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型钢智能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00943发布日期:2020-01-31 15:07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型钢智能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控制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速型钢智能生产线。



背景技术:

高速型钢智能生产线是对冷弯型钢进行加工生产的流水线。冷弯型钢是指以热轧或冷轧带钢为原料,在常温状态下经压力加工制成的各种复杂断面型材。亦称薄壁型钢,是轻型建筑结构钢带的一种。

目前市面上的高速型钢生产线通常是钢带经过冷弯成型,然后打包,转移,再去用设备冲孔这一套流程,生产工序较多,人工成本较高,同时传统换料是用人工焊接,工作效率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高速型钢智能生产线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型钢智能生产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高速型钢生产线生产工序较多,人工成本较高,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型钢智能生产线,包括双头开卷机,所述双头开卷机的一侧设置有矫平机,所述矫平机的另一侧设置有自动剪切对焊机,所述自动剪切对焊机的两端均设置有夹送装置,所述自动剪切对焊机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剪切焊接装置,所述自动剪切对焊机的另一侧设置有卧式螺旋活套,所述卧式螺旋活套的另一侧设置有冲孔机构,所述冲孔机构的另一侧设置有成型主机,所述成型主机的另一侧设置有液压切断机构,所述液压切断机构的另一侧设置有码垛机构,所述码垛机构的另一侧设置有打包机构,所述打包机构的一端设置有全自动打包机,所述双头开卷机的另一侧设置有电器控制柜,所述电器控制柜的另一侧设置有支控制机构,所述支控制机构的前端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按键,所述支控制机构的内部设置有数据传输模块、按键模块、电源模块和plc,所述双头开卷机、矫平机、自动剪切对焊机、卧式螺旋活套、冲孔机构、成型主机、液压切断机构、码垛机构、打包机构均与电器控制柜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plc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电器控制柜进行双向电性连接;

所述按键的输出端与按键模块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所述按键模块的输出端与plc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plc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所述plc的输出端与显示屏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剪切焊接装置与自动剪切对焊机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备高度智能化,安全高效,减少了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工成本,把原有的多道生产工序融合在一起实现了自动化。减少了周转环节,同时整个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可以让产品持续不间断的生产,解决了传统的方式是一个料卷生产完后要换料,耽误的较多工作时间,是原有工艺的两至三倍。人员是原有工艺的三分之一,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智能工业迈进必不可少的装备,解决了高速钢生产线生产工序较多,人工成本较高,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较普通成型机速度增加1-2倍,同时采用侧拉式换辊方式,不同型号界面切换方便,采用公共隔套和专用隔套方式配合设计辊轮,增加辊轮的通用性,同时减少换型配辊时搬运,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不间断式送料,实现自动化的生产,提升生产有效时间。

2.本实用新型通过plc设置程序,控制码垛机器人根据型钢截面大小和包装要求,进行自动码垛,提高打包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plc控制冲孔装置,让钢带的生产可以严格的根据产品图纸孔位分布进行编程,然后设备进行作业,让钢带的生产更加高效便捷,同时在plc中预留网络接口,可以将数据与计算机进行连接传输。

3.本实用新型通过焊机对钢带进行自动焊接,大大降低了人工焊接的成本,同时提高了焊接的合格率,而且整个焊接工作不需要受光线的影响,可以持续不间断的进行焊接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钢带合格率。

