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线框架的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03716发布日期:2020-03-17 15:57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引线框架的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线框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引线框架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是一种借助于键合材料(金丝、铝丝、铜丝)实现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形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它起到了和外部导线连接的桥梁作用,绝大部分的半导体集成块中都需要使用引线框架,是电子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

引线框架通过冲压设备冲压成型制造,在凸形上模具和凹形下模具冲压成型时,一部分废渣会遗留在凹形下模具的凹形部内,加工硬度较大的引线框架,废渣极易被清理(孔径较大的凹形部通过钢刷清扫;孔径较小的凹形部通过倒置凹形下模具使废渣在重力作用下掉落),加工柔软度较大、较薄的引线框架,废渣易吸附在凹形下模具的凹形部侧壁,存在废渣不易被清理的问题,因此我们急需设计一种引线框架的冲压模具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引线框架的冲压模具,解决了现有冲压设备加工柔软度较大、较薄的引线框架时,吸附在凹形下模具的凹形部侧壁的废渣不易被清理的问题。

一种引线框架的冲压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凸形上模具、凹形下模具,凹形下模具内设有与其凹形部连通的锥形腔,锥形腔口径较大的一侧朝向凹形下模具的凹形部,且锥形腔口径较小的一端贯穿凹形下模具的一侧,凹形下模具内设有与其凹形部等数量的空气流道,多个空气流道的一端一一对应贯穿凹形下模具凹形部的上侧,多个空气流道的另一端连接有增压泵,凹形下模具的一侧设有间歇性密封锥形腔口径较小侧的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效果:将柔软度较大、较薄的工件放置在凹形下模具上,使凸形下模具向凹形下模具移动,完成冲压,完成冲压的凹形下模具的凹形部内会遗留工件的废渣,一部分废渣直接掉落进锥形腔内,另一部分废渣吸附在凹形下模具凹形部的侧壁,接通增压泵和调节机构的电源,增压泵向空气流道内充气,空气经空气流道进入凹形下模具的凹形部内,形成空气冲压,使吸附在凹形下模具凹形部的侧壁的废渣掉落进锥形腔内,在调节机构接通电源时,调节机构形成对锥形腔口径较小侧间歇性开启和闭合,在上述过程中,通过增压泵和空气流道配合,实现凹形下模具凹形部内的空气冲压,达到凹形部内废渣的清理,锥形腔的设计,锥形腔口径较大的一侧朝向凹形下模具的凹形部,适当减小了废渣储存腔(锥形腔)在凹形下模具内的空间占用率,避免储存腔空间占用率过大,造成凹形下模具整体结构不稳定的特点,调节机构的设计,使锥形腔口径较小侧形成间歇性开启与闭合,达到锥形腔内部废渣的排放,使本实用新型更合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解决了现有冲压设备加工柔软度较大、较薄的引线框架时,吸附在凹形下模具的凹形部侧壁的废渣不易被清理的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凹形下模具包括下模底板,还包括下模底板朝向凸形上模具一侧的凹形部,下模底板朝向凸形上模具一侧的环形面上设有导向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凸形上模具包括上模底板,上模底板朝向凹形下模具的一侧设有与凹形部配合的凸形部,上模底板朝向凹形下模具一侧的环形面上设有与导向槽对接的导向柱,导向柱远离上模底板的一端罩设有与导向槽配合的对接柱,且对接柱与导向柱伸缩配合,对接柱与上模底板之间的导向柱上套设有弹簧。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凹形下模具的下部内对称设有调压腔,凹形下模具两侧的空气流道的一端分别与同侧的调压腔连通,凹形下模具上对称设有增压泵,凹形下模具两侧的调压腔分别通过单一流道与同侧的增压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空气流道下口径到凹形下模具上表面的距离小于凸形上模具在凹形下模具内的进量,空气流道贯穿凹形下模具的一端部朝远离凹形部的一侧倾斜。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凹形下模具下表面的两条导轨,且两条导轨关于锥形腔口径较小侧对称,两条导轨上共同滑动连接有密封锥形腔端口的密封板,密封板滑动方向的一侧设有矩形缺口,矩形缺口的两侧对称设有直齿轮,矩形缺口内设有与两直间歇性齿轮啮合的半齿轮,凹形下模具内设有带动半齿轮转动的电机。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解决了现有冲压设备加工柔软度较大、较薄的引线框架时,吸附在凹形下模具的凹形部侧壁的废渣不易被清理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凹形下模具包括下模底板,还包括下模底板朝向凸形上模具一侧的凹形部,下模底板朝向凸形上模具一侧的环形面上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对凸形上模具起导向作用,使凸形上模具向凹形下模具定向移动,凹形部使工件冲压成型,凹形下模具结构完整、清楚。

