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低负压损耗的真空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1774发布日期:2020-05-29 12:00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低成本低负压损耗的真空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低成本低负压损耗的真空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床上进行切削工作时,需要在待切削工件上喷洒少年切削液,切削液在喷洒完后会积留在车床上或流到底面上,需要工作人员时常进行清洗,十分影响工作效率,现有技术中常使用真空排水装置进行切削液的处理,但现有技术中的真空排水装置具有两个液体储存罐,且为了实现自动排水增加单独plc控制,导致装置的体积大,成本高,使用不方便,且现有技术中的真空排水装置气路设计不合理,使用过程中负压管中液体分离延迟导致负压改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低成本低负压损耗的真空排水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低成本低负压损耗的真空排水装置,包括机体,机体内设有一个储存罐,机体顶部两端还设有负压接口和进液接口,负压接口和进液接口均与储存罐相连,负压接口和进液接口与储存罐相连处设有液体分离机构,储存罐底部设有排液机构。

在上述的低成本低负压损耗的真空排水装置中,液体分离机构包括连接进液接口与储存罐的一号直角连接管,一号直角连接管水平一端与进液接口相连,一号直角连接管竖直一端插入至储存罐内。

在上述的低成本低负压损耗的真空排水装置中,液体分离机构还包括连接负压接口与储存罐的二号直角连接管,二号直角连接管水平一端与负压接口相连,二号直角连接管竖直一端与储存罐相连。

在上述的低成本低负压损耗的真空排水装置中,储存罐顶部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底部与储存罐内部相连通,连接槽的截面形状为倒凸字型,一号直角连接管竖直一端穿过连接槽并插入至储存罐内。

在上述的低成本低负压损耗的真空排水装置中,储存罐顶部设有卡接槽,卡接槽底部与储存罐内部相连通,卡接槽的截面形状为凸字型,二号直角连接管竖直一端端部与卡接槽相配适。

在上述的低成本低负压损耗的真空排水装置中,排液机构包括与储存罐底部活动连接的活塞,机体内还设有驱动器,驱动器具有可转动的输出轴,驱动器的输出轴端部与活塞相连。

在上述的低成本低负压损耗的真空排水装置中,驱动器与储存罐底部相连,驱动器的输出轴底部连有一号连接件,一号连接件上连有转杆,转杆与活塞相连。

在上述的低成本低负压损耗的真空排水装置中,储存罐底部设有排液口,排液口与活塞相对应,储存罐底部还设有环形的倾斜台阶。

在上述的低成本低负压损耗的真空排水装置中,倾斜台阶底部与排液口上部相连,倾斜台阶顶部与储存罐内壁相连,且倾斜台阶的内径从倾斜台阶的底部到顶部逐渐增大。

在上述的低成本低负压损耗的真空排水装置中,所述的倾斜台阶的倾斜角度为十五度。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机体内只设置有一个储存罐,大大减小了装置的体积,并减少了装置的成本,负压接口外接负压源,通过负压对进液接口进入的气液进行分离,且气液分离时储存罐底部的排液机构处于常闭状态,减少了负压的损失,提高气液分离的效果,进液接口设置在固定待切削工件的夹具后侧,方便切削液流入,且进液接口离夹具越近效果越好。

2、当储存罐中切削液积满时,排液机构自动工作将切削液排出,节约人效,排液机构实现机台与装置联动无需独立自带控制系统,节约成本,使用稳定,排液机构的排液出口与机台相连,切削液能够从排液机构的排液出口排至机台,对切削液进行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储存罐顶部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机体1、储存罐2、负压接口3、进液接口4、排液口5、排液机构6、活塞7、驱动器8、液体分离机构9、一号直角连接管10、二号直角连接管11、卡接槽12、连接槽13、转杆14、倾斜台阶15、一号连接件2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低成本低负压损耗的真空排水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内设有一个储存罐2,机体1顶部两端还设有负压接口3和进液接口4,负压接口3和进液接口4均与储存罐2相连,负压接口3和进液接口4与储存罐2相连处设有液体分离机构9,储存罐2底部设有排液机构6。

本实施例中,机体1内只设置有一个储存罐2,大大减小了装置的体积,并减少了装置的成本,负压接口3外接负压源,通过负压对进液接口4进入的气液进行分离,且气液分离时储存罐2底部的排液机构6处于常闭状态,减少了负压的损失,提高气液分离的效果,进液接口4设置在固定待切削工件的夹具后侧,方便切削液流入,且进液接口4离夹具越近效果越好。

其次,当储存罐2中切削液积满时,排液机构6自动工作将切削液排出,节约人效,排液机构6实现机台与装置联动无需独立自带控制系统,节约成本,使用稳定,排液机构6的排液出口与机台相连,切削液能够从排液机构6的排液出口排至机台,对切削液进行重复利用。

