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双头自动攻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46234发布日期:2020-03-03 03:46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座椅双头自动攻丝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攻丝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双头自动攻丝机。



背景技术:

传统攻丝的方法一种为手工操作,采用人工将一个待加工的冲件放置到攻丝机的丝锥下方,然后手工操作再进行一下部工序的攻丝,加工完一个冲件才能进行下一个冲件的加工,该过程人工送料,速度慢,加工效率低,而且存在安全隐患;而具有攻丝功能的的机床则大多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

不过现有的攻丝机在对座椅进行攻丝时,往往固定的不够牢固,同时当需要到对座椅表面不同角度和位置进行攻丝处理时,往往都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调节,从而导致工作的效率大大地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座椅双头自动攻丝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座椅双头自动攻丝机,包括工作台、固定柱、攻丝头一和攻丝头二,所述工作台的顶端一侧边固定有所述固定柱,且所述固定柱为u型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两侧边均滑动有与所述滑槽相适配的滑板,所述滑板的底端均固定有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的底端分别固定有攻丝头一和攻丝头二,所述工作台的顶端中部固定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一侧边固定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与转轴一连接,所述转轴一与蜗杆连接,所述转轴一靠近所述电机一的一端外侧套设有固定套一,所述固定套一的顶端与支撑柱一固定,所述支撑柱一的顶端固定有与所述支撑柱一相垂直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为中部镂空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两侧中部对称固定有连接块,所述固定框的内部连接有与所述蜗杆相适配的涡轮,所述涡轮的中部通过连接轴与所述连接块的两侧连接,两侧连接块的外侧顶端之间固定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有座椅。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的顶端远离所述电机一的一端固定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与转轴二连接,所述转轴二的外侧套设有与所述转轴二相适配的固定套二,所述固定套二的顶端通过支撑柱二与所述固定框远离所述支撑柱一的一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一和所述电机二的底端均通过固定栓固定在所述底板的顶端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柱为u型连接柱,且所述连接柱的的底端两侧边均与连接轴的两端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一的两端均贯穿卡柱,所述卡柱的底端固定在底板的顶端,且所述卡柱的内部与所述转轴一相对应的位置固定有轴承。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的顶端且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两侧边均固定有夹持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结构包括固定板、伸缩气缸和夹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顶端,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固定有所述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一侧边固定有所述夹板。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套一与所述转轴一之间固定有轴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通过传送带可以将座椅运送至攻丝头的下方,从而方便对座椅的两端进行攻丝,当需要对座椅表面不同位置进行攻丝时,可以调节支撑板的角度,从而对不同位置和角度进行攻丝。

2、通过夹持结构可以从两侧同时对座椅进行夹持和固定,从而保障座椅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保障攻丝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座椅双头自动攻丝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工作台的俯视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底板顶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提供的固定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提供的膏剂瓶承载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工作台;2、固定柱;3、攻丝头一;4、攻丝头二;5、滑槽;6、滑板;7、驱动结构;8、传送带;9、底板;10、电机一;11、转轴一;12、蜗杆;13、固定套一;14、支撑柱一;15、固定框;16、连接块;17、涡轮;18、连接轴;19、连接柱;20、支撑板;21、电机二;22、转轴二;23、固定套二;24、支撑柱二;25、卡柱;26、夹持结构;27、固定板;28、伸缩气缸;29、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座椅双头自动攻丝机,包括工作台1、固定柱2、攻丝头一3和攻丝头二4,通过攻丝头一3和攻丝头二4可以从两侧同时对座椅进行攻丝处理,通过滑板6的滑动可以调节攻丝头一3和攻丝头二4之间的角度,通过电机的转动可以带动驱动结构7的运动,从而控制攻丝头的运转,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一侧边固定有所述固定柱2,且所述固定柱2为u型固定柱2,所述固定柱2的底端开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的内部两侧边均滑动有与所述滑槽5相适配的滑板6,所述滑板6的底端均固定有驱动结构7,所述驱动结构7的底端分别固定有攻丝头一3和攻丝头二4,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中部固定有传送带8,通过传送带8可以将座椅运送至攻丝头的下方,从而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所述传送带8上设有底板9,所述底板9的顶端一侧边固定有电机一10,所述电机一10的输出轴与转轴一11连接,所述转轴一11与蜗杆12连接,所述转轴一11靠近所述电机一10的一端外侧套设有固定套一13,所述固定套一13的顶端与支撑柱一14固定,所述支撑柱一14的顶端固定有与所述支撑柱一14相垂直的固定框15,所述固定框15为中部镂空的固定框15,所述固定框15的两侧中部对称固定有连接块16,所述固定框15的内部连接有与所述蜗杆12相适配的涡轮17,所述涡轮17的中部通过连接轴18与所述连接块16的两侧连接,两侧连接块16的外侧顶端之间固定有连接柱19,所述连接柱19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板20,所述支撑板20的顶端固定有座椅。