(3)本实用新型通过凸形上模具包括上模底板,上模底板朝向凹形下模具的一侧设有与凹形部配合的凸形部,上模底板朝向凹形下模具一侧的环形面上设有与导向槽对接的导向柱,导向柱远离上模底板的一端罩设有与导向槽配合的对接柱,且对接柱与导向柱伸缩配合,对接柱与上模底板之间的导向柱上套设有弹簧。凸形部与凹形下模具的凹形部对接,完成被加工工件的冲压成型,对接柱与导向槽重合,对接柱在导向柱上伸缩的同时,使弹簧压缩,在凸形上模具定向向凹形下模具移动的同时,在凹形下模具与凸形上模具冲压时,起缓冲作用。

(4)本实用新型通过凹形下模具的下部内对称设有调压腔,凹形下模具两侧的空气流道的一端分别与同侧的调压腔连通,凹形下模具上对称设有增压泵,凹形下模具两侧的调压腔分别通过单一流道与同侧的增压泵连接。调压腔的设计,连接单个增压泵和多个空气流道,能实现单个进口,多个出口的设计。

(5)本实用新型通过空气流道下口径到凹形下模具上表面的距离小于凸形上模具在凹形下模具内的进量,空气流道贯穿凹形下模具的一端部朝远离凹形部的一侧倾斜。空气流道下口径到凹形下模具上表面的距离小于凸形上模具在凹形下模具内的进量,使凸形上模具的凸面部没过空气流道的下口径,避免废渣吸附在空气流道上方的凹形部内,不能达到清理的目的,空气流道贯穿凹形下模具的一端部朝远离凹形部的一侧倾斜,一方面避免废渣进入空气流道造成堵塞,另一方面使空气流道提供向下的空气流。

(6)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凹形下模具下表面的两条导轨,且两条导轨关于锥形腔口径较小侧对称,两条导轨上共同滑动连接有密封锥形腔端口的密封板,密封板滑动方向的一侧设有矩形缺口,矩形缺口的两侧对称设有直齿轮,矩形缺口内设有与两直间歇性齿轮啮合的半齿轮,凹形下模具内设有带动半齿轮转动的电机。半齿轮转动一周,实现密封板对锥形腔一端的开闭与密封,电机带动半齿轮转到,半齿轮与矩形缺口一侧的直齿轮啮合,带动密封板朝锥形腔端口移动,对锥形腔一端密封,一方面能放置锥形腔内的废渣持续排出,不易回收,另一方面使锥形腔一端密封,增大了锥形腔内的压力,使凹形部侧壁的废渣易冲落,半齿轮与矩形缺口另一侧的直齿轮啮合时,带动密封板朝原理锥形腔端口的一侧移动,锥形腔端口开启,达到废渣排出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凹形下模具的仰视图;

