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5872发布日期:2019-10-19 04:00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储带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带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储带机。



背景技术:

铜带是一种金属元件,主要用于生产电器元件、灯头、电池帽、钮扣、密封件、接插件;还用作导电、导热、耐蚀器材,如电气元器件、开关、垫圈、垫片、电真空器件、散热器、导电母材、汽车水箱、散热片以及气缸片等各种零部件。

但是,现有的铜带生产线中,当一盘铜带用完后需要更换另一盘时,还需将前盘末端与后盘初始端焊接起来,此时生产线就只能停下或降低输送速度,从而降低了铜带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带机,能够对铜带进行储存,当一盘铜带使用完时,不需停线或者降速对铜带进行更换,因而能够提高铜带的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储带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储带装置,所述储带装置包括固接于机架顶部的固定框、沿铜带的运输方向依次转动连接于固定框内的多个第一张紧轮、沿竖向滑移连接于机架的活动框、沿铜带的运输方向依次转动连接于活动框内的多个第二张紧轮以及分别转动连接于机架两侧的多个导向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对活动框进行限位的限位装置;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铜带压紧的压紧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铜带穿过机架一侧的导向轮,然后交替的穿过第一张紧轮以及第二张紧轮,最后穿过机架另一侧的导向轮;正常生产时通过限位装置对活动框进行限位,这样可使铜带始终处于绷紧状态;当需要更换铜带盘时,通过限位装置使活动框处于自由状态,然后通过压紧机构将铜带的一端压紧,铜带的另一端在牵引设备的牵引下继续移动,这样在铜带的张紧力的作用下使活动框向上移动,因而可对储存在储带装置中的铜带进行使用,从而可以不用停线或者降速对铜带进行更换,因而能够提高铜带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内部的两端分别固接有导柱,两个所述导柱均竖直设置,所述活动框的两端分别固接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导柱分别贯穿两个第一滑块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滑移连接于两个导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柱对第一滑块具有导向作用,以此可以降低活动框在沿竖向滑移过程中发生偏离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机架内部两端的限位机构,两组所述限位机构分别对应两个第一滑块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组限位机构分别对两个第一滑块进行限位,以此可以对活动框进行较佳的限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沿机架的宽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机架的第一斜块、安装于机架用于驱动第一斜块移动的驱动组件以及安装于机架用于驱动第一斜块复位的复位组件;所述第一斜块的一端贯穿机架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斜块的底部沿机架的宽度方向滑移连接于第一滑块的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第一滑块进行限位时,通过驱动组件推动第一斜块靠近第一滑块移动对第一滑块进行限位;当需要使第一滑块向上移动时,在驱动组件和复位组件的作用下使第一斜块复位,这样第一滑块便可向上移动,通过限位机构对第一滑块进行限位,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于机架一侧的驱动气缸以及沿竖向滑移的第二斜块;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与第二斜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块的斜面抵接于第一斜块的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推动第二斜块移动,第二斜块移动推动第一斜块移动;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斜块移动,一方面使第一斜块移动的更加稳定,另一方面因驱动气缸动力相对较大,所以可以降低第一斜块发生后退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垂直固接于机架一侧的两个导杆以及分别固接于第一斜块两端的第二滑块;两个所述导杆均沿机架的宽度方向设置,并且两个所述导杆分别贯穿两个第二滑块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分别滑移连接于两个导杆;每个所述导杆中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接于第二滑块,另一端固接于机架靠近第二斜块一侧的外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斜块靠近第一滑块移动带动第二滑块移动,第二滑块移动对弹簧进行抵压,此时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当需要使第一斜块复位时,关闭驱动气缸,使第二斜块向上移动,此时第二滑块在弹簧的作用下驱动第一斜块复位,通过复位组件驱动第一斜块复位,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固接于机架一侧的压紧框、沿机架的长度方向滑移于压紧框内的压板以及安装于压紧框远离机架的一端用于驱动压板移动的压紧气缸;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贯穿压紧框远离机架的一端与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铜带的一端压紧时,启动压紧气缸,压紧气缸的活塞杆驱动压板对铜带进行压紧,这样便于将前盘铜带的末端与后盘铜带的初始端焊接起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底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润滑组件,两组润滑组件分别对应两个第一滑块设置;每组所述润滑组件包括安装于机架底部一端的承载板、安装于承载板上的润滑液泵、固接于承载板上的润滑液箱以及与润滑液泵的出液口连通的喷液管;所述润滑液泵的进液口通过管道与润滑液箱连通;所述喷液管的开口朝向第一滑块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滑块在导柱上滑行时会与导柱发生摩擦,通过设置润滑组件对第一滑块进行润滑,可便于第一滑块在导柱上滑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铜带穿过机架一侧的导向轮,然后交替的穿过第一张紧轮以及第二张紧轮,最后穿过机架另一侧的导向轮;正常生产时通过限位装置对活动框进行限位,这样可使铜带始终处于绷紧状态;当需要更换铜带盘时,通过限位装置使活动框处于自由状态,然后通过压紧机构将铜带的一端压紧,铜带的另一端在牵引设备的牵引下继续移动,这样在铜带的张紧力的作用下使活动框向上移动,因而可对储存在储带装置中的铜带进行使用,从而可以不用停线或者降速对铜带进行更换,因而能够提高铜带的生产效率;