4.本实用新型液压剪对钢带机械能自动剪裁,剪裁的更加精准,避免了人工剪裁的偏差,同时和焊接工作配合进行,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速型钢智能生产线的电器控制柜、支控制机构和双头开卷机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速型钢智能生产线的矫平机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速型钢智能生产线的自动剪切对焊机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速型钢智能生产线的卧式螺旋活套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速型钢智能生产线的冲孔机构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速型钢智能生产线的成型主机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速型钢智能生产线的液压切断机构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速型钢智能生产线的码垛机构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速型钢智能生产线的打包机构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速型钢智能生产线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1、双头开卷机;2、矫平机;3、自动剪切对焊机;4、夹送装置;5、剪切焊接装置;6、卧式螺旋活套;7、冲孔机构;8、成型主机;9、液压切断机构;10、码垛机构;11、打包机构;12、全自动打包机;13、plc;14、电器控制柜;15、支控制机构;16、显示屏;17、按键;18、数据传输模块;19、按键模块;20、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高速型钢智能生产线,包括双头开卷机1,双头开卷机1的一侧设置有矫平机2,矫平机2的另一侧设置有自动剪切对焊机3,自动剪切对焊机3的两端均设置有夹送装置4,自动剪切对焊机3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剪切焊接装置5,自动剪切对焊机3的另一侧设置有卧式螺旋活套6,卧式螺旋活套6的另一侧设置有冲孔机构7,冲孔机构7的另一侧设置有成型主机8,成型主机8的另一侧设置有液压切断机构9,液压切断机构9的另一侧设置有码垛机构10,码垛机构10的另一侧设置有打包机构11,打包机构11的一端设置有全自动打包机12,双头开卷机1的另一侧设置有电器控制柜14,电器控制柜14的另一侧设置有支控制机构15,支控制机构15的前端设置有显示屏16,显示屏16的下方设置有按键17,支控制机构15的内部设置有数据传输模块18、按键模块19、电源模块20和plc13,数据传输模块18采用型号为apc240bsx1212的数据传输模块18,按键模块采用型号为19ly-adckeyboard-01的按键模块19,电源模块20采用型号为na150-220s12l1的电源模块20,双头开卷机1、矫平机2、自动剪切对焊机3、卧式螺旋活套6、冲孔机构7、成型主机8、液压切断机构9、码垛机构10、打包机构11均与电器控制柜14电性连接。

其中,plc13通过数据传输模块18与电器控制柜14进行双向电性连接;

按键17的输出端与按键模块19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按键模块19的输出端与plc13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电源模块20的输出端与plc13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plc13的输出端与显示屏16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进一步,剪切焊接装置5与自动剪切对焊机3滑动连接。

工作原理:开卷机1进行上料。确认备用位卷筒处于刹车状态,确认料卷包装是否牢靠,进行卷筒的吊装,在送料位的料卷使用完后,将备用位与送料位互换;此时工作人员点击按键17,按键17通过按键模块19将plc13传输指令,plc13收到指令通过数据传输模块18发送信号给电器控制柜14对各装置进行控制;通过矫平机2对钢卷进行能整平。调整位置准备开卷,解开料卷,再引入料头,调整夹送辊和整平辊,撤出引头部件和铲头部件,开始整平送料;钢带进入自动剪切对焊机3进行剪切和焊接,进料夹对钢带夹送,剪切焊接装置5进行剪切,剪切焊接装置5进行平移,剪切焊接装置5对钢带进行焊接,自动焊接采用nbc315二氧化碳保护焊,焊枪固定在线性模组上并用步进电机驱动,保证焊枪的稳定性和焊接速度。焊枪与线性模组间装有气缸,焊接完成时可将焊枪收起;卧式螺旋活套6对钢带进行卷收、储料和送料,首先松开刹车和夹送辊,穿入钢带再夹紧夹送辊,进行活套内穿料;冲孔机构7对钢带进行冲裁,控制阻尼装置和伺服送料的上辊,将钢带依次穿过阻尼装置、工艺孔位、各冲孔工位和伺服送料,对钢带进行限位,根据图纸调整冲孔模具前后左右的位置,以及修改输入参数,进行冲孔作用;成型主机8对钢带进行辊压成型,进料前,应检查确认各成型辊、定位套型号和摆放位置是否正确,穿入钢带,调整成型主机8让辊压出的钢带满足设计需要;液压切断机构9对辊压后的钢材进行液压剪切;码垛机构10对钢材进行码堆,下料辊道将钢料传输至翻转链道的一侧,通推平气缸将钢材推动至翻转链道,翻转链道内的叉板将钢材机进行翻转,慢慢传输至吸盘组件下,型材在翻转链道上被举升前,由导向气缸驱动推平板将一排型材端部推至平齐,保证码垛后的型材端面齐平,检测到型材数量足够后由举升机构举起等待吸盘码垛取料,吸盘组件对钢材进行吸附,实现钢材的码堆;打包后的型材经过辊道电机带动出料辊驱动,到达挡料座位置后停止,钢材到达挡料位置后,举升油缸升起,钢材由出料辊切换到卸料链道上,由卸料电机驱动卸料链条将型材运送到等候区等待运输传送至全自动打包机12下,全自动打包机12对码堆好的钢材进行自动捆扎,捆扎完出料辊将钢料传输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