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单向器的轴套内花键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2319发布日期:2020-06-16 23:24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用单向器的轴套内花键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单向器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用单向器的轴套内花键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单向器的零件组成中包含轴套,也称定套,轴套为台阶状的凸台结构,其沿轴向包含有一内花键轴,在机械加工时,通过拉刀成型设备直接对轴套的内花键进行成型加工。在工件加工后,工件的内腔中粘附有大量的切削油和颗粒状的铁屑,还需要操作者手持气枪对工件进行清洁,以去除切削油和铁屑,但是由于花键成型加工的速度较快,操作人员如此高强度、高频率的对未加工工件的装夹和已加工工件的清洁操作,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大,且拉刀成型加工设备的利用率也相应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用单向器的轴套内花键加工设备,能够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且同时提升加工效率。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用单向器的轴套内花键加工设备,包括工件加工设备和设置在所述工件加工设备一侧的工件清洁装置,所述工件清洁装置清洁已加工工件;所述工件清洁装置包括传送机构、气吹机构和集渣箱,所述传送机构设置在集渣箱内腔中,所述集渣箱对应于传送机构的入料端、出料端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出料口,所述气吹机构对应设置在传送机构的上方,且所述气吹机构向传送机构上的工件气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机构为带式传送机,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回转式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带面上沿传送方向间距设有若干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定位和固定在传送机构上的工件。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为开设在传送带的带面上的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的两个带面之间穿设设置有隔板,且所述隔板间距于传送带的上带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呈v型状板体结构,且所述隔板的中间弯折处位于传送带两带面之间,且所述隔板平行于折痕方向的两侧壁伸出至传送带的外侧,且朝向集渣箱的底部延伸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提升板,所述提升板从高至低倾斜设置在传送带的两带面之间,且所述提升板靠近于传送机构的出料端设置,所述提升板的高端抵接或间隙于传送机构的出料端的上带面内侧设置,且所述提升板的底端抵接设置在隔板上;沿传送方向位移至所述提升板处的工件相对于传送带逐渐向上提升。

进一步的,所述气吹机构包括在传送方向上的至少一个间距设置的喷气嘴。

进一步的,所述气吹机构间距于传送机构的入料端设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集渣箱内设置有传送机构,已加工完成的工件直接通过传送机构送往下一工序,且在传送的路径中,通过气吹机构朝向工件进行气吹,以去除工件上的残留铁削和残留切削油,且通过集渣箱收集铁屑与残留切削油,然后工件从传送机构的出料端传出。整个过程中,一方面能够避免铁屑和切削油在厂房内散落,保证加工区域的整洁性,另一方面能够大幅度的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升设备的利用率,提升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件清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件清洁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a向半剖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b-b向半剖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c-c向半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汽车用单向器的轴套内花键加工设备,包括工件加工设备1和设置在所述工件加工设备1一侧的工件清洁装置,所述工件加工设备1为拉刀成型设备,用于加工工件的内花键,所述工件清洁装置用于清洁已加工工件上的切削油和残留铁屑,工件清洁装置通过支撑底座16支撑,以便于操作人员放置已加工工件10。所述工件清洁装置包括传送机构2、气吹机构3和集渣箱4,所述传送机构2设置在集渣箱4内腔中,所述集渣箱4为箱体式结构,所述集渣箱4对应于传送机构2的入料端、出料端分别开设有进料口5、出料口6,所述入料口5以用于操作人员快速将工件放入在传送机构2上,出料口6以用于下一序的操作人员快速的将工件从传送机构2上取走,所述气吹机构3对应设置在传送机构2的正上方,且所述气吹机构3设置在集渣箱4的顶壁上,所述气吹机构3向传送机构2上的工件10气吹设置。通过在集渣箱内设置有传送机构2,已加工完成的工件10直接通过传送机构2送往下一工序,且在传送的路径中,通过气吹机构3朝向工件10进行气吹,以去除工件上的残留铁削和残留切削油,且通过集渣箱4收集铁屑与残留切削油,然后工件从传送机构2的出料端传出,在集渣箱4的底端还设有出油口15,用于定期排出集渣箱4内的切削油。整个过程中,一方面能够避免铁屑和切削油在厂房内散落,保证加工区域的整洁性,另一方面能够大幅度的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升设备的利用率,提升加工效率。

如附图2至附图6所示,所述传送机构2为皮带或履带式传送机,所述传送机构2包括回转式的传送带8,所述传送带8的带面上沿传送方向间距设有若干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定位和固定放置在传送机构2上的工件10。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定位结构可以时支撑支架,以用于将工件支撑悬架在传送带8的上方,其便于切削油和铁屑向下流动。另一实施例,所述定位结构为开设在传送带8的带面上的定位孔7,定位孔7的直径大于工件10的小径端,且小于工件10的大径端,通过传送带8对工件10进行定位和支撑。则工件在传送过程中经过气吹机构3的下方时,通过气流去除工件上的铁屑和切削油。

如附图4至附图6所示,所述传送带8的两个带面之间穿设设置有隔板11,且所述隔板11间距于传送带8的上带面设置。所述隔板11与工件10的底端保持间距,以保证铁屑和切削油能够渗出,且同时,减少和避免从工件上吹落的切屑卡入在下层的传送带带面上。所述隔板11呈v型状板体结构,且所述隔板11的中间弯折处位于传送带8两带面之间,且所述隔板11平行于折痕方向的两侧壁伸出至传送带8的外侧,且朝向集渣箱4的底部延伸设置,隔板11通过支撑柱17架设在集渣箱4的底壁上。通过隔板对从工件10上吹落的切削油和铁屑进行导向和导流。

如附图4和附图6所示,还包括提升板12,所述提升板12从高至低倾斜设置在传送带8的两带面之间,且所述提升板12靠近于传送机构2的出料端设置,所述提升板12的高端抵接或间隙于传送机构2的出料端的上带面内侧设置,且所述提升板12的底端抵接设置在隔板11上;沿传送方向位移至所述提升板12处的工件10相对于传送带8逐渐向上提升,以保证在工件10将要传送至出料端6时,工件能够通过提升板12向上位移一端距离,使得工件能够直接位于传送带的上带面上,利于工件自动从传送带8向外跌落或者方便下一序的工人取拿工件。在传送机构2的出料端设置有承接板9,用于承接工件。

所述气吹机构3包括在传送方向上的至少一个间距设置的喷气嘴14。通过多个喷气嘴14能够增加对工件10的清洁效果,保证充分清洁,所述气吹机构3间距于传送机构2的入料端以及出料端设置,气吹机构3与入料端、出料端保持一定的间距,以避免气吹工件时切削油和铁屑从入料口和出料端向外溅射,保证切削油和铁屑留存在集渣箱4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