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孔加工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3243发布日期:2020-04-03 13:08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孔加工刀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刀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孔加工刀具。



背景技术:

任何一种机器,没有孔是做不成的,零件的连接、固定都需要用到孔,因此孔在金属零件中被广泛应用。在现有技术的机械加工中,细孔或深孔加工一直都是机械加工行业的难点。一是在钻孔过程中,刀具切削部分完全深入工件中和工件形成封闭区域,切屑卷曲困难且不易排出,钻孔效率不高,另外由于是连续加工,会产生大量切削热,难以导出影响刀具使用寿命。二是因孔径过小或孔深度较深故而所用刀具的刀杆过长,运行时容易产生加工震动,影响钻孔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削平稳快速,加工质量好,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实用性高的内孔加工刀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孔加工刀具,包括刀杆、钻头和刀刃,所述刀杆的一端为钻头,所述钻头上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顶端相交的刀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刀刃的长度按刀杆旋转方向顺序依次递减0.5-3mm。

进一步地,所述刀刃沿旋转方向依次设有第二主刀刃和第一主刀刃,所述第一主刀刃的长度比第二主刀刃的长度小1mm。

进一步地,所述刀杆上设有至少两个容屑槽,所述容屑槽沿刀杆轴向螺旋布置,螺旋角为45度。

进一步地,所述刀杆内设置有用于冷却水通过的冷却通道,该冷却通道与设置在钻头上的冷却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刀杆外套设有减震套管,所述减震套管为铸铁减震合金管。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刀具端部钻头和刀刃的结构进行改进和调整,提高钻削速率和加工质量;通过设置减震套管对刀具进行减震,提高刀具运行的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制造成本低,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钻头在刀杆横截面上的投影示意图;

其中,1、刀杆;2、钻头;3、刀刃;31、第一主刀刃;32、第一副刀刃;33、第二主刀刃;34、第二副刀刃;4、容屑槽;5、冷却通道;6、减震套管;7、减震环;8、导杆;9、冷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描述中,为了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所使用的一些方位词,例如“前”、“后”、“上”、“下”、“顶部”、“底部”、“内”、“外”等均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方位而言的。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内孔加工刀具,包括刀杆1、钻头2和刀刃3,刀杆1的一端为钻头2,钻头2上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顶端相交的刀刃3,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刀刃3的长度按刀杆1旋转方向顺序依次递减0.5-3mm。本实施例中刀刃3沿旋转方向依次设有第二主刀刃33和第一主刀刃31,第一主刀刃31的长度比第二主刀刃33的长度小1mm,且第一主刀刃31和第二主刀刃33的刃口沿刀具旋转方向倾斜15-30度,此时刀具在钻削时有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且刀刃倾斜设置使切削更加快速省力,减少震动,运行更加平稳、效率更高,对刀刃的损伤也小。另外,第一主刀刃31还对应设置有第一副刀刃32,第二主刀刃33还对应设置有第二副刀刃34。刀杆1上设有至少两个容屑槽4,容屑槽4沿刀杆1轴向螺旋布置,螺旋角为45度。本实施例中容屑槽4设有两个,起始端分别位于第一副刀刃32与第二主刀刃33之间、第二副刀刃34与第一主刀刃31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主刀刃31与第一副刀刃32之间的夹角为70度,第一副刀刃32与第二主刀刃33之间的夹角为120度,第二主刀刃33与第二副刀刃34之间的夹角为90度,第二副刀刃34与第一主刀刃31之间的夹角为80度,采用这种布置在保证刀具强度的情况下最大化的扩大容屑槽4,且第一主刀刃31对应的容屑槽4相对较小,第二主刀刃33对应的容屑槽4相对较大,主刀刃与容屑槽4相互匹配,使得排屑更加顺畅快速。

本实施例中钻头2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冷却孔9,刀杆1内设置有用于冷却水通过的冷却通道5,该冷却通道5与设置在钻头2上的冷却孔9相连通。通过相关试验和实践证明,冷却孔9的中心分别位于第一主刀刃31与第一副刀刃32的角平分线上、第二主刀刃33与第二副刀刃34的角平分线上,且冷却孔9的中心到刀刃3顶端的距离分别为第一主刀刃31和第二主刀刃33到刀刃3顶端距离的3/5处时,既不影响钻头2的强度又能实现最快速有效的对钻头2和工件进行冷却,冷却效果更好,并能提升孔的加工质量及刀具使用寿命。另外,本实施例在刀杆1上远离钻头2的一端设置有环形的减震环7,减震环7可与固定刀杆1的刀座固连,减震环7与刀杆1外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用于防止冷却水溢出。减震环7内侧设置有2-4根导杆8,导杆8端部穿过刀杆1侧壁后部分伸入冷却通道5内;由于液体和固体对震动的传导速度是不同的,减震环7通过导杆8同时接收水和刀杆1传递的不同频率的震动并对其进行震动频率干扰,使震动频率逐渐衰减或分散,达到减震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刀杆1外套设有减震套管6,减震套管6可采用焊接、卡接或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在刀杆1外侧,也可一端与固定刀杆1刀座的固定座连接同时另一端与刀杆1滑动连接对刀杆1起到导轨作用。减震套管6的长度为整个刀杆1长度的1/3-1/2时减震效果较佳。减震套管6为铸铁减震合金管,采用铸铁减震合金管,铸铁内有石墨的存在,石墨在振动能的作用下,经受反复的塑性变形,通过这一过程,将振动的能量转变成摩擦热而消耗掉,对振动的衰减系数是钢的6~10倍,减震能力高,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