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压铸冲压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49238发布日期:2020-12-01 14:15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件压铸冲压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冲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件压铸冲压流水线。



背景技术:

目前的压铸工艺就是利用机器、模具和合金等三大要素,将压力、速度及时间统一的过程,用于金属热加工,压力的存在是压铸工艺区别其他铸造方法的主要特点。压力铸造是近代金属加工工艺中发展较快的一种少无切削的特种铸造方法,它是将熔融金属在高压高速下充填铸型,并在高压下结晶凝固形成铸件的过程。

而冲压则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成形加工方法。

传统的压铸工艺与冲压工艺是分开的,这就导致一些金属产品的加工速度较慢,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压铸冲压流水线,解决了金属产品压铸和冲压工艺加工速度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工件压铸冲压流水线,包括压铸机、取料机构、清洗机构、运料机构、检测机构、冷却机构、冲压机构以及下料机构,所述取料机构、清洗机构、运料机构、检测机构、冷却机构、冲压机构以及下料机构均设于压铸机外围;所述取料机构用于将外部的熔炉中已熔化的金属运送至压铸机压铸成型至产品,所述清洗机构用于对压铸机内的模具进行清洗,所述检测机构用于对产品进行检测,所述冷却机构用于对产品进行冷却,所述冲压机构用于产品进行冲压;

所述运料机构用于将位于压铸机的产品运送至检测机构、用于将位于检测机构的产品运送至冷却机构以及用于将位于冷却机构的产品运送至冲压机构;所述下料机构用于将位于冲压机构的产品取出下料。

其中,所述取料机构包括第一取料摆臂、第二取料摆臂、第三取料摆臂、第一取料连接臂、第二取料连接臂、水勺、第一取料摆臂驱动机构以及第二取料摆臂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取料摆臂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第一取料摆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取料摆臂的一端还与第一取料连接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取料连接臂的另一端与第二取料摆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取料摆臂的另一端与第三取料摆臂的一端铰接;

所述第二取料摆臂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第二取料连接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取料连接臂的另一端与第二取料臂的中段铰接,所述第二取料摆臂的另一端与第三取料摆臂的中段铰接,所述水勺转动连接于第三取料摆臂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第三取料摆臂的另一端设有用于驱动水勺转动的水勺转动驱动机构。

其中,所述清洗机构包括清洗底座、第一清洗摆臂、第二清洗摆臂、第三清洗摆臂、清洗摆臂驱动机构、清洗装置以及设于压铸机的机架的清洗底座横移驱动机构,所述清洗底座横移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清洗底座横移;所述清洗摆臂驱动机构设于清洗底座,所述清洗摆臂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第一清洗摆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清洗摆臂的另一端与第三清洗摆臂的中段铰接;所述第二清洗摆臂的一端与清洗摆臂驱动机构的外壳铰接,所述第二清洗摆臂的另一端与第三清洗摆臂的一端铰接;所述清洗装置设于第三清洗摆臂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清洗装置包括第一清洗基板、第二清洗基板、若干个第一喷雾头、若干个第二喷雾头、若干个第一出气口以及若干个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清洗基板和第二清洗基板分别设于第三清洗摆臂的另一端的两侧,若干个第一喷雾头以及若干个第一出气口均阵列设置于第一清洗基板的外端面,若干个第二喷雾头以及若干个第二出气口均阵列设置于第二清洗基板的外端面;若干个第一喷雾头和若干个第二喷雾头均用于与外部的水泵连通,若干个所述第一出气口和若干个第二出气口分别与均用于与外部的气泵连通。

其中,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多个冷风机以及与冷风机的数量相同的冷却夹持装置,所述冷却夹持装置设于冷风机的出风口前,所述冷却夹持装置用于夹持产品。

其中,所述冷却夹持装置包括冷却夹持架、冷却固定气缸以及设于冷却夹持架一侧的冷却固定柱,所述冷却固定气缸的活塞杆贯穿冷却夹持架并凸伸出冷却夹持架的另一侧;所述冷却固定气缸的活塞杆设有冷却压头,所述冷却压头的位置与冷却固定柱的位置对应。

其中,所述冲压机构包括冲压机架以及设于冲压机架的冲压模具,所述运料机构位于冲压机架的一侧,所述下料机构位于冲压机架的另一侧;所述冲压机架的另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下端连通有向下倾斜的滑道。