2.当需要对第一滑块进行限位时,通过驱动组件推动第一斜块靠近第一滑块移动对第一滑块进行限位;当需要使第一滑块向上移动时,在驱动组件和复位组件的作用下使第一斜块复位,这样第一滑块便可向上移动,通过限位机构对第一滑块进行限位,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第一滑块在导柱上滑行时会与导柱发生摩擦,通过设置润滑组件对第一滑块进行润滑,可便于第一滑块在导柱上滑行。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凸显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导柱;2、储带装置;21、固定框;22、第一张紧轮;23、活动框;231、第一滑块;24、第二张紧轮;25、导向轮;3、限位装置;31、限位机构;311、第一斜块;32、驱动组件;321、驱动气缸;322、第二斜块;33、复位组件;331、导杆;332、第二滑块;333、弹簧;4、压紧机构;41、压紧框;42、压板;43、压紧气缸;5、润滑组件;51、承载板;52、润滑液泵;53、润滑液箱;54、喷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储带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储带装置2。

如图1和图2所示,储带装置2包括固接于机架1顶部的固定框21、沿铜带的运输方向依次转动连接于固定框21内的多个第一张紧轮22、沿竖向滑移连接于机架1的活动框23、沿铜带的运输方向依次转动连接于活动框23内的多个第二张紧轮24以及分别转动连接于机架1两侧的多个导向轮25;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对活动框23进行限位的限位装置3;机架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铜带压紧的压紧机构4。将铜带穿过机架1一侧的导向轮25,然后交替的穿过第一张紧轮22以及第二张紧轮24,最后穿过机架1另一侧的导向轮25;正常生产时通过限位装置3对活动框23进行限位,这样可使铜带始终处于绷紧状态;当需要更换铜带盘时,通过限位装置3使活动框23处于自由状态,然后通过压紧机构4将铜带的一端压紧,铜带的另一端在牵引设备的牵引下继续移动,这样在铜带的张紧力的作用下使活动框23向上移动,因而可对储存在储带装置2中的铜带进行使用,从而可以不用停线或者降速对铜带进行更换,因而能够提高铜带的生产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机架1内部的两端分别固接有导柱11,两个导柱11均竖直设置,活动框23的两端分别固接有第一滑块231,两个导柱11分别贯穿两个第一滑块231设置,两个第一滑块231分别滑移连接于两个导柱11。导柱11对第一滑块231具有导向作用,以此可以降低活动框23在沿竖向滑移过程中发生偏离的可能性。

