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桩端盖自动压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9059发布日期:2019-11-27 18:5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管桩端盖自动压槽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桩端盖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管桩端盖自动压槽机。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大量应用于铁道系统,并逐步扩大到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冶金、港口、公路等领域,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主要由桩身、端头板以及端盖等组成。

现有的端盖的生产方式为:首先将长条状的钢带进行首尾焊接形成类圆环状的端盖,然后再将端盖的焊接位置进行圆滑处理,使得端盖整体更加圆润,接着将端盖的周向面进行压槽作业。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现有技术中,端盖初步成型后的焊接处圆滑处理以及周向面压槽处理要分为两个独立的步骤进行,导致端盖的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端盖生产效率的管桩端盖自动压槽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管桩端盖自动压槽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轴线水平的上转轴和下转轴,上转轴位于下转轴的正上方,上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轴设置的上压辊,下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轴设置的下压辊,上压辊的周向面上固定设置有环状的压块,下压辊的周向面对应位置处开设有与压块相适配的压槽,机架上固定连接有带动下转轴转动的驱动件,机架靠近上压辊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竖直设置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竖直朝下并与上转轴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槽机在使用之前,气缸的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留有空隙,当需要对端盖进行压槽作业时,将焊接好的端盖放置在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且端盖的内周向面与下压辊的周向面抵接,然后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带动上压辊抵接在端盖的外周向面,然后驱动件带动下压辊转动,下压辊转动时通过摩擦力带动端盖转动,进而带动上压辊转动,从而对端盖的周向面进行压槽作业,同时,当端盖的焊接位置经过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时,上压辊和下压辊会对端盖的焊接位置进行压圆处理,使得端盖的焊接位置变得圆滑,因此端盖和压槽处理和圆滑处理可以同时进行,大大提高了端盖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转轴包括驱动转轴和调节转轴,驱动转轴和调节转轴通过十字联轴器固定连接,驱动转轴远离调节转轴的端部与驱动件固定连接,调节转轴远离驱动转轴的端部与上压辊固定连接,气缸的活塞杆的底部与调节转轴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气缸的活塞杆伸缩时,可以带动调节转轴绕着十字联轴器与驱动转轴转动,以便于将端盖放置在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或将端盖从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取出,由于十字联轴器的设置,使得驱动转轴转动时,驱动转轴也能够稳定地带动调节转轴转动,从而使得上压辊的压槽作业不会与气缸的伸缩运动发生干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位于气缸的下方滑动设置有滑块,滑块的滑动方向竖直,调节转轴穿过滑块并与滑块转动连接,气缸的活塞杆的底端与滑块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将端盖放置在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时,气缸的活塞杆收缩,活塞杆带动滑块向上滑动,从而带动调节转轴绕着十字联轴器转动,调节转轴转动时驱动转轴的转动轴线不会发生倾斜,使得整个上转轴的转动不会受到干涉,并且调节转轴与滑块转动连接,因此调节转轴的转动与滑块的上下滑动不会相互干涉,进一步提高了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电机,下转轴远离下压辊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同轴线的主动齿轮,上转轴远离上压辊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同轴线的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且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固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一方面带动下转轴转动,从而带动下压辊转动,另一方面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从而带动上转轴转动,上转轴带动上压辊转动,并且上压辊和下压辊的转轴方向相反,使得位于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的端盖能够受到更大的摩擦驱动力,提高了端盖的压槽效果和焊接处的圆滑质量,同时提高了端盖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辅助轴,辅助轴位于下压辊的下方的一侧位置处,辅助轴与下压辊位于机架的同一侧位置处并与下压辊平行,机架上开设有腰型孔,腰型孔从上至下沿着远离上压辊的中心倾斜向下设置,辅助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螺柱,螺柱穿过腰型孔后螺纹连接有螺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端盖的尺寸较大时,端盖放置在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的同时,可以令辅助轴位于端盖的环内,端盖在被带动转动时,辅助轴可以有效防止端盖发生侧滑或者受力不均,提高了端盖的生产质量以及生产稳定性,并且可以沿着腰型孔调整辅助轴的位置,从而适用各种不同尺寸的端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压辊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定位轴,定位轴与机架固定连接,定位轴与下压辊平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端盖的尺寸较小时,两个定位轴可以位于端盖的环内,使得端盖在转动时端盖的内表面可以与定位轴接触,起到定位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端盖的生产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上压辊和下压辊,使得端盖可以同时进行压槽处理和圆滑处理,提高了端盖的生产效率;

2、通过将上转轴设置为通过十字联轴器相互连接的驱动转轴和调节转轴,使得上转轴的转动与上压辊的上下运动不会产生干涉,提高端盖压槽作业的稳定性;

