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将半成品中残余粉末分离的稀土永磁体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48657发布日期:2021-03-30 19:35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将半成品中残余粉末分离的稀土永磁体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将半成品中残余粉末分离的稀土永磁体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粉末压制成型是稀土永磁产品的一种成型技术。在稀土永磁粉末被压制成型后,不免会出现部分粉末被成型产品带出的情况,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总会有少量粉末被带出。在稀土永磁产品的成规模的生产中,无论产品体积的大小,被带出的粉末都会积少成多,尤其是大规模的生产中残余的粉末是一个不小的数量。这些粉末在对产品进行收集的过程中通常会与产品收集在一起。一方面会导致宝贵的稀土永磁材料的浪费,另外一方面产成品吸附了残余粉末后表面质量将会降低影响产品耐腐蚀度与外观,从而影响产品寿命,部分车用产品甚至带来安全隐患,专门对产品中的残余粉末进行分离又会产生高额的人工、设备和时间成本,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稀土永磁体生产系统,该系统能够在收集过程中自动将永磁稀土产品中粉末进行过滤收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于将半成品中残余粉末分离的稀土永磁体生产系统,包括了粉末压制成型机,所述粉末压制成型机上设置有压模组件,所述压模组件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与上模相匹配的成型孔,所述成型孔底部设置有用于将成型后产品顶出的顶出装置,所述下模上侧设置有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位于成型孔的一侧,所述成型孔的另一侧设置有滤粉盘,所述所述滤粉盘包括上下两层,所述上下两层通过位于中部的隔板分隔开,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若干滤粉孔,所述滤粉盘的上层为产品层,下层为残余粉末层,所述残余粉末层和产品层的侧面分别设置有产品开口和残余粉末开口,并且产品开口和残余粉末开口的开口方向不同;所述产品开口与下模的侧面相贴,且隔板的高度不高于下模上表面的高度;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推板和伸缩结构,所述推板设置于伸缩结构的一端,并且位于靠近成型孔的一侧。

所述滤粉盘为矩形盒状结构,所述滤粉盘的顶部设置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位于产品开口的一侧。

所述残余粉末层的底面为滤粉盘的底面,所述隔板相对于残余粉末层的底面倾斜设置,所述隔板靠近产品开口的一侧为隔板高度最高的一侧。

所述滤粉孔呈矩形阵列设置,所述矩形阵列位于隔板上靠近产品开口的一侧。

所述产品开口和残余粉末开口的开口方向相反。

所述伸缩结构为丝杆螺母组件、气缸或者油缸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能够自动对成型的产品进行收集,并且在对产品进行收集的过程中自动将产品中的大部分残余粉末进行过滤分离,减少了稀土永磁材料的浪费,并且没有增加其他的人工成本,也没有花费单独的时间来对残余粉末进行分离,通过减少材料的浪费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滤粉盒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处剖视图;

图中:1-滤粉盘,2-下模,3-上模,4-推板,5-伸缩结构,6-产品开口,7-滤粉孔,8-观察口,9-隔板,10-产品层,11-残余粉末开口,12-残余粉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便于将半成品中残余粉末分离的稀土永磁体生产系统,包括了粉末压制成型机,所述粉末压制成型机上设置有压模组件,所述压模组件包括上模3和下模2,所述下模2上设置有与上模3相匹配的成型孔,所述成型孔底部设置有用于将成型后产品顶出的顶出装置,所述下模2上侧设置有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位于成型孔的一侧,当产品在下模2中被压制成型后,通过下模2中的顶出装置顶出至成型孔上方,此时推动装置伸长,将产品及伴随着产品被顶出的残余粉末推动至成型孔的一侧,此时成型后的产品位于成型孔和滤粉盘1之间,随着后续生产过程中的其余产品生产和推动,被生产出的产品逐渐被后续生产出的产品推动至滤粉盘1中。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所述滤粉盘1包括上下两层,所述上下两层通过位于中部的隔板9分隔开,所述隔板9上设置有若干滤粉孔7,所述滤粉盘1的上层为产品层10,下层为残余粉末层12,所述残余粉末层12和产品层10的侧面分别设置有产品开口6和残余粉末开口11,并且产品开口6和残余粉末开口11的开口方向不同;所述产品开口6与下模2的侧面相贴,且隔板9的高度不高于下模2上表面的高度,便于产品被直接推动至滤粉盘1中。作为最优选的实施方式,是滤粉盘1上产品开口6的底部与下模2高度相同,使进入滤粉盘1后的产品依然能够被后续的产品推动至滤粉盘1上产品层10最靠内的位置。

