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车床用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4879发布日期:2020-06-05 19:26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车床用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车床用工作台。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是加下精度高且具有稳定的加下质量的高技术机床,可进行多坐标的联动,能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在加工零件时,横梁要沿立柱上下往复运动,立刀架要沿横梁导轨水平往复运动。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95021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立式车床,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上的横梁,横梁设置有可沿横梁水平滑移的升降刀具,横梁下方设置有用于装夹工件的定位转盘,该设计可以用于加工尺寸较大的工件。

但是上述设计还存在不足之处,上述设计的立式车床结构设计比较复杂,转盘旋转阻力比较大,使得工件旋转不够平稳,容易影响工件加工精度,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立式车床用工作台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立式车床结构设计复杂、转盘旋转阻力较大、工件旋转不够平稳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立式车床用工作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式车床用工作台,包括底座、转盘和减速机,所述底座的顶侧为中空结构,所述转盘的底部四角转动连接有多个滑轮,所述底座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环型滑轨,多个滑轮均与环型滑轨滚动连接,所述转盘的底侧固定连接有蜗杆,底座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蜗轮,蜗轮与蜗杆相啮合,蜗轮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凸轮,底座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筒体,筒体的一端与环型滑轨的内侧相连通,筒体的另一端内侧活动密封连接有活塞板,活塞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轴的一端,滑轴的另一端延伸至筒体的外侧并与凸轮的外侧滚动连接,滑轴的外侧活动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轴上,弹簧的另一端与底座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一端连通有软管的一端,所述环型滑轨的顶侧设置有凹槽,软管的另一端与凹槽相连通,且滑轮与凹槽滚动连接,使得润滑油通过软管可进入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顶侧开设有注油孔,注油孔内螺纹安装有堵头,方便向筒体内注入润滑油。

优选的,所述蜗杆的底端延伸至底座的下方并与减速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蜗杆与底座转动连接,减速机用于驱动蜗杆旋转。

优选的,所述滑轴的另一端设置有挡板,挡板与凸轮的外侧滚动连接,凸轮旋转时可间歇性推动滑轴来回移动。

优选的,所述蜗杆的外侧、活塞板的外侧和滑轮的外侧均涂有润滑油,所述筒体内注有润滑油,有效减小转盘旋转时的摩擦阻力。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立式车床用工作台,通过旋下堵头,向筒体内注入润滑油,然后重新旋紧堵头,减速机通电时带动蜗杆旋转,蜗杆旋转便可带动转盘和工件共同旋转,且转盘旋转时滑轮将在环型滑轨上滚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立式车床用工作台,在蜗杆旋转时带动蜗轮缓慢旋转,蜗杆带动凸轮旋转,凸轮旋转时能够间歇性推动滑轴向筒体的内侧移动,滑轴推动活塞板在筒体的内侧移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立式车床用工作台,在活塞板小幅度移动时能够将润滑油推送到软管内,润滑油通过软管能够进入环型滑轨的凹槽内,使得滑轮表面能够充分浸润润滑油,有效减小滑轮滚动时的摩擦阻力,降低起热量,有效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转盘可顺畅驱动工件旋转,且在转盘的旋转过程中能够自动的、间歇性向环型滑轨上注入润滑油,有效减小转盘旋转时的摩擦阻力,使得转盘平稳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立式车床用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立式车床用工作台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立式车床用工作台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立式车床用工作台的环型滑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盘;2、底座;3、减速机;4、滑轮;5、环型滑轨;6、蜗杆;7、蜗轮;8、筒体;9、活塞板;10、滑轴;11、凸轮;12、弹簧;13、软管;14、堵头;1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立式车床用工作台,包括底座2、转盘1和减速机3,底座2的顶侧为中空结构,转盘1的底部四角转动连接有多个滑轮4,底座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环型滑轨5,多个滑轮4均与环型滑轨5滚动连接,转盘1的底侧固定连接有蜗杆6,底座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蜗轮7,蜗轮7与蜗杆6相啮合,蜗轮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凸轮11,底座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筒体8,筒体8的一端与环型滑轨5的内侧相连通,筒体8的另一端内侧活动密封连接有活塞板9,活塞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轴10的一端,滑轴10的另一端延伸至筒体8的外侧并与凸轮11的外侧滚动连接,滑轴10的外侧活动套设有弹簧12,弹簧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轴10上,弹簧12的另一端与底座2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筒体8的一端连通有软管13的一端,环型滑轨5的顶侧设置有凹槽15,软管13的另一端与凹槽15相连通,且滑轮4与凹槽15滚动连接,使得润滑油通过软管13可进入凹槽15内。

