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用铜管切割打磨螺纹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50903发布日期:2021-03-12 13:29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用铜管切割打磨螺纹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纹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工业用铜管切割打磨螺纹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内螺纹铜管又称非平滑管,内螺纹铜管外表面光滑,内表面具有一定数量,一定规则螺纹。铜管加工内螺纹的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人工用手抓住绞手装上丝锥来加工内螺纹,而且通常存在牙型容易发生偏移,劳动强度大,不利批量加工,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而现有技术中的螺纹加工机器存在着对铜管固定不牢固,容易发生打滑的缺点,且有些内螺纹加工一个批次量特别大又不是单件生产,从而导致加工周期长,加工效率低下。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以对铜管固定,牙形不会偏移,加工效率高的工业用铜管切割打磨螺纹加工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牙型容易发生偏移,加工效率低下,对铜管固定不牢固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以对铜管固定,牙形不会偏移,加工效率高的工业用铜管切割打磨螺纹加工设备。

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用铜管切割打磨螺纹加工设备,包括有:底板,底板用于安装整个设备;固定架,固定架设置在底板顶部的一侧;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设置在固定架内;切割机构,切割机构设置在底板顶部靠近固定架的一侧;转动机构,转动机构设置在底板顶部中部;打磨机构,打磨机构设置在底板顶部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切割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设置在底板顶部的一侧;下料管,下料管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设置在伺服电机输出端;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转动式设置在下料管的固定板上;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分别设置在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上,第一齿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齿轮相啮合;刀片,刀片设置在第二转轴上,刀片的数量为两个,刀片均穿过下料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转动机构包括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转动式设置在底板顶部靠近固定架的一侧;第四转轴,第四转轴转动式设置在底板顶部靠近第三转轴的一侧;第一凸圆,第一凸圆设置在第三转轴上;第一皮带轮组件,第一皮带轮组件设置在第一转轴与第三转轴之间;第一异形转盘,第一异形转盘设置在第四转轴上,第一凸圆与第一异形转盘相配合;转动筐,转动筐转动式设置在第四转轴上部;第二异形转盘,第二异形转盘设置在第四转轴上部,第二异形转盘位于转动筐内;出料管,出料管设置在转动筐底部;支撑板,支撑板均匀设置在底板顶部中部,支撑板的数量为四个;第五转轴,第五转轴分别转动式设置在一侧的支撑板之间,第五转轴的数量为两个;传送带,传送带设置在第五转轴之间;第六转轴,第六转轴转动式设置在底板顶部靠近第四转轴的一部;第二皮带轮组件,第二皮带轮组件设置在第六转轴与第三转轴之间;锥齿轮,锥齿轮分别设置在第六转轴与右侧的第五转轴上,锥齿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锥齿轮相啮合;固定块,固定块分别设置在支撑板上,固定块的数量为四个;防护板,防护板分别设置在一侧的固定块之间,防护板的数量为两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打磨机构包括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设置在底板顶部靠近第一支撑架的一侧;第七转轴,第七转轴转动式设置在底板顶部靠近第二支撑架的一侧;第八转轴,第八转轴转动式设置在底板顶部靠近第四转轴的一侧;转动盘,转动盘设置在第八转轴顶部;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设置在转动盘顶部;第三皮带轮组件,第三皮带轮组件设置在第三转轴与第八转轴之间;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设置在第七转轴上;滑轨,滑轨设置在底板顶部靠近第二支撑架的一侧;齿条,齿条滑动式设置在滑轨内部,齿条与第二齿轮相啮合,齿条一端与第一连接杆转动式连接;导向块,导向块设置在第二支撑架顶部;导向杆,导向杆滑动式设置在导向块内;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设置在导向杆与导向块内顶部之间;转动杆,转动杆转动式设置在导向杆上,转动杆与第二支撑架活动式连接;第三齿轮,第三齿轮设置在第七转轴顶部;第二凸圆,第二凸圆设置在第三齿轮顶部,导向杆与第二凸圆相配合;第四齿轮,第二支撑架上转动式设有第四齿轮,转动杆在第四齿轮上滑动,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固定环,固定环均转动式设置在第二转轴上,固定环的数量为两个;防护罩,防护罩分别设置在固定环上,防护罩的数量为两个,防护罩均位于刀片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水箱,水箱设置在底板顶部靠近第一支撑架的一侧;水管,水管设置在水箱顶部与第一支撑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连接板,连接板对称设置在底板顶部远离第二支撑架的一侧,连接板的数量为两个;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对称滑动式设置在连接板之间,第二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杆与连接板之间,第二弹簧的数量为四个;打磨板,打磨板设置在第二连接杆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刀片为金属材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第一凸圆、第一异形转盘和第二异形转盘之间的配合,当第一凸圆转动至带动第一异形转盘转动时,第一凸圆转动一圈,带动第一异形转盘转动五分之一圈,从而通过第四转轴带动第二异形转盘转动五分之一圈,从而带动掉落下来的铜管在转动筐内移动,当第一凸圆不与第一异形转盘接触时,第一异形转盘不转动,从而第二异形转盘不转动,以此实现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2、采用刀片与下料管之间的配合,由于刀片为半圆形,在上部的刀片对铜管切割时,使下部的刀片将铜管挡住,在上部的刀片将铜管切割下来后,下部的刀片不再挡住铜管,从而实现了铜管的间歇下料。