液体分离机构9包括连接进液接口4与储存罐2的一号直角连接管10,一号直角连接管10水平一端与进液接口4相连,一号直角连接管10竖直一端插入至储存罐2内。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进液接口4与储存罐2之间设有一号直角连接管10,一号直角连接管10能够将从进液接口4流入的切削液引入储存罐2中进行储存。

液体分离机构9还包括连接负压接口3与储存罐2的二号直角连接管11,二号直角连接管11水平一端与负压接口3相连,二号直角连接管11竖直一端与储存罐2相连。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负压接口3与储存罐2之间设有二号直角连接管11,二号直角连接管11竖直一端与储存罐2顶部相连,且二号直角连接管11竖直一端位于储存罐2外部,防止切削液被吸出,负压接口3外接负压源,负压源产生的负压将储存罐2中的气体吸出,储存罐2的气压减小会将空气以及切削液从进液接口4中吸入。

储存罐2顶部设有连接槽13,连接槽13底部与储存罐2内部相连通,连接槽13的截面形状为倒凸字型,一号直角连接管10竖直一端穿过连接槽13并插入至储存罐2内。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示,连接槽13的截面形状为倒凸字型,能与一号直角连接管10竖直一端相配适,一号直角连接管10竖直一端穿过连接槽13并插入至储存罐2内,能够防止切削液流到储存罐2外。

储存罐2顶部设有卡接槽12,卡接槽12底部与储存罐2内部相连通,卡接槽12的截面形状为凸字型,二号直角连接管11竖直一端端部与卡接槽12相配适。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示,卡接槽12的截面形状为凸字型,二号直角连接管11竖直一端端部与卡接槽12相配适,能够防止在负压源的作用下二号直角连接管11与储存罐2之间出现缝隙,导致负压损耗。

排液机构6包括与储存罐2底部活动连接的活塞7,机体1内还设有驱动器8,驱动器8具有可转动的输出轴,驱动器8的输出轴端部与活塞7相连。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3所示,驱动器8能驱动活塞7运动,进行气液分离时,活塞7与储存罐2底部紧贴配合,减少负压损耗,当切削液积满时,负压源关闭后驱动器8自动控制活塞7运动,使切削液排出,排液机构6取消了plc控制,大大降低了装置的成本。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驱动器8可为旋转油缸、旋转气缸、电机等,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使用旋转气缸。

驱动器8与储存罐2底部相连,驱动器8的输出轴底部连有一号连接件20,一号连接件20上连有转杆14,转杆14与活塞7相连。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驱动器8能带动一号连接件20转动,一号连接件20带动转杆14转动,转杆14转动使活塞7与储存罐2底部脱离,进行排液,操作简单方便。

储存罐2底部设有排液口5,排液口5与活塞7相对应,储存罐2底部还设有环形的倾斜台阶15,倾斜台阶15底部与排液口5上部相连,倾斜台阶15顶部与储存罐2内壁相连,且倾斜台阶15的内径从倾斜台阶15的底部到顶部逐渐增大,所述的倾斜台阶15的倾斜角度为十五度。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排液口5与活塞7相对应,且排液口5外接牵引装置,能将储存罐2中排出的切削液引回机台中,对切削液进行重复利用,储存罐2底部的倾斜台阶15能够防止其它杂质积留,方便将杂质排出。

本装置的使用方法,将进液接口4安装至固定待加工工件的夹具后方,打开驱动器8,驱动器带动一号连接件20转动,一号连接件20带动转杆14转动,转杆14转动使活塞7堵住储存罐2底部的排液口5,减少负压损耗,打开负压源,负压源产生的负压将储存罐2中的气体吸出,储存罐2的气压减小会通过一号直角连接管10从进液接口4将夹具后侧的空气以及切削液吸入储存罐2中,切削液以及空气从一号直角连接管10进入储存罐2后,切削液流入储存罐2中进行储存,空气从二号直角连接管11中再次被吸出,可实现持续吸取切削液的效果,当储存罐2中积满切削液后,负压源关闭,打开驱动器8,驱动器带动一号连接件20转动,一号连接件20带动转杆14转动,转杆14转动使活塞7与排液口5脱离,储存罐2中的杂质以及切削液从排液口5排出,其中切削液在排液口5外接的牵引机构作用下再次被引至机台上进行重复利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机体1、储存罐2、负压接口3、进液接口4、排液口5、排液机构6、活塞7、驱动器8、液体分离机构9、一号直角连接管10、二号直角连接管11、卡接槽12、连接槽13、转杆14、倾斜台阶15、一号连接件2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