图中的标记为:1-凹形下模具、101-下模底板、102-凹形部、103-导向槽、2-锥形腔、3-空气流道、4-调压腔、5-增压泵、6-凸形上模具、601-上模底板、602-凸形部、7-导向柱、8-弹簧、9-对接柱、10-密封板、11-直齿轮、12-矩形缺口、13-半齿轮、14-电机、15-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引线框架的冲压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凸形上模具6、凹形下模具1,凹形下模具1内设有与其凹形部102连通的锥形腔2,锥形腔2口径较大的一侧朝向凹形下模具1的凹形部102,且锥形腔2口径较小的一端贯穿凹形下模具1的一侧,凹形下模具1内设有与其凹形部102等数量的空气流道3,多个空气流道3的一端一一对应贯穿凹形下模具1凹形部102的上侧,多个空气流道3的另一端连接有增压泵5,凹形下模具1的一侧设有间歇性密封锥形腔2口径较小侧的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效果:将柔软度较大、较薄的工件放置在凹形下模具1上,使凸形下模具向凹形下模具1移动,完成冲压,完成冲压的凹形下模具1的凹形部102内会遗留工件的废渣,一部分废渣直接掉落进锥形腔2内,另一部分废渣吸附在凹形下模具1凹形部102的侧壁,接通增压泵5和调节机构的电源,增压泵5向空气流道3内充气,空气经空气流道3进入凹形下模具1的凹形部102内,形成空气冲压,使吸附在凹形下模具1凹形部102的侧壁的废渣掉落进锥形腔2内,在调节机构接通电源时,调节机构形成对锥形腔2口径较小侧间歇性开启和闭合,在上述过程中,通过增压泵5和空气流道3配合,实现凹形下模具1凹形部102内的空气冲压,达到凹形部102内废渣的清理,锥形腔2的设计,锥形腔2口径较大的一侧朝向凹形下模具1的凹形部102,适当减小了废渣储存腔(锥形腔2)在凹形下模具1内的空间占用率,避免储存腔空间占用率过大,造成凹形下模具1整体结构不稳定的特点,调节机构的设计,使锥形腔2口径较小侧形成间歇性开启与闭合,达到锥形腔2内部废渣的排放,使本实用新型更合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解决了现有冲压设备加工柔软度较大、较薄的引线框架时,吸附在凹形下模具1的凹形部102侧壁的废渣不易被清理的问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是在实施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凹形下模具1包括下模底板101,还包括下模底板101朝向凸形上模具6一侧的凹形部102,下模底板101朝向凸形上模具6一侧的环形面上设有导向槽103。导向槽103对凸形上模具6起导向作用,使凸形上模具6向凹形下模具1定向移动,凹形部102使工件冲压成型,凹形下模具1结构完整、清楚。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凸形上模具6包括上模底板601,上模底板601朝向凹形下模具1的一侧设有与凹形部102配合的凸形部602,上模底板601朝向凹形下模具1一侧的环形面上设有与导向槽103对接的导向柱7,导向柱7远离上模底板601的一端罩设有与导向槽103配合的对接柱9,且对接柱9与导向柱7伸缩配合,对接柱9与上模底板601之间的导向柱7上套设有弹簧8。凸形部602与凹形下模具1的凹形部102对接,完成被加工工件的冲压成型,对接柱9与导向槽103重合,对接柱9在导向柱7上伸缩的同时,使弹簧8压缩,在凸形上模具6定向向凹形下模具1移动的同时,在凹形下模具1与凸形上模具6冲压时,起缓冲作用。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是在实施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凹形下模具1的下部内对称设有调压腔4,凹形下模具1两侧的空气流道3的一端分别与同侧的调压腔4连通,凹形下模具1上对称设有增压泵5,凹形下模具1两侧的调压腔4分别通过单一流道与同侧的增压泵5连接。调压腔4的设计,连接单个增压泵5和多个空气流道3,能实现单个进口,多个出口的设计。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空气流道3下口径到凹形下模具1上表面的距离小于凸形上模具6在凹形下模具1内的进量,空气流道3贯穿凹形下模具1的一端部朝远离凹形部102的一侧倾斜。空气流道3下口径到凹形下模具1上表面的距离小于凸形上模具6在凹形下模具1内的进量,使凸形上模具6的凸面部没过空气流道3的下口径,避免废渣吸附在空气流道3上方的凹形部102内,不能达到清理的目的,空气流道3贯穿凹形下模具1的一端部朝远离凹形部102的一侧倾斜,一方面避免废渣进入空气流道3造成堵塞,另一方面使空气流道3提供向下的空气流。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凹形下模具1下表面的两条导轨15,且两条导轨15关于锥形腔2口径较小侧对称,两条导轨15上共同滑动连接有密封锥形腔2端口的密封板10,密封板10滑动方向的一侧设有矩形缺口12,矩形缺口12的两侧对称设有直齿轮11,矩形缺口12内设有与两直间歇性齿轮啮合的半齿轮13,凹形下模具1内设有带动半齿轮13转动的电机14。半齿轮13转动一周,实现密封板10对锥形腔2一端的开闭与密封,电机14带动半齿轮13转到,半齿轮13与矩形缺口12一侧的直齿轮11啮合,带动密封板10朝锥形腔2端口移动,对锥形腔2一端密封,一方面能放置锥形腔2内的废渣持续排出,不易回收,另一方面使锥形腔2一端密封,增大了锥形腔2内的压力,使凹形部102侧壁的废渣易冲落,半齿轮13与矩形缺口12另一侧的直齿轮11啮合时,带动密封板10朝原理锥形腔2端口的一侧移动,锥形腔2端口开启,达到废渣排出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如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本实用新型的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