3、采用水管与水箱之间的配合,在进行螺纹加工的过程中,为防止铜管的温度过高,在启动设备前,工作人员将水箱灌满,在打磨过程中,水经由水管流出对铜管进行降温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四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底板,2-固定架,3-伺服电机,4-切割机构,40-第一支撑架,41-下料管,42-第一转轴,43-第一齿轮,44-第二转轴,45-刀片,5-转动机构,50-第三转轴,51-第四转轴,52-第一凸圆,53-第一异形转盘,54-第一皮带轮组件,55-转动筐,56-第二异形转盘,57-出料管,58-支撑板,59-第五转轴,510-第六转轴,511-第二皮带轮组件,512-锥齿轮,513-传送带,514-固定块,515-防护板,6-打磨机构,60-第二支撑架,61-第七转轴,62-第八转轴,63-转动盘,64-第一连接杆,65-第三皮带轮组件,66-第二齿轮,67-齿条,68-滑轨,69-导向块,610-第一弹簧,611-第三齿轮,612-第四齿轮,613-转动杆,614-导向杆,615-第二凸圆,7-固定环,8-防护罩,9-水箱,10-水管,11-连接板,12-第二弹簧,13-打磨板,14-第二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实施例1

一种工业用铜管切割打磨螺纹加工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有底板1、固定架2、伺服电机3、切割机构4、转动机构5和打磨机构6,底板1顶部右侧设有固定架2,固定架2内设有伺服电机3,底板1顶部右侧设有切割机构4,底板1顶部中部设有转动机构5,底板1顶部后侧设有打磨机构6。

工作人员将铜管放置在切割机构4内,然后启动伺服电机3工作,伺服电机3带动切割机构4工作,切割机构4对铜管进行切割,切割完毕的铜管掉落至转动机构5内,转动机构5带动铜管移动至打磨机构6下方,使打磨机构6对铜管内壁进行螺纹加工,加工完毕后,转动机构5将铜管移动至设备外,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对铜管进行收集,当全部铜管加工完毕后,关闭伺服电机3。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5所示,切割机构4包括有第一支撑架40、下料管41、第一转轴42、第一齿轮43、第二转轴44和刀片45,底板1顶部右后侧设有第一支撑架40,第一支撑架40上连接有下料管41,伺服电机3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42,下料管41的固定板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44,第二转轴44与第一转轴42上均连接有第一齿轮43,两个第一齿轮43相啮合,第二转轴44上连接有两个刀片45,刀片45均穿过下料管41。

工作人员将铜管放进下料管41内,伺服电机3带动第一转轴42转动,第一转轴42通过两个第一齿轮43相啮合带动第二转轴44转动,第二转轴44带动两个刀片45转动,刀片45对铜管进行切割,切割下来的铜管掉落至转动机构5内。

转动机构5包括有第三转轴50、第四转轴51、第一凸圆52、第一异形转盘53、第一皮带轮组件54、转动筐55、第二异形转盘56、出料管57、支撑板58、第五转轴59、第六转轴510、第二皮带轮组件511、锥齿轮512、传送带513、固定块514和防护板515,底板1顶部右侧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50与第四转轴51,第三转轴50上连接有第一凸圆52,第一转轴42与第三转轴50之间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组件54,第四转轴51上连接有第一异形转盘53,第一凸圆52与第一异形转盘53相配合,第四转轴51上部转动式连接有转动筐55,第四转轴51上部连接有第二异形转盘56,第二异形转盘56位于转动筐55内,转动筐55底部设有出料管57,底板1顶部中部均匀设有四个支撑板58,一侧的支撑板58之间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五转轴59,第五转轴59之间连接有传送带513,底板1顶部右部转动式设有第六转轴510,第六转轴510与第三转轴50之间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组件511,第六转轴510与右侧的第五转轴59上均连接有锥齿轮512,两个锥齿轮512相啮合,支撑板58上均设有固定块514,一侧的固定块514之间均设有防护板515。

