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型线条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5356发布日期:2019-09-17 21:45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L型线条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L型线条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门套边框生产加工时,通常需要人工将胶水涂抹在主线条上,再通过人工将主线条和侧边条拼接压合组装成L型线条,在L型线条组装完成后,人工将L型线条放置在铣槽机中,对主线条下方进行铣底槽及侧边条铣倒角,然后再经人工将L型线条搬运至立柱铣机,对主线条上方进行铣花纹,由于整个生产过程需要人工进行组装及搬运,导致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

同时,由于在立柱铣机加工L型线条时是需要人工倚靠在L型线条上对L 型线条进行固定,进而导致存在一定的生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型线条加工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L型线条加工设备,用于将主线条和侧边条组装成L型线条并加工L型线条,其中L型线条加工设备包括:涂胶拼接机,包括第一机架、涂胶加热组件、压辊拼接组件和输送组件,涂胶加热组件、压辊拼接组件依次衔接设置于第一机架上,输送组件设置于第一机架上,输送组件用于输送主线条和侧边条,涂胶加热组件用于将主线条的一侧涂胶水并加热胶水,压辊拼接组件用于将主线条的涂胶侧与侧边条拼接并压合在一起,使主线条和侧边条组成L型线条;以及线条铣形机,与涂胶拼接机衔接,线条铣形机包括第二机架、压轮送料组件、上刀组件和横梁组件,第二机架与第一机架衔接,横梁组件与压轮送料组件连接,横梁组件用于带动压轮送料组件升降,压轮送料组件用于带动L型线条沿着第二机架输送,上刀组件间隔设置于机架上,上刀组件用于将主线条上方铣花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输送组件还包括第一输送轨道和第二输送轨道,第一输送轨道与第一机架长度方向相平行,第一输送轨道用于输送主线条,第二输送轨道与第一输送轨道倾斜连接,第二输送轨道与第一输送轨道的连接位置位于涂胶加热组件与压辊拼接组件之间,第二输送轨道用于输送侧边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输送组件还包括输送履带、输送压梁、输送压轮及第一输送电机,输送压轮安装于输送压梁上,输送压轮通过输送压梁下降而压紧主线条,使主线条压于输送履带上,第一输送电机带动输送履带转动而带动主线条沿着第一输送轨道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多个侧压组件,对应设置于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上,侧压组件包括侧压气缸和侧压板,侧压气缸与侧压板连接,侧压气缸通过带动侧压板朝主线条移动而压紧主线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压辊拼接组件包括多个第二压辊和与多个第二压辊连接的压紧单元,多个第二压辊设置于与侧压组件的相对侧,压紧单元用于带动多个第二压辊朝主线条移动而压紧主线条和侧边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梳铣组件,梳铣组件包括梳铣刀和用于驱动梳铣刀梳铣的梳铣动力单元,梳铣刀设置于主线条的待涂胶侧,梳铣刀通过梳铣动力单元驱动而梳铣主线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压轮送料组件包括多个第三压辊和用于驱动多个第三压辊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多个第三压辊通过第二驱动电机驱动转动而带动L型线条沿着第二机架输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横梁组件包括第三驱动电机、横梁传动轴、横梁同步杆和二个升降单元,相邻二个第三压辊通过横梁同步杆连接,压轮送料组件与二个升降单元连接,二个升降单元通过横梁传动轴连接而同步升降,第三驱动电机与二个升降单元中的其中一个升降单元连接,第三驱动电机通过横梁传动轴、二个升降单元及横梁同步杆带动多个第三压辊同步升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开槽组件,开槽组件包括铣刀和用于驱动铣刀加工的驱动单元,铣刀设置于机架上并与主线条下方相对应,铣刀通过驱动单元驱动加工而将主线条下方铣出底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刀组件还包括第二升降气缸、刀具和用于驱动刀具加工的第四驱动电机,第二升降气缸与第四驱动电机连接,第二升降气缸通过带动第四驱动电机升降而带动刀具升降,第四驱动电机通过驱动刀具加工而梳铣主线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有:

本实用新型的L型线条加工设备可以自动将主线条和侧边条组装成L型线条,并对主线条下方进行铣底槽及侧边条铣倒角,整个生产过程无需人工拼接压合及搬运,进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L型线条加工设备还设有多个侧压组件,通过多个侧压组件对主线条及L型线条进行侧压固定,代替传统的人工倚靠在L型线条上对L型线条进行固定,降低了生产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L型线条加工设备加工主线条和侧边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涂胶拼接机加工主线条和侧边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线条铣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L型线条加工设备加工后的L型线条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之“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揭露了一种L型线条加工设备1,请参考图1-5 所示,用于将主线条2和侧边条3组装成L型线条4并加工L型线条4,L型线条加工设备1包括涂胶拼接机5和线条铣形机6,其中:

请参考图2所示,涂胶拼接机5包括第一机架51、梳铣组件52、涂胶加热组件53、压辊拼接组件54和输送组件57,梳铣组件52、压辊拼接组件54 依次衔接设置于第一机架51上,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第一机架51的结构的选择可以没有特殊要求,参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选择即可。

输送组件57设置于第一机架51上,输送组件57用于输送主线条2和侧边条3,请参考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输送组件57还包括第一输送轨道 571和第二输送轨道572,第一输送轨道571与第一机架51长度方向相平行,第一输送轨道571用于输送主线条2,第二输送轨道572与第一输送轨道571 倾斜连接,其倾斜角度根据实际生产加工需求进行选择,例如为30度,但并不以此为限。

第二输送轨道572与第一输送轨道571的连接位置位于涂胶加热组件53 与压辊拼接组件54之间,优选的连接位置靠近压辊拼接组件54,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二输送轨道572用于输送侧边条3,以使得主线条2在涂胶加热后,将侧边条3输送至第一输送轨道571上,使主线条2和侧边条3贴合粘结在一起。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所示,输送组件57还包括输送履带577、输送压梁575、输送压轮574及第一输送电机573,输送压轮574安装于输送压梁575上,输送压轮574通过输送压梁575下降而压紧主线条2,使主线条 2压于输送履带上577,以实现主线条2在竖直方向上的定位,第一输送电机 573带动输送履带转动而带动主线条2沿着第一输送轨道571移动,然输送组件57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选择其他合适的输送组件57。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输送组件57还包括多个第一压辊576,多个第一压辊576设置于第一输送轨道571上方,并位于侧边条3在第一输送轨道571 移动方向的上方,多个第一压辊576用于对侧边条3的竖直方向的定位。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3所示,L型线条加工设备1还包括多个侧压组件7,多个侧压组件7对应设置于第一机架51和第二机架61上,侧压组件7包括侧压气缸71和侧压板72,侧压气缸71与侧压板72连接,侧压气缸71通过推动侧压板72朝主线条2移动而压紧主线条2,代替传统的人工倚靠固定方式,降低了生产安全隐患。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梳铣组件52,梳铣组件52用于梳铣主线条2,请参考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梳铣组件52包括梳铣刀521和用于驱动梳铣刀521梳铣的梳铣动力单元522,梳铣刀521设置于主线条2的待涂胶侧,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梳铣刀521的选择可以没有特殊要求,参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选择即可。梳铣刀521通过梳铣动力单元522驱动而梳铣主线条2,将主线条2的待涂胶侧梳铣干净,以防止在涂胶时存在杂质,影响涂胶质量,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梳铣动力单元522的选择可以没有特殊要求,参照本领域技术的常规选择即可。

请参考图2所示,涂胶加热组件53用于将主线条2的一侧涂胶水并加热胶水,本实施例公开的涂胶加热组件53包括涂胶单元(图中未示出)和加热单元(图中未示出),涂胶单元主要为由涂胶辊及胶槽组成,通过涂胶辊将胶水涂布在主线条2上,但并不以此为限。加热单元主要为由热吹风机组成,通过热吹风机向主线条2上吹热气而加热胶水,但并不以此为限。

