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空调装配流水线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2761发布日期:2020-05-22 20:57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空调装配流水线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空调装配流水线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代工厂中一些部件装配均是通过流水线操作台来实现,通过各种不同工位的加工处理,最后组装成完整的装置。然而,由于不同工位的工作各种各样,单一的流水线结构很难满足高效率生产的需求。

因此,针对上述情况而设计出既可以满足高效率、高质量生产的需求,减低人力物力成本,可旋转、升降以及检测的一种汽车空调智能装配流水线,正是实用新型人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空调装配流水线,具有旋转、升降以及检测功能,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空调装配流水线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机架、电控箱,所述机架包括装配机架以及检测机架,所述装配机架设有输送轨道,所述输送轨道轴向上方设有若干个工装盘,所述工装盘沿输送轨道可控移动,所述输送轨道内有序排列设有顶升定位机构,所述检测机架紧靠装配机架设置且与装配机架平行,对应检测机架在装配机架设有顶升平移机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检测机架设有若干个检测工位,所述检测工位上方设有均设有检测内机,所述检测机工位内设有与装配机架适配的顶升平移机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顶升平移机构包括第一底座、第一活动板、第一支撑柱、第一驱动机构、平移组件,所述第一底座与第一活动板通过第一支撑柱贯穿连接,所述第一底座与第一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可沿第一支撑柱上下位移,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固定设置于第一底座上且与第一活动板连接,所述所述平移组件固定设置于第一活动板轴向上方端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平移组件包括平移电机、平移链条以及带座轴承,所述带座轴承包括底座、轴承以及与轴承连接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传动轴以及第二传动轴,所述底座与第一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平移链条包括第一链条以及第二链条,所述第一链条以及第二链条相对套设于第一传动轴以及第二传动轴两端,所述第一传动轴以及第二传动轴联动,所述平移电机与第一传动轴之间设有联动链条,所述联动链条分别连接第一传动轴以及平移电机,所述平移电机驱动第一传动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顶升定位机构包括第二底座、第二活动板、第二支撑柱、定位销、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底座以及第二活动板通过第二支撑柱贯穿连接,所述第二底座与第二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板可沿第二支撑柱上下位移,第二驱动机构固定设置于第二底座上且与第二活动板连接,所述定位销固定设置于第二活动板轴向上方端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装配机架在顶升定位机构处设有安装工位,所述安装工位在输送方向一端设有可控限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可控限位装置包括阻挡气缸,所述阻挡气缸连接设有可升降的阻挡头,所述安装工位设有用于控制阻挡气缸的控制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工装盘包括转台、底板以及转台轴承,所述转台与底板通过转台轴承连接,环绕转台轴承在底板与转台之间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底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安装工位上方设有梁架,所述梁架设有显示屏以及风扇,所述安装工位在机架处设有抽屉。

具有上述特征的本实用新型:工装盘与顶升定位机构配合实现旋转与升降功能,通过顶升平移装置将产品从装配机架转移至检测机架进行检测,可控限位装置保证每道工序的完成度,提供产品合格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六。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七。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八。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九。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图9所示的一种电动空调装配流水线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电控箱2,所述机架1包括装配机架101以及检测机架102,所述装配机架101设有输送轨道3,所述输送轨道3内设有倍速链条4,所述倍速链条4连接设有传动轴承5,所述传动轴承5连接设有传动链条6,所述传动链条6连接设有主电机7,主电机7运行,倍速链条6工作,所述输送轨道3轴向上方设有若干个工装盘8,所述工装盘8沿输送轨道3可控移动,所述输送轨道3内有序排列设有顶升定位机构9,所述检测机架102紧靠装配机架101设置且与装配机架101平行,对应检测机架102在装配机架101设有顶升平移机构10,所述检测机架102设有若干个检测工位11,所述检测工位11上方设有均设有检测内机12,所述检测机工位11内设有与装配机架101适配的顶升平移机构10,所述顶升平移机移10包括第一底座1001、第一活动板1002、第一支撑柱1003、第一驱动机构1004、平移组件1005,所述第一底座1001与第一活动板1002通过第一支撑柱1003贯穿连接,所述第一底座1001与第一支撑柱100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1002可沿第一支撑柱1003上下位移,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004固定设置于第一底座1001上且与第一活动板1002连接,所述所述平移组件1005固定设置于第一活动板1002轴向上方端面,所述平移组件1005包括平移电机10051、平移链条10052以及带座轴承10053,所述带座轴承10053包括底座100531、轴承100532以及与轴承100532连接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传动轴100533以及第二传动轴100534,所述底座100531与第一活动板1002固定连接,所述平移链条10052包括第一链条100521以及第二链条100522,所述第一链条100521以及第二链条100522相对套设于第一传动轴100533以及第二传动轴100534两端,所述第一传动轴100533以及第二传动轴100534联动,所述平移电机10051与第一传动轴100533之间设有联动链条10054,所述联动链条10054分别连接第一传动轴100533以及平移电机10051,所述平移电机10051驱动第一传动轴100533转动,所述顶升定位机构9包括第二底座901、第二活动板902、第二支撑柱903、定位销904、第二驱动机构905,所述第二底座901以及第二活动板902通过第二支撑柱903贯穿连接,所述第二底座901与第二支撑柱90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板902可沿第二支撑柱903上下位移,第二驱动机构905固定设置于第二底座901上且与第二活动板902连接,所述定位销904固定设置于第二活动板902轴向上方端面,所述装配机架101在顶升定位机构9处设有安装工位13,所述安装工位13在输送方向一端设有可控限位装置,所述可控限位装置包括阻挡气缸14,所述阻挡气缸14连接设有可升降的阻挡头15,所述安装工位13设有用于控制阻挡气缸14的控制键16,所述工装盘8包括转台801、底板802以及转台轴承803,所述转台801与底板802通过转台轴承803连接,环绕转台轴承803在底板802与转台801之间设有定位柱804,所述定位柱804与底板80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工位13上方设有梁架17,所述梁架17固定设有显示屏18以及风扇19,所述安装工位13在机架1处设有抽屉20,所述抽屉20包括抽屉本体2001以及滑座2002,所述滑座2002包括相对设置的光轴20021,所述光轴20021设有光轴固定座20022,所述抽屉本体2001相对设有直线轴承20023,所述抽屉本体2001设置于光轴20021之间,所述直线轴承20023套设于光轴20021上,所述光轴固定座20022与装配机架101通过螺丝连接,上述固定连接方式均可通过螺丝与螺丝孔配合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