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冷却循环系统的卧式车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61891发布日期:2020-04-10 23:44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冷却循环系统的卧式车床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
属于卧式车床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冷却循环系统的卧式车床。



背景技术:

卧式车床是机械加工行业中重要的加工设备,目前,在卧式车床的功能结构中,普遍存在无法自动对工件和刀具进行冷却的缺陷,达不到理想的加工效果。同时,这种机床普遍对冷却液不再回收过滤循环,还存在着冷却液利用率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自动冷却循环系统的卧式车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冷却循环系统的卧式车床,包括车床主体,所述车床主体还设置有自动冷却装置和冷却液循环过滤装置,所述自动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液管、冷却液箱、红外温度传感器、时间控制器、控制面板和循环泵,所述冷却液箱固定连接于车床主体底部,所述冷却液管与冷却液箱固定连接,所述循环泵与冷却液箱固定连接,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和时间控制器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车床主体控制台上,所述时间控制器固定连接于控制面板上,所述冷却液循环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废液收集槽和排液口,所述废液收集槽固定连接于车床主体下部,所述过滤装置固定连接于废液收集槽上方,所述排液口焊接于废液收集槽底部。

优选的,所述冷却液管设置有可拆卸水嘴,所述可拆卸水嘴与冷却液管套接,所述冷却液管为塑料材质。

优选的,所述冷却液箱还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内径壁设有螺纹。

优选的,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底部设置有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固定连接于车床主体,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与旋转底座通过旋转连接件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上还设有急停装置,所述急停装置与控制面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液口内径壁设有螺纹,所述排液管通过金属连接管与进液口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能够自动对加工的工件和刀具进行冷却降温,有效降低高温对工件和刀具的影响,达到理想的加工效果。

2)可以对冷却液进行二次回收过滤循环,从而提高冷却液的利用率,达到环保的效果。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自动冷却循环系统卧式车床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放大图。、

图中:车床主体1、自动冷却装置2、冷却液管21、可拆卸水嘴211、冷却液箱22、进液口221、出液口222、红外温度传感器23、旋转底座231、时间控制器24、控制面板25、急停装置251、循环泵26、冷却液循环过滤装置3、过滤装置31、废液收集槽32、排液口3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如图1、2、3所示,图中车床主体1还设置有主轴箱、给进台、卡盘、床身、刀架和操纵杆。其中,主轴箱设置在床身的左侧,主轴箱上端设置有控制台,卡盘设置在主轴箱的右端,卡盘与主轴焊接。控制台上设置有操纵杆,操纵杆与控制台通过旋转连接件旋转连接。控制台上部设有控制面板25,控制面板25与控制台固定连接。控制面板25内设置有微处理器。控制面板25上还设置有时间控制器24、急停装置251、显示屏和键盘。时间控制器24与控制面板25固定连接,急停装置251通过按钮连接件固定安装于控制面板25表面。床身中部设置有给进台,给进台和床身滑动连接。给进台上设置有刀架,刀架通过螺栓连接与给进台固定连接。给进台上还设置有旋转底座231,旋转底座231与给进台固定连接,红外温度传感器23与旋转底座231固定连接。其中,红外温度传感器23型号为optriscslaserlt型,时间控制器24型号为sj-722s-72。给进台上还设置有照明灯,照明灯与给进台固定连接,照明灯可任意方向转动。床身下方设置有过滤装置31,过滤装置31与车床主体1固定连接,其中过滤装置31中的过滤网为可拆卸过滤网。过滤装置下方设置有废液收集槽32,废液收集槽32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车床主体1,废液收集槽32下方设置有排液口33,排液口33与废液收集槽32焊接。排液口33内径壁设有螺纹。废液收集槽32下方还设置有冷却液箱22,冷却液箱22通过螺栓连接与废液收集槽32。冷却液箱22上还设置有进液口221和出液口222,进液口221和出液口222与冷却液箱22焊接。进液口221内径壁设有螺纹。冷却液管21与冷却液箱22固定连接,冷却液管21为塑料材质,可随意长度并可任意方向转动。冷却液管21上还设置有可拆卸水嘴211,可拆卸水嘴211与冷却液管21套接。循环泵26设置在冷却液箱22右端,循环泵与冷却液箱22固定连接。其中,排液口33和冷却液箱22通过一根金属连接管连接。金属连接管两端也设置有螺纹。

其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车床时,可以先在控制面板25上设置需要自动冷却的温度,设置完成之后,可以通过时间控制器24调整冷却液喷射的时间,设置完成后,加工时当红外温度传感器23检测到设定温度时,冷却液管21即可按照所设置的温度和喷射时间进行自动冷却。与此同时,冷却液循环过滤装置开始自动工作,已达到对冷却液二次回收过滤循环,从而提高冷却液的利用率,达到环保的效果。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冷却循环系统的卧式车床,包括车床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床主体(1)还设置有自动冷却装置(2)和冷却液循环过滤装置(3),所述自动冷却装置(2)包括冷却液管(21)、冷却液箱(22)、红外温度传感器(23)、时间控制器(24)、控制面板(25)和循环泵(26),所述冷却液箱(22)固定连接于车床主体(1)底部,所述冷却液管(21)与冷却液箱(22)固定连接,所述循环泵(26)与冷却液箱(22)固定连接,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23)和时间控制器(24)与控制面板(25)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25)设置在车床主体(1)控制台上,所述时间控制器(24)固定连接于控制面板(25)上,所述冷却液循环过滤装置(3)包括过滤装置(31)、废液收集槽(32)和排液口(33),所述废液收集槽(32)固定连接于车床主体(1)下部,所述过滤装置(31)固定连接于废液收集槽(32)上方,所述排液口(33)焊接于废液收集槽(32)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冷却循环系统的卧式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管(21)设置有可拆卸水嘴(211),所述可拆卸水嘴(211)与冷却液管(21)套接,所述冷却液管(21)为塑料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冷却循环系统的卧式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箱(22)还设置有进液口(221)和出液口(222),所述进液口(221)和出液口(222)内径壁设有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冷却循环系统的卧式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23)底部设置有旋转底座(231),所述旋转底座(231)固定连接于车床主体(1),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23)与旋转底座(231)通过旋转连接件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冷却循环系统的卧式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25)上还设有急停装置(251),所述急停装置(251)与控制面板(25)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冷却循环系统的卧式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口(33)内径壁设有螺纹,所述排液口(33)通过金属连接管与进液口(221)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冷却循环系统的卧式车床,包括车床主体,所述车床主体还设置有自动冷却装置和冷却液循环过滤装置,所述自动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液管、冷却液箱、红外温度传感器、时间控制器、控制面板和循环泵,所述冷却液箱固定连接于车床主体底部,所述冷却液管与冷却液箱固定连接,所述循环泵与冷却液箱固定连接,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和时间控制器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车床主体控制台上,所述时间控制器固定连接于控制面板上,所述冷却液循环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废液收集槽和排液口,所述废液收集槽固定连接于车床主体下部,所述过滤装置固定连接于废液收集槽上方,所述排液口焊接于废液收集槽底部。

技术研发人员:白洪华;黄伟灵;汤建林;吴荣建;孙姚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振兴阿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4
技术公布日:2020.04.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