如图3所示,所述底板9的顶端远离所述电机一10的一端固定有电机二21,所述电机二21的输出轴与转轴二22连接,所述转轴二22的外侧套设有与所述转轴二22相适配的固定套二23,所述固定套二23的顶端通过支撑柱二24与所述固定框15远离所述支撑柱一14的一端连接,通过外部的控制按钮可以控制电机二21的转动,电机二21的转动可以带动转轴二22的转动,转轴二22的转动带动固定套二23的转动,进而通过固定套二23的转动带动支撑柱二24和固定框15的转动,从而可以带动支撑板20随着固定框15的转动而进行前后的转动,进而通过攻丝头一3和攻丝头二4对座椅表面进行攻丝钻孔,可以对座椅表面不同角度的位置进行攻丝钻孔。

如图3所示,所述电机一10和所述电机二21的底端均通过固定栓固定在所述底板9的顶端两侧;通过固定栓可以将电机一10和电机二21固定的更加牢固。

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柱19为u型连接柱19,且所述连接柱19的的底端两侧边均与连接轴18的两端固定,通过u型连接柱19可以将连接柱19与固定框15的两侧进行固定。

如图3所示,所述转轴一11的两端均贯穿卡柱25,所述卡柱25的底端固定在底板9的顶端,且所述卡柱25的内部与所述转轴一11相对应的位置固定有轴承,通过卡柱25更加利于蜗杆12的稳定和安全。

如图2所示,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且位于所述传送带8的两侧边均固定有夹持结构26,通过夹持结构26可以当对座椅表面进行攻丝钻孔时进行固定,从而保障座椅的牢固性,提高攻丝钻孔的精度。

如图5所示,所述夹持结构26包括固定板27、伸缩气缸28和夹板29,所述固定板27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所述固定板27的顶端固定有所述伸缩气缸28,所述伸缩气缸28的一侧边固定有所述夹板29,通过伸缩气缸28的伸缩可以带动夹板29的伸缩,且夹板29与座椅处在同一水平高度,通过两侧的夹板29可以将座椅固定得更加牢固。

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套一13与所述转轴一11之间固定有轴承,通过固定套一13和转轴一11之间的轴承,使得转轴一11转动时,固定套一13可以不进行转动。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应用时,当需要对座椅表面进行攻丝钻孔时,通过将座椅放置在传送带8上,通过传送带8的输送将座椅输送至攻丝头的下方,当需要对座椅表面的不同角度进行攻丝时,通过外部的控制按钮可以方便电机一10和电机二21的转动,通过电机一10的转动带动转轴一11和蜗杆12的转动,蜗杆12的转动带动涡轮随着转动,进而带动连接轴18的转动,通过连接轴18的转动带动连接柱19随着进行左右的运动,从而带动顶端的支撑板20转动,通过电机二21的转动,带动转轴二22和固定套二23的转动,且固定套二23套设有转轴二22上,固定套二23的转动带动支撑柱二24和固定框15的转动,从而通过固定框15的转动带动顶端的支撑板20进行前后角度的转动,从而可以对座椅表面不同角度进行攻丝钻孔,提高攻丝的效率和精度,通过两侧的夹持结构26更加利于座椅的稳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