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件真空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0023发布日期:2020-04-14 20:0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板件真空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专用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板件真空夹具。



背景技术:

在产品相对稳定、批量较大的生产中使用;在生产过程中它能有效地降低工作时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并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

现要对一种表面具有不规则凸起的板件进行加工,通常真空夹具的抽气孔一般呈规则排列且通常对称设置在吸附板的各边角处,由于工件表面具有不规则凸起,故这种真空夹具在夹紧工件的过程中易于因抽气孔的孔口与工件贴合完整而漏气,造成吸附松弛而使加工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件真空夹具,其优点是:加强了板件与抽气口的贴合度,减少了吸附松弛的可能性,提升了加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板件真空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板,所述吸附板上设有若干方格凸起,部分所述方格凸起上开设有一个抽气孔,若干所述抽气孔均匀分布在若干方格凸起上,所述吸附板上放置有与所加工板材相适应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厚度大于方格凸起的高度,所述吸附板一侧设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连接有抽气泵,所述抽气孔与抽气管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加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将板件放置在吸附板上并启动抽气泵,抽气孔首先将由第一密封圈、板件和吸附板围成的空腔中的空气抽空,此时第一密封圈发生弹性形变从而提升了密封效果,大气压将板件压向吸附板,使板件更好的与抽气孔贴合,方格凸起对板件起到支撑作用,抽气孔均匀分布并同时抽气,从而使板件整体受力均匀从而使板件更为平整,减少了板件松弛的可能性,提升了加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附板上开设有预抽孔,所述预抽孔的直径大于抽气孔,所述预抽孔与抽气泵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预抽孔孔径较大,故抽气泵工作时预抽孔抽气速度较快,使大气压快速将板件压向吸附板,提升了夹紧速度并提升了装夹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密封圈靠近吸附板的一端开设有吸附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向吸附板上安装第一密封圈时将第一密封圈压紧在吸附板上,此时第一密封圈发生弹性形变,吸附槽中的空气被压出,因而大气压将第一密封圈抵在吸附板上,当第一密封圈老化导致密封能力下降而需要更换时,工作人员通过翘起一端第一密封圈使吸附槽与外界大气连通易于将第一密封圈取下,使第一密封圈在不影响密封的情况下易于更换,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附板下方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若干沟槽,所述沟槽与抽气孔位置相对,所述抽气孔与沟槽相连通,若干所述沟槽均与抽气泵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有真空夹具多在吸附板中钻出与抽气孔相连通的通孔构成抽气管道,由于通孔的孔径直接决定了将夹具中残留空气抽空所需的时间,故通孔孔径过大时会造成抽气时间长,孔径过小时由于需要特殊的钻具造成加工成本高昂,因而通过隔板与吸附板相密封固定连接,并由沟槽构成抽气通道,代替在吸附板中钻出与抽气孔相连通的孔构成抽气管道,节约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气孔的孔口处均设有第二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板件与抽气孔抵触时第二密封圈发生弹性形变贴合板件,从而提升了抽气孔与板件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附板上罩设有定位盖板,所述定位盖板上开设有与工件相适应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参考定位槽位置易于将板件放置准确,减少由于人为失误导致板件摆放不准确而未能覆盖所有抽气孔,使抽气孔漏气造成板件松弛而影响加工精度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盖板下设有密封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板件的大小形状选择不同的盖板,当所加工工件小于第一密封圈范围时,通过盖板下密封垫堵住多余的抽气孔,然后通过剩余抽气口抽气将板件吸附固定,提升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气管处设有压力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参考压力表的示数监测夹具是否正常工作,当示数异常时应停止加工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和均匀分布的抽气孔,加强了板件与抽气口的贴合度,减少了吸附松弛的可能性,提升了加工质量;

2.通过设置定位盖板与密封垫使夹具适应不同大小的板件,提升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各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装置结构关系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隔板与沟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附板;11、方格凸起;12、抽气孔;13、隔板;131、沟槽;2、第一密封圈;21、吸附槽;3、抽气管;31、抽气泵;32、预抽孔;4、第二密封圈;5、定位盖板;51、定位槽;52、密封垫;6、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板件真空夹具,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吸附板1,吸附板1上表面设有若干整齐排列的方格凸起11,部分方格凸起11上开设有一个抽气孔12,抽气孔12均匀分布在若干方格凸起11上,抽气孔12的孔口处设有第二密封圈4,吸附板1上设有厚度大于方格凸起11高度的第一密封圈2,第一密封圈2将若干方格凸起11环绕在其中,吸附板1的几何中心开设有预抽孔32,预抽孔32的直径大于抽气孔12,吸附板1下侧设有抽气管3,抽气管3远离吸附板1的一侧连接有抽气泵31,抽气孔12与预抽孔32均与抽气泵31相连通。当需要加紧板件时,工作人员将板件放置在第一密封圈2上,并检查板件是否完全覆盖第一密封圈2,然后启动抽气泵31,由于预抽孔32孔径较大,预抽孔32快速将密封垫52内侧的板件与吸附板1之间的空气抽空,使板件被大气快速压推向吸附板1,并与方格凸起11及第二密封圈4相接触,第二密封圈4受到挤压使发生弹性形变易于与板件贴合,抽气孔12持续抽气从而对板件进行固定,增加了板件与抽气孔12孔口的贴合度,减少了板件松弛的可能性,提升了加工质量。

如图3所示,第一密封圈2与吸附板1可拆卸连接,第一密封圈2朝向吸附板1的一面开设有沿第一密封圈2轮廓延伸的吸附槽21,当工作人员向吸附板1安装第一密封圈2时将第一密封圈2与吸附板1压紧从而将吸附槽21中的空气挤出,利用大气压将第一密封圈2继续挤压在吸附板1上,使第一密封圈2起到密封作用,工作人员拆卸密封圈时只需要将第一密封圈2一端翘起即可将吸附槽21与大气压连通,易于将第一密封圈2取下,第一密封圈2易于拆卸安装,为工作人员更换老化的第一密封圈2提供了便利。

如图4所示吸附板1上罩设有定位盖板5,定位盖板5上开设有与板件相适应的定位槽51,当工作人员向夹具上装夹板件时,只需将板件放入定位槽51中即可,无需工作人员对齐和调整板件位置,为工作人员创造了便利,由于定位盖板5下设有密封垫52,当所装夹板件小于第一密封圈2时,密封垫52将多余的抽气孔12封堵,从而使板件不因多余的抽气孔12漏气而无法被吸紧。

如图4和图5所示,吸附板1的下端固定密封连接有隔板13,隔板13上开设有若干沟槽131,沟槽131与抽气孔12位置连通,若干沟槽131均与抽气管3相连通。由于现有真空夹具吸附板1下方通常靠钻设若干与抽气孔12联通的孔来构成抽气管3路,使用上述方法时,如果孔径过大会导致抽气泵31抽空管路内空气所需的时间边长,延长了板件与夹具固定的时间;若孔径过小则造成所需钻头的直径过小,在钻深孔的时候易折断,而专用钻头造价高昂,提升了制造成本,因而在隔板13上开设沟槽131且通过工业粘胶等密封手段与吸附板1密封连接形成抽气管路,节约了加工成本。

如图5所示,抽气管3处设有压力表6,工作人员通过参考压力表6示数监测真空夹具是否发生故障以便及时处理。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