如图1和图2所示,限位装置3包括分别设置于机架1内部两端的限位机构31,两组限位机构31分别对应两个第一滑块231设置;每组限位机构31包括沿机架1的宽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机架1的第一斜块311、安装于机架1用于驱动第一斜块311移动的驱动组件32以及安装于机架1用于驱动第一斜块311复位的复位组件33;第一斜块311的一端贯穿机架1设置,并且第一斜块311的底部沿机架1的宽度方向滑移连接于第一滑块231的顶部。当需要对第一滑块231进行限位时,通过驱动组件32推动第一斜块311靠近第一滑块231移动对第一滑块231进行限位;当需要使第一滑块231向上移动时,在驱动组件32和复位组件33的作用下使第一斜块311复位,这样第一滑块231便可向上移动,通过限位机构31对第一滑块231进行限位,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如图1和图2所示,驱动组件32包括安装于机架1一侧的驱动气缸321以及沿竖向滑移的第二斜块322;驱动气缸321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与第二斜块322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斜块322的斜面抵接于第一斜块311的斜面。启动驱动气缸321,驱动气缸321的活塞杆推动第二斜块322移动,第二斜块322移动推动第一斜块311移动;通过驱动组件32驱动第一斜块311移动,一方面使第一斜块311移动的更加稳定,另一方面因驱动气缸321动力相对较大,所以可以降低第一斜块311发生后退的可能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复位组件33包括垂直固接于机架1一侧的两个导杆331以及分别固接于第一斜块311两端的第二滑块332;两个导杆331均沿机架1的宽度方向设置,并且两个导杆331分别贯穿两个第二滑块332设置,两个第二滑块332分别滑移连接于两个导杆331;每个导杆331中套接有弹簧333,弹簧333的一端固接于第二滑块332,另一端固接于机架1靠近第二斜块322一侧的外侧壁。第一斜块311靠近第一滑块231移动带动第二滑块332移动,第二滑块332移动对弹簧333进行抵压,此时弹簧333处于被压缩状态;当需要使第一斜块311复位时,关闭驱动气缸321,使第二斜块322向上移动,此时第二滑块332在弹簧333的作用下驱动第一斜块311复位,通过复位组件33驱动第一斜块311复位,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如图1和图2所示,压紧机构4包括固接于机架1一侧的压紧框41、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滑移于压紧框41内的压板42以及安装于压紧框41远离机架1的一端用于驱动压板42移动的压紧气缸43;压紧气缸43的活塞杆贯穿压紧框41远离机架1的一端与压板42的一端固定连接。当需要将铜带的一端压紧时,启动压紧气缸43,压紧气缸43的活塞杆驱动压板42对铜带进行压紧,这样便于将前盘铜带的末端与后盘铜带的初始端焊接起来。

如图1和图2所示,机架1底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润滑组件5,两组润滑组件5分别对应两个第一滑块231设置;每组润滑组件5包括安装于机架1底部一端的承载板51、安装于承载板51上的润滑液泵52、固接于承载板51上的润滑液箱53以及与润滑液泵52的出液口连通的喷液管54;润滑液泵52的进液口通过管道与润滑液箱53连通;喷液管54的开口朝向第一滑块231设置。第一滑块231在导柱11上滑行时会与导柱11发生摩擦,通过设置润滑组件5对第一滑块231进行润滑,可便于第一滑块231在导柱11上滑行。

该种储带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铜带穿过机架1一侧的导向轮25以及压紧框41,然后交替的穿过第一张紧轮22以及第二张紧轮24,最后穿过机架1另一侧的导向轮25;正常生产时,启动驱动气缸321,驱动气缸321的活塞杆推动第二斜块322移动,第二斜块322移动推动第一斜块311移动对第一滑块231进行限位,进而对活动框23进行限位,这样可使铜带始终处于绷紧状态,再者,第一斜块311靠近第一滑块231移动带动第二滑块332移动,第二滑块332移动对弹簧333进行抵压,此时弹簧333处于被压缩状态;当需要更换铜带盘时,关闭驱动气缸321,使第二斜块322向上移动,此时第二滑块332在弹簧333的作用下驱动第一斜块311复位,这样可使活动框23处于自由状态,然后启动压紧气缸43,压紧气缸43的活塞杆驱动压板42对铜带进行压紧,此时铜带的另一端在牵引设备的牵引下继续移动,这样在铜带的张紧力的作用下使活动框23向上移动,因而可对储存在储带装置2中的铜带进行使用,从而可以不用停线或者降速对铜带进行更换,因而能够提高铜带的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