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马口铁罐盖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52580发布日期:2020-04-17 23:11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马口铁罐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马口铁罐盖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马口铁又名镀锡铁,是电镀锡薄钢板的俗称,英文缩写为spte,是指两面镀有商业纯锡的冷轧低碳薄钢板或钢带。锡主要起防止腐蚀与生锈的作用。它将钢的强度和成型性与锡的耐蚀性、锡焊性和美观的外表结合于一种材料之中,具有耐腐蚀、无毒、强度高、延展性好的特性。

包装容器对空气及其它挥发性气体的阻隔性对营养成份及感官品质的保存非常重要。比较各种果汁包装容器证明,容器的氧气透过率直接影响果汁的褐变及维他命c的保存;氧气透过率低的金属罐盖、玻璃瓶和铝箔胶积层、纸盒对维他命c的保存较好,其中又以铁罐盖最佳。

现如今马口铁罐盖应用十分广泛,但传统的马口铁罐盖的制备工艺不合理,成型质量差,耐腐蚀性能差,不理长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马口铁罐盖的制备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马口铁罐盖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材:选择合适厚度的铁片;

s2、裁剪:对铁片进行裁剪;

s3、第一次打磨:对裁剪后铁片进行打磨,对切口处的进行重点打磨,方便后续的焊接;

s4、焊接:对打磨后的铁片进行焊接成铁罐盖;

s5、冷却:对焊接后的铁罐盖进行冷却;

s6、二次打磨:对冷却后的铁罐盖进行再次打磨;

s7、去油:将冷却后的铁罐盖浸渍在氢氧化钙溶液中,去除油污;

s8、初次冲洗:使用清水对铁罐盖进行冲洗,将铁罐盖外壁沾上的氢氧化钙溶液冲洗干净;

s9、酸洗:在醋酸溶液中酸洗,其酸洗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其氧化皮、氧化膜及残留在铁罐盖基体表面的碱溶液,酸洗结束后再用纯净水将箍筋表面多余的酸溶液清洗多次直至露出纯净的铁罐盖表面;

s10、二次冲洗:使用清水对铁罐盖进行冲洗,将铁罐盖外壁沾上的醋酸溶液冲洗干净;

s11、干燥及预热:将铁罐盖放在干燥室中进行干燥;

s12、浸镀及扩散退火:将配制好的铝合金镀液放入石墨坩埚中,中熔化至设定温度,然后将铁丝捆绑预热好的铁罐盖,悬挂浸入铝合金镀液中进行浸镀,浸镀完毕后,快速取出试样空冷;将已冷却好的3铁罐盖放入jk-sx2-12-10n型箱式电阻炉中进行扩散退火处理,每隔20摄氏度一个式样,扩渗时间均为4h;

s13、检测:铁罐盖表面经热浸镀铝与扩散退火后,沿试样横截面制成金相试样,采用jsm-6490lv型扫描电镜sem)对试样镀层及扩渗层进行组织形貌观察,采用sem自带的能谱仪(eds)及rigakud/max-rax-ray型衍射仪(xrd)分析镀层元素及相结构,12kw.cuka辐射,波长入=1.5405nm;将铁罐盖原始试样及热浸镀铝及扩散退火处理后的铁罐盖放在已制作好的筛网中,在室温下,用冲刷泵以浓度为3.5%nacl水溶液对试样进行冲刷腐蚀,每隔24h后,将试样取出吹干,用电子分析天平分别对试样进行称重,并做好记录;

优选的,在s3和s6中,分别采用300#、700#、900#砂纸分别进行打磨处理。

优选的,在s7中,将冷却后的铁罐盖放入在氢氧化钙溶液,温度控制在60-70摄氏度之间,去除油污、氢氧化钙溶液浓度为25g/l,反应时间为30-40分钟。

优选的,在s8和s10中,对铁罐盖内外表面使用清水对铁罐盖的内壁与外壁进行反复冲洗,至少反复清洗三次。

优选的,在s9中,醋酸溶液温度控制为65-75摄氏度、醋酸溶液的浓度为15g/l,反应时间为5分钟。

优选的,在s11中,缓慢升高干燥室内的温度,温度升高速率为4-6摄氏度/分钟,直至达到150-180摄氏度,干燥40分钟,干燥过程尽量平缓,不能出现强干燥的情况,干燥曲线要合理优化。