第一转轴42通过第一皮带轮组件54带动第三转轴50转动,第三转轴50带动第一凸圆52转动,当第一凸圆52转动至带动第一异形转盘53时,第一凸圆52转动一圈,带动第一异形转盘53转动五分之一圈,从而通过第四转轴51带动第二异形转盘56转动五分之一圈,从而带动掉落下来的铜管在转动筐55内移动,当第一凸圆52转动至不与第一异形转盘53接触时,第一异形转盘53不转动,从而第二异形转盘56不转动,此时切割下来的铜管掉落至转动筐55与第二异形转盘56的凹槽之间,位于打磨机构6下方的铜管进行螺纹加工,移动至出料管57位置的铜管滑落至传送带513上,同时第三转轴50通过第二皮带轮组件511带动第六转轴510转动,第六转轴510通过两个锥齿轮512相啮合带动右侧的第五转轴59转动,左侧的第五转轴59带动传送带513与右侧的第五转轴59转动,传送带513将加工完毕的铜管传送至设备外,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对铜管进行收集。

打磨机构6包括有第二支撑架60、第七转轴61、第八转轴62、转动盘63、第一连接杆64、第三皮带轮组件65、第二齿轮66、齿条67、滑轨68、导向块69、第一弹簧610、第三齿轮611、第四齿轮612、转动杆613、导向杆614和第二凸圆615,底板1顶部后侧设有第二支撑架60,底板1顶部后侧转动式设有第七转轴61,第七转轴61转动式穿过第二支撑架60,底板1顶部右侧转动式设有第八转轴62,第八转轴62顶部设有转动盘63,转动盘63顶部设有第一连接杆64,第三转轴50与第八转轴62之间连接有第三皮带轮组件65,第七转轴61上连接有第二齿轮66,底板1顶部后侧设有滑轨68,滑轨68内部滑动式连接有齿条67,齿条67与第二齿轮66相啮合,齿条67右端与第一连接杆64转动式连接,第二支撑架60顶部右侧设有导向块69,导向块69内滑动式连接有导向杆614,导向杆614与导向块69内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610,导向杆614上转动式连接有转动杆613,转动杆613与第二支撑架60活动式连接,第七转轴61顶部连接有第三齿轮611,第三齿轮611顶部设有第二凸圆615,导向杆614与第二凸圆615相配合,第二支撑架60上转动式设有第四齿轮612,转动杆613在第四齿轮612上滑动,第三齿轮611与第四齿轮612相啮合。

第三转轴50通过第三皮带轮组件65带动第八转轴62转动,第八转轴62带动转动盘63转动,转动盘63带动第一连接杆64作圆周运动,当第一连接杆64移动至最右端时,带动齿条67向右滑动,齿条67通过与第二齿轮66相啮合带动第七转轴61转动,第七转轴61带动第三齿轮611与第二凸圆615转动,第三齿轮611通过与第四齿轮612相啮合带动转动杆613转动,此时第二凸圆615转动至凸起位置,带动导向杆614向上移动,第一弹簧610被压缩,导向杆614带动转动杆613向上移动,使打磨完成的转动杆613向上旋出,当第一连接杆64移动至最左端时,带动齿条67向左滑动,齿条67通过与第二齿轮66相啮合带动第七转轴61转动,第七转轴61带动第三齿轮611与第二凸圆615转动,第三齿轮611通过与第四齿轮612相啮合带动转动杆613转动,此时第二凸圆615转动至凹陷位置,带动导向杆614向下移动,第一弹簧610复位,导向杆614带动转动杆613向下移动,使转动杆613对下方的铜管内壁进行打磨螺纹。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2和图5所示,还包括有固定环7和防护罩8,第二转轴44上转动式连接有两个固定环7,固定环7上均连接有防护罩8,防护罩8均位于刀片45外侧。

防护罩8用于防止切割产生的火花飞溅,同时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还包括有水箱9和水管10,底板1顶部右后侧设有水箱9,水箱9顶部与第一支撑架40之间设有水管10。

在进行螺纹加工的过程中,为防止铜管的温度过高,在启动设备前,工作人员将水箱9灌满,在打磨过程中,水经由水管10流出对铜管进行降温处理。

还包括有连接板11、第二弹簧12、打磨板13和第二连接杆14,底板1顶部前侧对称设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之间对称滑动式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4,第二连接杆14与连接板11之间均设有第二弹簧12,第二连接杆14之间连接有打磨板13。

传送带513将加工完成的铜管向左传送,当铜管与打磨板13相接触时,打磨板13在第二弹簧12的作用下对铜管表面进行进一步打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