本实用新型中,筒体8的顶侧开设有注油孔,注油孔内螺纹安装有堵头14,方便向筒体8内注入润滑油。

本实用新型中,蜗杆6的底端延伸至底座2的下方并与减速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蜗杆6与底座2转动连接,减速机3用于驱动蜗杆6旋转。

本实用新型中,滑轴10的另一端设置有挡板,挡板与凸轮11的外侧滚动连接,凸轮11旋转时可间歇性推动滑轴10来回移动。

本实用新型中,蜗杆6的外侧、活塞板9的外侧和滑轮4的外侧均涂有润滑油,筒体8内注有润滑油,有效减小转盘旋转时的摩擦阻力。

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利用市电为减速机3供电,旋下堵头14,可向筒体8内注入润滑油,然后重新旋紧堵头14,减速机3通电时带动蜗杆6旋转,蜗杆6旋转便可带动转盘1和工件共同旋转,且转盘1旋转时滑轮4将在环型滑轨5上滚动,蜗杆6旋转时带动蜗轮7缓慢旋转,蜗杆6带动凸轮11旋转,凸轮11旋转时能够间歇性推动滑轴10向筒体8的内侧移动,滑轴10推动活塞板9在筒体8的内侧移动,活塞板9小幅度移动时能够将润滑油推送到软管13内,润滑油通过软管13能够进入环型滑轨5的凹槽15内,使得滑轮4表面能够充分浸润润滑油,有效减小滑轮4滚动时的摩擦阻力,降低起热量,有效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立式车床用工作台,包括底座(2)、转盘(1)和减速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顶侧为中空结构,所述转盘(1)的底部四角转动连接有多个滑轮(4),所述底座(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环型滑轨(5),多个滑轮(4)均与环型滑轨(5)滚动连接,所述转盘(1)的底侧固定连接有蜗杆(6),底座(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蜗轮(7),蜗轮(7)与蜗杆(6)相啮合,蜗轮(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凸轮(11),底座(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筒体(8),筒体(8)的一端与环型滑轨(5)的内侧相连通,筒体(8)的另一端内侧活动密封连接有活塞板(9),活塞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轴(10)的一端,滑轴(10)的另一端延伸至筒体(8)的外侧并与凸轮(11)的外侧滚动连接,滑轴(10)的外侧活动套设有弹簧(12),弹簧(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轴(10)上,弹簧(12)的另一端与底座(2)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车床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8)的一端连通有软管(13)的一端,所述环型滑轨(5)的顶侧设置有凹槽(15),软管(13)的另一端与凹槽(15)相连通,且滑轮(4)与凹槽(15)滚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车床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8)的顶侧开设有注油孔,注油孔内螺纹安装有堵头(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车床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6)的底端延伸至底座(2)的下方并与减速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蜗杆(6)与底座(2)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车床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轴(10)的另一端设置有挡板,挡板与凸轮(11)的外侧滚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车床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6)的外侧、活塞板(9)的外侧和滑轮(4)的外侧均涂有润滑油,所述筒体(8)内注有润滑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床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立式车床用工作台,针对现有的立式车床结构设计复杂、转盘旋转阻力较大、工件旋转不够平稳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转盘和减速机,底座的顶侧为中空结构,转盘的底部四角转动连接有多个滑轮,底座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环型滑轨,多个滑轮均与环型滑轨滚动连接,转盘的底侧固定连接有蜗杆,底座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蜗轮,蜗轮与蜗杆相啮合,蜗轮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凸轮,底座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筒体。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转盘可顺畅驱动工件旋转,且在转盘的旋转过程中能够自动的、间歇性向环型滑轨上注入润滑油,有效减小转盘旋转时的摩擦阻力,使得转盘平稳转动。

技术研发人员:朱严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鹏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02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