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圈压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5437发布日期:2020-06-16 23:4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锁圈压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圈压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锁圈压装机。



背景技术:

锁圈压装机就是有内胎车轮的轮胎与轮毂套合之后,将锁圈压入轮毂,之前的锁圈压装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压装后对挡圈和轮毂的漆面有损伤,需要补漆,增加工序和人工;二是有时锁圈压装不到位,无法辨别,进入下道充气工位会有致命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圈压装机,具有良好的装配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机身,其底部设有机座;

压装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机身的顶部,用于提供下压力;以及

轮毂顶升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机座上,位于所述压装机构的正下方,用于顶升轮毂;

轮胎顶升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机座上,位于所述轮毂顶升机构的外周,用于顶升轮胎;

其中,所述压装机构包括;

上固定盘,其设置在所述机身的顶部;

压紧油缸,其设置在所述上固定盘上方;

第一导柱,其上端与所述压紧油缸连接;

下固定盘,其位于所述上固定盘的正下方,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柱上;

压盘,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柱的下端,用于对轮毂施加向下的压力;

多组装压单元,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柱的外周,用于对锁圈施加向下的压力。

优选的是,所述装压单元包括:

拉杆,其上端与所述上固定盘连接;

装压油缸,其设置在所述拉杆的下端,所述装压油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下固定盘;以及

升降弯板,其与所述装压油缸的活塞杆连接;

压辊,其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升降弯板上,用于与轮胎相抵接装压轮胎;

其中,在所述升降弯板与压辊之间设有径向位置调整机构,用于调整压辊的径向位置。

优选的是,所述径向位置调整机构包括:

上直轨,其横向设置在所述升降弯板上;

上滑块,其与所述上直轨相匹配;

调整座,其与所述上滑块连接;

调整气缸,其设置在所述升降弯板的侧壁上,所述调整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调整座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调整座沿上直轨滑动;

下直轨,其横向设置在所述调整座上;

下滑块,其与所述下直轨相匹配,并与所述压辊连接;

回位弹簧,其一端连接所述调整座的侧壁,另一端连接所述下滑块,用于带动所述压辊回位。

优选的是,所述多组装压单元为5组。

优选的是,所述轮毂顶升机构包括:

支座,其设置在所述机座上,并位于所述压盘的正下方;

顶升油缸,其设置在所述机座上,所述顶升油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支座;以及

第三导柱,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座上;

顶头,其设置在所述第三导柱的上端,用于托举轮毂,并与所述压盘配合,固定压装过程中轮毂的位置。

优选的是,所述轮胎顶升机构包括:

四组顶升气缸,其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座上,并均布设置所述顶升油缸的四周;

托板,其设置在所述顶升气缸的活塞杆的顶部;以及

多个万向球,其设置在所述托板上,用于支撑轮胎。

优选的是,还包括:

输送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机身的中部,用于将轮胎传输至压盘下方。

优选的是,所述输送机构包括;

减速电机,其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用于输出旋转动力;

滚筒支架,其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用于将动力轮辊安装在机座上;以及

多道动力轮辊,其横向设置在滚筒支架上,并与所述减速电机传动连接,用于将轮胎传送至压盘下方。

优选的是,还包括:

抱臂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用于将待压装的轮胎调整至压盘正下方。

优选的是,所述抱臂机构包括;

抱臂气缸,其安装在所述机座上,用于输出动力;

主动摆臂,其一端与所述抱臂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第一长轴,其中部与所述主动摆臂连接;以及

第一短轴,其与所述第一长轴并列设置,在所述第一长轴和第一短轴的中上部设有相配合的第一齿轮副;

连杆,其一端与所述第一长轴连接,另一端与连杆摆臂连接;

第二长轴,其下端与所述连杆摆臂连接;

第二短轴,其与所述第二长轴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长轴和第二短轴的中上部设有相配合的第二齿轮副;

抱臂,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长轴、第一短轴、第二长轴和第二短轴的上端,用于在所述与第一长轴、第一短轴、第二长轴和第二短轴带动下做向心摆动,进而将轮胎调整至压盘正下方。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机械进行压装,避免了人工压装不到位而产生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锁圈压装机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锁圈压装机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锁圈压装机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多组装压单元150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形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如上所述一种锁圈压装机1,包括:

机身110,其底部设有机座111;在所述机座上设有一对支撑柱112,在所述支撑柱112的底端设有横梁113。作为一种优选,在所述横梁113的中部设有贯通孔114,在所述贯通孔114外周设有用于安装上固定盘121的沉头螺栓孔。