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推板4和伸缩结构5,所述推板4设置于伸缩结构5的一端,并且位于靠近成型孔的一侧。推板4的下侧与下模2的上表面相贴,确保被带出的残余粉末被一同推走。

所述滤粉盘1为矩形盒状结构,所述滤粉盘1的顶部设置有观察口8,所述观察口8位于产品开口6的一侧。

所述残余粉末层12的底面为滤粉盘1的底面,所述隔板9相对于残余粉末层12的底面倾斜设置,所述隔板9靠近产品开口6的一侧为隔板9高度最高的一侧。

所述滤粉孔7呈矩形阵列设置,所述矩形阵列位于隔板9上靠近产品开口6的一侧。

所述产品开口6和残余粉末开口11的开口方向相反。

所述伸缩结构5为丝杆螺母组件、气缸或者油缸的任意一种。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伸缩结构5可以通过杠杆结构被上模3带动,因为上模3需要通过向下移动达到压制成型的目的,而在产品压制成型后需要向上移动,使成型后的产品被顶出。因此上模3会不断地进行上下移动,通过在上模3上设置一个铰接点,并在上模3和下模2的一侧设置杠杆,杠杆中部通过立杆或者其它支架铰接,使该铰接处相对于上模3和下模2的距离不变,杠杆靠上的一侧设置条孔,上模3的铰接点铰接一个滑块,使滑块与条孔可滑动地连接,杠杆的下端也设置一个条孔,并在推板4后设置一根推杆,推杆另一端设置滑块或者滚轮等装置与杠杆下端的条孔配合。在上模3上移带动其铰接点连接的滑块上移,从而使杠杆摆动,从而推动推板4移动。相反,上模3下移也会带动推板4往回移动。在杠杆下端设置条孔是为了能够使推杆水平移动,保持平稳。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将半成品中残余粉末分离的稀土永磁体生产系统,包括了粉末压制成型机,所述粉末压制成型机上设置有压模组件,所述压模组件包括上模(3)和下模(2),所述下模(2)上设置有与上模(3)相匹配的成型孔,所述成型孔底部设置有用于将成型后产品顶出的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上侧设置有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位于成型孔的一侧,所述成型孔的另一侧设置有滤粉盘(1),所述滤粉盘(1)包括上下两层,所述上下两层通过位于中部的隔板(9)分隔开,所述隔板(9)上设置有若干滤粉孔(7),所述滤粉盘(1)的上层为产品层(10),下层为残余粉末层(12),所述残余粉末层(12)和产品层(10)的侧面分别设置有产品开口(6)和残余粉末开口(11),并且产品开口(6)和残余粉末开口(11)的开口方向不同;所述产品开口(6)与下模(2)的侧面相贴,且隔板(9)的高度不高于下模(2)上表面的高度;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推板(4)和伸缩结构(5),所述推板(4)设置于伸缩结构(5)的一端,并且位于靠近成型孔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将半成品中残余粉末分离的稀土永磁体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粉盘(1)为矩形盒状结构,所述滤粉盘(1)的顶部设置有观察口(8),所述观察口(8)位于产品开口(6)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将半成品中残余粉末分离的稀土永磁体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残余粉末层(12)的底面为滤粉盘(1)的底面,所述隔板(9)相对于残余粉末层(12)的底面倾斜设置,所述隔板(9)靠近产品开口(6)的一侧为隔板(9)高度最高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将半成品中残余粉末分离的稀土永磁体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粉孔(7)呈矩形阵列设置,所述矩形阵列位于隔板(9)上靠近产品开口(6)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将半成品中残余粉末分离的稀土永磁体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开口(6)和残余粉末开口(11)的开口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将半成品中残余粉末分离的稀土永磁体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5)为丝杆螺母组件、气缸或者油缸的任意一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将半成品中残余粉末分离的稀土永磁体生产系统,通过设置于产品生产产出位置一侧的推板(4),将成型后的产品逐渐推动到滤粉盘(1)中,滤粉盘(1)自动将产品中的残余粉末进行过滤。被过滤出的残余粉末可以回收到生产系统直接使用,减少了材料的浪费。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对成型的产品进行收集,并且在对产品进行收集的过程中自动将产品中的大部分残余粉末进行过滤分离,减少了稀土永磁材料的浪费,并且没有增加其他的人工成本,也没有花费单独的时间来对残余粉末进行分离,通过减少材料的浪费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茂强;周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图南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4
技术公布日:2021.03.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