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喷射切削液的刀具刀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9727发布日期:2020-05-20 01:56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喷射切削液的刀具刀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床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喷射切削液的刀具刀杆。



背景技术:

刀具是指安装在机床上用以切削工件的工具,可用于铣削,车削,钻削,铰铣等。因此,对刀具的硬度和耐磨性要求很高,为了达到要求,通常选用硬质合金、氮化硅、氧化铝等硬质耐磨的材料。

刀片是指安装在刀杆上,并以一定角度加工工件表面的部件。在切削过程中,工件会产生切屑,此时刀片和工件之间会产生摩擦热,为了冷却摩擦热需要使用切削液。一般的切削液是从刀杆以外的附加喷射装置上喷出,该喷射装置位于刀杆的侧方。此时,如果喷射在刀片和工件接触部位的切削液喷射压力不足,会导致切屑排出不畅,这样就会导致刀片因高温发生破损、寿命减少、加工品质降低的情况发生。

现有技术为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采用在刀具刀杆上直接安装切削液喷射装置。采用该种方式,刀片和工件接触部位的切削液的喷射压力恰当,可对接触部位进行有效冷却。但如果采用此方式,刀杆内部需要有流通切削液的管路,并且在此管路中连接切削液喷射装置,但现有的没有管路的刀杆无法使用,必须替换为带有管路的新刀杆,产生较高的成本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用在刀具刀杆上直接安装切削液喷射装置的方式时,刀杆内部需要有流通切削液的管路,并且在此管路中连接切削液喷射装置,但现有的没有管路的刀杆无法使用,必须替换为带有管路的新刀杆,产生较高的成本费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喷射切削液的刀具刀杆,无需更换刀杆也能确保在刀片和工件接触部位进行恰当地喷射切削液。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喷射切削液的刀具刀杆,所述刀具刀杆包括刀杆本体和喷射单元,喷射单元连接切削液供应管道,通过切削液供应管道接收切削液并往刀片喷射;

刀杆本体为安装在切削加工设备的长条型部件,包括长杆和突出部,突出部位于刀杆本体的一端,其后侧为长杆,二者连接的部位设有固定槽,突出部的前端凸起,为安装刀片ⅰ的刀片固定部;

喷射单元与刀杆本体相连,向刀片ⅰ喷射切削液;此类喷射单元为了将刀片ⅰ结合在刀杆本体,可以是夹具类型;喷射单元包括主块,通过拧紧螺栓与突出部固定连接;主块下方设有压力凸起,压住刀片ⅰ,下方另一侧设有固定凸起,与固定槽相卡接,防止主块相对刀杆本体发生位移;主块上设有指向刀片ⅰ的流出口,流出口流出的切削液指向刀片ⅰ;

如图2和图3所示,主块还包括流入口,流入口位于流出口的反方向,一端连接供应切削液的切削液供应管道,另一端与流出口相通;主块的上端和下端之间设有连通孔,拧紧螺栓位于连通孔中;连通孔还设有引导部件,引导部件为环绕拧紧螺栓柄部的环形套筒,分别与流入口和流出口相通,是流入流入口的切削液引导至流出口的引导渠道。

进一步的,连通孔处设有引导部件,将切削液从流入口引导到流出口,包含气缸部、主槽、辅助槽以及密封圈,气缸部为气缸形态的中间有孔的结构,拧紧螺栓从中间的孔中穿过;主槽及辅助槽是位于气缸部外周面的凹形圆槽,辅助槽位于主槽的上端和/或下端,主槽与连通孔的内周面一起形成切削液流通的渠道;密封圈夹在辅助槽中,避免通过主槽的切削液往连通孔的外部泄漏。

如图4所示,流入口通过切削液供应管道接入切削液,与刀杆本体无关;切削液通过连通孔流往流出口,流出口喷射的切削液指向刀片ⅰ。此时,切削液在流入口直线流动后,在连通孔分为两支,各自以半圆的路径流动,之后流出口又合为一条线路,并向刀片ⅰ喷射。设置这种机构就无需在刀杆本体内开通流动切削液的管道,仅根据改变喷射单元的构造就可以对刀片ⅰ进行切削液的近距离喷射,而且即便存在拧紧螺栓,也可以将切削液从流入口传递到流出口。

进一步的,如图5和图6所示,连通孔处设有引导部,包含气缸部、主槽、辅助槽和密封圈,气缸部为气缸形态的中空的结构,主槽为气缸部的外周面的凹槽,与连通孔的内周面共同形成切削液流动的引导渠道;辅助槽位于主槽的上端和/或下端,与主槽相通;密封圈位于支撑凸起部的外周与连通孔之间,由易弹性变形的塑料或者橡胶材质制成。