优选的,在12中,石墨坩埚为sg2-5-10井式坩埚电阻炉,额定功率为5kw,额定温度1000℃,温控设备为xtm101数显调节仪。

优选的,在s12中,根据固体中原子及分子的运动相关理论,浸镀时的温度越高,扩散系数越大,形成的扩散层越厚,根据实验可知,当浸镀温度在700-720摄氏度区间段时,镀层比较薄,且外层的纯铝层的组织不均匀;但浸镀温度在720-760摄氏度时,镀层质量好,没有出现孔洞和裂纹;780摄氏度以上时,内层镀层产生细小孔洞和裂纹,组织变差;因此浸镀温度为720-760摄氏度。

优选的,在s12中,用99.7%的工业纯铝,99.9%结晶硅,a1-1o%re中间合金配制ai-3.0%si-0.5%re热浸镀铝合金液,其中si质量分数为3.0%,re质量分数为0.5%,其余为ai。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马口铁罐盖的制备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

1、本工艺,通过选材、裁剪、第一次打磨、焊接、冷却、二次打磨、去油、初次冲洗、酸洗、二次冲洗、干燥及预热、浸镀及扩散退火、检测可制得性能优良的马口铁罐盖,提高了马口铁罐盖成型质量,对马口铁罐盖的进行镀铝,大大提高了马口铁罐盖的防腐蚀性;

2、通过二次打磨和二次冲洗,大大提高了马口铁罐盖成型质量,通过去油和酸洗处理,进一步提高了马口铁罐盖成型质量;

3、对马口铁罐盖的进行镀铝,在马口铁罐盖外壁与铝镀层之间形成一定厚度的feai3与fe2ai5合金化合物层,使得马口铁罐盖与铝镀层之间成为冶金结合,其具有较强的结合力,因而镀层不易脱落,由于该合金层具有较高的耐磨与耐腐蚀性,因此马口铁罐盖的腐蚀速度降低,马口铁罐盖表面覆盖一层致密的ai2o3,进一步提高了马口铁罐盖的耐腐蚀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新型马口铁罐盖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材:选择合适厚度的铁片;

s2、裁剪:对铁片进行裁剪;

s3、第一次打磨:对裁剪后铁片进行打磨,对切口处的进行重点打磨,方便后续的焊接;

s4、焊接:对打磨后的铁片进行焊接成铁罐盖;

s5、冷却:对焊接后的铁罐盖进行冷却;

s6、二次打磨:对冷却后的铁罐盖进行再次打磨;

s7、去油:将冷却后的铁罐盖浸渍在氢氧化钙溶液中,去除油污;

s8、初次冲洗:使用清水对铁罐盖进行冲洗,将铁罐盖外壁沾上的氢氧化钙溶液冲洗干净;

s9、酸洗:在醋酸溶液中酸洗,其酸洗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其氧化皮、氧化膜及残留在铁罐盖基体表面的碱溶液,酸洗结束后再用纯净水将箍筋表面多余的酸溶液清洗多次直至露出纯净的铁罐盖表面;

s10、二次冲洗:使用清水对铁罐盖进行冲洗,将铁罐盖外壁沾上的醋酸溶液冲洗干净;

s11、干燥及预热:将铁罐盖放在干燥室中进行干燥;

s12、浸镀及扩散退火:将配制好的铝合金镀液放入石墨坩埚中,中熔化至设定温度,然后将铁丝捆绑预热好的铁罐盖,悬挂浸入铝合金镀液中进行浸镀,浸镀完毕后,快速取出试样空冷;将已冷却好的3铁罐盖放入jk-sx2-12-10n型箱式电阻炉中进行扩散退火处理,每隔20摄氏度一个式样,扩渗时间均为4h;