压辊拼接组件54用于将主线条2的涂胶侧与侧边条3拼接并压合在一起,使主线条2和侧边条3组成L型线条4。请参考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压辊拼接组件54包括多个第二压辊541和与多个第二压辊541连接的压紧单元542,该压紧单元优选为气缸,但并不以此为限。多个第二压辊541设置于与侧压组件7的相对侧,压紧单元542用于带动多个第二压辊541朝主线条2 移动而压紧主线条2和侧边条3,本实用新型通过压辊拼接组件54与侧压气缸71夹紧在主线条2的两侧而实现主线条2的水平方向上的定位及主线条2 与侧边条3的拼接并压合,代替现有技术的人工拼接压合方式,减少工人劳动强度,然压辊拼接组件54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选择其他合适的结构的压辊拼接组件54。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气冷组件55设置于第一机架51上,请参考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气冷组件55设置于压辊拼接组件54的上方,但并不以此为限。气冷组件55主要用于冷却L型线条4上的胶水,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气冷组件55的结构的选择可以没有特殊要求,参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选择即可。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5所示,还包括倒角组件56用于将侧边条3开设倒角31,以方便L型线条4的安装,其倒角31位于侧边条3朝向主线条2的内侧,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倒角组件56的结构的选择可以没有特殊要求,参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选择即可。

请参考图3、4所示,线条铣形机6与涂胶拼接机5衔接,使L型线条4 经输送组件57的输送由涂胶拼接机5进入到线条铣形机6内,线条铣形机6 包括第二机架61、压轮送料组件63、上刀组件64和横梁组件65,第二机架 61与第一机架51衔接,使L型线条4可以经输送组件57的输送由第一机架 51进入到第二机架61上,以省去人工搬运步骤,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第二机架61的结构的选择可以没有特殊要求,参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选择即可。

请参考图3、4所示,横梁组件65与压轮送料组件63连接,横梁组件65 用于带动压轮送料组件63升降,请参考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横梁组件 65包括第三驱动电机651、横梁传动轴652、横梁同步杆653和二个升降单元 654,相邻二个第三压辊631通过横梁同步杆653连接,压轮送料组件63与二个升降单元654对应连接,本实施中的升降单元654优选为丝杆机构,但并不以此为限。二个升降单元654通过横梁传动轴652连接而同步升降,第三驱动电机651与二个升降单元654中的其中一个升降单元65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的横梁传动轴652、横梁同步杆653及二个升降单元654相当于构成同步升降机构,第三驱动电机651通过驱动该同步升降机构(横梁传动轴652、二个升降单元654及横梁同步杆653)升降而带动多个第三压辊631同步升降,然横梁组件65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选择其他合适的横梁组件65。

压轮送料组件63用于带动L型线条4沿着第二机架61输送,请参考图3 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压轮送料组件63包括多个第三压辊631和用于驱动多个第三压辊631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632,多个第三压辊631通过第二驱动电机632驱动转动而带动L型线条4沿着第二机架61输送。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开槽组件62,开槽组件62设置于第二机架 61上,请参考图5所示,开槽组件62用于将主线条2下方开设底槽21,以方便L型线条4的安装,请参考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开槽组件62包括铣刀621和用于驱动铣刀621转动的驱动单元(图中未示出),该驱动单元优选为电机,但并不以此为限。铣刀621通过驱动单元驱动转动,主线条2 (L型线条4)在压轮送料组件63带动下沿着第二机架61输送,当主线条2 经过铣刀621时,由于铣刀621的高速转动,进而将主线条2下方铣出底槽 21,然开槽组件62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选择其他合适的结构。

上刀组件64间隔设置于机架上,上刀组件64用于将主线条2上方铣花纹22,请参考图3、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上刀组件64包括第二升降气缸 641、刀具642和用于驱动刀具642加工的第四驱动电机643,第二升降气缸 641与第四驱动电机643连接,第二升降气缸641通过带动第四驱动电机643 升降而带动刀具642升降,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刀具642的结构及数量的选择可以没有特殊要求,本领域技术参照实际加工花纹的需求选择对应的结构及数量的刀具642。刀具642通过第四驱动电机643驱动转动,主线条2(L 型线条4)在压轮送料组件63带动下沿着第二机架61输送,当主线条2经过刀具642通时,由于刀具642通的高速转动,进而将主线条2上方铣出花纹 22,然上刀组件64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选择其他合适的上刀组件64。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2所示,一种L型线条加工设备1还包括操作箱8,操作箱8与L型线条加工设备1电性连接,操作箱8用于控制L 型线条加工设备1将主线条2和侧边条3组装成L型线条4及加工L型线条4,至于操作箱8与L型线条加工设备1的连接电路不是本申请的保护重点,因此在此不进行赘述。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方式,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方式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