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来装配转向节的成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4489发布日期:2019-06-26 00:38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来装配转向节的成套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节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来装配转向节的成套设备。



背景技术:

转向节传递并承受汽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是汽车转向桥上的主要零件之一。在对转向节大批量装配时通常采用专用伺服压机的装配方式,具有生产效率高,装配质量高,一致性好等优点,但是当压力机总成发生作用时,作用于转向节球头压入装置、衬套压入装置以及检测压入装置的压力会传导至底架而导致底架自身受损,常规的做法为增大底架的结构强度,进而提升抗压能力,但因此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制造成本的大幅升高,且为底架的转运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杜绝底架压损现象发生的用来装配转向节的成套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用来装配转向节的成套设备,包括:

压力机总成;

底架,其沿左右方向布置,固定于压力机总成的正前方;

转运板,其设置于底架的正上方,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沿着该底架的长度方向进行往复运动;

在转运板的上平面固定有一组转向节下压装置;

转向节下压装置包括依序布置左球头压入装置、右球头压入装置、检测压入装置以及衬套压入装置;在左球头压入装置、右球头压入装置、检测压入装置以及衬套压入装置上均设置有用来对转向节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

压力机总成包括本体以及可上下自由滑动、设置于本体正前方的“C形架”;该“C形架”由固定于底架上的顶升装置进行驱动;在C 形架的上部设置有压力头,相应地,在“C形架”的下部设置有与压力头相对应的支撑块;支撑块距离转运板底面的距离不超过1mm。

进一步的,转运板与底架通过滑动配合组件进行连接。滑动配合组件包括滑轨以及与该滑轨相适配的滑块,其中,滑轨固定于底架的上平面,相应地,滑块固定于转运板的下平面。

进一步的,驱动装置包括沿转运板的长度方向进行固定的齿条以及对该齿条进行驱动的电机。电机与压力机总成相固定。

进一步的,顶升装置为气压缸、液压缸或直线电机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用来装配转向节的成套设备还包括有用来对转运板的极限位置进行控制的限位座,数量为2,分其布置于底架的左、右侧端部。

更进一步的,限位座包括限位本体以及固定于该限位本体正前方的弹性体。限位本体与底架、以及弹性体与限位本体之间均通过螺栓进行联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将对转向节各部位压套的压装工作集中于同一工位,通过转运板的移位即可实现工人在同一操作位完成转向节球头、衬套的压入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在压力机总成发生作用时,其施加于转向节下压装置的压力不传递至底架,从而使得底架免受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来装配转向节的成套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来装配转向节的成套设备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来装配转向节的成套设备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来装配转向节的成套设备中压力机总成与转运板的位置关系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用来装配转向节的成套设备中限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用来装配转向节的成套设备中限位座放大结构示意图。

1-压力机总成;11-本体;12-C形架;13-顶升装置;14-支撑块; 2-底架;3-转运板;4-驱动装置;41-齿条;42-电机;5-转向节下压装置;51-左球头压入装置;52-右球头压入装置;53-检测压入装置; 54-衬套压入装置;55-定位组件;6-滑动配合组件;61-滑轨;62-滑块;7-限位座;71-限位本体;72-弹性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图1、图2、图3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用来装配转向节的成套设备的立体图、主视图以及左视图,其由压力机总成1、底架2、转运板3、对上述转运板3进行驱动的驱动装置4以及固定于上述转运板3上的转向节下压装置5等几部分构成,其中,压力机总成1包括本体11、C形架12以及对该C形架12进行顶升的顶升装置13,C形架12设置于上述本体11的正前方,且沿上下方向自由滑动。顶升装置13与底架2相固定,且其顶升部作用于C 形架12的底面。在C形架12的上部设置有压力头(图中未示出),相应地,在C形架12的下部设置有与该压力头相对应的支撑块14(如图4中所示)。可根据具体情况,通过顶升装置13来调整支撑块14 与转运板3的距离a,一般不宜超过1mm。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施加于转运板3的力传递于底架2。当底架2的变形量超过a时,顶升装置13的顶升部即于转运板3的底面相接触,从而对下压力进行分担,进而避免了底架2发生损坏现象。沿左右方向布置的底架2固定于压力机总成1的正前方、且穿越上述C形架12。转运板3设置于底架2 的正上方,在驱动装置4的作用下沿着该底架2的长度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在转运板3的上平面固定有一组转向节下压装置5,包括依序布置左球头压入装置51、右球头压入装置52、检测压入装置53以及衬套压入装置54;在左球头压入装置51、右球头压入装置52、检测压入装置53以及衬套压入装置54上均设置有用来对转向节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55。

在此需要说明一点,上述顶升装置13可以根据设计需要选择气压缸、液压缸或直线电机中的任一种均可。

左球头压入装置51以及右球头压入装置52分别适配于转向节不同安装孔。当球头压入转向节完毕后,通过检测压入装置53继续向球头施加压力以检测装配质量是否合格,而后通过衬套压入装置54 实现左衬套和右衬套的压入,最终完成转向节的装配过程。

为了使得转运板3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运行可靠,上述驱动装置4 优选如下方式进行设置:在转运板3的底面、且靠近边缘的位置固定通长的齿条41,并通过固定于压力机总成1的电机42对齿条41进行驱动(如图5中所示),进而驱动转运板3作往复运动。

作为上述用来装配转向节的成套设备的进一步改进,转运板3与底架2可以通过滑动配合组件6进行连接。具体可以参照如下方式进行:滑动配合组件6包括滑轨61以及与该滑轨61相适配的滑块62,其中,滑轨61固定于底架2的上平面,相应地,滑块62固定于转运板3的下平面。这样一来,在确保转运板3移动灵活性的前提下,大大简化了设计结构。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还可以在滑块62上设置润滑油嘴或镶嵌润滑石墨等,以便于进一步提高转运板3的运作灵活性。

再者,为了提高使用安全性,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还可以在底架 2的左、右侧端部布置限位座7,分别用来限制转运板3的沿左或右方向运动的极限位置。更进一步的,限位座7包括限位本体71以及固定于该限位本体71正前方的柱状弹性体72。限位本体71与底架2、以及弹性体72与限位本体71之间均通过螺栓进行联接(如图6中所示)。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