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手铆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0684发布日期:2020-02-07 21:57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拉手铆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手铆接机。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金属网篮1是用金属网片焊接成的容器,金属网篮1的两相对侧壁上设有拉手孔11,拉手孔11内需安装拉手12以便于握持,拉手12包括腰形环片121及凸伸于腰形环片121上的腰形筒体122,腰形环片121的横截面呈弧形,以增强其结构强度并使得腰形环片121的边缘紧贴金属网篮1的侧壁,安装时将腰形筒体122从外向内穿过拉手孔11,腰形环片121的周缘抵持于金属网篮1的侧壁的外表面,通过对拉手12挤压,使得腰形筒体122外翻夹压住金属网篮1侧壁的内表面,从而将拉手12铆接于拉手孔11内。目前,现有技术中是采用人工压合的方式,通过手动带动上模及下模相对夹压拉手12,使得拉手12产生形变而铆接于拉手孔11内,但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且由于人工力度控制不好而容易造成铆接不牢固,或者压坏拉手12。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手铆接机,该拉手铆接机操作方便,铆接牢固,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拉手铆接机,包括机架、工件定位座、固定架、上模具、上模驱动件及下模具,工件定位座安装于机架的前侧,用于将工件限位于工件定位座内,固定架架设于机架的顶面,上模驱动件安装于固定架上,上模具位于固定架下,上模驱动件的伸缩端与上模具连接,下模具安装于机架顶面且与上模具的位置对应,下模具上具有凸台及位于凸台周侧的成型槽,上模具上设有与凸台相适配的套设孔,上模具的下表面环绕套设孔设有容置槽。

进一步地,所述工件定位座包括四个定位块及l形抵持块,下模具包括下模板,两个定位块固定于下模板的两端,另外两个定位块固定于机架的前侧且相对下模板上的两个定位块朝外错开预定距离,l形抵持块固定于机架前侧且位于四个定位块以下的位置,四个定位块及l形抵持块形成一倾斜定位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包括若干支撑杆及一固定板,若干支撑杆立设固定于机架的顶面,固定板固定于若干支撑杆的顶端,上模驱动件安装于固定板上,固定板上设有通孔,以供上模驱动件的伸缩端穿过。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具还包括上模板,上模板的两端设有导孔,导孔内固定有导柱,固定板上设有两个安装孔,安装孔内固定有滑套,导柱穿设于滑套内,以保证铆接的精确度,导向准确顺畅。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驱动件采用油压缸、液压缸、气缸或推杆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控制上模驱动件升降的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立设有的控制箱。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上设有用于显示工作状态和参数的显示屏及操作按钮。

使用时,将金属网篮罩设于工件定位座上,金属网篮的拉手孔套设于凸台上,将拉手以腰形环片朝上的方式套设于凸台上,腰形筒体夹持于拉手孔与凸台之间,通过启动上模驱动件下降,带动上模具向下冲压,凸台穿设于套设孔内,拉手在成型槽与容置槽之间挤压变形而铆接于拉手孔内,采用上模驱动件来驱动,能精确控制冲压的力度,保证铆接牢固,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金属网篮与拉手铆接前的状态图;

图2本实用新型拉手铆接机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拉手铆接机使用状态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拉手铆接机的上模具及下模具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手铆接机,包括机架2、工件定位座3、固定架4、上模具5、上模驱动件6及下模具7,工件定位座3安装于机架2的前侧,用于将工件限位于工件定位座3内,固定架4架设于机架2的顶面,上模驱动件6安装于固定架4上,上模具5位于固定架4下,上模驱动件6的伸缩端与上模具5连接,下模具7安装于机架2顶面且与上模具5的位置对应,下模具7上具有与拉手12相适配的凸台71及位于凸台71周侧的成型槽72,上模具5上设有与凸台71相适配的套设孔51,上模具5的下表面环绕套设孔51设有与拉手12的腰形环片121相适配的容置槽52。

工件定位座3包括四个定位块31及l形抵持块32,下模具7包括下模板73,两个定位块31固定于下模板73的两端,另外两个定位块31固定于机架2的前侧且相对下模板73上的两个定位块31朝外错开预定距离,l形抵持块32固定于机架2前侧且位于四个定位块31以下的位置,四个定位块31及l形抵持块32形成一倾斜定位平面,以供金属网篮1朝内倾斜地定位于工件定位座3上,防止金属网篮1朝外翻转,以方便定位。

固定架4包括若干支撑杆41及一固定板42,若干支撑杆41立设固定于机架2的顶面,固定板42固定于若干支撑杆41的顶端,上模驱动件6安装于固定板42上,固定板42上设有通孔,以供上模驱动件6的伸缩端穿过。

上模具5还包括上模板53,上模板53的两端设有导孔,导孔内固定有导柱54,固定板42上设有两个安装孔,安装孔内固定有滑套55,导柱54穿设于滑套55内,以保证铆接的精确度,导向准确顺畅。

上模驱动件6可采用油压缸、液压缸、气缸或推杆电机。

机架2上设有用于控制上模驱动件6升降的按钮。

机架2上立设有的控制箱8,控制箱8上设有用于显示工作状态和参数的显示屏及操作按钮。

使用时,将金属网篮1罩设于工件定位座3上,金属网篮1的拉手孔11套设于凸台71上,将拉手12以腰形环片121朝上的方式套设于凸台71上,腰形筒体122夹持于拉手孔11与凸台71之间,通过启动上模驱动件6下降,带动上模具5向下冲压,凸台71穿设于套设孔51内,拉手12在成型槽72与容置槽52之间挤压变形而铆接于拉手孔11内,采用上模驱动件6来驱动,能精确控制冲压的力度,保证铆接牢固,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