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面罩系统及装配LED显示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01903发布日期:2020-11-20 10:55阅读:70来源:国知局
压面罩系统及装配LED显示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显示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面罩系统及装配led显示屏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压面罩工序是独立工序,先将面罩与pcb模组进行人工预压合,再将预压合pcb模组放置到压合装置,通过压合装置在完成面罩与pcb模组压合之后,需要操作员拿取已经压合好的pcb模组,不能实现自动化生产,导致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面罩系统及装配led显示屏系统,旨在解决在压面罩工序中,需要操作员拿取压合好的pcb模组,不能实现自动化生产,导致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面罩系统,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设有传送装置、压合装置和机械手装置,所述传送装置用于供预压合的pcb模组放置,当所述预压合的pcb模组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上,所述传送装置将所述预压合的pcb模组进行传送,经过所述压合装置,所述压合装置对所述预压合的pcb模组进行压合,得到压合好的pcb模组,所述传送装置将所述压合好的pcb模组传送到所述机械手装置的抓取位置,所述传送装置停止传送,所述机械手装置抓取所述压合好的pcb模组,并将所述压合好的pcb模组传送到下一个工序的入口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滑轨、第一滑板和设于所述第一滑板上的放置板,所述第一滑轨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滑板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放置板设有用于放置所述预压合的pcb模组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板的两个侧壁分别设有供所述机械手装置抓取的第一抓取槽和第二抓取槽,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第一滑板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滑板沿着所述第一滑轨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压合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滚轮,所述第一支撑架设于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滑轨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架设于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滑轨的另一侧,所述滚轮的两端分别转动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所述滚轮位于所述第一滑轨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滚轮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滚轮转动,当所述第一滑板沿着所述第一滑轨移动至所述滚轮时,所述滚轮转动压合所述放置槽中的所述预压合的pcb模组。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装置包括第三支撑架、第四支撑架、第一连接板、第二滑轨、第二滑板、第三驱动装置、第一直线气缸,第二连接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二直线气缸和第三直线气缸,所述第三支撑架设于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滑轨的一侧,所述第四支撑架设于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滑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于所述第三支撑架和所述第四支撑架,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滑轨的上方,所述第二滑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所述第二滑板滑动设于所述第二滑轨,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三支撑架的内侧,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滑板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二滑板沿着所述第二滑轨移动,所述第一直线气缸设于所述第二滑板的底部,所述第一直线气缸的传动轴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直线气缸和第三直线气缸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部,所述第二直线气缸的传动轴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第三直线气缸的传动轴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所述第二直线气缸和第三直线气缸同时驱动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向外扩张或者向内收缩,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抓取槽相匹配的第一抓取结构,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抓取槽相匹配的第二抓取结构。

进一步地,当所述传送装置将所述压合好的pcb模组传送到所述机械手装置的抓取位置时,所述第一直线气缸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板向下移动,所述第一抓取结构伸入所述第一抓取槽,所述第二抓取结构伸入所述第二抓取槽,所述第二直线气缸和第三直线气缸同时驱动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向内收缩,使所述第一抓取结构和所述第二抓取结构抓取所述压合好的pcb模组,所述第一直线气缸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板向上移动,使所述压合好的pcb模组向上移动离开所述放置槽,所述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滑板沿着所述第二滑轨移动至所述入口位置的上方,所述第一直线气缸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板向下移动,使所述压合好的pcb模组靠近所述入口位置,所述第二直线气缸和第三直线气缸同时驱动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向外扩张,使所述第一抓取结构和所述第二抓取结构松开所述压合好的pcb模组,所述压合好的pcb模组置于所述入口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装置复位回到起始位置,所述传送装置复位,回到起始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板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轨相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板通过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轨配合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板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滑轨相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板通过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轨配合滑动设于所述第二滑轨。

进一步地,第一抓取结构包括连接部和抓取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连接,所述抓取部的内侧壁设有卡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装配led显示屏系统,包括上述的压面罩系统。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压合装置将预压合的pcb模组压合好,得到压合好的pcb模组,机械手装置抓取压合好的pcb模组,并将压合好的pcb模组传送到下一个工序的入口位置,解决在压面罩工序中,需要操作员拿取压合好的pcb模组,不能实现自动化生产,导致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面罩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面罩系统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3是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面罩系统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4是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面罩系统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5是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抓取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压面罩系统1,包括底座2,在底座2上设有传送装置3、压合装置4和机械手装置5,传送装置3用于供预压合的pcb模组6放置,当预压合的pcb模组6放置在传送装置3上,传送装置3将预压合的pcb模组6进行传送,经过压合装置4,压合装置4对预压合的pcb模组6进行压合,得到压合好的pcb模组6,传送装置3将压合好的pcb模组6传送到机械手装置5的抓取位置,传送装置3停止传送,机械手装置5抓取压合好的pcb模组6,并将压合好的pcb模组6传送到下一个工序的入口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传送装置3、压合装置4和机械手装置5在同一直线上。

