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切削用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56904发布日期:2020-09-18 13:50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切削用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机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机切削用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目前最常用的是,利用热能、水能等推动发电机转子来发电。

电机定子在加装转子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切削,以使其满足尺寸、光洁度等要求,切削时需要对电机进行定位。目前多采用涨紧的方式实现电机定子的定位,通过在车床的主轴上连接涨芯,涨芯上滑动套设涨套,将电机定子套设在涨套上,驱动涨套沿涨芯移动,来改变涨套的半径,从而使得涨套涨紧在电机定子的轴孔内,以此实现电机定子的固定。

上述涨紧结构中,涨套单纯依靠拉杆导向,导向效果不好。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由于拉杆挠曲或涨套形变等原因,易导致涨套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径向偏移,从而导致涨套周向涨紧程度不一,使得涨套无法稳定的与定子轴孔贴合,进而导致电机定子的定位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电机切削用定位工装,以解决现有的涨紧定位结构导向效果不好,涨套易发生径向偏移,导致电机定子定位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切削用定位工装,包括中空的涨芯,涨芯上滑动套设有涨套,涨套和涨芯锥度配合,涨芯的空腔内设置有拉杆,拉杆一端与所述涨套连接,拉杆另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拉杆移动的驱动机构;涨套与涨芯之间滑动连接有用于给涨套移动时导向的导向组件。

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拉杆用于连接驱动机构和涨套,利用驱动机构带动拉杆移动,通过拉杆拉动涨套,使得涨套沿着涨芯移动。涨芯和涨套锥度配合,涨套从涨芯的小端移动至大端时,即可涨开。实际运用时将电机定子套设在涨套上,通过驱动涨套涨开涨紧在电机定子内,即可实现电机定子的定位。

导向组件用于给涨套的移动导向,避免涨套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提高涨套移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涨套周向涨紧度的均匀性,使得涨套周向均能够紧密的贴紧在电机定子的轴孔内壁上,能够提高电机定子定位的稳定性。由于增加了导向组件,提高了涨套的导向效果,也就能够改善涨套偏移和拉杆挠曲的情况,不仅能够提高电机定子定位的效果,还能够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涨套远离涨芯的一端开设有卡孔,涨套内侧设置有中空的卡套,卡套与涨芯滑动连接,涨套外侧设置有卡板,卡套从卡孔处伸出与卡板固定连接,所述拉杆固定在卡套内,拉杆通过卡套和卡板与涨套连接。

有益效果:通过卡板和卡套卡紧在涨套内侧外,而拉杆固定在卡套内,则实现了拉杆与涨套的连接,结构简单;且此种结构拉杆和涨套可拆卸,以便更换和维修零部件;设置卡套可减少拉杆和涨芯的磨损,卡套磨损后可只更换卡套,无需更换拉杆和涨芯,节约了设备成本。此外,通过套接不同直径的卡套能够连接不同尺寸和型号的涨芯和拉杆,提高了定位工装的通用性。

进一步,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杆,导向杆一端与所述卡套固定连接,导向杆另一端轴向滑动连接在涨芯内。

有益效果:通过在涨芯和涨套之间轴向滑动连接导向杆,能够提高涨套移动的稳定性,避免涨套发生偏移;利用导向杆作为导向组件,结构简单。

进一步,导向杆至少为两个,且导向杆以拉杆的轴线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

有益效果:设置多个导向杆,且多个导向杆对称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涨套的导向效果,改善涨套偏移的情况。

进一步,导向杆与卡套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垫片。

有益效果:如此设置,当涨套移动至与涨芯相抵时,垫片能够垫在涨套和涨芯之间,减少涨套和涨芯之间的硬性接触,能够改善涨套和涨芯的磨损情况,提高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垫片为带有弹性的垫片。

有益效果:采用带有弹性的垫片,改善涨套和涨芯磨损情况的效果更好。

进一步,涨套上轴向开设有若干开口槽,开口槽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口,相邻两个开口槽反向设置;开口槽处封有弹性件,涨套内壁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环,密封环与涨芯相抵,密封环、密封环之间的涨套和涨芯之间围成涨紧气腔,涨芯内设置有用于给涨紧气腔充气的充气机构。

有益效果:开口槽用于给涨套提供涨开的空间,利用密封环在涨套和涨芯之间形成涨紧气腔,通过充气机构往涨紧气腔内充气,气体能够将涨套向外推动,辅助涨套涨紧,能够提高涨套涨紧在定子内的效果,进而提高电机定子固定的效果。

进一步,充气机构包括开设在涨芯内的气道,气道一端封口,气道与所述涨紧气腔连通,气道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连接有驱动件,驱动件自由端与所述涨套连接。

