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角深度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1785发布日期:2020-05-29 12:01阅读:7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倒角深度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角深度控制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深孔倒角深度的接触式感应长度测量机构。



背景技术:

对一般对产品进行深孔倒角时,要求对每个产品倒角的深度一致,因产品长度尺寸有公差,会造成倒角深度不一。靠倒角机本身无法保证倒角深度一致,因而需要使用专用的长度检测机构,用于控制深孔倒角的深度,使得对每个有公差的产品的倒角深度一致。

一般的深孔倒角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倒角的深度,无法控制倒角的深度,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深孔倒角测量工具”,公开号为“cn206531451u”,包括壳体,壳体的外形呈柱状且竖向设置,壳体的内腔中安装有可上下滑动的倒角测量杆,壳体的下端面上设有沉孔,倒角测量杆的下端连接有可进入到沉孔中的倒角测量头,倒角测量杆上连接有驱动柄,壳体的侧壁上设有滑槽,驱动柄穿过滑槽伸出壳体外,壳体内安装有可驱使倒角测量杆回到上部止动位置的回位弹簧,壳体的上端安装有百分表,百分表的测量头伸入到壳体内,倒角测量杆的上端与百分表的测量头相接触。该测量工具虽然能够测量深孔倒角的长度,但是只能测量已有的倒角,不能在倒角时使用,无法在倒角时控制倒角的深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原有技术无法控制倒角深度的问题;提供一种倒角深度控制机构,够在倒角时控制倒角的深度,使得有公差的产品的倒角深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在壳体内活动连接有滑动杆,在滑动杆前端设有弹性伸缩的顶杆,在滑动杆内固定感应开关,顶杆收到挤压移动后与感应开关接触。整个机构安装在倒角机的移动平台上,当移动平台向产品方向移动时,顶杆接触到产品后,向后部移动一小段距离,接触到感应开关,感应开关发送信号个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倒角机对产品进行倒角,同时控制器开始计时,用来控制倒角的深度。在倒角的过程中,倒角机不断靠近、深入产品,设备通过滑动杆的活动,留有缓冲控件,不影响倒角的行进;使用该设备能够控制倒角的深度,舍得有公差的不同设备拥有相同深度的倒角,倒角的最大深度为滑动杆到滑动弹簧座的距离。

作为优选,在滑动杆前端设置有顶杆套,顶杆套内设置有凸起的限位环,形成限位槽;顶杆插入设置在顶杆套内,顶杆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凸起的挡环,顶杆的挡环与顶杆套的内壁相贴合,挡环与限位槽卡接。在顶杆中间位置设置有凸起的限位环,该顶杆凸起的限位环把顶杆套内部的腔体分为两个空间,用作不同的用途,一个用来使顶杆复位,一个用来限位、导向。

作为优选,在顶杆凸起的限位环与顶杆套凸起的挡环之间设置有顶杆弹簧,顶杆凸起的限位环的另一侧设置有顶杆导向密封套。在顶杆凸起的限位环与顶杆套凸起的挡环之间的腔体中,设置有顶杆弹簧,且顶杆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在倒角结束之后,能够依靠弹簧的弹力自动复位,节省了人力复位的麻烦;在顶杆凸起的限位环与顶杆套顶部之间填充有顶杆导向密封套,起到了限位的作用,在顶杆依靠弹簧复位的时候,限定顶杆的位置,同时能够保持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保证弹簧能够使顶杆复位,此外还有导向作用,使顶杆的移动方向在径向移动,避免因为受外力影响发生偏移。

作为优选,在滑动杆的前端设置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在滑动杆上;锁紧螺母内部设置有中空的腔体,感应开关从锁紧螺母的螺纹端插入并固定在腔体中,顶杆套从锁紧螺母的头端插入并固定在腔体中。使用螺母连接顶杆套和滑杆,方便安装、拆卸与更换,在设备顶杆的某些部位出现磨损的时候能够简单地进行更换;此外确保顶杆与感应开关的接触,顶杆与感应开关在锁紧螺母的每部腔体中接触,空间密闭且狭小,确保顶杆能接触到感应开关,不会再移动过程中发生位置的偏移而出现误触发或不触发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的壳体包括前后两部分,前部为机座,后部为滑动弹簧座;滑动杆从机座的前孔插入并活动连接在壳体内;机座内壁设置有凸起的限位环,限位环与滑动弹簧底座之间形成限位槽,在滑动杆上设置有凸起的挡环,挡环与限位槽卡接。活动连接的滑动杆在壳体内活动,依靠滑动杆凸起的挡环在限位槽中活动,确保滑动杆的活动范围,使得活动杆在有效的空间内活动;在复位时,能够保证确定滑动杆复位后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滑动杆的挡环与滑动弹簧座之间设置有滑动弹簧,滑动弹簧套在滑动杆上。在倒角时,滑动弹簧随着滑动杆的移动不断收缩,给了设备一个缓冲空间,使得设备在工作中不易损坏;在倒角结束后,滑动杆能够依靠滑动弹簧的弹力恢复到原来位置,滑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恢复过程不依靠人力,方便省事。

作为优选,在机座的前孔,机座与滑动杆之间的空隙中设置有滑动杆导向套。滑动杆导向套能够起到导向作用确保滑动杆在径向方向上移动,不会在移动的过程中因为外力发生方向上的偏移。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弹簧座上设置有凹沿,滑动弹簧的一端安装在凹沿内。设置的凹沿用于固定滑动弹簧,使连接更加稳定,同时也能确保弹簧在径向上伸缩,不在伸缩过程中滑动弹簧发生弯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设备用顶杆和感应开关控制倒角机的工作,控制器计时来控制倒角深度,能够确保在有公差的不同产品上的倒角深度一致;