3、通过设置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使得上压辊和下压辊反向转动,增大了端盖与上压辊以及下压辊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端盖的转动速度,进而提高端盖的压槽处理和圆滑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旨在强调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刚放上端盖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压槽结束后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电机;111、主动齿轮;112、从动齿轮;12、滑槽;13、滑块;14、气缸;15、腰型孔;2、上转轴;21、驱动转轴;22、调节转轴;221、十字联轴器;3、下转轴;4、上压辊;41、压块;5、下压辊;51、压槽;6、辅助轴;61、螺柱;62、螺母;7、定位轴;8、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管桩端盖自动压槽51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水平的上转轴2和下转轴3,上转轴2位于下转轴3的正上方,且上转轴2的一个端部穿过机架1后固定连接有同轴设置的上压辊4,下转轴3与上压辊4同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下压辊5,上压辊4和下压辊5平行,下转轴3远离下压辊5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驱动件,上压辊4的周向面上固定设置有环状的压块41,下压辊5的周向面上开设有与压块41相适配的压槽51。将焊接好的端盖放在上压辊4和下压辊5之间,并且端盖的外表面与上压辊4抵接、端盖的内表面与下压辊5抵接,驱动件带动下转轴3转动时,下转轴3带动下压辊5转动,从而通过摩擦力带动端盖转动、端盖通过摩擦力带动上压辊4转动,因此端盖不断转动的同时会通过压槽51和压块41的配合在端盖的周向面进行压槽51处理,同时端盖的焊接位置经过上压辊4和下压辊5之间时能够进行圆滑处理,提高了端盖的生产效率。

压槽51和压块41的数量按照实际需求设置,本实施例中,选择的压槽51数量为两道,对应的压块41的数量也为两个,因此能够在端盖的周向面上同时压出两道需要的槽。

如图2所示,上转轴2包括驱动转轴21和调节转轴22,驱动转轴21和调节转轴22相互靠近的端部连接有十字联轴器221,机架1靠近上压辊4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竖直的气缸14,气缸14的活塞杆竖直向下穿过机架1,机架1上开设有滑槽12,滑槽12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3,且滑块13的滑动方向竖直,滑块13的顶端与气缸14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上转轴2水平穿过滑块13并与滑块13转动连接。将端盖放在上压辊4和下压辊5之间后,气缸14的活塞杆向下伸出,带动调节转轴22绕着十字联轴器221转动,使得上压辊4抵接在端盖的外表面以进行压槽51作业。由于十字联轴器221的设置,使得气缸14带动上压辊4的竖直方向的运动与上转轴2的转动不会发生干涉,提高了压槽51作业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驱动件位于机架1远离上压辊4以及下压辊5的一侧,驱动件包括电机11,下转轴3靠近电机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同轴设置的主动齿轮111,上转轴2的对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12,电机11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111固接,且主动齿轮111和从动齿轮112相啮合。电机11带动主动齿轮111转动,主动齿轮111带动从动齿轮112转动,从而使得上压辊4和下压辊5反向转动,端盖在进行压槽51作业时受到的摩擦驱动力更大,进一步提高了压槽51的效率以及质量。

如图2所示,机架1靠近上压辊4以及下压辊5的一侧的底部位置处开设有腰型孔15,腰型孔15沿着远离下压辊5中心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腰型孔15内设置有螺柱61,螺柱61朝向与下压辊5同一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辅助轴6,辅助轴6与下压辊5平行,螺柱61背离辅助轴6的端部穿过腰型孔15后螺纹连接有螺母62。使用时将端盖的内表面套在下压辊5和辅助轴6的周向面上,提高了端盖在进行压槽51处理和圆滑处理时的稳定性,并且移动螺柱61在腰型孔15内的距离可以调整辅助轴6与下压辊5之间的距离,然后拧紧螺母62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端盖。

如图1所示,下压辊5的下方两侧位置处设置有与下压辊5平行的两个定位轴7,定位轴7与机架1固定,使用时定位轴7位于端盖的环内,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端盖的生产稳定性。机架1位于上压辊4以及下压辊5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挡板8,挡板8竖直设置且垂直于上转轴2以及下转轴3,端盖在压槽51时与挡板8抵接,使得端盖不会卡在机架1内,进一步提高了端盖的压槽51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参考图3,在进行压槽51作业之前,气缸14的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此时上压辊4和下压辊5处于分离状态,然后将需要操作的端盖放在上压辊4和下压辊5之间,并且端盖的内表面与下压辊5的表面接触,气缸14带动活塞杆伸出,活塞杆带动滑块13向下滑动,滑块13带动上压辊4向下压在端盖的外表面,接着电机11带动主动齿轮111转动,主动齿轮111带动从动齿轮112转动,从而使得上压辊4和下压辊5反向转动,转动时通过摩擦力带动端盖转动,进而利用压块41与压槽51的配合在端盖上压出需要的槽(参考图4),同时,当端盖的焊接位置经过上压辊4和下压辊5之间时,焊接位置能够得到圆滑处理,提高端盖质量。综上所述,端盖的压槽51作业和圆滑处理作业可以同时进行,大大提高了端盖的生产效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