其中,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机械手以及设于机械手末端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夹板以及阵列设置于夹具的多个气动手指。

其中,所述工件压铸冲压流水线还包括回流滑道,所述回流滑道的一端靠近运料机构设置,所述回流滑道的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的熔炉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增加了金属产品压铸和冲压工艺的加工速度: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件压铸冲压流水线,通过设置有压铸机、设于压铸机周围的取料机构、清洗机构、运料机构、检测机构、冷却机构、冲压机构以及下料机构,通过取料机构将外部的熔炉中已熔化的金属运送至压铸机进行压铸成型,运料机构则将压铸成型的产品运送至冷却机构中进行冷却;产品在冷却机构中冷却完成后,再由运料机构将产品运送至冲压机构中进行冲压,冲压后的产品被下料机构取出进行下料。本实用新型的工件压铸冲压流水线,通过运料机构将产品的压铸、冷却和冲压过程串联,从而起到增加金属产品压铸和冲压工艺的加工速度。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取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机构和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机构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料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压铸机--1,进料口--11,熔炉--12,

取料机构--2,第一取料摆臂--21,第二取料摆臂--22,第三取料摆臂--23,第一取料连接臂--24,第二取料连接臂--25,水勺--26,第一取料摆臂驱动机构--27,第二取料摆臂驱动机构--28,水勺转动驱动机构--29,

清洗机构--3,清洗底座--31,第一清洗摆臂--32,第二清洗摆臂--33,第三清洗摆臂--34,清洗摆臂驱动机构--35,

清洗装置--36,第一清洗基板--361,第二清洗基板--362,第一喷雾头--363,第二喷雾头--364,第一出气口--365,第二出气口--366,

清洗底座横移驱动机构--37,

运料机构--4,

检测机构--5,检测机架--51,检测探头--52,

冷却机构--6,冷风机--61,

冷却夹持装置--62,冷却夹持架--621,冷却固定气缸--622,冷却固定柱--623,冷却压头(624)--624,

冲压机构--7,冲压机架--71,冲压模具--72,开口--73,滑道--74,

下料机构--8,机械手--81,夹具--82,气动手指--83,

回流滑道--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或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工件压铸冲压流水线,包括压铸机1、取料机构2、清洗机构3、运料机构4、检测机构5、冷却机构6、冲压机构7以及下料机构8,所述取料机构2、清洗机构3、运料机构4、检测机构5、冷却机构6、冲压机构7以及下料机构8均设于压铸机1外围;所述取料机构2用于将外部的熔炉中已熔化的金属运送至压铸机1压铸成型至产品,所述清洗机构3用于对压铸机1内的模具进行清洗,所述检测机构5用于对产品进行检测,所述冷却机构6用于对产品进行冷却,所述冲压机构7用于产品进行冲压;所述运料机构4用于将位于压铸机1的产品运送至检测机构5、用于将位于检测机构5的产品运送至冷却机构6以及用于将位于冷却机构6的产品运送至冲压机构7;所述下料机构8用于将位于冲压机构7的产品取出下料。

在本实施例中,运料机构是由多轴机械手和设置于多轴机械手末端的夹指组成,通过夹指对产品的夹取,并由多轴机械手带动夹指移动,从而完成对产品的运料。

具体的,所述取料机构2包括第一取料摆臂21、第二取料摆臂22、第三取料摆臂23、第一取料连接臂24、第二取料连接臂25、水勺26、第一取料摆臂驱动机构27以及第二取料摆臂驱动机构28,所述第一取料摆臂驱动机构27的输出轴与第一取料摆臂2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取料摆臂21的一端还与第一取料连接臂24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取料连接臂24的另一端与第二取料摆臂22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取料摆臂21的另一端与第三取料摆臂23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取料摆臂驱动机构28的输出轴与第二取料连接臂2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取料连接臂25的另一端与第二取料摆臂22的中段铰接,所述第二取料摆臂22的另一端与第三取料摆臂23的中段铰接,所述水勺26转动连接于第三取料摆臂23的另一端;所述第三取料摆臂23的另一端设有用于驱动水勺26转动的水勺转动驱动机构29。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取料摆臂驱动机构27、第二取料摆臂驱动机构28以及水勺转动驱动机构29均是步进电机,通过控制第一取料摆臂驱动机构27和第二取料摆臂驱动机构28不同的转动时段以及第一取料摆臂21、第二取料摆臂22、第三取料摆臂23、第一取料连接臂24和第二取料连接臂25组成的连杆机构,即可实现第三取料摆臂23不同方向和角度的摆动,模拟人手臂的伸出或收缩以及抬高或降低,从而带动水勺26从熔炉12中舀取液态金属;水勺转动驱动机构29同时还能使得水勺26在一般情况下保持静止,避免水勺26被重力影响发生偏转;当第三取料摆臂23伸出至压铸机1的进料口11时,由水勺转动驱动机构29驱动水勺26转动从而使得水勺26做出倒出的动作,并最终倒入压铸机1的进料口11中。