s13、检测:铁罐盖表面经热浸镀铝与扩散退火后,沿试样横截面制成金相试样,采用jsm-6490lv型扫描电镜sem)对试样镀层及扩渗层进行组织形貌观察,采用sem自带的能谱仪(eds)及rigakud/max-rax-ray型衍射仪(xrd)分析镀层元素及相结构,12kw.cuka辐射,波长入=1.5405nm;将铁罐盖原始试样及热浸镀铝及扩散退火处理后的铁罐盖放在已制作好的筛网中,在室温下,用冲刷泵以浓度为3.5%nacl水溶液对试样进行冲刷腐蚀,每隔24h后,将试样取出吹干,用电子分析天平分别对试样进行称重,并做好记录;

进一步地,在s3和s6中,分别采用300#、700#、900#砂纸分别进行打磨处理。

进一步地,在s7中,将冷却后的铁罐盖放入在氢氧化钙溶液,温度控制在60摄氏度之间,去除油污、氢氧化钙溶液浓度为25g/l,反应时间为30分钟。

进一步地,在s8和s10中,对铁罐盖内外表面使用清水对铁罐盖的内壁与外壁进行反复冲洗,至少反复清洗三次。

进一步地,在s9中,醋酸溶液温度控制为65摄氏度、醋酸溶液的浓度为15g/l,反应时间为5分钟。

进一步地,在s11中,缓慢升高干燥室内的温度,温度升高速率为5摄氏度/分钟,直至达到150摄氏度,干燥40分钟,干燥过程尽量平缓,不能出现强干燥的情况,干燥曲线要合理优化。

进一步地,在12中,石墨坩埚为sg2-5-10井式坩埚电阻炉,额定功率为5kw,额定温度1000℃,温控设备为xtm101数显调节仪。

进一步地,在s12中,根据固体中原子及分子的运动相关理论,浸镀时的温度越高,扩散系数越大,形成的扩散层越厚,根据实验可知,当浸镀温度在700-720摄氏度区间段时,镀层比较薄,且外层的纯铝层的组织不均匀;但浸镀温度在720-760摄氏度时,镀层质量好,没有出现孔洞和裂纹;780摄氏度以上时,内层镀层产生细小孔洞和裂纹,组织变差;因此浸镀温度为740摄氏度。

进一步地,在s12中,用99.7%的工业纯铝,99.9%结晶硅,a1-1o%re中间合金配制ai-3.0%si-0.5%re热浸镀铝合金液,其中si质量分数为3.0%,re质量分数为0.5%,其余为ai。

实施例2

一种新型马口铁罐盖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材:选择合适厚度的铁片;

s2、裁剪:对铁片进行裁剪;

s3、第一次打磨:对裁剪后铁片进行打磨,对切口处的进行重点打磨,方便后续的焊接;

s4、焊接:对打磨后的铁片进行焊接成铁罐盖;

s5、冷却:对焊接后的铁罐盖进行冷却;

s6、二次打磨:对冷却后的铁罐盖进行再次打磨;

s7、去油:将冷却后的铁罐盖浸渍在氢氧化钙溶液中,去除油污;

s8、初次冲洗:使用清水对铁罐盖进行冲洗,将铁罐盖外壁沾上的氢氧化钙溶液冲洗干净;

s9、酸洗:在醋酸溶液中酸洗,其酸洗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其氧化皮、氧化膜及残留在铁罐盖基体表面的碱溶液,酸洗结束后再用纯净水将箍筋表面多余的酸溶液清洗多次直至露出纯净的铁罐盖表面;

s10、二次冲洗:使用清水对铁罐盖进行冲洗,将铁罐盖外壁沾上的醋酸溶液冲洗干净;

s11、干燥及预热:将铁罐盖放在干燥室中进行干燥;

s12、浸镀及扩散退火:将配制好的铝合金镀液放入石墨坩埚中,中熔化至设定温度,然后将铁丝捆绑预热好的铁罐盖,悬挂浸入铝合金镀液中进行浸镀,浸镀完毕后,快速取出试样空冷;将已冷却好的3铁罐盖放入jk-sx2-12-10n型箱式电阻炉中进行扩散退火处理,每隔20摄氏度一个式样,扩渗时间均为4h;

