋转;在调节辊轮11与车轮17接触、车轮17旋转的过程中,主动辊轮13、被动辊轮22、调节辊轮11会与车轮17形成三个压力点,通过顶紧螺栓7持续加力,配合车轮17的不停旋转,达到圆度校正的目的。

在整个校正过程中,压力传感器8会检测顶紧螺栓输出的力量的大小,避免因压力过大导致车轮出现内部组织缺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