压装机构120,设置在所述机身110的顶部,用于提供下压力。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压装机构120包括:上固定盘121设置在所述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横梁113上;压紧油缸122设置在所述上固定盘121上方;第一导柱123的上端与所述压紧油缸122连接;作为一种优选,在所述压紧油缸122的一侧设有位移传感器126,用于压紧油缸122的行程。下固定盘124位于所述上固定盘121的正下方,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柱123上;作为一种优选,在所述下固定盘124的中心设有导套124a,所述导套124a与第一导柱123相配合,实现下固定盘124可滑动地设置第一导柱123上。压盘125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柱123的下端,用于对轮毂施加向下的压力;作为一种优选,在所述压盘125上设有嵌块125a。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嵌块125a有聚氨酯制成。多组装压单元150,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柱123的外周,用于对锁圈施加向下的压力。所述装压单元150包括:拉杆151的上端与所述上固定盘121连接;装压油缸152,其设置在所述拉杆151的下端,所述装压油缸152的活塞杆穿过所述下固定盘124;升降弯板153与所述装压油缸152的活塞杆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升降弯板153上设有第二导柱153a,在所述下固定盘124的外周设有导套124b,所述第二导柱153a与导套124b相配合。所述压辊154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升降弯板153上,用于与轮胎相抵接装压轮胎。作为一种优选,在所述升降弯板153与压辊154之间设有径向位置调整机构160,用于调整压辊154的径向位置。作为进一步优选,在所述第一导柱123上设有防转件123a。作为进一步优选,在所述压辊154上设有聚氨酯套。

轮毂顶升机构130,设置在所述机座111上,位于所述压装机构120的正下方,用于顶升轮毂。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轮毂顶升机构130包括:支座131,其设置在所述机座111上,并位于所述压盘125的正下方;顶升油缸132,其设置在所述机座111上,所述顶升油缸132的活塞杆穿过所述支座131;第三导柱133,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座131上;顶头135设置在所述第三导柱133的上端,用于托举轮毂,并与所述压盘125配合,固定压装过程中轮毂的位置。作为一种优选,在所述支座上设有导套134,所述导套134与所述第三导柱133相配合。

轮胎顶升机构140,设置在所述机座111上,位于所述轮毂顶升机构120的外周,用于顶升轮胎。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轮胎顶升机构140包括:四组顶升气缸141,其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座111上,并均布设置所述顶升油缸141的四周;托板142设置在所述顶升气缸141的活塞杆的顶部;以及多个万向球143,其设置在所述托板142上,用于支撑轮胎。

作为进一步优选,还包括:输送机构170,其设置在所述机身110的中部,用于将轮胎传输至压盘125下方。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输送机构170包括;减速电机171设置在所述机座111上,用于输出旋转动力;滚筒支架172设置在所述机座111上,用于将动力轮辊173安装在机座111上;多道动力轮辊173横向设置在滚筒支架172上,并与所述减速电机171传动连接,用于将轮胎传送至压盘125下方。作为一种优选,在所述滚筒支架172上部设有护罩174。作为进一步优选,在所述减速电机171下部设有减速电机座171a。

作为进一步优选,还包括:抱臂机构180,其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用于将待压装的轮胎调整至压盘正下方。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所述抱臂机构180包括:抱臂气缸181,其安装在所述机座上,用于输出动力;作为一种优选,在所述抱臂气缸181设有抱臂气缸座181a。主动摆臂182一端与所述抱臂气缸181的活塞杆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长轴183连接;第一长轴183,其中部与所述主动摆臂182连接;第一短轴184与所述第一长轴183并列设置,在所述第一长轴183和第一短轴184的中上部设有相配合的齿轮副184a;连杆18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长轴183连接,另一端与连杆摆臂186a连接;第二长轴187的下端与所述连杆摆臂186a连接;第二短轴188与所述第二长轴187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长轴187和第一短轴188的中上部设有相配合的第二齿轮副188a;抱臂189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长轴183、第一短轴184、第二长轴187和第二短轴188的上端,用于在所述与第一长轴183、第一短轴184、第二长轴187和第二短轴188带动下做向心摆动,进而将轮胎调整至压盘正下方。作为进一步优选,在所述抱臂189的端部设有抱臂尼龙辊189a。