2.用控制器计时来控制倒角深度,能够控制不同的倒角深度,应用范围广;

3.使用锁紧螺母固定顶杆套和滑动杆,方便安装、拆卸与更换。

4.设置有顶杆弹簧和滑动弹簧,在倒角结束后自动复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杆,2.顶杆导向密封套,3.顶杆套,4.顶杆弹簧,5.锁紧螺母,6.滑动杆,7.感应开关,8.滑动杆导向套,9.机座,10.滑动弹簧,11.滑动弹簧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倒角深度控制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顶杆1和感应顶杆1的感应开关7,所述顶杆1套在顶杆套3中,顶杆1的右端露出在顶杆套3外,顶杆1为长条形的圆柱,在顶杆1的中间位置有环形凸起,顶杆1的凸起紧贴顶杆套3的内壁。

顶杆的凸起把顶杆套3的腔体空间分为两个空间,在顶杆1凸起的左侧与顶杆套3底部之间安装顶杆弹簧4,顶杆弹簧4处于压缩状态。在工作时,设备随着倒角机的移动平台接近产品,顶杆1露出顶杆套3的一端先接触到产品;随着距离的缩近,进一步压缩顶杆弹簧4,直到顶杆1的另一端接触到感应开关7,顶杆弹簧4不再进一步压缩,顶杆1和感应开关7保持接触状态;感应开关7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倒角机进行倒角工艺;同时,控制器开始计时,到达设定时间时,倒角机停止倒角工艺,退出。因为倒角机的行进速度已经设定好,控制倒角机行进的时间就能控制倒角的深度,即使是有公差的不同的产品,因为是顶杆1接触到感应开关7后才开始进行倒角工艺,所以公差的影响被抵消,倒角的深度都能保持相同。在退出后,因为顶杆弹簧4处于压缩状态,且顶杆1几乎不受其他压力,所以顶杆弹簧4的弹力,把顶杆1自动恢复到原有位置。

在顶杆1凸起的右侧到顶杆套3的右侧端,在顶杆1与顶杆套3之间设置有顶杆导向密封套2,顶杆导向密封套2与顶杆套3的内壁与顶杆1都紧贴。在顶杆1在顶杆套3中移动时,顶杆导向密封套2起到了导向、限位作用,使得顶杆1在受压力压缩顶杆弹簧4时或者受弹力恢复到原位置时都只能在水平的一条直线上移动,不会出现偏移,也不会因为外力的干扰使得方向发生改变;在顶杆1受顶杆弹簧4的弹力恢复到原位时,因为顶杆导向密封套2的存在,顶杆1只能移动到顶杆1的凸起部位与顶杆导向密封套接触的位置,即原位置,为了保证顶杆1能依靠顶杆弹簧4的弹力恢复到原位置,顶杆弹簧4在原位置时也处于压缩状态。

顶杆套3通过锁紧螺母5固定连接在滑动杆6上,滑动杆6是一个长条形柱体,滑动杆6设置有中空腔体,锁紧螺母5设置有中空腔体,锁紧螺母5有螺纹的一端进入滑动杆6的腔体中,锁紧螺母5通过螺纹与滑动杆6固定连接;锁紧螺母5的另一端中嵌入顶杆套3,顶杆套3没有露出顶杆1的一端与锁紧螺母5镶嵌进入图中锁紧螺母5右端;感应开关7进入锁紧螺母5螺纹端的腔体。在工作时,顶杆1与感应开关7的感应端在锁紧螺母5的腔体内接触,接触后发送信号给控制器,信号通过图中感应开关7左侧的信号线传递给控制器。使用锁紧螺母5固定顶杆套3和滑动杆6,方便安装、拆卸和更换。

图中滑动杆6的左侧端安装有滑动弹簧10,滑动弹簧10处于压缩状态,滑动杆6通过滑动弹簧10和滑动弹簧座11相连接;在倒角机工作行进时,滑动弹簧10不断压缩,直到倒角机工作结束,倒角机工作结束,退出时,因为滑动弹簧10的弹力,使滑动杆6恢复到原来位置。滑动弹簧座11上设置有一个安装滑动弹簧11的凹沿,使得连接更加稳固,在滑动弹簧10伸缩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在方向上的偏移。在滑动弹簧座11上设置有一个洞,用于穿过感应开关7的信号线,使用有线传递信号,防止干扰信号的干扰,确保信号传递的准确。

滑动杆6安装在机座9的腔体中,滑动杆6在靠近滑动弹簧10的一端设置有凸起,机座9内壁设置有与滑动杆6凸起卡接的凸起部位,用来限位;在滑动杆6依靠滑动弹簧10复位时,两个凸起部位的卡接限定了滑动杆6最终的位置,即初始位置,此时的滑动弹簧10依旧处于压缩状态。

在机座9和滑动杆6之间设置有滑动杆导向套8,滑动杆导向套8和滑动杆6紧贴,滑动杆导向套8和机座9内壁紧贴,起导向作用。在倒角机工作行进中或者是倒角机结束工作,退出的过程中,确保滑动杆6在水平直线上位移,不会因为外力或是其他原因导致位置偏移,确保在依靠滑动弹簧10复位的过程中,方向正确,最终能回到初始位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