在本实施例中,在压合装置4将预压合的pcb模组6压合好,得到压合好的pcb模组6,机械手装置5抓取压合好的pcb模组6,并将压合好的pcb模组6传送到下一个工序的入口位置,解决在压面罩工序中,需要操作员拿取压合好的pcb模组,不能实现自动化生产,导致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传送装置3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滑轨32、第一滑板33和设于第一滑板33上的放置板331,第一滑轨32设于底座2上,第一滑板33滑动设于第一滑轨32上,放置板331设有用于放置预压合的pcb模组6的放置槽3311,放置板331的两个侧壁分别设有供机械手装置5抓取的第一抓取槽3312和第二抓取槽3313,第一驱动装置设于底座2上,且与第一滑板33连接,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滑板33沿着第一滑轨32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轨32为直线的滑轨。

放置板33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本实施例中,放置板331的数量为两个,每一个放置板331上的放置槽3311放置一个预压合的pcb模组6,具体地,预压合的pcb模组6平放在放置槽3311中。

第一抓取槽331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抓取槽3312的数量为两个。进一步地,第二抓取槽3313的数量与第一抓取槽3312的数量相同,以及第一抓取槽3312和第二抓取槽3313的位置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抓取槽3312和第二抓取槽3313分别与放置槽3311相连通。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压合装置4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一支撑架42、第二支撑架43和滚轮44,第一支撑架42设于底座2上,且位于第一滑轨32的一侧,第二支撑架43设于底座2上,且位于第一滑轨32的另一侧,滚轮44的两端分别转动设于第一支撑架42和第二支撑架43,滚轮44位于第一滑轨32的上方,第二驱动装置设于底座2,第二驱动装置与滚轮44连接,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滚轮44转动,当第一滑板33沿着第一滑轨32移动至滚轮44时,滚轮44转动压合放置槽3311中的预压合的pcb模组6。

具体地,第一支撑架42、第二支撑架43分别是位于第一滑轨32滑动方向的左右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滚轮44的数量为两个,第二驱动装置同时驱动两个滚轮44转动。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机械手装置5包括第三支撑架511、第四支撑架512、第一连接板52、第二滑轨53、第二滑板54、第三驱动装置55、第一直线气缸56,第二连接板57、第一支架581、第二支架582、第二直线气缸591和第三直线气缸592,第三支撑架511设于底座2上,且位于第一滑轨32的一侧,第四支撑架512设于底座2上,且位于第一滑轨32的另一侧,第一连接板52的两端分别设于第三支撑架511和第四支撑架512,第一连接板52位于第一滑轨32的上方,第二滑轨53设于第一连接板52的底部,第二滑板54滑动设于第二滑轨53,第三驱动装置55设于第三支撑架511的内侧,第三驱动装置55与第二滑板54连接,第三驱动装置55驱动二滑板沿着第二滑轨53移动,第一直线气缸56设于第二滑板54的底部,第一直线气缸56的传动轴与第二连接板57连接,第二直线气缸591和第三直线气缸592设于第二连接板57的底部,第二直线气缸591的传动轴与第一支架581连接,第三直线气缸592的传动轴与第二支架582连接,第二直线气缸591和第三直线气缸592同时驱动第一支架581、第二支架582向外扩张或者向内收缩,第一支架581的底部设有与第一抓取槽3312相匹配的第一抓取结构5811,第二支架582的底部设有与第二抓取槽3313相匹配的第二抓取结构5821。

具体地,第三支撑架511、第四支撑架512分别是位于第一滑轨32滑动方向的左右两侧。

在本实施中,第一支架581、第二支架582向外扩张或者向内收缩,形成了机械手的松开或者抓取的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当传送装置3将压合好的pcb模组6传送到机械手装置5的抓取位置时,第一直线气缸56驱动第二连接板57向下移动,第一抓取结构5811伸入第一抓取槽3312,第二抓取结构5821伸入第二抓取槽3313,第二直线气缸591和第三直线气缸592同时驱动第一支架581、第二支架582向内收缩,使第一抓取结构5811和第二抓取结构5821抓取压合好的pcb模组6,第一直线气缸56驱动第二连接板57向上移动,使压合好的pcb模组6向上移动离开放置槽3311,第三驱动装置55驱动第二滑板54沿着第二滑轨53移动至入口位置的上方,第一直线气缸56驱动第二连接板57向下移动,使压合好的pcb模组6靠近入口位置,第二直线气缸591和第三直线气缸592同时驱动第一支架581、第二支架582向外扩张,使第一抓取结构5811和第二抓取结构5821松开压合好的pcb模组6,压合好的pcb模组6置于入口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机械手装置5复位回到起始位置,传送装置3复位,回到起始位置。复位之后,再次允许预压合的pcb模组6放置在传送装置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板33的底部设有与第一滑轨32相配合的第一滑块332,第一滑板33通过第一滑块332与第一滑轨32配合滑动设于第一滑轨32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板54的底部设有与第二滑轨53相配合的第二滑块541,第二滑板54通过第二滑块541与第二滑轨53配合滑动设于第二滑轨53。

在本实施列中,第二滑块541卡入第二滑轨53,且在第二滑轨53滑动,从而避免,第二滑板54从第二滑轨53中跌落。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抓取结构5811包括连接部58111和抓取部58112,连接部58111与第一支架581的底部连接,抓取部58112的内侧壁设有卡槽58113。卡槽58112用于卡住压合好的pcb模组6。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抓取结构5821与第一抓取结构5811的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装配led显示屏系统,包括上述的压面罩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