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造钢球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6860发布日期:2020-06-02 18:4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锻造钢球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直径钢球锻造防棱角应力集中领域,具体为一种锻造钢球的装置。



背景技术:

钢球锻件的加工工序为下料→镦粗→成型→切飞边。料段高度一般应小于其直径的2.5倍,即长径比≤2.5。当料段的长径比超出此范围时,镦粗后毛坯出现弯曲,无法继续加工;且墩饼冲头端面为平面,镦粗后毛坯棱角在成型时会产生应力集中,为此,我们在长径比≤2.5的范围内加粗锻件,降低长径比数值,然后设计一种能减小锻件棱角应力防止变形断裂的锻造钢球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锻造钢球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锻造钢球的装置,包括圆柱形的支撑段以及固定在支撑段下端墩粗用的饼状的墩粗段,所述墩粗段上设置有能使墩粗后的毛坯上端棱角应力减小的减应机构,减应机构为开设在墩粗段下端中部的圆弧形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直径与墩粗段的直径一致。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最大宽度为墩粗段的直径的三分之二。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周向与墩粗段之间圆弧过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墩粗段的下端设置有圆弧形的凹槽,这种墩粗时,锻件或者毛坯件上端呈圆弧形,不会出现中间挤压力度挤向四周的情况,避免周围棱角应力集中的问题;

2、凹槽的直径与墩粗段的直径一致,宽度为墩粗段的三分之二,保证墩粗效果的同时,保证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为现有的墩粗工艺示意图;

图5为适应本实用新型的墩粗工艺示意图。

图中:1支撑段、11墩粗段、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锻造钢球的装置技术方案:一种锻造钢球的装置,包括圆柱形的支撑段1以及固定在支撑段1下端墩粗用的饼状的墩粗段11,墩粗段11上设置有能使墩粗后的毛坯上端棱角应力减小的减应机构,减应机构为开设在墩粗段11下端中部的圆弧形的凹槽2,这样中部向周向的挤压力度减缓,周向棱角的应力减小。

凹槽2的直径与墩粗段11的直径一致,凹槽2直径过大减缓周向应力效果减小,直径过小,强度降低,凹槽2的最大宽度为墩粗段11的直径的三分之二,保证墩粗段11的效果和强度,两者兼顾,凹槽2的周向与墩粗段11之间圆弧过渡,不容易断裂,强度更高。

请参阅图4至5,现有工艺的锻件长径比比较大,容易弯曲,现在加了改锻工艺,降低长径比,结合该锻造钢球的装置,做到,不容易弯曲,同时,又不会出现棱角应力集中的问题。

工作原理:墩粗段11的下端设置有圆弧形的凹槽2,这种墩粗时,锻件或者毛坯件上端呈圆弧形,不会出现中间挤压力度挤向四周的情况,避免周围棱角应力集中的问题,凹槽2的直径与墩粗段11的直径一致,宽度为墩粗段11的三分之二,保证墩粗效果的同时,保证强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锻造钢球的装置,包括圆柱形的支撑段(1)以及固定在支撑段(1)下端墩粗用的饼状的墩粗段(11),其特征在于:所述墩粗段(11)上设置有能使墩粗后的毛坯上端棱角应力减小的减应机构,所述减应机构为开设在墩粗段(11)下端中部的圆弧形的凹槽(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造钢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的直径与墩粗段(11)的直径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造钢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的最大宽度为墩粗段(11)的直径的三分之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锻造钢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的周向与墩粗段(11)之间圆弧过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锻造钢球的装置,包括圆柱形的支撑段以及固定在支撑段下端墩粗用的饼状的墩粗段,所述墩粗段上设置有能使墩粗后的毛坯上端棱角应力减小的减应机构。所述减应机构为开设在墩粗段下端中部的圆弧形的凹槽,墩粗段的下端设置有圆弧形的凹槽,这种墩粗时,锻件或者毛坯件上端呈圆弧形,不会出现中间挤压力度挤向四周的情况,避免周围棱角应力集中的问题,凹槽的直径与墩粗段的直径一致,宽度为墩粗段的三分之二,保证墩粗效果的同时,保证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吴大伟;王玉杰;裴华;王战冶;樊晨辉;罗强;刘赛;黄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洛阳洛轴精锻重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7
技术公布日:2020.06.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