具体的,所述清洗机构3包括清洗底座31、第一清洗摆臂32、第二清洗摆臂33、第三清洗摆臂34、清洗摆臂驱动机构35、清洗装置36以及设于压铸机1的机架的清洗底座横移驱动机构37,所述清洗底座横移驱动机构37用于驱动清洗底座31横移;所述清洗摆臂驱动机构35设于清洗底座31,所述清洗摆臂驱动机构35的输出轴与第一清洗摆臂3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清洗摆臂32的另一端与第三清洗摆臂34的中段铰接;所述第二清洗摆臂33的一端与清洗摆臂驱动机构35的外壳铰接,所述第二清洗摆臂33的另一端与第三清洗摆臂34的一端铰接;所述清洗装置36设于第三清洗摆臂34的另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清洗底座横移驱动机构37是由步进电机、螺杆、螺母组成的传动机构,清洗底座31与螺母连接,关于清洗底座横移驱动机构37带动清洗底座31的原理,具体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所述清洗装置36包括第一清洗基板361、第二清洗基板362、若干个第一喷雾头363、若干个第二喷雾头364、若干个第一出气口365以及若干个第二出气口366,所述第一清洗基板361和第二清洗基板362分别设于第三清洗摆臂34的另一端的两侧,若干个第一喷雾头363以及若干个第一出气口365均阵列设置于第一清洗基板361的外端面,若干个第二喷雾头364以及若干个第二出气口366均阵列设置于第二清洗基板362的外端面;若干个第一喷雾头363和若干个第二喷雾头364均用于与外部的水泵连通,若干个所述第一出气口365和若干个第二出气口366分别与均用于与外部的气泵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清洗摆臂驱动机构35是步进电机;当运料机构4将产品从压铸机1中取出后,由于会有残余的液态金属残留在压铸机1的模具上;故通过清洗摆臂驱动机构35驱动第一清洗摆臂32、第二清洗摆臂33和第三清洗摆臂34组成的连杆机构,使得清洗装置36伸入压铸机1的模具中;清洗装置36的第一清洗基板361设有若干个第一喷雾头363和若干个第一出气口365,第二清洗基板362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喷雾头364和若干个第二出气口366,使得清洗装置36能够同时对模具的上模下模同时进行清洗,加快清洗效率;在喷雾清洗以后,通过喷气的方式能够加快模具内部的水分挥发,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清洗效率。

在产品被转移至冷却机构6前,产品会被运料机构4转移至检测机构5中进行检测,检测机构5是由检测机架51以及多根设于检测机架51的检测探头52组成,各个检测探头52的作用是检测产品是否有缺陷的部分。在检测机构5检测到产品有缺陷时,运料机构4则判定为不良品并将不良品放置至不良品区,再由运料机构4从压铸机1中夹取下一个产品。

具体的,所述冷却机构6包括多个冷风机61以及与冷风机61的数量相同的冷却夹持装置62,所述冷却夹持装置62设于冷风机61的出风口前,所述冷却夹持装置62用于夹持产品;所述冷却夹持装置62包括冷却夹持架621、冷却固定气缸622以及设于冷却夹持架621一侧的冷却固定柱623,所述冷却固定气缸622的活塞杆贯穿冷却夹持架621并凸伸出冷却夹持架621的另一侧;所述冷却固定气缸622的活塞杆设有冷却压头624,所述冷却压头624与冷却固定柱623正对设置,多个冷风机61通过堆叠摆放,可以减少占地的面积;具体的,多个冷风机61两两正对设置,从而让冷却效果更佳。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固定柱623的靠近冷却压头624的一端设有压力开关(图中未标注),当冷却压头624通过按压产品的料头在冷却固定柱623时,压力开关触发从而自动控制冷风机61的开闭。