有益效果:涨套移动实现涨紧时,能够通过驱动件带动活塞在气道内滑动,从而将气道内的气体挤压至涨紧气腔内;利用涨套作为动力驱动活塞移动,无需额外引入动力源,不仅结构简单,还节约了资源。

进一步,驱动件为所述导向杆。

有益效果:直接利用导向杆作为驱动活塞移动的驱动件,无需额外设置驱动件,能够进一步简化装置结构,节约了设备加工和材料成本。

进一步,驱动机构为液压缸。

有益效果:采用液压缸作为驱动机构,动力足,效果好,且便于操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安装在车床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纵向剖视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卡板1、涨套2、卡套3、开口槽4、涨芯5、拉杆6、垫片7、导向杆8、活塞9、气道10、主轴11、车床12、密封环13、涨紧气腔14。

如图1所示,一种电机切削用定位工装,包括中空的涨芯5,涨芯5整体呈t字形,涨芯5的左端为圆锥台状。涨芯5左端滑动套设有涨套2,涨套2和涨芯5锥度配合。涨套2左端开设有卡孔,卡孔的圆心与涨套2的轴线重合。涨套2内侧安装有中空的卡套3,卡套3与涨芯5滑动连接,涨套2外侧安装有卡板1,卡套3左端从卡孔处伸出与卡板1通过螺栓连接。涨芯5的空腔内穿设有拉杆6,拉杆6的轴线与涨芯5的轴线重合。拉杆6左端固定在卡套3内,拉杆6右端连接有用于驱动拉杆6移动的驱动机构,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采用液压缸。

结合图2可知,涨套2上轴向开设有若干开口槽4,开口槽4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口,相邻两个开口槽4反向设置。通过卡板1和卡套3卡紧涨套2,使得涨套2与拉杆6连接,通过液压缸驱动拉杆6横向移动即可拉动涨套2横向移动。

实际运用时,将涨芯5固定在车床12上,使得涨芯5的右端与车床12的主轴11连接,拉杆6从车床12的主轴11内穿过后与卡套3连接。加工时将电机定子套设在涨套2上,启动液压缸拉动拉杆6向左移动,拉杆6通过卡套3和卡板1拉动涨套2向右移动。涨套2沿着涨芯5外缘从涨芯5的小径端移动至大径端,涨套2从开口槽4处涨开,从而紧贴在电机定子的轴孔内壁上,由此使得涨套2涨紧在电机定子内,实现电机定子的固定。固定后即可启动车床12的主轴11带动电机定子转动,以便对电机定子进行切削。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涨套2与涨芯5之间滑动连接有用于给涨套2移动时导向的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杆8,导向杆8左端与卡套3焊接,导向杆8右端轴向滑动连接在涨芯5内。本实施例中导向杆8至少为两个,且导向杆8以拉杆6的轴线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

在涨套2和涨芯5之间连接导向杆8,能够给涨套2的移动导向,进一步提高涨套2移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避免涨套2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从而保证涨套2周向涨紧的程度一致,使得涨套2能够更好的涨紧在电机定子内,提高了电机定子的固定稳定性,进而提高电机定子的加工精确度。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导向杆8左端焊接有垫片7,垫片7采用硅胶、橡胶等带有弹性的垫片7,垫片7与卡套3胶接固定。在导向杆8上设置垫片7,能够避免涨套2和涨芯5之间的硬性接触,从而避免涨套2和涨芯5磨损,提高其使用寿命。

实施四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涨套2内壁的两端均胶接有密封环13,两个密封环13均始终与涨芯5的外壁相抵,涨套2的开口槽4处均封有弹性件,本实施例中弹性件采用塑料、橡胶等带的有弹性的材料。密封环13、两个密封环13之间的涨套2和涨芯5之间围成涨紧气腔14,涨芯5内安装有用于给涨紧气腔14充气的充气机构。

充气机构包括开设在涨芯5内的气道10,气道10右端封口,气道10右端与气腔连通。气道10内滑动连接有活塞9,活塞9与导向杆8连接。

涨套2向左移动时,导向杆8能够随着涨套2向左移动,导向杆8上的活塞9则在气道10内向左移动,从而将气道10内的挤压至涨紧气腔14内。涨紧气腔14内的气体能够给涨套2提供一个向外顶推的作用力,从而辅助涨套2涨紧,使得涨套2更好的涨紧在电机定子内,进一步提高电机定子的固定稳定。本实施例中在涨套2的开口槽4处封上带有弹性件,不仅用于形成所述涨紧气腔14,还不影响涨套2涨开。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