在使用过程中,开启所述减速电机171,减速电机171带动动力轮辊173传动,进而将轮胎送至压盘125下方,停止所述减速电机171。抱臂气缸181带动第一长轴183、第一短轴184、第二长轴187和第二短轴188转动,进而带动做抱臂189向心摆动,将轮胎调整至压盘125正下方,轮胎调整好后,抱臂气缸181停止工作,抱臂189与轮胎分离。开启所述四组顶升气缸141,多组托板142托起轮胎,人工找方向后上锁圈,关闭所述顶升气缸141,托板142下移,轮胎落至压盘125下方的动力轮辊173上,启动所述顶升油缸132,顶头135在顶升油缸132带动下,将轮毂和轮胎一同顶起,到位后停止。压紧油缸122开启带动压盘紧压轮毂中心位置,装压油缸152一次将锁圈压装到位后退回,压紧油缸122和顶升油缸132也退回,装压好锁圈的轮胎落至动力轮辊173上,在开启减速电机171将压装好的轮胎送出,同时送进待压装的轮胎,重复上述动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压单元150包括:拉杆151的上端与所述上固定盘121连接;装压油缸152,设置在所述拉杆151的下端,所述装压油缸152的活塞杆穿过所述下固定盘124;升降弯板153与所述装压油缸152的活塞杆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升降弯板153上设有第二导柱153a,在所述下固定盘124的外周设有导套124b,所述第二导柱153a与导套124b相配合。所述压辊154,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升降弯板153上,用于与轮胎相抵接装压轮胎。作为一种优选,在所述升降弯板153与压辊154之间设有径向位置调整机构160,用于调整压辊的径向位置。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位置调整机构160包括:上直轨161向设置在所述升降弯板153上;上滑块162所述上直轨161相匹配;调整座163所述上滑块162连接;调整气缸164置在所述升降弯板153的侧壁上,所述调整气缸164的活塞杆与所述调整座163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调整座163沿上直轨滑动;下直轨165向设置在所述调整座上;下滑块166所述下直轨165相匹配,并与所述压辊154连接;回位弹簧167端连接所述调整座163的侧壁,另一端连接所述下滑块166,用于带动所述压辊168回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径向位置调整机构160包括:上直轨161向设置在所述升降弯板153上;上滑块162所述上直轨161相匹配;调整座163所述上滑块162连接;调整气缸164置在所述升降弯板153的侧壁上,所述调整气缸164的活塞杆与所述调整座163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调整座163沿上直轨滑动;下直轨165向设置在所述调整座上;下滑块166所述下直轨165相匹配,并与所述压辊154连接;回位弹簧167端连接所述调整座163的侧壁,另一端连接所述下滑块166,用于带动所述压辊168回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组装压单元150为5组。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多组装压单元150包括第一压装单元、第二压装单元、第三压装单元、第四压装单元和第五压装单元。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压装单元水平横向设置,所述第一压装单元与第二压装单元的角度为80°,第二压装单元与第三压装单元的角度为80°,第三压装单元与第四压装单元的角度为40°,第四压装单元与第五压装单元的角度为80°,第五压装单元与第一压装单元的角度为80°,在压装过程中,将锁圈开口放置在第三压装单元与第四压装单元之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轮毂顶升机构130包括:支座131,其设置在所述机座111上,并位于所述压盘125的正下方;顶升油缸132,其设置在所述机座111上,所述顶升油缸132的活塞杆穿过所述支座131;第三导柱133,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座131上;顶头135设置在所述第三导柱133的上端,用于托举轮毂,并与所述压盘125配合,固定压装过程中轮毂的位置。作为一种优选,在所述支座上设有导套134,所述导套134与所述第三导柱133相配合。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轮胎顶升机构140包括:四组顶升气缸141,其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座111上,并均布设置所述顶升油缸141的四周;托板142设置在所述顶升气缸141的活塞杆的顶部;以及多个万向球143,其设置在所述托板142上,用于支撑轮胎。作为一种优选,在所述托板142的下部设有第四导柱144,在所述上设有与所述第四导柱144的导套144a。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输送机构170,其设置在所述机身110的中部,用于将轮胎传输至压盘125下方。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输送机构170包括;减速电机171设置在所述机座111上,用于输出旋转动力;滚筒支架172设置在所述机座111上,用于将动力轮辊173安装在机座111上;多道动力轮辊173横向设置在滚筒支架172上,并与所述减速电机171传动连接,用于将轮胎传送至压盘125下方。作为一种优选,在所述滚筒支架172上部设有护罩174。作为进一步优选,在所述减速电机171下部设有减速电机座171a。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机构170包括:减速电机171设置在所述机座111上,用于输出旋转动力;滚筒支架172设置在所述机座111上,用于将动力轮辊173安装在机座111上;多道动力轮辊173横向设置在滚筒支架172上,并与所述减速电机171传动连接,用于将轮胎传送至压盘125下方。作为一种优选,在所述滚筒支架172上部设有护罩174。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减速电机171通过链条175与所述动力轮辊173连接。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抱臂机构180包括:抱臂气缸181,其安装在所述机座上,用于输出动力;作为一种优选,在所述抱臂气缸181设有抱臂气缸座181a。主动摆臂182一端与所述抱臂气缸181的活塞杆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长轴183连接;第一长轴183,其中部与所述主动摆臂182连接;第一短轴184与所述第一长轴183并列设置,在所述第一长轴183和第一短轴184的中上部设有相配合的齿轮副184a;连杆186的一端与第一长轴183连接,另一端与连杆摆臂186a连接;第二长轴187的下端与所述连杆摆臂186a连接;第二短轴188与所述第二长轴187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长轴187和第一短轴188的中上部设有相配合的第二齿轮副188a;抱臂189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长轴183、第一短轴184、第二长轴187和第二短轴188的上端,用于在所述与第一长轴183、第一短轴184、第二长轴187和第二短轴188带动下做向心摆动,进而将轮胎调整至压盘正下方。作为进一步优选,在所述抱臂189的端部设有抱臂尼龙辊189a。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锁圈压装机1,设有压装机构、轮毂顶升机构、轮胎顶升机构,具有良好的装配效果。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