具体的,所述冲压机构7包括冲压机架71以及设于冲压机架71的冲压模具72,所述运料机构4位于冲压机架71的一侧,所述下料机构8位于冲压机架71的另一侧;所述冲压机架71的另一侧设有开口73,所述开口73的下端连通有向下倾斜的滑道74,滑道74下面设置有回收小车(图中未标注)。

具体的,所述下料机构8包括机械手81以及设于机械手81末端的夹具82,所述夹具82包括夹板以及阵列设置于夹具82的多个气动手指83。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产品在压铸成型后是由料头、多根成品和与成品数量相同的批头组成,其中多根成品并列设置于料头的底部,而批头则是设置在成品的底部。料头的作用是方便运料机构4的夹取,批头的作用是供检测机构5进行接触。产品在冷却机构6中进行冷却完成后被运料机构4转移至冲压机构7的冲压模具72中,在冲压过程中运料机构4始终夹持住料头;冲压完成后成品留在冲压模具72中,批头则掉入开口73并被滑道74引导至回收小车中,完成对批头的回收;剩下的成品则由机械手81带动末端的夹具82将成品夹取下料。

具体的,所述工件压铸冲压流水线还包括回流滑道9,所述回流滑道9的一端靠近运料机构4设置,所述回流滑道9的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的熔炉12连通,料头在回流滑道9上运输到达回流滑道9的另一端并最终调入熔炉12中,使得料头可以回收利用。

实际使用时,工人将需要压铸成型的金属倒入熔炉12中,金属在熔炉12中熔化从而变成液态;下一步由取料机构2的第一取料摆臂驱动机构27以及第二取料摆臂驱动机构28分别驱动第一取料摆臂21和第二取料摆臂22,通过第一取料摆臂驱动机构27以及第二取料摆臂驱动机构28转动不同的角度,从而使得第三取料摆臂23做出不同角度的摆动并带动水勺26做出从熔炉12中舀取金属,并再由第一取料摆臂驱动机构27以及第二取料摆臂驱动机构28转动从而带动第三取料摆臂23将水勺26移动至压铸机1的进料口11,此时由水勺转动驱动机构29带动水勺26转动,最终将水勺26里的液态金属倒入压铸机1的进料口11;下一步由压铸机1将倒入压铸机1进料口11的金属压铸成型至产品,压铸机1压铸完成后由运料机构4将产品从压铸机1的模具中取出并转移至冷却机构6,此时取料机构2继续从熔炉12中舀取金属倒入压铸机1中,不间断地对金属进行压铸成型;在冷却机构6中产品的料头被冷却夹持装置62夹紧,被夹紧的产品由于正对着冷风机61的出风口,故被夹紧的产品则被冷风机61吹出的冷风进行冷却,而运料机构4则继续从压铸机1的模具中取出压铸成型的产品至冷却机构6;在冷却机构6中冷却完成的产品,再由运料机构4夹取至冲压机构7中,冲压机构7中的冲压模具72对产品冲压并将产品冲压从而分离成料头、成品以及批头,冲压完成后成品留在冲压模具72中,批头则掉入开口73并被滑道74引导至回收小车中,而运料机构4则将料头运送至回流滑道9的一端中,料头在回流滑道9上运输到达回流滑道9的另一端并最终调入熔炉12中;下一步则由下料机构8的机械手81带动夹具82将冲压模具72中的成品取出并放入位于一旁的下料小车中堆成码垛,完成下料。

综上,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工件压铸冲压流水线,具有以下效果:

增加了金属产品压铸和冲压工艺的加工速度:本实施例的一种工件压铸冲压流水线,通过设置有压铸机1、设于压铸机1周围的取料机构2、清洗机构3、运料机构4、检测机构5、冷却机构6、冲压机构7以及下料机构8,通过取料机构2将外部的熔炉12中已熔化的金属运送至压铸机1进行压铸成型,运料机构4则将压铸成型的产品运送至冷却机构6中进行冷却;产品在冷却机构6中冷却完成后,再由运料机构4将产品运送至冲压机构7中进行冲压,冲压后的产品被下料机构8取出进行下料。本实施例的工件压铸冲压流水线,通过运料机构4将产品的压铸、冷却和冲压过程串联,从而起到增加金属产品压铸和冲压工艺的加工速度。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