s13、检测:铁罐盖表面经热浸镀铝与扩散退火后,沿试样横截面制成金相试样,采用jsm-6490lv型扫描电镜sem)对试样镀层及扩渗层进行组织形貌观察,采用sem自带的能谱仪(eds)及rigakud/max-rax-ray型衍射仪(xrd)分析镀层元素及相结构,12kw.cuka辐射,波长入=1.5405nm;将铁罐盖原始试样及热浸镀铝及扩散退火处理后的铁罐盖放在已制作好的筛网中,在室温下,用冲刷泵以浓度为3.5%nacl水溶液对试样进行冲刷腐蚀,每隔24h后,将试样取出吹干,用电子分析天平分别对试样进行称重,并做好记录;

进一步地,在s3和s6中,分别采用300#、700#、900#砂纸分别进行打磨处理。

进一步地,在s7中,将冷却后的铁罐盖放入在氢氧化钙溶液,温度控制在70摄氏度之间,去除油污、氢氧化钙溶液浓度为25g/l,反应时间为40分钟。

进一步地,在s8和s10中,对铁罐盖内外表面使用清水对铁罐盖的内壁与外壁进行反复冲洗,至少反复清洗三次。

进一步地,在s9中,醋酸溶液温度控制为75摄氏度、醋酸溶液的浓度为15g/l,反应时间为5分钟。

进一步地,在s11中,缓慢升高干燥室内的温度,温度升高速率为4摄氏度/分钟,直至达到180摄氏度,干燥40分钟,干燥过程尽量平缓,不能出现强干燥的情况,干燥曲线要合理优化。

进一步地,在12中,石墨坩埚为sg2-5-10井式坩埚电阻炉,额定功率为5kw,额定温度1000℃,温控设备为xtm101数显调节仪。

进一步地,在s12中,根据固体中原子及分子的运动相关理论,浸镀时的温度越高,扩散系数越大,形成的扩散层越厚,根据实验可知,当浸镀温度在700-720摄氏度区间段时,镀层比较薄,且外层的纯铝层的组织不均匀;但浸镀温度在720-760摄氏度时,镀层质量好,没有出现孔洞和裂纹;780摄氏度以上时,内层镀层产生细小孔洞和裂纹,组织变差;因此浸镀温度为740摄氏度。

进一步地,在s12中,用99.7%的工业纯铝,99.9%结晶硅,a1-1o%re中间合金配制ai-3.0%si-0.5%re热浸镀铝合金液,其中si质量分数为3.0%,re质量分数为0.5%,其余为ai。

实施例3

一种新型马口铁罐盖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材:选择合适厚度的铁片;

s2、裁剪:对铁片进行裁剪;

s3、第一次打磨:对裁剪后铁片进行打磨,对切口处的进行重点打磨,方便后续的焊接;

s4、焊接:对打磨后的铁片进行焊接成铁罐盖;

s5、冷却:对焊接后的铁罐盖进行冷却;

s6、二次打磨:对冷却后的铁罐盖进行再次打磨;

s7、去油:将冷却后的铁罐盖浸渍在氢氧化钙溶液中,去除油污;

s8、初次冲洗:使用清水对铁罐盖进行冲洗,将铁罐盖外壁沾上的氢氧化钙溶液冲洗干净;

s9、酸洗:在醋酸溶液中酸洗,其酸洗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其氧化皮、氧化膜及残留在铁罐盖基体表面的碱溶液,酸洗结束后再用纯净水将箍筋表面多余的酸溶液清洗多次直至露出纯净的铁罐盖表面;

s10、二次冲洗:使用清水对铁罐盖进行冲洗,将铁罐盖外壁沾上的醋酸溶液冲洗干净;

s11、干燥及预热:将铁罐盖放在干燥室中进行干燥;

