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火焰切割工作台用废料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89218发布日期:2020-08-25 19:28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控火焰切割工作台用废料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火焰切割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数控火焰切割工作台用废料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数控火焰切割机采用割枪口喷出的氧-乙炔混合气体点燃后产生的高温火焰,通过计算机控制割枪在钢板上按设定的下料平面图形的轮廓移动,完成所需钢板毛坯的高温熔断下料。火焰切割钢板产生的小块废料通过数控火焰切割工作台的格栅落进其下侧的承渣盘中,堆积在承渣盘中的废料需及时清除。目前,采用人工清除废料的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

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5414661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火焰切割机工作台,包括工作台及运料机构,所述工作台包括滑轨、滑块、横梁及台面,两所述滑轨以平行的方式相互设置,两所述滑块分别以可移动的方式设于两所述滑轨上,所述横梁两端分别设于两所述滑块上,所述滑轨与所述横梁分别以相互垂直的方式设置,所述台面设于两所述滑轨之间,所述台面包括纵横交错的横向钢板及纵向钢板,所述运料机构包括传送带及电机,所述传送带设于所述台面下方,所述电机与所述传送带连接。

钢板置于工作台两滑轨之间,数控火焰切割机对钢板进行切割后,废料通过纵横交错的台面直接掉落在传送带上,由电机驱动将废料输送至废料收集箱中,实现了对废料的自动收集。但是,由于数控火焰切割机在切割过程中会产生高温熔渣,高温熔渣落于传送带上,长此以往,会影响传送带的正常传送,需要人工清理,清理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控火焰切割工作台用废料清除装置,其具有便于清理数控火焰切割产生的废料,并便于清理火焰切割产生的熔渣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数控火焰切割工作台用废料清除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下方的承接仓和滑移设于所述承接仓内的接料斗,所述接料斗呈上方开口的矩形,所述接料斗靠近所述工作台边缘一侧面上设有抽拉把手,所述接料斗靠近抽拉把手一端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宽度等于所述接料斗的宽度,所述出料口的长度小于所述接料斗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工作台落下的废料掉入承接仓内的接料斗内,当接料斗内的废料堆积到一定程度之后,人员通过抽拉把手将接料斗抽出,当接料斗抽出至出料口露出承接仓之后,人员将接料斗内的物料从出料口推出,使废料落下,再将接料斗推入承接仓内重新承接废料。通过该接料斗的设置,使得人员在清理废料时,无需从工作台正下方进行收集,收集废料更加方便,同时,当接料斗内粘有落下的熔渣时,人员可以将接料斗抽出进行清理,相比于人员在工作台下方清理的方式,将接料斗拿出清理的方式使得清理更加简单,清理难度较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出料口上设有尺寸不小于所述出料口的挡板,所述挡板远离所述抽拉把手一端铰接于所述出料口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接料斗推入承接仓内时,挡板挡于出料口上,当接料斗从承接仓内抽出时,挡板在重力作用下下垂而打开出料口,防止出料口在接料状态下打开时,熔渣和废料落于出料口下方的承接仓底壁上而发生粘连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接料斗内设有将废料从远离抽拉把手一端向出料口推送的推送组件,所述推送组件包括平行于所述抽拉把手所在面设置的推送板,所述推送板沿垂直于抽拉把手所在面滑移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出料口打开时,驱动推送板向出料口一端滑动,推送板在滑动的过程中将落于接料斗内的废料推出出料口,使得接料斗内的物料能够十分方便的全部掉出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接料斗两端垂直于所述抽拉把手所在面设有滑槽,所述推送板两端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滑移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推送板靠近抽拉把手所在侧设有拉杆,所述拉杆穿出所述抽拉把手所在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员通过推拉拉杆,即可实现推送板在接料斗内的滑移,废料收集更加方便快速,推送废料的过程也更加省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拉杆设有两根,并分别连接于所述推送板两端的滑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员同时推拉两根拉杆,两根拉杆从两端带动推送板向一侧滑动,推送板的移动更加平稳,不会发生倾斜甚至卡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根所述拉杆于穿出抽拉把手所在面的一端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拉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员推拉连杆,连杆同时带动两根拉杆拉伸滑动,对废料的推送过程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接料斗靠近抽拉把手的一端下方竖直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连接于所述接料斗底面靠近边缘的位置,下端设有支撑于地面上的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员通过抽拉把手带动接料斗向外滑动时,支撑杆上的滚轮支撑在地面上,并在地面上滚动,接料斗无论拉出多远,支撑杆和承接仓始终分别从两端支撑接料斗,使接料斗保持平稳和水平,不会产生一端下垂而导致废料推送方向发生变化,并能够避免接料斗在废料的重压下下垂而发生损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接仓内垂直设有一个纵向隔板和多个横向隔板,所述接料斗设有多个,并两两相对的滑移设置于相邻两个横向隔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火焰切割过程中,由于工作台上的不同范围往往使用频率不同,因此,覆盖不同位置的接料斗内的废料落入情况往往不同,靠近工作台中间的接料斗往往需要频繁地清除废料,而靠近工作台边缘处的接料斗则清除废料的次数较少,上述设置有利于对每个接料斗进行单独清理,同时,由于单个接料斗的覆盖面积较小,所以接料斗的滑移更加易于控制,清除废料的操作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滑移的接料斗,使得人员在清理废料时,无需从工作台正下方进行收集,收集废料更加方便,同时,当接料斗内粘有落下的熔渣时,人员可以将接料斗抽出进行清理,相比于人员在工作台下方清理的方式,将接料斗拿出清理的方式使得清理更加简单,清理难度较小;

