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机生产锚固件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8550发布日期:2021-02-26 22:18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力机生产锚固件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申请涉及压力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力机生产锚固件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锚固件是指用来将整体耐火材料内衬、耐火预制件、耐火纤维毡与炉壳或炉体钢结构连接起来的构件。锚固件的作用在于将被连接的衬体固定在一定位置上,以抵抗静荷载、热应力、机械转动或震动的作用。锚固件有助于防止施工和加热过程中陶瓷结合形成前材料的塌陷,还有助于使材料收缩均匀,避免衬体形成大而集中的裂纹。在生产制造锚固件时通常使用节能型的压机机对铁杆进行冲压,使得钢杆成型为锚固件。
[0003]
目前,如公告号为cn20499802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开式可倾压力机的改进结构,该开式可倾压力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工作台板,所述的工作台板上方的机架上通过一导轨连接有滑块,该滑块上设置有模具;所述改进机构包括一空压机和一气管,所述空压机的出风口设置有一气管快速接头,所述气管的一端接所述气管快速接头,另一端设置在滑块的侧壁。本实用新型无需人工手动地通过刷子伸到开式可倾压力机的危险区清理线路板上的粉尘;只需开启空压机,通过空压机的气流自动将线路板上的粉尘进行清理,其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保护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0004]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使用该压力机对锚固件进行加工制造时,需要使用配套的模具对,而现实生产中的模具过于简单且使用时对钢杆的校准较困难,进而存在有浪费钢杆材料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了增加工作人员对钢杆校准时的便利性,减少钢杆的浪费,本申请提供一种压力机生产锚固件用辅助装置。
[0006]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压力机生产锚固件用辅助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
一种压力机生产锚固件用辅助装置,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与滑块固定连接,下模具与工作台板固定连接,且上模具和下模具对应锚固件的形状设置;所述下模具的一端平行于上模具的运动方向设置有限位板。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该辅助装置对压力机进行辅助时,将多根钢杆从下模具远离限位板的一端滑动到下模具上,使得限位板对钢杆进行限位,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钢杆进行校准,进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钢杆材料的浪费。
[0009]
优选的,所述上模具远离限位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上开设有多个导向孔,且导向孔的高度低于上模具的下端面。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多根钢杆放置到下模具上时,使得多根钢杆穿过导向板的导向孔,进而保证限位板对钢杆的限位,在上模具和下模具对钢杆进行冲压时,上模具朝向下模具运动,从而使得在下模具和导向板的作用下钢杆被剪断,进而实现钢杆的剪切,保证为被冲压的钢杆的笔直度,将冲压和剪切工艺合而为一,进而提高工厂的工作效
率。
[0011]
优选的,所述导向板靠近下模具的侧面上固定设置有剪力板,剪力板对应上模具的下断面设置,且剪力板与下模具交错抵接。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模具朝向下模具运动时,剪力板和下模具交错抵接对钢杆施加切应力,从而使得钢杆在下模具和剪力板的作用下被剪断,进而保证压力机对钢杆的正常冲压,被剪切断的钢杆与剪力板抵接,进而使得剪力板可以对钢杆的一端起到支撑的作用,减少钢杆因一端重力过大而与导向孔脱离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0013]
优选的,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与钢杆远离上模具的侧面抵接,且下模具对应支撑杆开设有缺口。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压力机进行上料时,使得钢杆穿过上模具下端面和支撑杆之间,从而使得支撑杆对钢杆进行支撑,进而保证钢杆被正常精准的剪切和冲压,保证下压机的正常工作。
[0015]
