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立式车床的工件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85548发布日期:2020-08-25 19:23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立式车床的工件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式车床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立式车床的工件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而工件输送装置是车床上用以输送工件的一种装置,在现有技术中工件输送装置存在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而且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工件输送装置存在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而且人工成本高的问题,一种用于立式车床的工件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立式车床的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床本体、车床主轴箱、工件夹持装置和工件输送装置;所述车床主轴箱安装在所述车床本体的一侧,所述工件输送装置安装在所述车床本体的另一侧;所述工件夹持装置设置于所述车床主轴箱和工件输送装置之间;所述工件输送装置包括推动气缸和传动机构;所述推动气缸通过滑动座设置于所述传动机构上。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滑动杆、传动丝杠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车床本体上,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一端,所述滑动杆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两侧,两侧的滑动杆之间设置有所述传动丝杠。

所述传动丝杠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传动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滑动座设置于所述滑动杆和传动丝杠上。

所述滑动座整体呈凹型状,其中凹型状的凹槽部位以及两侧均设置有贯通孔,所述滑动杆和传动丝杠分别穿过贯穿孔与所述滑动座连接。

所述推动气缸的前端还设置有输送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工件输送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推动气缸将待加工件推入工件夹持装置内并通过车床主轴箱加工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能耗和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工件夹持装置示意图一;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件夹持装置示意图二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件夹持装置示意图三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件输送装置示意图一;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二。

附图中:1是车床本体、2是车床主轴箱、3是工件夹持装置、4是工件输送装置、5是待加工件、31是第一支撑板、32是第二支撑板、33是第三支撑板、34是第四支撑板、35是横向支撑杆、36是竖向支撑杆、37是第一滚动轮、38是第二滚动轮、41是推动气缸、42是传动机构、43是滑动座、411是输送板、421是电机、422是滑动杆、423是传动丝杠、424是安装座、425是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立式车床,包括车床本体1、车床主轴箱2、工件夹持装置3和工件输送装置4;所述车床主轴箱2安装在所述车床本体1的一侧,所述工件输送装置4安装在所述车床本体1的另一侧;所述工件夹持装置3设置于所述车床主轴箱2和工件输送装置4之间。

如图2-4所示,所述工件夹持装置3包括若干个支撑板、支撑杆和滚动轮;若干个支撑板形成框架结构,所述支撑杆的两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并形成工件夹持腔,所述滚动轮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

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31、第二支撑板32、第三支撑板33、第四支撑板34;所述第一支撑板31与所述第三支撑板33相对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32与所述第四支撑板34相对平行设置。

所述支撑杆包括横向支撑杆35和竖向支撑杆36;所述横向支撑杆35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板31与所述第三支撑板33连接;所述竖向支撑杆36穿过所述第二支撑板32与所述第四支撑板34连接。

所述滚动轮包括第一滚动轮37和第二滚动轮38;所述第一滚动轮37设置于所述横向支撑杆35上,所述第二滚动轮38设置于所述竖向支撑杆36上。

所述第一滚动轮37位于所述横向支撑杆35的中间;所述第二滚动轮38设置于所述竖向支撑杆36的中间。

本工件夹持装置3在使用时,待加工件5放置于工件夹持腔内,所述第一滚轮37和第二滚轮38用于卡紧待加工件且通过所述工件输送装置4向前推动,当推动到车床主轴箱2内时进行加工。本工件夹持装置3具有一定的力约束和形状约束,以保证待加工件在移动、停留和装入过程中的效率,同时本工件夹持装置的加工件定位准确。

如图5-6所示,所述工件输送装置4包括推动气缸41和传动机构42;所述推动气缸41通过滑动座43设置于所述传动机构42上。

所述传动机构42包括电机421、滑动杆422、传动丝杠423和安装座424;所述安装座424设置于所述车床本体1上,所述电机421设置于所述安装座424的一端,所述滑动杆422设置于所述安装座424的两侧,两侧的滑动杆422之间设置有所述传动丝杠423,所述传动丝杠423的一端与所述电机421连接,所述传动丝杠42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425设置于所述安装座424上,所述滑动座43设置于所述滑动杆422和传动丝杠423上。

所述滑动座43整体呈凹型状,其中凹型状的凹槽部位以及两侧均设置有贯通孔,所述滑动杆422和传动丝杠423分别穿过贯穿孔与所述滑动座43连接。

所述推动气缸41的前端还设置有输送板411,所述输送板411上设置有定位传感器(附图中示出),用于识别待加工件在夹持装置上的位置。

在使用时,定位传感器用于识别待加工件在夹持装置上的位置,调整所述推动气缸41的位置,所述推动气缸41通过滑动座43安装在所述传动机构42上,所述传动机构42工作时,所述电机421带动所述传动丝杠423,由于所述滑动座43与所述传动丝杠423连接能够实现在所述滑动杆422的横向移动进而所述推动气缸41跟随其移动,当调整完所述推动气缸41位置时,所述推动气缸的伸缩杆竖向移动通过输送板411将待加工件推入所述工件夹持装置3内。

本工件输送装置通过推动气缸41将待加工件推入工件夹持装置3内并通过车床主轴箱2加工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能耗和人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立式车床的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床本体(1)、车床主轴箱(2)、工件夹持装置(3)和工件输送装置(4);所述车床主轴箱(2)安装在所述车床本体(1)的一侧,所述工件输送装置(4)安装在所述车床本体(1)的另一侧;所述工件夹持装置(3)设置于所述车床主轴箱(2)和工件输送装置(4)之间;所述工件输送装置(4)包括推动气缸(41)和传动机构(42);所述推动气缸(41)通过滑动座(43)设置于所述传动机构(4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立式车床的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2)包括电机(421)、滑动杆(422)、传动丝杠(423)和安装座(424);所述安装座(424)设置于所述车床本体(1)上,所述电机(421)设置于所述安装座(424)的一端,所述滑动杆(422)设置于所述安装座(424)的两侧,两侧的滑动杆(422)之间设置有所述传动丝杠(4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立式车床的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丝杠(423)的一端与所述电机(421)连接,所述传动丝杠(42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425)设置于所述安装座(424)上,所述滑动座(43)设置于所述滑动杆(422)和传动丝杠(42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立式车床的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43)整体呈凹型状,其中凹型状的凹槽部位以及两侧均设置有贯通孔,所述滑动杆(422)和传动丝杠(423)分别穿过贯穿孔与所述滑动座(4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立式车床的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气缸(41)的前端还设置有输送板(4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立式车床的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床本体、车床主轴箱、工件夹持装置和工件输送装置;所述车床主轴箱安装在所述车床本体的一侧,所述工件输送装置安装在所述车床本体的另一侧;所述工件夹持装置设置于所述车床主轴箱和工件输送装置之间;所述工件输送装置包括推动气缸和传动机构;所述推动气缸通过滑动座设置于所述传动机构上,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能耗和人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李尚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吉达尔重型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8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