2.通过在接料斗内设置推送组件,当出料口打开时,人员通过推拉拉杆,使推送板在接料斗内滑移,推送板在滑动的过程中将落于接料斗内的废料推出出料口,使得接料斗内的物料能够十分方便的全部掉出出料口,废料收集更加方便快速,推送废料的过程也更加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接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接仓;2、接料斗;21、抽拉把手;22、出料口;23、挡板;3、推送组件;31、推送板;32、滑槽;33、滑块;34、拉杆;35、连杆;4、支撑杆;5、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数控火焰切割工作台用废料清除装置,包括设于工作台下方的承接仓1和滑移设于承接仓1内的接料斗2,本事实施例中的承接仓1内垂直设有一个纵向隔板和多个横向隔板,接料斗2于不同隔板之间共设置有多个,各个接料斗2两两相对的滑移设置于相邻两个横向隔板之间。接料斗2呈上方开口的矩形,接料斗2靠近工作台边缘一侧面上设有抽拉把手21,接料斗2靠近抽拉把手21一端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22,出料口22的宽度等于接料斗2的宽度,出料口22的长度小于接料斗2的长度,出料口22上设置有尺寸不小于出料口22的挡板23,挡板23远离抽拉把手21一端铰接于出料口22上。

参照图2,接料斗2内设置有将废料从远离抽拉把手21一端向出料口22推送的推送组件3,推送组件3包括平行于抽拉把手21所在面设置的推送板31,推送板31沿垂直于抽拉把手21所在面滑移设置,接料斗2两端垂直于抽拉把手21所在面开设有滑槽32,推送板31两端凸出设置有滑块33,滑块33滑移设置于滑槽32内,推送板31上的两个滑块33靠近抽拉把手21所在侧各链接有一根拉杆34,拉杆34穿出抽拉把手21所在面,并在穿出抽拉把手21所在面的一端连接有连杆35,连杆35两端分别连接于拉杆34上。

另外,接料斗2靠近抽拉把手21的一端下方竖直设置有支撑杆4,支撑杆4上端连接于接料斗2底面靠近边缘的位置,下端设置有支撑于地面上的滚轮5。当人员通过抽拉把手21带动接料斗2向外滑动时,支撑杆4上的滚轮5支撑在地面上,并在地面上滚动,接料斗2无论拉出多远,支撑杆4和承接仓1始终分别从两端支撑接料斗2,使接料斗2保持平稳和水平,不会产生一端下垂而导致废料推送方向发生变化,并能够避免接料斗2在废料的重压下下垂而发生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为:从工作台落下的废料掉入承接仓1内的接料斗2内,当接料斗2内的废料堆积到一定程度之后,人员通过抽拉把手21将接料斗2抽出,接料斗2在抽出过程中,出料口22逐渐露出承接仓1,使得挡板23脱离承接仓1的限制而在重力作用下下垂,从而将出料口22打开在抽出接料斗2之前,人员可以先将承接废料的装置放置于接料斗2正对的位置并紧靠承接仓1;出料口22打开之后,人员向外拉动连杆35,连杆35带动两端的拉杆34,拉杆34再带动推送板31向出料口22一端移动,从而将接料斗2内的废料推送到出料口22处并使之从出料口22掉到承接废料装置中,然后再将送料板送回到紧贴接料斗2内部侧壁的位置,并通过推动抽拉把手21而将接料斗2送入承接仓1中,完成一次废料清除,人员在清理废料时,无需从工作台正下方进行收集,收集废料更加方便,成本低。

此外,当接料斗2内粘有落下的熔渣时,人员可以将接料斗2抽出进行清理,相比于人员在工作台下方清理的方式,将接料斗2拿出清理的方式使得清理更加简单,清理难度较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