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牵引压力机模具的升降式滑轮的卡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8155发布日期:2020-01-10 16:56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牵引压力机模具的升降式滑轮的卡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机配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牵引压力机模具的升降式滑轮的卡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压力机模具的更换时使用的滑轮一般都是安装在固定位置或需要工人从别处将滑轮搬运倒压力机前方,固定安装的滑轮往往都是安装在过道上,滑轮的高度固定在一个位置,工人在装有滑轮的过道上行走不便,容易发生碰撞,安全性低;怎样能够调整滑轮的高度,使用时升起滑轮,不用时收起滑轮,不占用过道空间,提高压力机模具的更换效率和安全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用于牵引压力机模具的升降式滑轮的卡紧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牵引压力机模具的升降式滑轮的卡紧装置,能够调整滑轮的高度,使用时升起滑轮,不用时收起滑轮,不占用过道空间,提高了安全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牵引压力机模具的升降式滑轮的卡紧装置,是由:座套、限位槽、升降架、轴座、滑轮、连接轴、把手、拉杆、定位座、支架、限位块、挡板、弹簧、主线轮、辅助线轮、钢丝绳构成;座套为上端敞开的空腔长方体结构,座套内的两侧中部和上端对称设置两对限位槽,座套内设置升降架,升降架由垂直板两侧对称设置一对侧板构成u形结构,升降架的上端中部设置把手,升降架的一对侧板下端对称设置一对定位孔,升降架后端垂直中心线上部设置滑轮,升降架前端对应滑轮处设置轴座,滑轮与轴座之间设置连接轴,滑轮为连接轴为中心转动,升降架前端垂直中心线的上部和下部设置一对定位座,升降架的前端设置拉杆,拉杆由长方形框架的下端设置垂直杆构成,轴座位于长方形框架内的下端,拉杆的长方形框架的上端露出升降架的上端,拉杆的垂直杆的下端由上至下依次穿过一对定位座中部的预留孔位于升降架的下部,拉杆下方设置支架,支架的上表面中部设置过线孔,支架内的上端中部设置主线轮,主线轮的两侧对称设置一对辅助线轮,支架下端左右两侧内设置一对限位块,限位块的前端穿过升降架的定位孔与座套的内壁接触,限位块的后方设置挡板,限位块与挡板之间设置弹簧,一对限位块的后端与拉杆的垂直杆下端均设置钢丝绳,位于支架左侧的限位块与拉杆下端的钢丝绳的上部位于主线轮环形凹槽的右侧内,位于支架左侧的限位块与拉杆下端的钢丝绳的末端穿过支架的过线孔设置于拉杆的垂直杆下端右侧,位于支架右侧的限位块与拉杆下端的钢丝绳的上部位于主线轮环形凹槽的左侧内,位于支架右侧的限位块与拉杆下端的钢丝绳的末端穿过支架的过线孔设置于拉杆的垂直杆下端左侧,拉杆通过钢丝绳带动限位块移动。

所述的支架由圆形的顶管的外周两侧对称设置一对l形的侧管构成,顶管与侧管相通,顶管的顶部设置过线孔,主线轮设置于顶管内,l形的侧管由倾斜管下端设置水平管构成,一对侧管的倾斜管相向设置,辅助线轮设置与侧管的倾斜管上端内,限位块、挡板和弹簧均设置于侧管的水平管的前端内。

所述的主线轮外周设置两个环形凹槽,两个钢丝绳分别位于位于主线轮的两个环形凹槽内,辅助线轮外周中部设置一个环形凹槽,辅助线轮的最顶点与主线轮的最低点位于同一水平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压力机前方和后方的中部设置机坑,座套放入机坑内,然后往机坑内注入水泥,座套的上端露出水泥,机坑上端设置盖板,升起时,操作人员移开机坑的盖板,向上拉动座套上端的把手,把手带动升降架向上移动,当升降架移动至指定高度时,弹簧依靠自身的弹力将限位块的前端顶入座套的限位槽内,避免升降架向下滑落,然后进行模具的牵引任务;降下时,操作人员握住升降架上端的把手,同时向上拉动拉杆,拉杆带动钢丝绳向上移动,钢丝绳带动限位块移动使限位块的前端移出限位槽,向下推动升降架,当升降架完全进入座套内时,盖上机坑盖板;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升起滑轮,不用时收起滑轮,不占用过道的地面空间,提高了安全性,不需要来回搬运,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机构简单,设计巧妙,操作方便,使用安全,适合普遍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1中:座套1、限位槽1.1、升降架2、轴座2.1、滑轮2.2、连接轴2.3、把手3、拉杆4、定位座5、支架6、限位块7、挡板8、弹簧9、主线轮10、辅助线轮11、钢丝绳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座套1为上端敞开的空腔长方体结构,座套1内的两侧中部和上端对称设置两对限位槽1.1,座套1内设置升降架2,升降架2由垂直板两侧对称设置一对侧板构成u形结构,升降架2的上端中部设置把手3,升降架2的一对侧板下端对称设置一对定位孔,升降架2后端垂直中心线上部设置滑轮2.2,升降架2前端对应滑轮2.2处设置轴座2.1,滑轮2.2与轴座2.1之间设置连接轴2.3,滑轮2.2为连接轴2.3为中心转动,升降架2前端垂直中心线的上部和下部设置一对定位座5,升降架2的前端设置拉杆4,拉杆4由长方形框架的下端设置垂直杆构成,轴座2.1位于长方形框架内的下端,拉杆4的长方形框架的上端露出升降架2的上端,拉杆4的垂直杆的下端由上至下依次穿过一对定位座5中部的预留孔位于升降架2的下部,拉杆4下方设置支架6,支架6的上表面中部设置过线孔,支架6内的上端中部设置主线轮10,主线轮10的两侧对称设置一对辅助线轮11,支架6下端左右两侧内设置一对限位块7,限位块7的前端穿过升降架2的定位孔与座套1的内壁接触,限位块7的后方设置挡板8,限位块7与挡板8之间设置弹簧9,一对限位块7的后端与拉杆4的垂直杆下端均设置钢丝绳12,位于支架6左侧的限位块7与拉杆4下端的钢丝绳12的上部位于主线轮10环形凹槽的右侧内,位于支架6左侧的限位块7与拉杆4下端的钢丝绳12的末端穿过支架6的过线孔设置于拉杆4的垂直杆下端右侧,位于支架6右侧的限位块7与拉杆4下端的钢丝绳12的上部位于主线轮10环形凹槽的左侧内,位于支架6右侧的限位块7与拉杆4下端的钢丝绳12的末端穿过支架6的过线孔设置于拉杆4的垂直杆下端左侧,拉杆4通过钢丝绳12带动限位块7移动。

所述的支架6由圆形的顶管的外周两侧对称设置一对l形的侧管构成,顶管与侧管相通,顶管的顶部设置过线孔,主线轮10设置于顶管内,l形的侧管由倾斜管下端设置水平管构成,一对侧管的倾斜管相向设置,辅助线轮11设置与侧管的倾斜管上端内,限位块7、挡板8和弹簧9均设置于侧管的水平管的前端内。

所述的主线轮10外周设置两个环形凹槽,两个钢丝绳12分别位于位于主线轮10的两个环形凹槽内,辅助线轮11外周中部设置一个环形凹槽,辅助线轮11的最顶点与主线轮10的最低点位于同一水平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