在采用这类辅助槽时,气缸部的支撑凸起部可做悬臂运动。不需要像上述实施例一样具备单独的密封圈,可将气缸和密封圈成为一个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根据本实用新型相关的可喷射切削液的刀具刀杆,设置在刀杆本体的喷射单元自带流入口和流出口,且流入口接入切削液供应管道。因此,刀杆本体上不需要专门设立为了切削液流通的管道,仅靠喷射单元的设置就可以对刀片进行近距离的切削液喷射,不需要对刀杆进行更换。

(2)喷射单元还可以具备一个将刀片固定在刀杆的夹具。据此,改变现有的夹具构成,可使夹具具备喷射切削液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喷射单元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喷射单元ⅰ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喷射单元的流程概念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喷射单元ⅱ的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喷射单元ⅱ中引导部件的截面图。

图中,100刀具刀杆、110刀杆本体、111长杆、112固定槽、113突出部、115刀片固定部、150喷射单元、151主块、151a压力凸起、151b固定凸起、152流入口、153流出口、154连通孔、155拧紧螺栓、157引导部件、158气缸部、支撑凸起部158a、159a主槽、159b辅助槽、160密封圈、ⅰ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件图纸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喷射切削液的刀具刀杆进行详细说明。即使是不同的实施例,其中对相同/相似的构成使用相同/相似的编号,且说明以初次说明为基准。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可喷射切削液的刀具刀杆,所述刀具刀杆100包括刀杆本体110和喷射单元150;

刀杆本体110为安装在切削加工设备的长条型部件,包括长杆111和突出部113,突出部113位于刀杆本体110的一端,其后侧为长杆111,二者连接的部位设有固定槽112,突出部113的前端凸起,为安装刀片ⅰ的刀片固定部115;

喷射单元150与刀杆本体110相连,向刀片ⅰ喷射切削液;此类喷射单元150为了将刀片ⅰ结合在刀杆本体110,可以是夹具类型;喷射单元150包括主块151,通过拧紧螺栓155与突出部113固定连接;主块151下方设有压力凸起151a,压住刀片ⅰ,下方另一侧设有固定凸起151b,与固定槽112相卡接,防止主块151相对刀杆本体110发生位移;主块151上设有指向刀片ⅰ的流出口153,流出口153流出的切削液指向刀片ⅰ;

如图2和图3所示的喷射单元ⅰ,主块151还包括流入口152,流入口152位于流出口153的反方向,一端连接供应切削液的切削液供应管道,另一端与流出口153相通;主块151的上端和下端之间设有连通孔154,拧紧螺栓155位于连通孔154中;连通孔154还设有引导部件157,引导部件157为环绕拧紧螺栓柄部的环形套筒,分别与流入口152和流出口153相通,是流入流入口152的切削液引导至流出口153的引导渠道;

引导部件157包含气缸部158、主槽159a、辅助槽159b以及密封圈160,气缸部158为气缸形态的中间有孔的结构,拧紧螺栓从中间的孔中穿过;主槽159a及辅助槽159b是位于气缸部158外周面的凹形圆槽,辅助槽159b位于主槽159a的上端和/或下端,主槽159b与连通孔154的内周面一起形成切削液流通的渠道;密封圈160夹在辅助槽中,避免通过主槽159a的切削液往连通孔154的外部泄漏。

如图4所示的喷射单元ⅰ,流入口152通过切削液供应管道接入切削液,与刀杆本体110无关;切削液通过连通孔154流往流出口153,流出口153喷射的切削液指向刀片ⅰ。此时,切削液在流入口直线流动后,在连通孔154分为两支,各自以半圆的路径流动,之后在流出口153又合为一条线路,并向刀片ⅰ喷射。设置这种机构就无需在刀杆本体110内开通流动切削液的管道,仅根据改变喷射单元150的构造就可以对刀片ⅰ进行切削液的近距离喷射,而且即便存在拧紧螺栓155,也可以将切削液从流入口152传递到流出口153。

实施例2:

如图5和图6所示的喷射单元ⅱ,引导部157'包含气缸部158'、主槽159a'、辅助槽159b'和密封圈160',气缸部158'为气缸形态的中空的结构,主槽159a'为气缸部158'的外周面的凹槽,与连通孔154的内周面共同形成切削液流动的引导渠道;辅助槽159b'位于主槽159a'的上端和/或下端,与主槽159a'相通;密封圈位于支撑凸起部158a'的外周与连通孔之间,由易弹性变形的塑料或者橡胶材质制成。

在采用这类辅助槽159b'时,气缸部158'的支撑凸起部158a'可做悬臂运动。不需要像上述实施例一样具备单独的密封圈,可将气缸158'和密封圈成为一个部件。

上述内容中说明的可喷射切削液的刀具刀杆并不只限定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构成和作用方式。以上实施例可以由各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选择性组合,实现多种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