优选的,所述上模具的一侧设置有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钢杆运动的驱动组件。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钢杆进行冲压时,将钢杆放置到机架上,然后使得钢杆的一端穿过导向孔,然后驱动驱动组件,使得驱动组件对钢杆进行驱动,进而实现钢杆的自动上料,进而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0017]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推板和气缸,推板与机架沿靠近或远离下模具的方向滑动连接;所述气缸的缸体和活塞杆分别与推板和机架固定连接。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多根钢杆进行驱动时,驱动气缸,使得气缸推动推板运动,进而使得推板对多根钢杆进行推动,进而使得钢杆靠近限位板的一端与限位板抵接,进而实现钢杆的运动,进而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0019]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与机架沿平行于上模具的滑动方向滑动连接。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导向板带动钢杆朝向靠近下模具的方向运动时,支撑板跟随钢杆进行运动,从而使得支撑板对钢杆远离限位板的一端进行支撑,进而减少因钢杆位于导向板两端的受力不平衡而导致限位板校准不准确的现象发生。
[0021]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导向柱,支撑板对应导向柱开设有通孔,导向柱上套接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于机架和支撑板抵接。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钢杆的一端跟随导向板进行运动时,支撑板根据所受重力的大小,在弹簧的作用下发生上下运动,进而使得导向柱与通孔发生相对滑动,进而使得支撑板根据钢杆的运动而运动,进而增加支撑板对钢杆的支撑效果。
[002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
1.通过设置上模具、下模具和限位板,在使用该辅助装置对压力机进行辅助时,将多根钢杆从下模具远离限位板的一端滑动到下模具上,使得限位板对钢杆进行限位,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钢杆进行校准,进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钢杆材料的浪费;
[0025]
2.通过设置导向板和导向孔,在将多根钢杆放置到下模具上时,使得多根钢杆穿过导向板的导向孔,进而保证限位板对钢杆的限位,在上模具和下模具对钢杆进行冲压时,
上模具朝向下模具运动,从而使得在下模具和导向板的作用下钢杆被剪断,进而实现钢杆的剪切,保证为被冲压的钢杆的笔直度,将冲压和剪切工艺合而为一,进而提高工厂的工作效率;
[0026]
3.通过设置剪力板,在上模具朝向下模具运动时,钢杆在下模具和剪力板的作用下被剪断,进而保证压力机对钢杆的正常冲压,被剪切断的钢杆与剪力板抵接,进而使得剪力板可以对钢杆的一端起到支撑的作用,减少钢杆因一端重力过大而与导向孔脱离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是图1中a部位的放大图;
[0029]
图3是图1中b部位的放大图。
[0030]
附图标记,100、上模具;110、导向板;111、导向孔;112、剪力板;120、支撑杆;200、下模具;210、限位板;220、缺口;300、机架;310、支撑板;311、通孔;312、滑槽;320、导向柱;321、弹簧;400、驱动组件;410、推板;411、滑动块;420、气缸;500、工作台板;600、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结合附图对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压力机生产锚固件用辅助装置,包括上模具100和下模具200,上模具100与滑块600通过螺栓副固定连接,下模具200与工作台板500通过螺栓副固定连接,且上模具100和下模具200对应锚固件的形状设置,下模具200的一端平行于上模具100的运动方向一体成型或焊接有限位板210,这里优选一体成型。
[0033]
为了使得辅助装置可以对钢杆进行剪切和实现多根钢杆的同时冲压,上模具100远离限位板210的一端固定焊接有导向板110,导向板110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导向孔111,且导向孔111的高度低于上模具100的下端面。为了保证钢杆被剪断后不与导向孔111分离,导向板110靠近下模具200的侧面上一体成型或焊接有剪力板112,这里优选一体成型,剪力板112对应上模具100的下端面,且剪力板112的下断面与上模具100的下端面平齐布置,且剪力板112与下模具200交错抵接。为了增加钢杆与上模具100发生相对运动时的稳定性,上模具100上设置有支撑杆120,支撑杆120与钢杆远离上模具100的侧面抵接,且下模具200对应支撑杆120开设有缺口220。
[0034]
为了实现对钢杆的自动上料,上模具100的一侧安装有机架300,机架300上安装有用于驱动钢杆运动的驱动组件400。驱动组件400包括推板410和气缸420,推板410与机架300沿靠近或远离下模具200的方向滑动连接。机架300上安装有支撑板310,支撑板310与机架300沿平行于上模具100的滑动方向滑动连接,支撑板310沿靠近或远离下模具200的方向开设有滑槽312,推板410对应滑槽312一体成型有滑动块411(参照图3),滑动块411与滑槽312滑动连接。气缸420的缸体和活塞杆分别与推板410和支撑板310固定焊接在一起,气缸420的动力源为气泵。机架300上焊接有导向柱320,且导向柱320垂直于机架300布置,支撑板310对应导向柱320开设有通孔311,通孔311与导向柱320套接,导向柱320上套接有弹簧321,弹簧321的两端分别于机架300和支撑板310抵接。
[0035]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压力机生产锚固件用辅助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辅助装置对压力机进行辅助工作时,将多根钢杆放置到支撑板310上,然后使得刚杆的一端穿过导向板110上的导向孔111。然后启动气缸420,使得气缸420对钢杆进行驱动,进而使得钢杆远离推板410的一端与钢杆抵接。然后启动压力机,使得上模具100朝向下模具200进行运动,进而使得钢杆在剪力板112和下模具200的相互作用下被剪断,上模具100继续运动,进而使得钢杆在上模具100和下模具200的相互作用下被冲压成型。
[0036]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