s12、浸镀及扩散退火:将配制好的铝合金镀液放入石墨坩埚中,中熔化至设定温度,然后将铁丝捆绑预热好的铁罐盖,悬挂浸入铝合金镀液中进行浸镀,浸镀完毕后,快速取出试样空冷;将已冷却好的3铁罐盖放入jk-sx2-12-10n型箱式电阻炉中进行扩散退火处理,每隔20摄氏度一个式样,扩渗时间均为4h;

s13、检测:铁罐盖表面经热浸镀铝与扩散退火后,沿试样横截面制成金相试样,采用jsm-6490lv型扫描电镜sem)对试样镀层及扩渗层进行组织形貌观察,采用sem自带的能谱仪(eds)及rigakud/max-rax-ray型衍射仪(xrd)分析镀层元素及相结构,12kw.cuka辐射,波长入=1.5405nm;将铁罐盖原始试样及热浸镀铝及扩散退火处理后的铁罐盖放在已制作好的筛网中,在室温下,用冲刷泵以浓度为3.5%nacl水溶液对试样进行冲刷腐蚀,每隔24h后,将试样取出吹干,用电子分析天平分别对试样进行称重,并做好记录;

进一步地,在s3和s6中,分别采用300#、700#、900#砂纸分别进行打磨处理。

进一步地,在s7中,将冷却后的铁罐盖放入在氢氧化钙溶液,温度控制在65摄氏度之间,去除油污、氢氧化钙溶液浓度为25g/l,反应时间为35分钟。

进一步地,在s8和s10中,对铁罐盖内外表面使用清水对铁罐盖的内壁与外壁进行反复冲洗,至少反复清洗三次。

进一步地,在s9中,醋酸溶液温度控制为70摄氏度、醋酸溶液的浓度为15g/l,反应时间为5分钟。

进一步地,在s11中,缓慢升高干燥室内的温度,温度升高速率为6摄氏度/分钟,直至达到160摄氏度,干燥40分钟,干燥过程尽量平缓,不能出现强干燥的情况,干燥曲线要合理优化。

进一步地,在12中,石墨坩埚为sg2-5-10井式坩埚电阻炉,额定功率为5kw,额定温度1000℃,温控设备为xtm101数显调节仪。

进一步地,在s12中,根据固体中原子及分子的运动相关理论,浸镀时的温度越高,扩散系数越大,形成的扩散层越厚,根据实验可知,当浸镀温度在700-720摄氏度区间段时,镀层比较薄,且外层的纯铝层的组织不均匀;但浸镀温度在735摄氏度时,镀层质量好,没有出现孔洞和裂纹;780摄氏度以上时,内层镀层产生细小孔洞和裂纹,组织变差;因此浸镀温度为730摄氏度。

进一步地,在s12中,用99.7%的工业纯铝,99.9%结晶硅,a1-1o%re中间合金配制ai-3.0%si-0.5%re热浸镀铝合金液,其中si质量分数为3.0%,re质量分数为0.5%,其余为ai。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工艺通过选材、裁剪、第一次打磨、焊接、冷却、二次打磨、去油、初次冲洗、酸洗、二次冲洗、干燥及预热、浸镀及扩散退火、检测可制得性能优良的马口铁罐盖;

通过二次打磨和二次冲洗,大大提高了马口铁罐盖成型质量,通过去油和酸洗处理,进一步提高了马口铁罐盖成型质量;

对马口铁罐盖的进行镀铝,在马口铁罐盖外壁与铝镀层之间形成一定厚度的feai3与fe2ai5合金化合物层,使得马口铁罐盖与铝镀层之间成为冶金结合,其具有较强的结合力,因而镀层不易脱落,由于该合金层具有较高的耐磨与耐腐蚀性,因此马口铁罐盖的腐蚀速度降低,马口铁罐盖表面覆盖一层致密的ai2o3,进一步提高了马口铁罐盖的耐腐蚀性。

因此本工艺,通过选材、裁剪、第一次打磨、焊接、冷却、二次打磨、去油、初次冲洗、酸洗、二次冲洗、干燥及预热、浸镀及扩散退火、检测可制得性能优良的马口铁罐盖,提高了马口铁罐盖成型质量,对马口铁罐盖的进行镀铝,大大提高了马口铁罐盖的防腐蚀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